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文怎么教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14 11:32:59
白话文怎么教
白话文怎么教
白话文怎么教
孙双金我做这么几点追问:第一问,白话文到底该怎么教学?白话文到底该怎么教?谈谈我对文本的理解.第一,白话文是怎么产生的呢?它有什么特点呢?我从梁启超的一个故事讲起.梁启超大家了解,大家.有一天碰到他的老师,他就非常虔诚的问他的老师:“老师,请您对我的文章提提意见.”老师说:“你已经是大家了,还要我说吗?”梁启超说:“您永远是我的老师.请您对我的文章提提意见.”这样,老师看到学生的态度比较诚恳,老师就说了:“如果你真要我提意见的话,我对你的文章最大的意见是,我对你的文章只要读一遍,就不想再读第二遍了.”也就是说明什么,你的文章不够含蓄,不耐人寻味,太白了,太浅露了.梁启超的老师对梁启超文章的点评,一言点出了白话文的最大特点,白话文的最大特点就是什么?明白如话,浅显易懂.这就是白话文最大的特点.那么白话文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追溯到“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它的最大的功绩是什么?文化的普及.因为原来的文言文、古文和语言人的口语是脱节的.读归读,说归说.书面语和口头语没有对接.而白话文呢,就是要让文化“下嫁”,文化面向大众,要让所有的老百姓都能读文章,写文章,这就是白话文最大的功绩.五四运动提出了,打倒“孔家殿”,打倒文言文,推广白话文.它的最大的功绩是什么,文化“下嫁”,“下嫁”到老百姓,“下嫁”到平民,让所有的人都能读书识字.它写文章和说话之间没有鸿沟,没有界限.白话,白话,就是明白如话,通俗易懂.大家我们来推敲一下,话和文的区别在哪里.话是一说而过,我说的话一下从你耳边了,不能反复,难以重复.在过去更不能,现在录音机可以反复.所有话语必须怎么样,一听就懂.一听就懂,所有必须浅白,明白.而文呢,文可以反复的阅读,仔细的咀嚼,反复的品味.所以文章可以含蓄,可以耐人寻味.那么白话文呢?白话文就是要达到一看就懂,一听就明白的程度.因此,浅显、明了、易懂,就是白话文的最大特点. 把白话文的特点讲清楚了,下面我们来反复一下我们当下白话文教学的几大误区.第一大误区:把白话文当成文言文来教,把白话文当成文言文来教.文言,语言有障碍,内涵深奥,需要反复的品味.于是文言文教学的主要教点在理解,在品味,在感悟.白话文呢,明白如话,浅显易懂.你看,我们近来学习的这几篇文章,哪一篇课文有多少学生有阅读理解的障碍呢?我个人感觉这些文章孩子拿到手百分之八十,百分之九十,有的甚至百分之九十五已经自己会了.我们的老师怎么教呢而,用圆点开始,从零起步,再引导学生,逐段,逐句逐篇的去问为什么,为什么,十万个为什么.问错对象了,问错对象了.白话文不要你问十万个为什么.第二个误区是对话教学的误读.新课标提出了,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于是,相当部分的老师把对话狭窄的理解为读读文章,一问一答.其实对话仅仅是内容理解的对话吗?对话的范围是非常广的,内容的解读,情感的体味,方法的咀嚼,语言的欣赏,都是对话的内容.第三,把阅读教学简单的理解为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我们的在座当中.老师们重视朗读了是个非常好的现象.可是阅读教学是个大概念,它包括读读内容,欣赏表达,获取信息,情感熏陶.而朗读呢,它仅仅是把无声的书面语言化为有声的口头语言,以声传情,它仅仅是阅读教学的一部分. 第三,我谈谈白话文到底该怎么教,我自己一点思考.我提这么几句话. 第一,白话文的教学,超越理解.白话文教学的重点,不应该在理解上花大工夫,做大文章.为什么白话文要超越理解呢?第一,因为白话文几乎理解没有什么障碍.学生绝大部分内容能读懂.你的理解的起点不再是零点,圆点.理解的起点要放到百分之八十,百分之九十,甚至是百分之九十五——就是视学生的学情而定.哪一类的课文起点略低一点,浅显的课文你的起点一下就到了百分之九十了,一两个问题课文就过去了.有一个人讲过一句话,给我印象触动很深.什么话呢?他认为理解是学生的本能.此话怎讲,食物吃到肚子里胃去消化是胃的本能.把书读到你脑子里去,你脑子理解是你大脑的本能.你老师不讲,学生都会去理解.大家好好琢磨琢磨这句话,我觉得有道理.第二句话,关注表达.超越理解下面做什么呢?关注表达,关注作者的遣词造句.例如,《落花生》当中那句话:那晚上天气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作者为什么这样表述呢?上课老师就追问了,父亲和我们在一起不是常在一起的吗?怎么难得,很难得,实在很难得呢?那晚上天气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为什么加个也呢?这样说不行吗?那晚上天气不大好,可是父亲来了.作者的遣词造句中蕴含着怎么样的情味呢?言外之意是什么呢?要引导学生去体味作者的字面意,字中意,字外意.他为什么要这样表达,这样表达他想表达什么呢?第二,连句成段,中年段的.如果前面是低年段为主,当然遣词造句各年段都要强化.第三,布局谋篇.第四,语言风格.我的语言风格我来讲一讲.前面讲的比较多的我就不再说了.例如《草原》这篇文章,一个选者教的,老舍的语言太美了,像什么,像一壶醇酒.太美了,你去读吧.我在听课的时候,我就写了写,老舍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呢?我把它概括为四点他的语言风格.第一,流畅明快.仿佛山上的泉水一般顺流而下,那么流畅,那么自然.你听,这所看到的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觉得语言顺流而下,多么的流畅.第二,真情的倾吐.一个好的语言真是情感的倾吐.作者对草原美景的那种热爱,喜爱,陶醉的情感溢于言表.觉得那么清新,那么明朗.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了,只用什么,不用什么,既怎么样又怎么样,这种情感的真情的流露.第三,语言的特色,长短句的错落有致.大师的语言,长短句错落有致.“这是我看到的草原”——短句;“那里的天别别处的天更可爱”——长句;“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长句.“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短句.这种长短句的交替变化,使他显得富有变化,摇弋多姿.语言的丰富.第四,多用联想,比喻句.你看,羊群像什么?“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一个联想到绿毯,大花,联想到什么?“好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一样,像中国画”,联想到什么?“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都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这是作者的联想.语言风格是需要引导孩子品味的.当然你不必让小学生都理解到我这个程度.但是能渗透一点、两点,对孩子的语言怎么表述就是流畅的,就是美好的,就是一种真情的流露呢?要让孩子去体味. 第三句话,要多、快、好、省.我们的阅读教学,低效,无效的课堂太多了.怎么多快好省呢?我提几点想法.第一,韩金娥大家都了解的,她一本书两个礼拜教完.她怎么一本书两个礼拜教完的呢?我听过她的一堂课,上我们苏教版的,苏教版的什么课文呢?叫《槐乡五月》,三年级的课文,她二年级教,花了十五分钟.她怎么教的呢?第一遍把课文反复读熟;第二遍背诵你认为文章中写的精彩的句子;第三遍提了一个问题,什么问题?你认为《槐乡五月》美在那里呢?十五分钟课文教完了,剩下来的时间他让我们听课的九个人,每个人在黑板上写了一句名言警句.然后让孩子读背这些名言警句,然后由背这些名言警句联想到哪些平时学过的哪些名言警句.一堂课的容量是怎么容量的呢?十五分钟一篇文章,剩下的时间读了九句,十八句,二十八句,背了名言警句.她的课堂的容量呢,她重视什么?重视朗读,重视背诵,重视积累.理解上就一个问题.这样的教学是不是“多、快、好、省”呢?我再讲一下,周伯明先生写过一篇文章,著名的作家和哲学家.他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假如我是语文老师》.他说假如我是语文老师,我只做两件事.一件事,让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阅读;第二件事,让孩子养成每天写日记的习惯.就是读和写.他说,虽然我没做过老师,但是我从一个学生成长为作家,成长为哲学家,我认为,语文要做的事就是这两件事.看看我们现在文章中,那么简单的课文,我们老师都要问过来,问过去,嚼过来,嚼过去.所有,我们的孩子在课堂上产生了审美疲劳,我们听课的老师也产生了审美疲劳. 第四个一句话,因文而异.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因文而异,因材施教.,我举个例子,我回去我要上一个苏教版的白话文,四年级的,叫《推敲》.就是讲的贾岛和韩愈推敲的故事.大家都了解,课文我不复述了.对这篇文章我设定了四个目标,四个“一”.第一个“一”叫讲述一个故事.这堂课我要孩子们把推敲的故事用自己的话讲下来,就是化书上的语言为自己的语言.语言训练讲故事.第二个“一”,理解一首诗歌.“推敲”的故事是按《题李凝幽居》这首诗来的.鸟树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僧敲月下门.为什么要推?为什么要敲?你必须要把这个诗读读.因为他写了《题李凝幽居》,他隐者的居住环境是非常幽静的,这首诗你不理解,你想推和敲就是无本之木.第三,叫做品味一段佳话.推敲是中国文坛上的一段佳话.佳在哪里呢?为什么称它是佳话呢?我说假如贾岛撞了韩愈的仪仗队,仪仗队,韩愈把他逮去关了一个晚上,还称佳话吗?前面,贾岛这个人老出交通事故,他前面也撞过一个“市长”(京兆尹)的仪仗队,刘栖楚的仗队,刘栖楚把他抓去关了一晚上.这就不是佳话.韩愈这个为什么佳话了呢?我说有四个佳.第一,贾岛的推敲的精神佳;第二,贾岛坐在毛驴上的推啊敲的憨态佳;第三,韩愈的姿态佳,一个市长,北京市的市长,一个京城的市长,没有怪人家,下来跟人家一起问,跟人家一起推敲;第四个佳,作为韩市长的学问佳,一个市长如果没有学问,能跟人家推敲吗?正因为这四佳,所以构成了中国文坛上的一段佳话.我们要引导孩子品味,它佳在哪里呢?我说你试试看,你明天撞一撞我们的南京市长,南京市长的车队,南京市长会怎么跟你.会不会喊佳话?第四个目标,欣赏一种现象.什么现象呢?推敲的现象.推敲这个词语的创立,就是韩愈和贾岛创立了中国语味当中一个新的词汇.原来没有推敲这个词,就是这件事出现的新的词汇.于是,从唐朝开始到宋朝到清代到近代,各个朝代都出现了推敲的佳话.王安石为“绿”而推敲,纪晓岚、谢晋这些才子为对联而推敲,郭沫若为“你是无耻的文人”,别人说“你是无耻的文人”,一字之师而推敲.中国文坛就产生了一种推敲的现象.所以我说这堂课,我定位教学目标四个:一个故事,一首古诗,一段佳话,一种现象.就想把这个课上成语文课,上成语文味的课,上成语文文化的课.,因文而异,我只举了一个推敲的故事.这是第一问,现代白话文到底该怎样教. 第二问,学生到底喜欢怎样的教学内容?谈谈我对学生的理解,我的学生观.我从中国著名的红学家、教育学家周汝昌先生的一段话说起.王英女士编写了一本书叫《大家谈语文》,第一篇是周汝昌的文章,周汝昌在这篇文章中说:我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我背了那么些古文,还背了那么一些白话文,但是,我所有背的古文都记得,白话文几乎都忘了.老师们,为什么?第二,他说我在小学里学生字的时候,我反而觉得笔画少的生字,我学得没味;我喜欢笔画多的生字,反而难一点的多一点的,多有挑战性.周汝昌的,他说我提出这个问题来,请语文界的专家来解读.我非常冒昧的来解读周汝昌的问题.第一,人的大脑的特点是什么?人的大脑是它是符合刺激理论的.外在的信息给它刺激,大脑的反应越多越灵活.老年人怎么得老年痴呆呢?他坐在家里,他就得老年痴呆了.老年人怎么不痴呆呢?你要不断地用新的信息去刺激它,你的大脑就不会痴呆了.大脑刺激越多越灵光,当然不要超越极限.第二,大脑渴望新的刺激.你不要光是老的旧的东西去刺激它,刺激多了就麻木了.用新的,新的刺激就到了新的大脑皮层,新的大脑细胞活跃起来.第三,大脑有挑战的刺激、有难度的刺激.太简单的刺激,大脑你就觉得它就把你认为,你把它当弱智了.所以,每次刺激要有挑战,要有难度.这是人的大脑.为什么有时候,我们听有些课的时候,听得会困倦呢?会厌烦呢?会审美疲劳呢?我认为,就是我们的课堂太雷同,没新意,没难度,没挑战,没刺激.根据这个大脑这个特点,我送大家一个成语,大脑喜欢喜新厌旧.大脑对知识、信息,阅读内容、学习内容是喜新厌旧的.为什么学生数学课,小孩子感兴趣,为什么语文课,学生那个不感兴趣了呢?因为我们堂堂都那么教,总是拿着那张破船票,登上那个破船,涛声依旧.那么什么样的文本,对学生有吸引力呢?什么样的文本,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呢?我个人认为,一,要有一定的难度.要跳一跳,摘到果子.才能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没有难度的东西,你就把小孩当弱智了,你逗他玩.逗一次没关系,天天这样逗,小孩觉得一点意思都没有,不跟你玩了.你要跟他玩,小孩都跑掉了,不跟你玩了.你的水平太差,你没有层次,没有深度,不跟你玩了.你每次跟他玩,都要拿新的给他玩.孩子就愿意跟你玩,玩得乐此不疲.第二,学习的内容要值得反复玩味,值得品味.什么样的内容值得品味呢?名家名篇,文质兼美,百读不厌,我觉得我们已经低估了学生的能力,低估了学生的潜能.说我们要蹲下来,面向学生.以为学生不会的,什么都不会的,我们的文本浅一点,再浅一点.我个人感觉,我们现在的文本有点低估学生的潜能了,低估学生的智商了. 第三问,课堂需要怎样的教学语言?我的语言观,我对课堂教学语言的理解.当前教学语言的现状是什么呢?我前天参加评委会的讨论,好多评委提出这个观点,好多选手在下面讲话非常好,为什么一站在台上就拿腔拿调,刚才李校长说的,讲到后面,在下面的老师听着堵,听着难受.我认为当前课堂教学语言有三个不良的倾向.一,书面化倾向严重.教师语言是书面语言.书面语言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长.老长老长的一句话.第二个倾向,文学化倾向.我们年轻教师都喜欢“腹有诗书气质华”,显示自己有水平有文化.所以课堂语言是非常有文学化的,唯美的,诗意的.第三种倾向,叫激情化.课堂总是充满激情的,激情澎湃的,公开课教学中尤为明显. 我个人以为,课堂教学语言是怎样的语言呢?我谈几点不成熟的想法.第一,应口语化.课堂教学语言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口耳传授,口口对话,所以你的语言一定要口语化.口语化的特点是什么?句子短.第二,一听就懂.第三,交流的频率比较密切.口语的特点和书面语不同. 第二个特点,我觉得课堂语言应该儿童化.语言要儿童化.我觉得我们好多老师现在目中无人.也有人,他目中有的只是听课老师和评课老师,没有孩子.儿童喜欢怎样的语言?喜欢儿童化的语言.儿童化的语言有什么特点?有趣、好玩,特别吸引人.儿童化的语言,儿童的几个特点,我认为,第一,好玩、好趣、好问、好动,这都是儿童的特点,我们要有一颗童心要了解儿童,我们的语言一定要趣味化,一定要好玩,就要吸引孩子,就要能激发孩子的思维. 第三,教学语言的第三个特点,要生活化.生活化的表现就在一种自然的生活状态中,课堂去生活,自然去生活. 教学语言应该口语化、儿童化、生活化,还要有一个性,什么性呢?要具有启发性.教学语言要有启发性.为了让你的教学语言要有启发性,你就要倾听学生的发生,会倾听,会点评,会引导,要会点石成金,要会循循善诱,要举一反三.这是你教学语言的启发性. 第四问,学生的语言素养是怎样形成的呢?我对语言的理解,我的语言观.我记得江苏特级教师高林生给我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他说他到赤壁去玩,好多好多人站在赤壁那个墙上,用狂草写着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好多人念了一两句念不下去了,高林生于是站在石头上,朗声把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背下来,他说我的话音未落,旁边有人说,你看那老头好有文化哦.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把经典的东西背在肚子里,随时能汲取出来,就是文化.朱自清说过一句话,他说能背诵的时候是这样说的.与其让学生读十、二十部书籍,不如让学生背十首、一百首诗歌,他说背下来的东西才是自己的,没有背下来都是人家的.背下来的东西才能像吃到你肚子里的粮食,化为营养;没有背下来的东西永远不会成为你的营养.我认为这句话说得太经典了.所以,语言是怎么形成的呢?我写了一篇文章,登在第十期的小学语文会刊上,我说语文之道,我把它概括为三个,语文之道是积累之道.语文靠的是积累.积累我用两个词语概括叫大量背诵,滚瓜烂熟.因为大家都说“厚积薄发”,大家都说“腹有诗书气质华”,大家都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大家都说“三年私塾,胜过十年语文教育”,为什么?就是积累,就是背诵.你去研究五四时期,五四时期出现的文学大家,教育大家,他们哪一个人不是腹有诗书.肚子装满了四书五经,古典诗篇.我们现在的学生有多少积累呢?我们的老师有多少积累呢?中国的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难道要抛弃吗?第二,我认为语文之道,是实践之道.语文就是靠实践.我也八个字:大量读写,熟能生巧.我们首先要读好语文书,语文书是编者精心挑选出来的经典,但是我们不能满足(于)12本语文书,我们还要大量的拓展,大量的阅读.我看季羡林先生写他小时候是怎么学习的,季羡林说,我小时候是怎么学习的?我就是读了大量的书,他说有的书我读了40几遍,一遍一遍反复读,一遍一遍反复读,读烂了.鲁迅说,学好语文没有什么其它技巧,四个字:多读多写.我个人感觉我们的孩子现在读得少,写得也少.一个学期写八篇作文,远远不够.周国平先生说,养成每天写日记的习惯.第三句话,语文之道是不求甚解之道.不求甚解是陶渊明先生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好读书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求甚解是过程与方法,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是读书的境界.叶圣陶先生提出来说,应该求甚解.我也写了两篇文章探讨这个问题.我们语文教学要求甚解吗?甚就是过度,甚解就是过度过份的理解.真理再向前一步就是缪论.我们不需要甚解,我们也不能甚解.我们对《红楼梦的》解是甚解呢?别人还觉得比你更解的,比你更深的呢?所以,谁也不能说我的解是甚解.所以我认为语文教学是不求甚解,但求适解,适度的适,是适度的理解.一年级有一年级的度,三年级是三年级的度,六年级是六年级的度,初中是初中的度,高中是高中的度.阅读教学是不求甚解,但求适解. 最后,我简要问,中华文明,中国文化的主体到底是什么?我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中国文化的主体到底是什么?中华文明五千年,古文、文言文四千九百年,白话文才一百年.谁是中华文明的主体?什么叫经典?有人说,必须经过一百年的时间的检验,历史的冲刷,长江大浪淘沙,剩下来的才是经典.我们一百年,经起了时间的考验了吗?大浪淘沙了吗?谁能说我今天的文章就是经典呢?中国文化的主体是儒、释、道三家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我个人感觉朱光潜先生,著名的美学家、教育家,他写过一篇文章叫《无言之美》,我推荐大家看一看,这篇文章是写得非常棒的.他里面写道,含蓄,学宜诗.孔子说的,不学诗,无以言.诗歌是中国语言皇冠中的明珠,所以我以为小学生应该加大诗歌教学的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