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一每一课、要详细的、谢谢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2 22:29:27
高中必修一每一课、要详细的、谢谢
高中必修一每一课、要详细的、谢谢
高中必修一每一课、要详细的、谢谢
这是我自己编辑的高中历史必修一的知识梳理希望对你的学习能有帮助.
发表在http://wenku.baidu.com/view/dafb3412a2161479171128c0.html
例如: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课堂检测
【知识梳理】
1、我国奴隶社会夏朝建立、商朝发展、西周强盛、春秋瓦解.主要政治制度:夏启创立的王位世袭制、西周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和以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
2、夏商时期政治制度:
①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②特点: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③行政管理:中央:设想、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伯.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度有直接的影响.
3、西周分封制:
目的: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的统治;
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内容:周王授予诸侯土地和人民,诸侯有服从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诸侯在自己的疆域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的权利.
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边远地区,形成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瓦①原因:受封的诸侯国实力强大,王权衰弱.
②表现:出现春秋争霸、战国兼并的混乱局面.
4、西周宗法制:
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内容:划分宗族内的嫡庶系统,形成相对独立的大宗和小宗.
特点:由嫡长子继承,利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
作用:①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②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学习探究】
一、分析理解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三者的关系.
1.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表)
2.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里)
3.礼乐制度是维护保证分封制、宗法制推行的工具.
二、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
1.早期政治权力实质上是一种强权.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分封制, 说明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3.带有浓厚的原始迷信色彩, 王权和神权密切结合, 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4.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 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 政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5.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课堂检测
【知识梳理】
1、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形成与春秋战国、秦朝确立、西汉巩固、隋唐完善、宋元发展、明清强化,近代衰亡.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2、皇帝制度建立的目的:显示君主的权势和地位.特征:皇位世袭,皇权至上.它是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也是维护“家天下”的重要保障.本质是封建君主专制.
3、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是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乃丞相的副手,负责执掌奏章、下达诏令和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事事务.丞相之下还有诸卿,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任免权由皇帝决定.
4、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向丞相汇报工作.县以下是乡、里基层行政机构.
5、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金字塔般管理体系,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沿用并发展完善.
【学习探究】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是什么 ?
1.积极:①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秦朝国力日益增强,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中国成为当时的世界大国.
②促进了中国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 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都起了重要作用.
③秦朝中央官制和郡县制的实行,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2.消极: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 阶级矛盾激化, 给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破坏.
二、分析对比西周分封制与秦朝郡县制的异同.
1.相同点:①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
②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③都在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2.不同点:①地方与中央的关系上:分封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郡县绝对服从中央.
②传承制度上:分封制爵位和领地世袭;郡县制由皇帝直接任免.
③建立基础上:分封以血缘为基础;郡县按地域划分.
④历史作用上:分封制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堂检测
【知识梳理】
1、汉初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封国有时对抗朝廷.汉景帝平定“七国治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使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在中央汉武帝重用身边作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为尚书令、侍中等,让他们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2、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唐中期在地方设置了许多节度使,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唐朝在中央设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在尚书省下设“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3、北宋初期在地方①军事上: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充实中央禁军;②行政上: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③财政上:地方赋税大部分由中央掌控;加强了中央集权.在中央①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行使宰相职权;②后来增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割宰相军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权.
4、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但河北、山西、山东由中央直接管理,还设宣尉司管理边远民族地区,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在中央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统领六部,行使宰相职权.
5、选官、用管制度:秦朝百官由皇帝直接任免;汉朝实行察举制,举孝廉;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选用官吏依靠门第,不重才能;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按学识才能选官,其“公开竞争、公平考试”的原则,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学习探究】分析对比郡县制与行省制的异同.
郡县制 行省制
不同点 盛行时代 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时代 确立并开始于元朝
与中央的
关系 (1)郡、县是中央政府下属地方机构(2)长官由皇帝任免 (1)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一一中书省的派出机构(2)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
相同点 作用 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
地位 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目的 巩固封建统治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堂检测
【知识梳理】
1、明清两朝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①明太祖废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②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明成祖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宫内的文渊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③康熙帝设南书房参与机要事物;④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设立军机处,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2、宰相制度废除的根本原因:是这一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直接原因是:丞相权倾朝野骄恣擅权.内阁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皇帝政务繁多力不从心;后来内阁大学时有了票拟权,内阁地位提高,内阁首辅权压众臣.但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 机构或行政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3、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使皇权受到很大限制.康熙帝亲政后,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相互制约,最后集权与皇帝.雍正帝在宫内设立军机处(有官无吏、皇帝钦定、跪受笔录),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学习探究】17、18世纪中国和欧洲历史的不同发展趋势及认识.
1.17、18世纪的中国在政治上空前强化君主专制,在经济上重农抑商,在外交上闭关锁国, 影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正常发展;文化上实行文字狱,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2.17、18 世纪的欧洲在政治上通过加强君主专制来反对罗马教廷的控制, 实行君主开明专制;在经济上实行重商主义;在外交上鼓励对外扩张, 促进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 文化上, 启蒙思想蓬勃发展.
3.认识:加强君主专制和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的初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明清时期消极作用日益显现, 成为历史发展的阻碍, 中国已落后于世界潮流.
没必要每一课,高考有些根本不会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