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书 魏收传翻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4 09:27:16
北齐书魏收传翻译北齐书魏收传翻译北齐书魏收传翻译魏收,字伯起,小字佛助,巨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人,以文才和史学知名,是北朝有成就的史学家.  北魏宣武帝正始四年(507),魏收出生在一个世代为官的

北齐书 魏收传翻译
北齐书 魏收传翻译

北齐书 魏收传翻译
魏收,字伯起,小字佛助,巨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人,以文才和史学知名,是北朝有成就的史学家.
  北魏宣武帝正始四年(507),魏收出生在一个世代为官的家庭.据他后来自称,其家本是西汉初年魏无知的后裔.祖父悦,北魏时官至太守.父子建,于北魏孝明帝正光三年(522)出任东益州(治所在今陕西略阳县)刺史.魏收自幼读书,十五岁时学习作文.随父赴边后,恰值四方多事,他转而“好习骑射,欲以武艺自达”①.有个叫魏伯的人看他习武没有多大进展,故意问他:“魏郎弄戟多少?”魏收很惭愧,也因此受到启发,就坚定了用功读书的志向.即使在夏日,他“坐板床,随树阴讽诵”,苦读不止.年复一年,板床磨损得很厉害,他从不怠惰.经过这一番用功读书,魏收学业大进,他写的文章也渐为世人所重.
  魏收二十一岁时,父亲被召回洛阳,他因父功而做了太学博士,讲授儒家经典.不久,因吏部尚书李神儶的推荐而成为司徒杨椿的记室参军.孝庄帝永安三年(530),被授予北主客郎中之职,掌藩国朝聘之事.次年,节闵帝要选拔近侍,诏试魏收撰《封禅书》.魏收不作草稿,下笔成章,将近千言而所改无几.黄门郎贾思同报告节闵帝说:“即使是三国时的曹植七步成诗之才,也没有魏收这样才思敏捷呵!”于是,魏收被授予散骑侍郎之职.继而改任典起居注,并修国史,兼中书侍郎.魏收开始跟史学有了联系,这年他二十六岁.
  这时,北魏政治上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动:权臣高欢率兵进入洛阳,废节闵帝,另立平阳王元脩为帝,是为孝武帝.高欢有个亲信崔■,很多人都巴结他.魏收没有主动登门拜访崔■,又恃才挑剔崔■的文章,因而受到崔■的排挤,险遭弹劾,因得辛雄为之周旋,乃免.魏收因撰《南狩赋》,“虽富言淫丽,而终归雅正”,深为孝武帝所褒美.郑伯对魏收说:“卿不遇老夫,犹应逐免.”既有崔■的排挤,又有孝武帝在授予高欢相国称号上的犹豫使人难测“主相之意”,魏收便辞去了职务.一年后,魏收被起用为孝武帝兄之子广平王元赞的属官,不久又兼任中书舍人.这时,魏收已有很大才名,他同温子升、邢子才被世人号为“三才”.这时,孝武帝同高欢之间的矛盾日渐加剧,魏收称病辞职.其舅崔孝芬问他为什么辞官,他说:“惧有晋阳之甲.”当年有尔朱荣发兵晋阳之举,而今高欢的大丞相府亦建于晋阳,魏收是语出双关.永熙三年(534),高欢果然率兵南下,孝武帝逃往长安,在宇文泰控制下继续维持魏政权,史称西魏;高欢另立元善见为帝,迁都于邺(今属河南安阳辖境),史称东魏.这是魏收经历的又一次政治上的重大变动.
  在东魏时期的政治经历东魏孝静帝兴和元年(539),魏收应召赴邺,以兼通直散骑常侍的身份①以上见《魏书》卷104《自序》、《北齐书》卷37《魏收传》,下引二文,不另注.为使臣王昕之副出使梁朝.王昕风流文辩,魏收辞藻富逸,为梁武帝君臣所重.在他们之前,李谐、卢元明于天平四年(537)首通使命,二人才器,为梁所重①.所以梁武帝称赞说:“卢、李命世,王、魏中兴,未知后来复何如耳?”当时南北一度通好,互派使臣;使臣人选,极重才器、文辞,以显本朝人才之盛.魏收在仕途上沉默多年,此次复出,实与南北通好有关.然魏收使粱时,买吴婢入馆.梁朝馆司皆为之获罪,故人称其才而鄙其行.在以后的四、五年中,魏收因司马子如的推荐,来到高欢父子控制的晋阳,任中外府主簿.司马子如还曾当面向高欢说,魏收是“一国大才”,望其重用.魏收也因此转为丞相府属官,然终未受到高欢重视.魏收通过崔暹请求修国史.崔暹向高欢长子高澄建议说:“国史事重,公家父子霸王功业,皆须具载,非收不可.”高澄果为所动,推荐魏收做了兼散骑常侍,修国史.于是他又回到邺.武定二年(544),他升任散骑常侍,兼中书侍郎,修国史.这是他第二次担任皇家史职,这年他三十三岁.这期间,恰值高欢入朝,魏收奉命替他写了一篇辞让相国称号的上书.高欢阅后,很满意,指着魏收对高澄说:“此人当复为崔光.”崔光是北魏孝文帝、宣武帝、孝明帝时的名臣,官至司徒、侍中、国子祭酒、领著作.孝文帝曾称赞崔光之才“浩浩如黄河东注,固今日之文宗也”①.高欢这样看重魏收,是魏收政治生涯中的一大转折,从此他结束了前半生的坎坷经历.武定四年(546),高欢在西门豹祠宴请众官.席间,高欢对司马子如说:“魏收为史官,书吾等善恶,闻北伐时,诸贵常饷史官饮食,司马仆射颇曾饷不?”说完,彼此大笑不止.高欢又对魏收说:“我后世身名在卿手,勿谓我不知.”武定八年(550),高欢次子高洋以齐代魏,建元天保.这是魏收一生中经历的又一个重大的政治事变.这次事变,他是直接参加者之一,凡“禅代诏册诸文”,都出于魏收之手.事变的当年,他被高洋授予中书令兼著作郎的职务.
  在北齐:《魏书》的撰写和改正北齐天保二年(551),文宣帝高洋诏命魏收撰写魏史,这成了魏收在事业上真正转向史学的一个契机.文宣帝曾命群臣各言己志,魏收说:“臣愿得直笔东观,早成《魏书》.”文宣帝果然答应了他的要求.天保四年(553),又诏命魏收专在史阁撰史,不必参与行政事务.高洋还鼓励魏收说:“好直笔,我终不作魏太武诛史官.”①当时,负责监修的高隆之,不过挂名而已.参加撰述的还有房延祐、辛元植、刁柔、裴昂之、高孝干.魏收等人参考了邓渊的《代记》,崔浩的编年体魏史,李彪的纪、表、志、传魏书体例,邢峦、崔鸿、王遵业等陆续撰成的孝文帝至孝明帝的起居注,以及元晖业撰的《辨宗室录》和当时残存的大族谱牒、家传,还有南朝史书②.他们“辨定名称,随条甄举,又搜采亡遗,缀续后事”,于天保五年(554)三月,撰成纪12卷,传92卷,合110卷(含子卷),“表而上闻之”.同年十一月,复奏十志:《天象》4卷,《地形》3卷,《律历》2卷,《礼乐》4卷,《食①参见《魏书》卷12《孝静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