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师旷用的3个比喻说明的道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5 09:12:55
中师旷用的3个比喻说明的道理
中师旷用的3个比喻说明的道理
中师旷用的3个比喻说明的道理
炳烛夜读
炳烛①夜读
晋平公问于①师旷②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③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④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⑤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⑥乎?”平公曰:“善哉.” ——《说苑·建本》
注:①炳烛:点燃蜡烛 ①于:向,对 ②师旷,字子野,春秋晋国人,著名乐师,目盲.③炳烛,点燃火把、火炬.先秦时期尚无蜡烛,当时称烛,即是火炬.④戏:对.开玩笑⑤而,能够,又能.⑥昧,昏暗.行,此作并列、行列.昧行,有释暗中行走.
释文:晋平公向师旷问道:“我年七十岁了,很想再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说:“为什么不把火炬点着呢?”平公说:“怎么会有做臣子的对他的国君开玩笑的呀?”师旷回答:“我这个瞎子哪有胆量同他的国君开玩笑呀!我是听说,年少又能好学,如同升起的太阳,阳光渐明.年壮又能好学,如同中午的太阳,光芒四射.年老又能好学,如同点燃的火炬,火光明亮.点上蜡烛和暗中走路哪个好呢?【(学好之后)对事物能清晰明理(炳烛之明)怎能与瞎摸瞎闯同样对待呢?】”平公听了说:“你讲得很对.”
释文:好学,总不嫌晚.师旷对晋平公说的一番话,对任何时期,任何年代想要学习的人都是忠言激励.如今,世界发展很快,变化很大,过去学会学精的东西,今天并不一定适用、贴合;今天出现的新事物,还需要继续学习、理解.社会在不断进步,竞争尤其剧烈,要迎头赶上,与时俱进,除了学习,增添新知识,增进新技能,没有别的再佳的选择.少年如此,壮年如此,老年也不能例外.古人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例如从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一些年岁较大的人,思想跟不上形势发展,往往感到不很习惯,甚至反感.这中间,情况是复杂的,但是,对当今社会新生事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学习,不足重视,不去接触乃是主要原因.所以遇到问题,困惑多多,就如师旷所说的,不去取得炳烛之明,容易陷入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