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之死-读后感 今日晚上的作业!李白之死,这篇文章的读后感,我的所有积蓄(分)都送了大兄弟们,是《李白之死》,这篇文章的读后感,兄弟们,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4 10:18:28
李白之死-读后感今日晚上的作业!李白之死,这篇文章的读后感,我的所有积蓄(分)都送了大兄弟们,是《李白之死》,这篇文章的读后感,兄弟们,李白之死-读后感今日晚上的作业!李白之死,这篇文章的读后感,我的

李白之死-读后感 今日晚上的作业!李白之死,这篇文章的读后感,我的所有积蓄(分)都送了大兄弟们,是《李白之死》,这篇文章的读后感,兄弟们,
李白之死-读后感 今日晚上的作业!
李白之死,这篇文章的读后感,我的所有积蓄(分)
都送了
大兄弟们,是《李白之死》,这篇文章的读后感,兄弟们,

李白之死-读后感 今日晚上的作业!李白之死,这篇文章的读后感,我的所有积蓄(分)都送了大兄弟们,是《李白之死》,这篇文章的读后感,兄弟们,
唐朝是一个诗人辈出的朝代,也是一个历代诗人心向往之的朝代,更是一个诗人非正常死亡最多的朝代.如“七绝圣手”王昌龄被人杀死,刘希夷被人用土囊压死,而“初唐四杰”中的王勃坠海受惊而死,卢照邻因不愿受疾病的折磨投水而死,骆宾王则下落不明,有被杀、自杀和逃匿不知所终等诸多传说.只有杨炯死于官,还算死得其所,等等,不一而足.当然,诗仙李白之死也是其中的一个.
李白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众所周知,李白的祖籍在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亚,他诞生在中亚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国碑城).五岁时随父亲迁居绵州的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县)青莲乡.但是《旧唐书》说他是山东人,就有点让人费解.他自称“五岁诵六甲(道家典籍),十岁观百家(诸子百家)”,“十五好剑术”,二十五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上安州裴长史书》),虽未免有自夸之嫌,但足以证明他从小就受过正规的教育;从他留下的一些不朽的诗篇,也可以佐证他曾游遍祖国的名山大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经历,为李白日后妙笔生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他开创一代浪漫主义的诗风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后来李白寓居安陆达十年之久,并成为安陆的女婿.此后十年间,他又北上太原,西入长安,东至鲁郡,结识了不少名流,写下不少诗文.传闻初至长安时,贺知章一见,惊叹为“谪仙人”,称其诗可“泣鬼神”,因而誉满京师.
李白的一生,也是坎坷的一生.始于隋朝的科举制度发展到唐朝,已经相当完善了.想“优而则仕”的士子,几乎都得通过科举以博取功名.封建统治者也通过此种途径,网罗了一大批人才.但李白走的则是“终南捷径”.由于唐代李氏天子尊老子李耳为祖先,使得道教在唐代盛极一时.于是,一些追名逐利之徒,纷纷入居名山,扮成道士或隐士,等着当朝天子诏见.我们可以通过终南捷径典故的来历窥见一斑.据《新唐书·卢藏用传》载,卢藏用想做官,就假装为隐士,住在京城附近的终南山里,希望被皇帝征召.后来果然被召去做了官.同时代的司马承祯也曾用同样的方法取得官位.一次,卢藏用指着终南山对司马承祯说:“此中大有佳处!”承祯回答说:“依我看来,不过是仕宦之捷径耳!”《旧唐书》说,李白“天宝初,客游会稽,与道士吴筠隐于剡中.既而玄宗诏筠赴京师,筠荐之于朝,遣使召之,与筠俱待诏翰林.”也有人说,天宝元年(742年)由于玉真公主的荐举,李白才被召入京,供奉翰林.但是不管是谁举荐的,都是因为道教的缘故,而不因为他的诗才,这对李白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名的悲哀;对世道而言,则是一种莫大的嘲讽.只是当时的李白已无暇顾及这些,激动之情依旧溢于言表,“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自以为从此可以一展“辅弼天下” 的弘愿.其实,李白因为道教而进入宫廷,也实属无奈之举.因为他在“酒隐安陆,蹉跎十年”期间,曾给当时以识拔后进而闻名的韩朝宗写过一封请求引荐的信,这就是有名的《与韩荆州书》.因为韩朝宗曾任荆州长史,故人称韩荆州.为了能得到韩的引荐,孤傲的李白甚至不惜吹捧,说什么“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之类肉麻的话.但是不知何故,结果心愿未遂.以至等到得以被人举荐时,李白已是四十有二,诗酒年华也流走了三分之二.
但是唐代设翰林院,不过是养一批能做文章、懂经学、擅书法和会下棋的人以至卜祝、僧道之流,等待皇帝随时召唤,李白不过是其中的一名普通的待诏翰林罢了.只不过凭着“斗酒诗百篇”的诗才,依旧受到特殊礼遇,经常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诏见.但此时的李隆基已不是“开元盛世”时的李隆基,一个杨贵妃早就让他神魂颠倒,长期不理朝政,大权早已旁落于杨国忠与高力士之流之手.李隆基诏见他,不外乎写写歌功颂德的应景文章和怜香惜玉的艳词,如“云想衣裳花想容”就是其中一例.而此时的李白也是郁郁不得志,自认为是“倡优同畜”,“辅弼天下”的弘愿早已化为泡影.于是,他不再安于充当侍臣,整日与长安的文朋诗友在酒肆呼酒买醉,这其中就有四明狂客贺知章.由于不愿催眉折腰侍奉权贵,加上受到同僚中人的谗毁,仅在宫廷里待了不到两年,便被“赐金放还”.促使他离开宫廷的一个直接原因则是,“尝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脱靴”等放肆之举.后人又演绎成另一种传奇.说某国前来下战书挑衅,而且偌大唐朝只有李白一人识得该国文字(因为他出生在碎叶城,自幼精通外语).于是他耍足了威风,玩够了味,让杨国忠给他戴帽,高力士为他穿靴,并由杨贵妃为他磨墨.结果,李白下笔千言,一挥而就,言词尽显大唐威严,导致该国从此俯首称臣,不敢造次.不言而喻,这是一些好事者为了突出李白非凡的能耐,而作的善意杜撰,只能姑妄读之.其实,李白做出让皇帝的宠臣脱靴的放肆之举,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李白虽然整天侍奉在皇帝老儿身边,但依旧不过是一个身不由己的“御用文人”,而杨氏兄妹的飞扬跋扈,以高力士为首的宦官专权,等等,诸多官场黑暗,让“不得开心颜”的他早就想一走了之.于是文人那种自视清高的德性也就日益暴露无遗,为了自己一时的得意,不惜作忘形之举.
离开长安后,李白“浪迹江湖,终日沉饮”,足迹遍及梁宋、齐鲁、幽冀,并多次往返于东越、金陵、宣城.安史之乱后,他本想隐居庐山,却被永王李璘邀请参加了幕府.至德二年(757年),李璘违背肃宗的命令东巡,被肃宗击败.李白因此受牵连坐罪,被流放夜郎,行至巫山遇赦得还.我们现在可以假设,如果李白不接受李璘的邀请,他一定会有一个比较好的结局,至少可以寿终正寝的.李白接受李璘的邀请,足以证明其时他“辅弼天下”的弘愿还没有完全泯灭,以致归为永王幕下后,还抱有“为君谈笑静胡沙”的幻想.更为可叹的是,当李璘公然与肃宗对着干的时候,李白作为幕僚,居然还没有看清他的真实嘴脸,糊里糊涂地上了他的贼船,落得个让后人哀之的结局,实为可叹.
李白之死,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总体可以概括为三种死法:其一是醉死,其二是病死,其三是溺死.第一种死法见诸《旧唐书》,说李白“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应该比较可信.第二种死法亦见诸其他正史或专家学者的考证之说,不能偏信.说当李光弼东镇临淮时,李白不顾61岁的高龄,闻讯前往请缨杀敌,希望在垂暮之年,为挽救国家危亡尽力,因病中途返回,次年病死于当涂县令、唐代最有名的篆书家李阳冰处.而第三种死法则多见诸民间传说,极富浪漫色彩,与诗人性格非常吻合.可信可不信.说李白在当涂的江上饮酒,因醉跳入水中捉月而溺死.但是不管哪一种死法,都因参与永王李璘谋反作乱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李白流放夜郎,遇赦得还后不久,就结束了他传奇而坎坷的一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纵观李白的三种死法,笔者比较相信《旧唐书》之说.理由有三:其一是因为它是后人修的正史,如果说他“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而且“出师未捷身先死”,它不可能不记载的.其二是因为李白一生嗜酒如命,放言“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年老力衰,因饮酒过度而亡,让人可以理解并接受.其三之所以死于安徽的宣城,而不是当涂,是因为李白一生对宣城情有独钟,他的诗中多次提及.而他对宣城的偏爱,只是因为他仰慕有加的谢眺曾在此为官.
总而言之,我们有理由相信“白也诗无敌”,但是李白只适合做一个纯粹的诗人,而不是翻云覆雨的政治家.因为诗人狂放不羁、恃才傲物的秉性根本不适合在尔虞我诈、欺上瞒下的官场混.历览前贤国与家,文人只要涉足官场,似乎注定没有好果子吃.他们中的一些人虽然能通过科举考试,捞得一官半职,但是那官常常做得卑微,做得窝囊.陶潜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就是明证.偶有位居显要的,只是此时的文人已不再是文人,经过官场的摸打滚爬,早已脱胎换骨成一个地地道道的官员.江淹为什么会才尽,不是因为传说中有人收回了他生花的妙笔,而是违背了“穷而后工”的定律.李白一生既想在官场上实现“辅弼天下”的弘愿,又不愿改变自己狂放不羁的性格,结果也只能借诗抒怀,“痛饮狂歌空度日”,用酒麻醉自己的灵魂,了此一生.正如小他十一岁的好友杜甫所言,纵使能赢得“千秋万岁名”,那也不过是“寂寞身后事”了!

很早以前,便听说过“酒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这一次终于读得《寻李白》全诗,顿时,一股豪情萦绕心头,久久不能平静。
小学时,得知李白人称“诗仙”,又听得种种传说,便被那侠义的情怀、浪漫的情趣和放荡不羁的个性深深的吸引,于是,便捧起唐诗三百首,背下了《将进酒》,背下了《蜀道难》,背下了无数不得其意的豪迈诗篇,企图去寻找那个传说中的李白。
李...

全部展开

很早以前,便听说过“酒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这一次终于读得《寻李白》全诗,顿时,一股豪情萦绕心头,久久不能平静。
小学时,得知李白人称“诗仙”,又听得种种传说,便被那侠义的情怀、浪漫的情趣和放荡不羁的个性深深的吸引,于是,便捧起唐诗三百首,背下了《将进酒》,背下了《蜀道难》,背下了无数不得其意的豪迈诗篇,企图去寻找那个传说中的李白。
李白诗傲慢、狂放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吾亦澹荡人,拂袖可通调”、“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他把鲁仲引为同调,相信自己可以成为一个任侠行义、不慕荣利、不受羁绊、清高放任的侠义英雄。他自视甚高、夙有大志,想要为国效力。出川十七年,偶得唐玄宗的召见,他欣喜若狂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天真的认为,大展雄才、立功立名、出将入相的日子到了,于是,踏上了并不得志的仕途之旅。然而,或许是因为性格太过于放荡不羁、太过于清高,最终被排挤出长安,而在安史之乱中,有因永王李璘幕府,被流放夜郎,幸而途中遇赦东归。
李白爱酒,却不曾真醉。李白的爱酒,世人皆知,给了他一个“酒仙”的称号。然而我佩服李白,不仅仅是因为他“酒后吐真言”,写出了无数气势魁伟的诗篇,更因为他永远清醒着认识历史,认识人生。《襄阳歌》里,一群孩子拦住烂醉如泥的李白,拍手唱歌,引起满街人围观喧笑,而李白用醉眼来看待周围的一切,在那个兵家必争之地,联想到无数历史事件。面对“堕泪碑”,一句“泪亦不能为之堕,心亦不能为之哀”,这独到的见解岂是一个神志不清的醉汉所能言及的?
李白的狂傲,李白的天真,李白的似醉非醉;他的豪放,他的侠义,他的神仙梦,这一切,似乎太难以集聚于一个凡人身上,也让苦苦寻觅他的后人,总是寻不得他的半点身影。寻李白,余光中没有寻到,我也没有寻到,一千多年来谁也没有寻到。因为他是一个传说,来自那遥远而美丽的传说,只因一时贪恋人间,而在人间短暂地驻足。长安陷落,他便不再属于那个朝代,于是,“将救酒壶向半空一扔,便旋成一只霍霍的飞碟”,带他回传说里去了,留下的,只是那些雄视千古,睥睨一切的魁伟诗篇,和后人们对他的无限遐想。

收起

痛苦,我们老师也让我们写
有同感啊!!!!!
谢谢以上两位,帮忙写了一下,感激不尽感激不尽啊!!!!!!!!!!!!

李白之死
“白也诗无敌”的太白的死引当然起我们的关注
我们只是看看而已。李白之死,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总体可以概括为三种死法:其一是醉死,其二是病死,其三是溺死。第一种死法见诸《旧唐书》,说李白“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应该比较可信。第二种死法亦见诸其他正史或专家学者的考证之说,不能偏信。说当李光弼东镇临淮时,李白不顾61岁的高龄,闻讯前往请缨杀敌,希望在垂暮之年,...

全部展开

李白之死
“白也诗无敌”的太白的死引当然起我们的关注
我们只是看看而已。李白之死,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总体可以概括为三种死法:其一是醉死,其二是病死,其三是溺死。第一种死法见诸《旧唐书》,说李白“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应该比较可信。第二种死法亦见诸其他正史或专家学者的考证之说,不能偏信。说当李光弼东镇临淮时,李白不顾61岁的高龄,闻讯前往请缨杀敌,希望在垂暮之年,为挽救国家危亡尽力,因病中途返回,次年病死于当涂县令、唐代最有名的篆书家李阳冰处。而第三种死法则多见诸民间传说,极富浪漫色彩,与诗人性格非常吻合。可信可不信。说李白在当涂的江上饮酒,因醉跳入水中捉月而溺死。但是不管哪一种死法,都因参与永王李璘谋反作乱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李白流放夜郎,遇赦得还后不久,就结束了他传奇而坎坷的一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纵观李白的三种死法,笔者比较相信《旧唐书》之说。理由有三:其一是因为它是后人修的正史,如果说他“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而且“出师未捷身先死”,它不可能不记载的。其二是因为李白一生嗜酒如命,放言“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年老力衰,因饮酒过度而亡,让人可以理解并接受。其三之所以死于安徽的宣城,而不是当涂,是因为李白一生对宣城情有独钟,他的诗中多次提及。而他对宣城的偏爱,只是因为他仰慕有加的谢眺曾在此为官。诗仙永恒!
唐朝是一个诗人辈出的朝代,也是一个历代诗人心向往之的朝代,更是一个诗人非正常死亡最多的朝代。如“七绝圣手”王昌龄被人杀死,刘希夷被人用土囊压死,而“初唐四杰”中的王勃坠海受惊而死,卢照邻因不愿受疾病的折磨投水而死,骆宾王则下落不明,有被杀、自杀和逃匿不知所终等诸多传说。只有杨炯死于官,还算死得其所,等等,不一而足。当然,诗仙李白之死也是其中的一个。
李白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众所周知,李白的祖籍在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亚,他诞生在中亚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国碑城)。五岁时随父亲迁居绵州的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县)青莲乡。但是《旧唐书》说他是山东人,就有点让人费解。他自称“五岁诵六甲(道家典籍),十岁观百家(诸子百家)”,“十五好剑术”,二十五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上安州裴长史书》),虽未免有自夸之嫌,但足以证明他从小就受过正规的教育;从他留下的一些不朽的诗篇,也可以佐证他曾游遍祖国的名山大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经历,为李白日后妙笔生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他开创一代浪漫主义的诗风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后来李白寓居安陆达十年之久,并成为安陆的女婿。此后十年间,他又北上太原,西入长安,东至鲁郡,结识了不少名流,写下不少诗文。传闻初至长安时,贺知章一见,惊叹为“谪仙人”,称其诗可“泣鬼神”,因而誉满京师。
李白的一生,也是坎坷的一生。始于隋朝的科举制度发展到唐朝,已经相当完善了。想“优而则仕”的士子,几乎都得通过科举以博取功名。封建统治者也通过此种途径,网罗了一大批人才。但李白走的则是“终南捷径”。由于唐代李氏天子尊老子李耳为祖先,使得道教在唐代盛极一时。于是,一些追名逐利之徒,纷纷入居名山,扮成道士或隐士,等着当朝天子诏见。我们可以通过终南捷径典故的来历窥见一斑。据《新唐书·卢藏用传》载,卢藏用想做官,就假装为隐士,住在京城附近的终南山里,希望被皇帝征召。后来果然被召去做了官。同时代的司马承祯也曾用同样的方法取得官位。一次,卢藏用指着终南山对司马承祯说:“此中大有佳处!”承祯回答说:“依我看来,不过是仕宦之捷径耳!”《旧唐书》说,李白“天宝初,客游会稽,与道士吴筠隐于剡中。既而玄宗诏筠赴京师,筠荐之于朝,遣使召之,与筠俱待诏翰林。”也有人说,天宝元年(742年)由于玉真公主的荐举,李白才被召入京,供奉翰林。但是不管是谁举荐的,都是因为道教的缘故,而不因为他的诗才,这对李白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名的悲哀;对世道而言,则是一种莫大的嘲讽。只是当时的李白已无暇顾及这些,激动之情依旧溢于言表,“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自以为从此可以一展“辅弼天下” 的弘愿。其实,李白因为道教而进入宫廷,也实属无奈之举。因为他在“酒隐安陆,蹉跎十年”期间,曾给当时以识拔后进而闻名的韩朝宗写过一封请求引荐的信,这就是有名的《与韩荆州书》。因为韩朝宗曾任荆州长史,故人称韩荆州。为了能得到韩的引荐,孤傲的李白甚至不惜吹捧,说什么“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之类肉麻的话。但是不知何故,结果心愿未遂。以至等到得以被人举荐时,李白已是四十有二,诗酒年华也流走了三分之二。
但是唐代设翰林院,不过是养一批能做文章、懂经学、擅书法和会下棋的人以至卜祝、僧道之流,等待皇帝随时召唤,李白不过是其中的一名普通的待诏翰林罢了。只不过凭着“斗酒诗百篇”的诗才,依旧受到特殊礼遇,经常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诏见。但此时的李隆基已不是“开元盛世”时的李隆基,一个杨贵妃早就让他神魂颠倒,长期不理朝政,大权早已旁落于杨国忠与高力士之流之手。李隆基诏见他,不外乎写写歌功颂德的应景文章和怜香惜玉的艳词,如“云想衣裳花想容”就是其中一例。而此时的李白也是郁郁不得志,自认为是“倡优同畜”,“辅弼天下”的弘愿早已化为泡影。于是,他不再安于充当侍臣,整日与长安的文朋诗友在酒肆呼酒买醉,这其中就有四明狂客贺知章。由于不愿催眉折腰侍奉权贵,加上受到同僚中人的谗毁,仅在宫廷里待了不到两年,便被“赐金放还”。促使他离开宫廷的一个直接原因则是,“尝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脱靴”等放肆之举。后人又演绎成另一种传奇。说某国前来下战书挑衅,而且偌大唐朝只有李白一人识得该国文字(因为他出生在碎叶城,自幼精通外语)。于是他耍足了威风,玩够了味,让杨国忠给他戴帽,高力士为他穿靴,并由杨贵妃为他磨墨。结果,李白下笔千言,一挥而就,言词尽显大唐威严,导致该国从此俯首称臣,不敢造次。不言而喻,这是一些好事者为了突出李白非凡的能耐,而作的善意杜撰,只能姑妄读之。其实,李白做出让皇帝的宠臣脱靴的放肆之举,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李白虽然整天侍奉在皇帝老儿身边,但依旧不过是一个身不由己的“御用文人”,而杨氏兄妹的飞扬跋扈,以高力士为首的宦官专权,等等,诸多官场黑暗,让“不得开心颜”的他早就想一走了之。于是文人那种自视清高的德性也就日益暴露无遗,为了自己一时的得意,不惜作忘形之举。
离开长安后,李白“浪迹江湖,终日沉饮”,足迹遍及梁宋、齐鲁、幽冀,并多次往返于东越、金陵、宣城。安史之乱后,他本想隐居庐山,却被永王李璘邀请参加了幕府。至德二年(757年),李璘违背肃宗的命令东巡,被肃宗击败。李白因此受牵连坐罪,被流放夜郎,行至巫山遇赦得还。我们现在可以假设,如果李白不接受李璘的邀请,他一定会有一个比较好的结局,至少可以寿终正寝的。李白接受李璘的邀请,足以证明其时他“辅弼天下”的弘愿还没有完全泯灭,以致归为永王幕下后,还抱有“为君谈笑静胡沙”的幻想。更为可叹的是,当李璘公然与肃宗对着干的时候,李白作为幕僚,居然还没有看清他的真实嘴脸,糊里糊涂地上了他的贼船,落得个让后人哀之的结局,实为可叹。
李白之死,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总体可以概括为三种死法:其一是醉死,其二是病死,其三是溺死。第一种死法见诸《旧唐书》,说李白“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应该比较可信。第二种死法亦见诸其他正史或专家学者的考证之说,不能偏信。说当李光弼东镇临淮时,李白不顾61岁的高龄,闻讯前往请缨杀敌,希望在垂暮之年,为挽救国家危亡尽力,因病中途返回,次年病死于当涂县令、唐代最有名的篆书家李阳冰处。而第三种死法则多见诸民间传说,极富浪漫色彩,与诗人性格非常吻合。可信可不信。说李白在当涂的江上饮酒,因醉跳入水中捉月而溺死。但是不管哪一种死法,都因参与永王李璘谋反作乱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李白流放夜郎,遇赦得还后不久,就结束了他传奇而坎坷的一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纵观李白的三种死法,笔者比较相信《旧唐书》之说。理由有三:其一是因为它是后人修的正史,如果说他“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而且“出师未捷身先死”,它不可能不记载的。其二是因为李白一生嗜酒如命,放言“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年老力衰,因饮酒过度而亡,让人可以理解并接受。其三之所以死于安徽的宣城,而不是当涂,是因为李白一生对宣城情有独钟,他的诗中多次提及。而他对宣城的偏爱,只是因为他仰慕有加的谢眺曾在此为官。
总而言之,我们有理由相信“白也诗无敌”,但是李白只适合做一个纯粹的诗人,而不是翻云覆雨的政治家。因为诗人狂放不羁、恃才傲物的秉性根本不适合在尔虞我诈、欺上瞒下的官场混。历览前贤国与家,文人只要涉足官场,似乎注定没有好果子吃。他们中的一些人虽然能通过科举考试,捞得一官半职,但是那官常常做得卑微,做得窝囊。陶潜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就是明证。偶有位居显要的,只是此时的文人已不再是文人,经过官场的摸打滚爬,早已脱胎换骨成一个地地道道的官员。江淹为什么会才尽,不是因为传说中有人收回了他生花的妙笔,而是违背了“穷而后工”的定律。李白一生既想在官场上实现“辅弼天下”的弘愿,又不愿改变自己狂放不羁的性格,结果也只能借诗抒怀,“痛饮狂歌空度日”,用酒麻醉自己的灵魂,了此一生。正如小他十一岁的好友杜甫所言,纵使能赢得“千秋万岁名”,那也不过是“寂寞身后事”了!
很早以前,便听说过“酒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这一次终于读得《寻李白》全诗,顿时,一股豪情萦绕心头,久久不能平静。
小学时,得知李白人称“诗仙”,又听得种种传说,便被那侠义的情怀、浪漫的情趣和放荡不羁的个性深深的吸引,于是,便捧起唐诗三百首,背下了《将进酒》,背下了《蜀道难》,背下了无数不得其意的豪迈诗篇,企图去寻找那个传说中的李白。
李白诗傲慢、狂放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吾亦澹荡人,拂袖可通调”、“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他把鲁仲引为同调,相信自己可以成为一个任侠行义、不慕荣利、不受羁绊、清高放任的侠义英雄。他自视甚高、夙有大志,想要为国效力。出川十七年,偶得唐玄宗的召见,他欣喜若狂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天真的认为,大展雄才、立功立名、出将入相的日子到了,于是,踏上了并不得志的仕途之旅。然而,或许是因为性格太过于放荡不羁、太过于清高,最终被排挤出长安,而在安史之乱中,有因永王李璘幕府,被流放夜郎,幸而途中遇赦东归。
李白爱酒,却不曾真醉。李白的爱酒,世人皆知,给了他一个“酒仙”的称号。然而我佩服李白,不仅仅是因为他“酒后吐真言”,写出了无数气势魁伟的诗篇,更因为他永远清醒着认识历史,认识人生。《襄阳歌》里,一群孩子拦住烂醉如泥的李白,拍手唱歌,引起满街人围观喧笑,而李白用醉眼来看待周围的一切,在那个兵家必争之地,联想到无数历史事件。面对“堕泪碑”,一句“泪亦不能为之堕,心亦不能为之哀”,这独到的见解岂是一个神志不清的醉汉所能言及的?
李白的狂傲,李白的天真,李白的似醉非醉;他的豪放,他的侠义,他的神仙梦,这一切,似乎太难以集聚于一个凡人身上,也让苦苦寻觅他的后人,总是寻不得他的半点身影。寻李白,余光中没有寻到,我也没有寻到,一千多年来谁也没有寻到。因为他是一个传说,来自那遥远而美丽的传说,只因一时贪恋人间,而在人间短暂地驻足。长安陷落,他便不再属于那个朝代,于是,“将救酒壶向半空一扔,便旋成一只霍霍的飞碟”,带他回传说里去了,留下的,只是那些雄视千古,睥睨一切的魁伟诗篇,和后人们对他的无限遐想。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