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教文言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8 10:51:01
怎样教文言文怎样教文言文怎样教文言文我的意思是建立一个适合于文言教学的一般模式,而不是孤立地把某一篇文言文拿出来说事.  我很是纳闷,若干年前,或者是在很若干年前,我们的先人——还有我们尚健在的先人是

怎样教文言文
怎样教文言文

怎样教文言文
我的意思是建立一个适合于文言教学的一般模式,而不是孤立地把某一篇文言文拿出来说事.
  我很是纳闷,若干年前,或者是在很若干年前,我们的先人——还有我们尚健在的先人是怎样轻易地学好我们现在看来很难的文言文的?尤其是技术手段已经非常发达到随便复制动植物的今天,我们居然复制不了一个小小的成果模式.于是,一直在想,是不是在人类的什么遗传基因染色体里有一条链没有被现今的技术复制下来,那会是什么链呢?其实我们都太善于把简单的事情弄复杂了,去看看那些轻易就能(也许并不轻易吧?)学好的成功的先人大都把苦功用在诵读默念上了,而不是像我们现今那样做得相反:练习、落实,再练习、再落实.我想,诵读默念是这条染色体上的关键的链.当然了,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学习的兴趣问题.我们再也不可能要求学生像他们的先辈那样专注于一个兴趣了,也不可能像宋濂那样“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更不可能“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了.所以,我想,如果解决好了这两个东西,我们应该比先人们学得更好的.事实上,除了语文学习,在其他方面,先人真的很难和后人相比.
  所以,我想能不能这样,简单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好好读书,二是让学生们读得有点趣味.奔着这样的念想,我教了几篇文言文.
  《愚公移山》
  在上课之前,我先是问了学生这样一个简单问题:愚公面对智叟的好心相劝,说了这样一段义迫云天的话“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你觉得愚公的话是否有充足的道理?这样的设计无非是诱导学生回家去翻翻语文书,看看那篇文章而已,当然也是暗地里偷偷希望几个“好事者”能够潜入文章内部,好好默念一番的.反正,看了总比不看好;有问题布置总比糊嗨嗨说“你们预习一下”好.
  一上课我就问布置的预习题.事实上是学生比你滔滔不绝地讲课翻译来到有兴致,会有那么一些学生争个不休.我看,我的目的达到了.当然,你别总想着学生什么都能成,而且,事实上也是有很多说法很可笑,甚至可笑得出乎你的意料的.我想,这才是真实的反映,于是让他们读书——这个时候读还真是不一样.读一遍不行就读两遍,两遍不行就读三遍,反正你掌握着话语权,不过,我这里说的是俏皮话,事实上,带着你明确的要求读,读得还真让你高兴的.然后,基本能形成的两派就构成一个认知矛盾的统一体,争那!只要用文章中的原话,你争什么都可以,而且,奇怪得很,学生们找的句子都是你准备讲的句子,实在讲不到点子上,你就适时点一点.好像这样上着还蛮好的,当然,重要的——你说要考的句子(呵呵)你让他多读几遍,然后,不是还有课余作业吗,做做,读读,记记,背背,蛮好的,尤其是效果蛮好的,学生和你关系也蛮好的,如果有这样的蛮好关系,估计二三年后,考个试什么的没什么问题,说不定还弄出几个蛮好的学生.
  《邹忌讽齐王纳谏》
  基本样式也是这样上的,只是我的预习问题是,文章中邹忌和齐王都显示出令人敬佩的一面.如果一定让你作出选择,你更崇拜谁?请你用文中原句来佐证自己的观点.需要导入吗?我的导入是能不能给“邹忌讽齐王纳谏”划分一下主谓宾?——划不了,因为那是兼语句,也就意味着两个主语,两个主角,那么你更崇拜谁?上课样子很好玩,也许不够严肃,但是所谓的“教育”不是以好玩为基础的吗?学生会读出很多问题来的,你听着他们也好玩.
  《鸿门宴》
  那更好玩了.我开场白是“一泡尿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满堂炸锅!那就炸吧.但是仔细想想,我说得还是有道理的:如果刘邦不“如厕”,保不定就背项羽——范增砍了,那中国历史就得改道了.这不是关键,关键是,在当时这样的情况下,他刘邦能尿出什么来吗?能允许他“如厕”吗?这绝对是早就刻意安排好的,所以需要张良们密谋整整一夜,所以樊哙会说出这样地道的话来.
  《湖心亭看雪》
  然后问一些问题:写了什么?(湖心亭看雪)——在什么时候?(答雪三日后,“更定”后)——一般这样的情况下是什么心情?“看”还是“赏”?(当然是赏雪)——那是作者写错了?改过来?(没错.文中还有原句“独往湖心亭看雪”,作者是“刻意”这样写的)——为什么?(与此时心情有关.沉郁,至少可以看出他不是很高兴)——文中还有那些语句可以隐隐约约看出他的这种“不高兴”?(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舟一芥、人三粒;强饮;客此;舟子喃喃曰;拉余同饮;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等等语句)在这一过程中结合必须巩固的文言词汇和一些基本的文言语法(当然不是为语法而语法),使得学生在流动的思维里真正学到精粹的东西.
  接下来还是要朗读.不过这时候的朗读要求高于一开始的朗读,除了读准字词、停顿、强弱等等外,还要读出一点张岱的味道,然后把刚才零零碎碎的解读串联起来,想一想,咂巴咂巴.这里还有一点是必须注意的,还必须留出空间,留给学生们发现问题的机会.譬如写作时间问题、和舟子关系问题、用舟子的话来结束文中的行文问题、问姓氏而答籍贯的用语问题等等都可以由教师略作撩拨而留待学生发问解答.
  最后,还要朗读.此时是为了熟读成诵.
  现在可以说说我的那个文言教学的一般模式了:诵读默念.诵读是可以把整篇文章连成一个整体的好方法,而且所谓的语感也是靠反复的朗读才能琅琅有声的吧(朗读的技巧另外再说,或者看看唐江澎韩军老师是怎么教朗读课的).我突然明白了,先人们的文言功底全是那样摇头晃脑地读出来的,但是我们现在很少这样耐心地读了,南辕北辙,要么就是霸王强上弓地硬背,可惜啊可惜.默念不是默读,是默默地念想,得有个问题什么的,当然问题不是你老师的,是为了学生们想的,于是就特别地要考虑学生的想法、经验、兴趣.
  我说的大致就是这个意思,具体的过程还得靠自己慢慢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