谈谈怎样解决阅读教学中的"读好"问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09 22:13:33
谈谈怎样解决阅读教学中的"读好"问题
谈谈怎样解决阅读教学中的"读好"问题
谈谈怎样解决阅读教学中的"读好"问题
一、让学生成为阅读教学过程的主体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对话过程中,对话各方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学生都是阅读教学的主体,都具有阅读教学中自主性、独立性和创新性的责任,教师和学生,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应该认识到,阅读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而不是教师的附庸,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无法也不能够代替,不能剥夺;这一过程中教师亦是主体,教师并不会因为学生是主体而退居次要的或者可有可无的地位.因此,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创的.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在阅读教学中有两个“要不得”.一是教师就像往口袋里放东西一样滔滔不绝地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要不得;二是仅仅让学生跟着自己走,让学生想教师之所想、答教师之所问的课堂教学也是要不得的.看看我们的教学现状,这两个“要不得”确确是我们许多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虽然,语文考试已经不再把语文课文作为命题内容,但有许多教师仍然是一篇篇课文照本宣科的去教去讲,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依然是被动地接受者,这样地教学模式,怎能不效率低下?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从逐句讲解发展到讲主题思想,讲时代背景,讲段落大意,讲词法句法篇法,等等,大概有三十来年了.可是也可以说有一点没有变,就是离不了教师的‘讲’,而且要求讲‘深’,讲‘透’,那才好.”时过境迁,可我们有多少教师的教学方法依然故我啊!我们的教师应该懂得,语文教学并不能在一讲一听之间事情就完成了,不像交付一样东西那么便当,我交给你了,你收到了,东西就在你手里了.这种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学生虽然很轻松,听不听可以随便.但是,久而久之,学生会习惯了什么都听教师讲,变得永远离不开教师了.
可见,要解决效率低下的问题,教师必须更新思想,更换观念.坚决反对和摒弃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课堂教学,让学生自己先去理解语文教本中一篇篇的文章,去理解,去揣摩,去得到知识.揣摩不出的,教师再给予帮助.阅读教学只有让学生试着理解、揣摩,教师在学生不能理解之处给予帮助,两者完美结合也许能解决阅读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
二、教师要把自己真正定位“帮助者”的角色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是什么样的角色呢?在过去的“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中,教师是主角,学生是被动接受者,这种教学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张扬和学生未来发展等问题.随着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教师的角色也在发生着变化.专家指出:“作为教师我们不能,的确不能,直接传递信息;相反,当我们帮助他人在他们和我们的思维成果以及我们和其他人我们的教学行为才发生作用.”这就是说,教师并不是只把自己的思考结果预先告诉给学生,而是要在学生阐述了自己的思维成果之后,担当起帮助者、协调者的角色.
帮助:是指在学生阐述了自己的思维成果之后,教师给予评析、补充、纠正;协调:是指教师要给予归纳、融合.教师只有这样定位自己的角色,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完成阅读教学的学习任务.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是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我们必须明确教师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这样的教才能使学生受用一辈子.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做才能担当“帮助者”的角色呢?关键是待学生预习之后,给他们纠正,补充,阐发.这就是说,在适当的时机(如学生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给予帮助,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对课文的真正理解和学习语文的自我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么‘讲’.说到如何看待‘讲’,我有个朦胧的想头.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人了门了,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事物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老师不是来讲书的,尤其不是来‘逐句逐句地翻’,把文言翻为白话,把白话翻为另一个说法的白话的.他的任务在指导学生的精读,见不到处给他们点明,容易忽略处给他们指出,需要参证比较处给他们指示.”
叶圣陶先生讲得是何等的正确,何等的透彻.要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的,教师务必把自己定位为帮助者的角色:启发、引导、点拨、点明、指示.
三、要真正把教材作为“例子”
习惯于对语文课文逐篇讲析,已经是众多语文教师的固定思维,这是造成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其实叶圣陶先生早就提出次教材是例子的观点.他说:“青年们个个都捧着语文教本,可是不一定个个都想过语文教本是什么东西,有什么作用.”那么,语文教本是“什么东西”呢?又有什么作用呢?他都归结到“例子”这一点上.他说:“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的书中举出来的例子.”“所以语文教本不是个终点.从语文教本人手,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我们必须懂得课文是“例子”而完全不能把它当作“圣经”来对待.
如何利用这些“例子”来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了?一是通过一个个的“例子”形成阅读书籍的能力.学生应该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能够逐步养成这样的阅读习惯:需要翻查资料了解的,自己寻找资料去翻查;需要和别人讨论的,自己去和别人讨论,甚至是争论;应当条分缕析的,自己能够条分缕析:应当综观大意的,自己能够综观大意;意在言外的,能够辨得出它的言外之意;义有疏漏的,能够指得出它的疏漏之处.二是通过一个个的“例子”形成对文章精辟分析的能力.学生要逐步形成这样的意识,即把教材上的一篇篇文章当作是必须修改、评注、批评的材料.学生把篇章读得烂熟,结果毫无所得,这样的教学必然是效率低下.阅读教学中,学生不必绝对信赖印出来的教本与教材,最要紧的是用自己的眼光通读下去,看看是不是应该这样分段,这样标点,这样的描写,这样的认识事物,文章的观点是不是正确.也就是说,学生要以挑剔的眼光去阅读教材,文中有疏漏的给予补充,有错误的给予订正,有多余的删去,有错误的认识要给予批驳.我们应该认识到教材是修改而不是必须信服的“圣经”,要为学生阅读教材提供了民主自由的广阔空间,让学生尽可能地发挥主观能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