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致良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4 19:31:15
如何“致良知”?
如何“致良知”?
如何“致良知”?
看百家讲坛《传奇王阳明》有感\x0d明代哲学家、军事家王阳明提出的“心学”理论中最核心的概念就是“致良知”\x0d,它的大意是:每个人都有良知,良知是一个人本心的表现,良知是一个人内心的光明和良善;通过良知一个人自发而本能地知道什么为是、什么为非、什么为善、什么为恶;就本性而言,人人都是圣人;至于在实际的人生中,许多人成为不了圣人,是因为他们受到私欲的蒙蔽;一个人要想成为圣人,其实很简单,他只要遵从他内心良知的指引去勇敢地实践出来就好了(所谓,“知行合一”).王阳明说,“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x0d王阳明的“心学”理论基本上是儒家的理论(说基本上是,是因为王阳明属新儒家,与先秦儒家的理论相比新儒家的理论掺杂了佛教的思想成分).\x0d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x0d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x0d”; 而不是儒家主流派别的\x0d荀子虽然认为人性本恶,但是他又天真地认为:通过教导人们儒家的思想和理论,人的恶的本性是可以被扭转为善的.(所谓,“涂之人可以为禹”\x0d).后来,中国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也看出儒学的矛盾和缺陷以及儒学在改造人心和社会方面的无力,所以不得不采用阳儒阴法、三教合一的治国方略.这真是:孟荀相互矛盾,儒家新旧不同;王霸岂能杂用?三教更难合一!\x0d王阳明的理论,一反程朱理学的“支离”和“烦累”\x0d,以其直入人心、简便易行的方式,曾经风行一时,得到他众多门徒的狂热地拥戴和尊崇.他的门徒认为按照王阳明的理论去实际,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而且,他们中间的一些人喊出了“满街皆圣人”的口号.王阳明的理论甚至漂洋过海,在日本国的许多人中间得到发扬光大.\x0d1904年在日俄战争中打败俄国海军的日本海军司令东乡平八郎就是一位王阳明的狂热门徒,他甚至把“一生俯首拜阳明”几个字刻在他的印章上.然而,正是这位东乡平八郎指挥日本海军以不宣而战、突然袭击的方式发动了日俄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九一八事件、日美太平洋战争,日本人都是不宣而战).\x0d从圣经的角度来看,王阳明的“心学”理论虽然另辟蹊径、别开先河,但是它与孔孟之道、程朱理学一样还是存在着重大的缺陷.按照圣经的说法,\x0d人既非单纯的善也非单纯的恶,\x0d人是一个矛盾的存在;人\x0d的内心不仅有良知(因为人最初是按上帝的形象受造的),而且还有罪性(因为亚当夏娃后来的犯罪堕落).圣经上说,\x0d“因为在你(上帝)面前,凡活着的人没有一个是义的”、“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x0d因此之故,无论是从人生的经验、还是从人类的历史来看,人常常陷在一种困境中,那就是:应该做的好事他没有勇气去做,不应该做的坏事他反而去做了.保罗说,“因为我所作的,我自己不明白.我所愿意的,我并不作.我所恨恶的,我倒去作.”、“故此,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作.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作.若我去作所不愿意作的,就不是我作的,乃是住在我里头的罪作的.我觉得有个律,就是我愿意为善的时候,便有恶与我同在.”.\x0d当王阳明晚年回顾自己一生经历的时候,他不由地感叹道,“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王阳明曾多次指挥明军在大山里剿匪).当明太祖朱元璋以“剥皮实草”的酷刑惩治贪官的时候,他怎么也不明白为什么贪官们前仆后继、奋不顾身、杀了一批又冒出一批、就像原野的草一样除灭不尽.当“文化大革命”爆发的时候,中国人疯狂地造反批斗、文攻武卫、以人代神、山呼万岁,人性中丑恶阴暗的一面暴露无遗.当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方人(主要是欧洲人)陶醉于自己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教育等各方面的发展成就而逐渐远离上帝(尼采甚至说:“上帝死了”)的时候,两场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规模空前的世界大战相继爆发,无数的生命和财产被战火吞噬.\x0d由此看来,人类自己实在是没有能力清除他们内心里面的罪性、没有能力摆脱由于这个罪性而带来的捆绑和辖制.\x0d有了问题,就要解决问题.要解决问题,首先要正视问题.人的理论,无论如何精巧、动听,还是不能揭示人性的本相、不能经受时间的考验和实践的检验、不能对社会大众和社会文化产生长久而深远的影响.试问:虽然现在全国各地到处都有阳明路、阳明公园,但是中国人中间又有几个人真正了解王阳明以及他的“心学”?又有几个人尝试用“致良知”的方法而成为圣人?事实上,只有上帝的话语,安定在天,直到永远.只有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在两千年前为人类流血舍命、复活升天之后,今天仍然以圣灵内住的方式活在亿万信徒的心中,今天仍然在清除他们的罪性、更新他们的生命、引领他们走上成圣之路.(现在全世界的基督徒的人数早已超过二十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