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点拨引导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6 11:35:28
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点拨引导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点拨引导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点拨引导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点拨引导新的课程理念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

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点拨引导
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点拨引导

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点拨引导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点拨引导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阅读理念确定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这一理念也确定教师的角色及其作用,即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在学生阅读活动中起引导、点拨作用,而不是用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如何引导?怎样点拨?以我阅读教学的实践,并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借助表演
学生年龄小、阅历少,对课文中一些内容理解有困难,这时教师必须借助语境或创设情境,将学生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相关直觉经验提取出来,从而实现与文本言语的相似匹配与相似激活.如让学生感悟《庐山的云雾》中“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一句时,便可让学生表演一下漫步山道时“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此时,学生有的伸开两臂作鸟儿飞翔状,有的则模仿孙悟空在腾云驾雾时作手搭凉棚远眺状……通过这样的表演,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被激活,从而也就不难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二、类比推理
阅读认知理论认为,阅读主体相对于文本中的言语,只有在他的信息贮存中能够找到与文本言语具有相似性的组块以后,才能够进行相似匹配、相似激活,从而识别文本中的信息.这一理论决定了阅读过程是文本的言语形式与主体的直觉经验之间进行相似匹配、相似激活的过程.课文中包含的生活底蕴是丰富多彩的,然而学生在理解课文时,无需要把这些生活底蕴都找到.阅读主体只需找到其中一种生活底蕴,并获得直觉经验,就能领会课文的内容.如理解《早春》诗中“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它本来的意思是“远远看上去,草是绿绿的,可一走到近前绿色却没有了.”好多学生由于缺乏这样的生活经历,便很难理解.这时我便引导他们从生活中找类似的经历来理解.学生们受启发后,举出了例子,其中一位同学说:“彩色电视机上的图像,离远看图像很清楚,离近看却是有许多麻点,图像也似乎变得模糊不清了.我想‘草色遥看近看却无’的道理跟这是一样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找到相似的生活经历,在理解语意上便达到了殊途同归的效果.
三、语言构境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将课文内容还原成语言文字描述的画面,让学生产生如临其境、如视其物、如见其人的阅读心理情境,这是理解内容提要,体会感情的重要方法.而由于理解能力的限制,学生往往缺乏这方面的还原能力.因此,教师可借助诱导性的语言予以帮助,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为引导学生感受邱少云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感人情景,理解他严守纪律、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可这样引导:“同学们,邱少云附近的草丛着火了,火苗借着风势‘呼呼’地乱蹿,烧得枯黄的茅草劈劈剥剥的响.哎呀,不好,火烧着了他的帽子,浓烟和烈火好像恶魔似的要把他一口吞下去.同学们,邱少云就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啊,只要动一下身子,发出一点儿声响,都可能被敌人发觉.然而你们看,邱少云如钢铁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因为他知道身边的战友看着他,志愿军首长在看着他,爸爸妈妈在看着他,祖国人民都在看着他.于是他拧紧眉头,咬紧牙关……就这样,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也没有发出一声呻吟,没有挪动一寸地方.”这样引导,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深切感受了邱少云伟大而感人的形象.
四、媒体辅助
一篇课文,代表了作者特定的精神创造和情感体验,但由于从外观上只是一系列文字符号的组合,而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形象的事物,这给学生理解、想象、体验带来难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借助投影或多媒体来展示相关的形象化资料,教活课文.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圆明园的毁灭》时,为了让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感受圆明园当年的恢弘气势.教者精心从因特网上选取了大量的、丰富的有关圆明园的图片及文字素材,结合课文内容,经过优化组合,去粗取精,把文中简洁的语言变成了丰富的画面.教学中依据学生的需求和课文的讲述,依次出现总的园林介绍图——长春园、万春园、绮春园这“圆明三园”呈“品”字的形状,以及周围“众星拱月”般的小园林,使学生仿佛置身在圆明园的上空,禁不住要亲临胜地,一饱眼福.接着又随机出现了平湖秋月、安澜园、蓬莱瑶台、武陵春色,以及西洋楼等景点图,那美不胜收,引人入胜的仙境,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想得丰富美妙.最后,出现了珍奇贵重的收藏品图片:青铜器、名人字画、奇珍异宝等.教学过程中通过看、想、说,学生的情感已处于极度的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中,从而也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