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 戴望舒求全文和解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0 01:37:24
烦恼 戴望舒求全文和解析
烦恼 戴望舒
求全文和解析
烦恼 戴望舒求全文和解析
原文
戴望舒.《烦忧》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网友赏析:
1、栅栅 :现代新诗星光灿烂时期是五四前后.新诗吸收了古诗的韵律味,富有音乐感,赋予白话更容易舒情达意.
这时期有许多名家写白话新诗.其中有著名的“湖畔诗人”应修人等,戴望舒便是其中之一.这些诗人的新诗与同期新诗倡导者力行者不同的是除是白话外,还很注重诗的韵味.戴望舒的这首《烦忧》音调回环曲折,一如诗中的这种烦恼的感觉.欣赏.
〔长篙:这是在网上看到的最中肯的分析,简单明了.而且与背景相符.〕
2、 作者:你的秋天
没有故事的人,只有破碎的思绪.只是从未试过,竟然如此害怕惊扰一个人的幸福,又如此放不下.如果能够,希望能时光能倒回十年,重新和你相遇.因为不能,所以只能记下这一点点胡乱的言语,为了你,也为了自己.
黄昏
害怕黄昏,害怕天色渐晚的怅惘.害怕越来越昏暗的屋子和无所适从的思绪.于是几句简单的对话成了最初的牵绊.我知道,我知道你也一样的怅惘,只是怅惘.空虚像潮水一样淹没,和黑暗一同袭来.等待睡眠,等待黎明,等待把一个又一个日子填满.一个小小的窗口在屏幕上跳出来,你永远不知道,它曾带给我多少深深浅浅的欣喜,那一天,会变得特别轻快.你永远不知道.
秋天
下雨了.春天的雨.淅淅沥沥,乍暖还寒.你说你喜欢秋天.四季的轮回,在指间悄悄滑落.计算不出还有多少时日,有一个字,不想触碰,怕碰了就会污浊,就会失去.却还是忍不住问了,在那样一个时刻,你答了,却为什么只是那样一个时刻?尽管只是那一次,还是小心翼翼地欢喜地记得了.忘了自己有多卑微,只将柔软的一面对你.多少对于别人不可原谅之处,因为是你,皆成了欢喜.
活着
从什么时候起,生活变成了活着,没了根基.你的绝望,也是我的.有时候,呆呆地望着墙壁,如果一头撞上去,会死吗?看到绳子,很多颗安眠药.不是因为什么,什么也不为.也可能只是为了厌倦.可是不能,还是活着.
歌
歌,是不是生命中唯一的亮色?你听,于是我听.风柜来的人.“你从风中走来,就不曾停下脚步……”,感觉那就是你.一个微微皱着眉头的少年,一个风铃一样敏感的少年.遥远的乡村,遥远的城市,看着你走.月亮代表你的心,你唱给她的.遥望你的眷恋,感觉你的浓烈和暗淡.那是你的幸福,远远望着,时时给予着些许无用但真切的祝福.可是为什么,为什么心里隐隐的痛了呢?把隐隐的痛一点点捻平,竟然也像个伤口了,错愕.
后来
慢慢明白了你.慢慢决定,该有个结束的时候.你已经弥漫在周围,感觉到危险.虚无的,渺茫的,却实在的弥漫着了.怕了说话,说得越多,竟是越多的依恋.慢慢演变成痛苦,于是慢慢把连着的线索一根根切断.怕惊扰了你,和你的她.自己织的网.慢慢的,以为复原.蓦然朋友的一句“天,你怎么这么憔悴”,惊觉你还在心里.只是,只是,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长篙:这里作者容入了更多的感情来表达出与诗的和唱.
3、一抹乡愁:这首诗的格式的表现手法采取的是回环反复,把自己欲言又止的心情浮现在读者面前.喜欢这诗的音韵美,读起来和谐顺畅.
4、无名:名作赏析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人戴望舒无疑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创作的诗数量不多(不过百余首),却在诗坛中占有重要位置;他没有系统的诗论,但他的《论诗零札》和他友人杜衡整理的《望舒诗论》却备受重视,他在诗坛以现代派的面孔出现,可在他生命的终端却写出了《我用残损的手掌》这样浸透了血泪的现实篇章.
在新诗史上,戴望舒自有他一席地位,不过地位并不是很高.
“五四”前后,科学与民主的洪流震醒了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美好的理想与黑暗的现实的激烈矛盾,笼罩了他们敏感的心灵.“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社会使命感笼罩了一个庞大的“烦忧”群.戴望舒就是这样一位由现实世界转到诗的世界中最忠实的烦忧者之一.他写了许多烦忧者的诗篇,这一杰出的诗篇《烦忧》为这一群体的心态与精神作了集中的观照与画像.
这首诗出自戴望舒的诗集《望舒草》.作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诗坛的重要派别——“现代”派——的重要诗人,戴望舒的诗歌集中描写了现代人的生命感悟与情感体验的心灵轨迹.在人生的旅程中,有阳光灿烂般的欣悦激动,也有阴雨绵绵似的苦恼烦忧,那么,此刻郁结在诗人心中的烦忧是什么叫呢?诗人没有直接表露.
清秋是一个怀人的季节,大海寄寓着无尽的相思,读来已是使人伤怀,加上“寂寞”,加上“辽远”,便把诗人落寞无奈与欲罢不能的相思之情展示得更为深刻细致,一种“断肠人在天涯”的感觉便油然而生.然而在这愁肠百结,落寞孤寂中,作者却突发奇想,身边有人来问你的烦恼,你的忧愁,这时你会如何回答?是和盘托出,把一腔愁绪全部告诉对方,还是讳莫如深,紧紧瞒住?自己虽有选择的自由,但面对关爱你的朋友的询问,你能装聋作哑吗?那么,这种欲言又止的心理又如何表达呢?“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这“不敢”二字实在是确切地表达了作者的矛盾心态,且把读者引向无穷的遐想之中.上面四句,短短三十六个字,活画出了作者深刻的怀念,激烈的斗争,那种“欲说还休”的滋味,那种刻骨铭心的相思,既意味深长,又强烈迫切.
下面四句,将上面四句作逆向排列,粗粗看似回文诗,细想又不是简单的重复,更不是花拳绣腿般的故弄玄虚,而是作者那种络绎不绝、日益汹涌的思念之情在放纵宣泄.首句既像反复,又似顶真,联络照应密不透风.尽管是激烈而又矛盾的“不敢说出”.但想要心情倾吐的希望又是那么迫切,在这里,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想像空间,有心人不妨在那里作一次感性的神游.全诗以“清愁”作结,却正好表达了成熟的思想者以“却道天凉好个秋”式的常语来表达自己复杂心态的不同寻常.
全诗八句两组,呈轴对称排列,形式整齐,音节和谐,这是作者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格律诗影响的结果,前四句的压韵为后四句的复唱设置了先机,故读来十分上口,给人留下齿颊生香的愉悦之感.
长篙:这是在百度搜索的,应该就比较成功和透彻的诗评,从诗人背景与主观及当时的诗潮分析入理,这种评比较实在,前几段有论有据,分析的相当好,但后面局部有夸大的嫌疑.作者强加了一部分个人的感受.例如这句:“日益汹涌的思念之情在放纵宣泄”其实这是一首节奏感很强的诗歌,可以讲不温不火.这是因为戴望舒低调厚实的个情,性情属凉,易伤感,何来鎏烫激情?
5、以回文的诗形呈现迂曲的情感世界
——戴望舒《烦忧》研读
作者:长河落日
这首诗出自戴望舒的诗集《望舒草》.作为三十年代中国诗坛的重要派别——“现代”派——的重要诗人,戴望舒的诗歌集中描绘了现代人的生命感悟与情感体验的心灵轨迹.在人生的旅程中,有阳光灿烂般的欣悦激动,也有阴雨绵绵似的苦恼烦忧,那么,此刻郁结在诗人心中的烦忧是什么呢?诗人没有直接表露,而只对人谎称是自然引发的忧思,是出自时空变换的原因:从时间上说,是秋之伤怀(“寂寞的秋的悒郁”);从空间上说,是对远方的忆念(“辽远的海的怀念”).其实诗人深知,这些忧思只是假象,烦忧的真实原因来自爱情的追索,是对“你”的思念和“你”“我”之间爱情的扑朔迷离才引发了我心底无尽的烦恼与忧愁.
这首爱情诗采取了回文体的独特表达形式,诗的第二节与第一节句子完全相同,只是在排列上刚好颠倒过来,构成回文.这种回文的书写形式,既写出了诗人情感的回环往复,也交代了诗人心意的徘徊缱绻,把诗人对爱情的痴恋和爱而不得的痛苦形象地描画出来.这种回文体的表达形式,反映了诗人在构思上的精巧,在百年新诗的文本中是并不多见的.
长篙简评:这好象是一位老师的评析,在后段的评价中给出了合理的评定,是正确而公认的.比较各个符合诗人的处境与艺术处理的想法.
6、网友:诗酒自娱
说是 辽远的 海的 相思
说是 寂寞的 秋的 清愁
假如 有人 问你的 名字
我不敢 说出 我的 烦忧
我不敢 说出 我的 烦忧
假如 有人 问你的 名字
说是 寂寞的 秋的 清愁
说是 辽远的 海的 相思
指韵式,换一个方式说明,就是这是一首歌咏暗恋的绝唱,也是白话格律诗的典范.
其格律规范如下:
每节四行,每行四顿(以空格标明),韵式为ABAB,BABA.
而且,请注意,这是一首回环体的八行诗.
一二一二,二一二一
即全诗用了两个韵部,“支”韵与“侯”韵.落实到此诗,就是
思、字与忧、愁隔行相压.
长篙:这是网友的另一种认识,诗人的诗歌总能引起浮想,在诗境里,不能不说有某种格律的暗唱,这也符合从古体诗到现代诗的过渡.因此,分析有一点道理,至于诗人是不是有意为之,则另当别论,但我偏向于一种自然的打动,诗境随意而发,布局紧凑合理,形式新颖却不失回文的体格.
长篙赏析: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看到戴望舒的名字,一种伤感油然而生,想到江南的雨巷与爱情的失意与渴望,那种酸楚的隐忧让人心痛.
戴望舒的诗歌气质优雅,气宇清淡,气节不凡.诗质纯朴,真挚自然.这可能与江南的风光有关,江浙一带总是产生多情的文人,他们有着丰富的情感,有着梦幻般的浪漫激情.我们打动着,并深深地被这种优雅吸引,哪怕是忧伤.
江浙一带的文人显然不是北方的豪气,对爱情并富有真诚执着的追求.这与当地的个性有关,戴望舒把对爱情的执着与低调的气息演绎出一种悲鸣,感染传递给每一位读者.
显然,光有性情而没有表现力是不能打动读者的,戴望舒用最自然的心底表白的声音感染着读者,我们看到《雨巷》的心理联想,读者充满了同情与感动.在这首诗里,仍然反复强调着这种基调.虽然没有摆脱古体诗格律的影子,却能够自然地与白话诗有机结合,有着散文化的散开,又有着浪漫的回收,这也是我们感兴趣的地方.我们读爱情诗太多,许多优秀的诗让我们感动.
下面分析下这首诗:
这首诗通俗易懂,简洁明了,清晰自然.读这首诗的时候,使人联想到船,月亮船的摇晃,水的波浪散开.
其实这首诗不仅仅是反映出诗人对爱的梦呓,更暗瞒着一种文学艺术,是一种处理方法.我们有混淆的地方,是因为同样的字数,表现出回文的状态,使我们内心感觉摇晃而打动.我们分析一下具体文字便可能看到其中内巧.
这首诗明了,一观而过,但仔细惴磨便会发现其深远的内涵.
这首诗由浅及深,又由深到浅.给人以摇晃的感觉,不仅仅表现在回文.而是其中所展示的内心.分析如下:
为什么说由远及近:我们看首句“秋”,一个秋字,是富饶的.为天,其深其远,无穷无尽.不远吗?第二句“海”,有一种视角来看从地平上看,为地.目光由天远到脚下延伸;第三句“我”有人问我,近了,非常的近了.指代我“人”,视角镜头进一步拉近.并延伸到“天地人”的关系,从无意中切近自然.最后一句“心”.为什么?你问我,我不敢告诉你,还是保留在内心.是不是更近了,近的不能再近.反之则远,从天地到人心.一种反复的摇荡,你感觉到了么?诗人的心胸是宽广的,把爱容入了天地,天地为父为母,为爱人,有什么理由来拒绝这种爱?
诗人的内心,诗人的诗性,诗人的坦诚是这首诗的成功所在,而诗的回文只是一种形式,我们无需过多地强调这种形式,诗人只是借助了这种形式强烈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而这种表达效果出其的好.而不是诗人有意为之,为回文而回文.这就是我们该学习的地方,我们阅读一定不要舍全求偏,不读其本木不能解其本意.
诗人的其他诗句都有这种感受,而且有唠叨重复的成分,例如“雨巷”,作为现代诗讲,他不够精简,更多的可倾向于一种散文化语言.可对当时讲,我们可以展开联想,江南的雨是不是很唠叨呢?在这种特点的环境下,与大自然的巧合才是人心之根本,不打动才怪.我们可以从对女人的欣赏中,用忧伤的色迷迷的眼来对待这种人性的解剖.为什么不能连续地表达我们的情感呢?
诗人内心情感的发挥,可能不善于讲话,可他的内心所表现出的是一种思考,一种更加渴望、更加成熟的想法.这样才形成了诗,充满了内心的感情.我们该感谢这种表达方式,她记载了内心世界丰富而彻底.
按你想要的摘了一些,挺多的 解析上还是最后一个比较好吧(个人认为)
从这摘得
http://bbs.frguo.com/MINI/default.asp?26-1003203-0-0-0-0-0-a-.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