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系何时建立不要模糊不清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4 22:35:06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系何时建立不要模糊不清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系何时建立不要模糊不清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系何时建立不要模糊不清的中国城市和农村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进行的经济管理体制、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系何时建立不要模糊不清的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系何时建立
不要模糊不清的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系何时建立不要模糊不清的
中国城市和农村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进行的经济管理体制、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调控方式的改革.
  沿革
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和50年代初期的城乡社会主义改造,在基本上确立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它对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照搬某些国外经验,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逐步露出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①政企不分,经济管理的权力过分集中于中央和各级政府机关,导致社会经济生活僵化,基层和企业缺乏自主权和活力;②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忽视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推动经济的运行;③公有制经济的形式过分单一,忽视发展其他所有制经济成份;④在分配上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以后,针对这些弊病,陆续在全国农村和城市展开了大规模的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改革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推开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1979年开始在农村进行了两步改革.第一步改革的重点是实行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理顺农民与集体的关系.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承包给农民家庭分散经营.到1984年底,全国已有1.8亿农户实行了家庭承包,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8%.从1982年开始,取消了原来的人民公社制度,恢复乡(镇)、村政权机构.同时,国家从1979年开始连续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第二步改革的重点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理顺农民与国家的关系.从1985年起,国家取消了过去实行多年的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实行合同收购的新政策,把农业税由过去的实物税改为现金税,基本上确立了国家与农民实行等价交换的关系.同时,还逐步放开除城市居民口粮和食油以外的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中国农村经济出现了全面发展的新局面.
  城市改革
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从进行扩大全民所有制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试点开始的,已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了局部改革试验和探索.1978年夏,四川省率先进行6个企业扩权试点,1982年扩大到全国6000多个企业,从1983年开始在全国普遍推广.第二阶段是全面改革城市经济管理体制.1984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此后,全国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移到了城市,开始进行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其主要内容有:
  增强企业活力,深化企业改革
自1984~1987年,国务院为增强企业活力,逐步深化企业改革,先后发布了13个文件,作出了给企业扩权的97条规定,各地区、各部门也相继给企业下放了一些权力,使企业在生产计划、产品购销、价格制定、资金使用、劳动人事、机构设置、内部分配和横向联合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自主权,预算内工业企业的留利已占实现利润的40%以上.在国营大中型企业中,到1987年底,已有80%以上的企业实行了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在国营小型企业中,推广了租赁经营责任制.还在一部分国营企业中进行了股份制试点,对煤炭、冶金、有色金属、石油、石油化工、铁路、邮电等
7个行业实行了投入产出包干.在企业内部,到1987年6月,全国已有63.9%的国营工商企业实行了厂长(经理)负责制,其中大部分还实行了厂长(经理)任期目标责任制和任期终结审计制.同时,普遍落实了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实行劳动报酬与企业经营成果和个人劳动贡献挂钩的多种分配方式.此外,对企业劳动用工制度也进行了重大改革.从1986年10月起,全民所有制单位对新招用工人全部实行劳动合同制,并对职工实行待业保险制度.到1987年 6月,新的合同制工人已达580多万人.
  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通过1979~1986年的改革,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全民所有制工业已由80%下降到68.7%,集体工业由20%上升到29.2%,个体和其他所有制形式已发展到
2.1%.在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全民所有制商业下降到39.4%,集体和供销社商业上升到36.8%,个体商业上升到16.3%,其他商业占7.5%.
  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主要是:①搞活消费品市场.通过对商业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多条流通渠道和减少流转环节的改革,改变了过去消费品统购包销的制度,将原属商业部和省的一、二级批发站下放给所在的中心城市,形成一批新的批发贸易中心,扩大了国营零售商业企业的自主权,成立全国贸联会、新联会等新型的商业联合组织,并进行农村供销体制改革,进一步活跃了城乡市场.②建立生产资料市场.到1987年6月,全国已有76个大中城市开放了钢材市场,水泥、木材、机电产品等生产资料市场也开始形成.③发展资金市场.通过改革金融体制,基层金融组织的自主权逐步扩大,短期资金市场迅速发展,1986年共拆借融通资金300多亿元,发行各种债券、股票600多亿元,长期资金市场也开始出现.④在一些大中城市进行开办技术市场、劳务市场、信息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试点.⑤改革价格体系.国家先后放开小商品、农产品和部分工业消费品的价格,对能源、交通、原材料价格进行调整,对煤炭、钢材等重要物资实行价格”双轨制“,即计划内产品实行固定价格,超计划产品按市场价格自销.初步改变过去实行单一固定价格和全部产品由国家定价的做法,形成了国家统一定价(固定价)、国家指导价(幅度浮动价)和市场调节价(自由价)相结合的新的价格体系.1987年按销售额计算,国家统一定价的农产品占30%,工业品占40%,国家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占很大的比重.
  改革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工资制度
改革财政、税收体制,是为了调整国家与企业、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从1983年开始,实行了企业两步利改税和产品税、增值税.到1986年,国营企业留利比改革前增加了
4倍.从1987年开始,又将折旧和大修理基金全部留归企业,增加了企业自主支配的财力.1987年,地方财政收入已占国家预算的49%,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在调整国家和企业、中央和地方分配关系的同时,还改革了工资制度,以调整国家、企业与干部、职工的分配关系.从1985年7月起,对国家机关干部和事业单位的公职人员实行了以职务工资为主的新的结构工资制度,将企业原有的300多种工资标准简化为3类产业5个工资标准,普遍给企业职工实行了升级和套级.1987年又实行了在国家规定的工资总额内,由企业自主决定内部工资和奖金分配的办法,进一步落实了按劳分配原则.
  进行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发展横向经济联合 从1980年开始,先后在全国72个大中城市进行综合改革试点,对9个城市实行了计划单列,赋予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在16个中等城市和哈尔滨市进行城市政府机构改革试点,在
5个城市进行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在17个大中城市进行住宅商品化试点,并在全国
1/3的地区实行了市带县的新体制.在发展横向经济联合方面,到1987年上半年,全国已建立了 3.2万个新的横向经济联合组织,组建了100
多个大型企业群体和企业集团,形成了49个跨地区的横向经济联合网络,出现了一批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经济区,如上海经济区、东北经济区、西南五省区六方经济协调组织等.
  扩大对外开放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从1979年7月开始,对福建、广东两省实行灵活政策和特殊措施,对外开放.1980年,陆续兴办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见中国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了沿海14个港口城市和海南岛,兴办了13个经济技术开发区(见中国沿海开放城市).1985年开放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带.随后又逐步开放山东和辽东两个半岛.到1987年初,在中国大陆已兴办了7700多个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企业,中国还在海外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兴办了
270多个合资或独资企业.进出口贸易总额逐年增加,已达到700多亿美元.
  进一步深化改革
主要任务是以落实和完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促进企业经营机制改革为重点,同时在投资体制、物资体制、外贸体制、金融体制和财税体制等方面,进行配套改革,既推动微观经济机制的转换,又提高宏观经济调控的能力,更好地增加供给,引导需求,调整结构,提高效益,稳定物价,改善环境,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深化改革的长远目标是,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总目标,把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紧密结合起来,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以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为前提,实现国家由直接控制为主向间接控制为主的转变,把计划经济的优越性和商品经济的创造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起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体制,最终实现”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长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