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对天命的知命观是什么呢老夫子对天命的知命观是什么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还有与其它两家道释两家又与儒家的天命观有何不同之处呢?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1 20:37:59
儒家对天命的知命观是什么呢老夫子对天命的知命观是什么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还有与其它两家道释两家又与儒家的天命观有何不同之处呢?
儒家对天命的知命观是什么呢
老夫子对天命的知命观是什么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还有与其它两家道释两家又与儒家的天命观有何不同之处呢?
儒家对天命的知命观是什么呢老夫子对天命的知命观是什么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还有与其它两家道释两家又与儒家的天命观有何不同之处呢?
性命大道,三教一家之道也.儒曰精一,道曰抱一,释曰归一.三教圣人,皆以一为指归,故曰:“天地无二道,圣人无二心.”无二道,即一道;无二心,即一心.一道一心,心即道,道即心,心外无道,道外无心.但这个心,乃天地之真心,即佛祖所谓涅槃妙心.此心内含先天真一之气,非色非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人能认得此心此气,于日用常行之间,逆而修之,则大尘沙尽是珍宝.——《寄通渭石川董某书》
————————————————————————————
关于积极、消极,这全凭读者自己了,说不同,其实也一样,所谓殊途同归,所实话,不管怎样的理论,我们都可以消极的诠释,也可以积极的诠释.
比如:乐天知命,故不忧.有些人就认为这是把自己交给了天,自己当然不忧了.有些人又认为,既然都安排好了,那我只要知道给我安排的是什么,成功的我就做,不管要付出多少,不能成功的我就不做,即使这违背了自己的念想.知命非知前后事,不忧乃以忧为乐.真情所至,也可感天动地,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即如此就别强求了.
在儒者那里,性命是合一的。天所授而人所受者,在天曰命,在人曰性。故而知命即知性也。而所谓知性者就是儒家存养的工夫,即孔子所谓力行忠恕,《中庸》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孟子所谓尽心知性知天,朱子所谓穷理尽性,阳明所谓致良知者,尤须践行不息,始可窥其门径。儒者所谓知命者实际上是依着天性的指引向天道的证成,事实上是践行最为完满的生命。儒者对于命的态度是正命,即知命,从命而行,事实上是...
全部展开
在儒者那里,性命是合一的。天所授而人所受者,在天曰命,在人曰性。故而知命即知性也。而所谓知性者就是儒家存养的工夫,即孔子所谓力行忠恕,《中庸》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孟子所谓尽心知性知天,朱子所谓穷理尽性,阳明所谓致良知者,尤须践行不息,始可窥其门径。儒者所谓知命者实际上是依着天性的指引向天道的证成,事实上是践行最为完满的生命。儒者对于命的态度是正命,即知命,从命而行,事实上是从本性而行,从良知而行,寿夭不二,生死一之。如果用积极与消极来界定的话,应该是积极的。
这个问题不是一两句话说的清楚的,我也只能勉强这样说。
至于道释两家,则非我所知,不敢妄言。
收起
老夫子对天命的知命观是什么态度?不知道,因为老夫子不谈。
是积极还是消极?当然,也是不知道。
还有与其它两家道释两家又与儒家的天命观有何不同之处呢?既然不知道,也就无法比较。
至于孔子以后的儒家对天命的看法,这是个人的看法而已。...
全部展开
老夫子对天命的知命观是什么态度?不知道,因为老夫子不谈。
是积极还是消极?当然,也是不知道。
还有与其它两家道释两家又与儒家的天命观有何不同之处呢?既然不知道,也就无法比较。
至于孔子以后的儒家对天命的看法,这是个人的看法而已。
收起
- -天命观本身就是一种态度....
老子的思想则是超脱于态度之外 站在世界观的高度哪里还会在意天命
PS:天命观是不是儒家特有的我不太清楚 但是貌似只听说过孔子的天命观
孔子晚年才开始读易经 可能是易经对孔子产生了点什么影响吧
孔子当年过的并不容易
儒家思想在那个年代并不是很被重视
年轻时为理想为梦想为儒家大业东奔西走传得弟子三千
但儒家...
全部展开
- -天命观本身就是一种态度....
老子的思想则是超脱于态度之外 站在世界观的高度哪里还会在意天命
PS:天命观是不是儒家特有的我不太清楚 但是貌似只听说过孔子的天命观
孔子晚年才开始读易经 可能是易经对孔子产生了点什么影响吧
孔子当年过的并不容易
儒家思想在那个年代并不是很被重视
年轻时为理想为梦想为儒家大业东奔西走传得弟子三千
但儒家思想终究没能在他那个年代被统治者轻蔑
老年难免有些心灰意冷改信天命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