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蜀相赏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4 13:55:15
杜甫的蜀相赏析
杜甫的蜀相赏析
杜甫的蜀相赏析
《蜀相》是杜甫在成都游武侯祠之后写的,写作时间大约是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短短的八句当中,有叙事,有写景,有议论,有抒情,笔墨淋漓,感情深挚,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游成都武侯祠,却为什么要题作《蜀相》?写蜀相的“两朝开济”,为什么要先提到刘备的“三顾茅庐”?
古人云:“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我们不妨寻踪觅迹,来探寻一下“诗圣”的心迹.
为什么要题作《蜀相》?
一种解释是:因为诗的主旨是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同时惋惜他的壮志未酬(见人教版《教师用书》).这似乎有些道理.但游记也可以涉及到有关的人物,游武侯祠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也是顺理成章,这种解释当然有些牵强.所以,这其中,应该还有些其他原因.
大唐自“贞观之治”,中间经过高宗、武后朝,至玄宗当政迎来了“开元盛世”,人口至“安史之乱”前增至五千余万,国力空前强盛.但是,随着玄宗的老迈,李林甫、杨国忠两位奸相先后把持朝政,将一个好端端的“开元盛世”葬送了.随着安禄山起兵,各种矛盾突然如决堤泄洪,奔涌狂突,形势急转直下.兵连祸结,哀鸿遍野.杜甫舍妻弃子,亲历了战乱,其间耳闻目睹了国家的动荡、人民的痛苦,能不忧心如焚吗?痛定思痛,他对治国贤相倍加思念,渴望能有一位诸葛亮式的人物横空出世,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救黎民于水火.于是,在成都刚刚安定下来,他就寻来了: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首联写专程寻访武侯祠,这是“起”.开篇一问一答,一个“寻”字,迫不及待之情毕现.而“柏森森”三字,一言祠堂清冷寂寞,一言诸葛亮没世已久.五百多年过去了,诸葛武侯已经托体山阿,到哪里去找这能安邦定国的奇才大贤呢?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颔联直承上文,写祠堂内的春色,这是“承”.杜甫参谒武侯祠,一不写殿宇,二不写塑像,却写什么碧草和黄鹂,虽然一植物一动物,一碧一黄,一静一动,一视觉一听觉,对仗极是工稳,但这未免有些偏题——捡芝麻漏西瓜了.前四句,以一半的篇幅,写老柏,写碧草,写黄鹂,是何道理?
我们不妨臆测一下:
老柏森森,终岁不凋,成为武侯祠的忠实守望者;碧草无情,年年逐春风而绿;黄鹂无心,日日隐深林而自得其乐.它们寄身在武侯祠,知道武侯何许人也?一个绿得满阶满院,一个唱得婉转悠扬.但这些在满腹心事的少陵野老眼里,都是些无知无心的东西.只有我杜甫才可以和武侯谈一谈.“千秋万代名,寂寞身后事”老杜也是知道的.但武侯祠的荒凉、落寞还是令他惊心.
诸葛亮不但忠心耿耿,而且多智多谋,未出茅庐已定天下三分,联吴拒曹,入川建国,之后,把个蜀国治理得井井有条.但是,只有贤相,就能成就大业吗?想那诸葛亮,结庐于隆中,躬耕于垄亩,是谁三顾草庐之中,请他出山?诸葛亮当时不过二十余岁的小青年,白面书生,乳臭未干,是谁力排众议,给他施展才能的空间?又是谁,给了他无限信任,使他敢于尽心竭力?历代历朝,缺过能臣良将吗?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玄宗一朝可谓人才济济,但一个李林甫,口蜜腹剑,取得玄宗信任后,弄权使诈,闭塞言路,同时的张九龄、裴耀卿、李适之等皆被他排挤罢相.从而使得玄宗与贤臣阻隔,其后杨氏姐妹,权倾朝野,杨国忠胡作非为,搞得天昏地暗.纵使诸葛亮再世,又能有何作为呢?所以杜甫接下来说: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颈联推开一层,写对诸葛武侯评价,这是“转”.一般认为上句看起来是说刘备,其实是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见人教版《教师用书》).但笔者认为,杜甫的意思是:必先有君王的“三顾频烦”,后才能有老臣的“两朝开济”.这种观点的背后,流露出一丝委屈和对肃宗的失望.
想当初,杜甫舍身弃家,追随肃宗,可谓忠矣.杜甫至凤翔后,于至德二载(757)五月十六日,被肃宗拜为左拾遗.对肃宗感激涕零,立志要庶竭驽钝,尽忠报国.但不久就因为上疏救房琯,深深地惹恼了肃宗.当年闰八月初一日,杜甫便被放还鄜州省家.此后便被肃宗逐渐冷淡,可谓报国无门矣.而当时的一些贤才,又有多少机会?所以杜甫来到武侯祠,一则以哭,一则以告.诸葛大名垂宇宙,固然与才高智广有很大关系,但与其他人相比,得遇先主,士能为知己者死,又何其幸也!
肃宗对杜甫有知遇之恩,而且君为臣纲,杜甫当然只能喻之于心,而不能宣之于口.但,有些东西是掩饰不住的,特别是在他倍加推崇的武侯祠前.
肃宗啊,你能体谅一位老臣的拳拳之心吗?
直到大历三年(768),杜甫已五十六岁,还在《江汉》中哀怨地吟道: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真是痴心不改啊!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尾联收束全诗,写对诸葛武侯的悼念,这是“合”.
以诸葛之伟才,得先主托孤之重,后主言听计从,本可以一统河山,建千秋伟业.无奈天不从人愿,诸葛亮正当盛年之时,即在五丈原病逝军中,苦心经营的兴复大业也付之东流.确实让人痛惜不已.但杜甫此刻的泪满襟,却又多了一层含义:大唐多难,贤相何在?纵有贤相,圣主何在?这泪水背后,千言万语,能向谁诉?这泪水,不洒在武侯祠,又能洒落在何处呢?
《蜀相》一诗,前四句由思人而谒祠,后四句由谒祠而及人.第五句写先主,第六句写诸葛,第七句写出师未捷,第八句写泪满襟.正是因先主三顾,而为蜀相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由蜀相的出师未捷引出杜甫的泪满襟,环环相扣,思路清晰,正与前四句相呼应.祠长存而人已逝,怎不令人唏嘘?而此时泪满襟的杜甫,却有千言万语,永远无法对人说出.长安十年“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悲辛;肃宗对自己的知遇之恩;上疏救房琯时的满腔忠诚;肃宗“荃不察余之衷情兮”的冷酷决绝;朝廷的危机四伏和自己的报国无门……都化作汩汩的泪,洒啊,洒啊.
国难当头,人心动摇,乱世“思”英雄,乱世“思”良相.杜甫对国家的忧患,对时局的牵挂,是那么深切.而由于自己的亲身感受,他痛切地认识到:只有良相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那个以皇帝为中心的高度集权的体制下,良相离开了明君的信任、支持,毫无作为.这正是“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杜甫在武侯祠的呼告,正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杜甫在武侯祠的哭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