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得西山宴游记 原文 翻译 赏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03 20:56:00
使得西山宴游记原文翻译赏析使得西山宴游记原文翻译赏析使得西山宴游记原文翻译赏析是指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吗?原文: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1).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

使得西山宴游记 原文 翻译 赏析
使得西山宴游记 原文 翻译 赏析

使得西山宴游记 原文 翻译 赏析
是指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吗?
原文: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1).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2),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上.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3).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

注释:
(1) 僇人,受刑戮的人;有罪的人.当时柳宗元贬官到永州,故以此自称.这句话的意思是:自从我被贬官到永州以来,心中常怀恐惧.这句话显示了作者抑郁的心绪.
(2)、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大凡该州不同景象的山水,我都游览过了.
(3)、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的精神从身体的约束中解放出来,与大自然融合.
译文:自从我成为罪人,贬谪在永州,心中一直忧惧不安.空余时,常缓缓散步,漫无目的到处转悠.每天与随从一起爬高山、钻深林,顺着迂回曲折的山间小溪走到源头,深幽的泉水,怪异的山石,无论多远, 我们都到过了.一到那里,我们便拂开野草坐下,拿起酒壶倒干痛饮至醉.喝醉后便相互枕靠着睡在地上,睡着就做梦,心所达的境地,在梦中也同样出现.醒了就起来,起来了就回家.我以为,永州的山水景色稍别致有特色的我都见了,却不知道还有西山的奇特秀丽.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在法华寺西亭,遥望西山,才发现西山的不凡景色,于是带着仆人越过湘江,沿染溪而行,砍去挡路的荆棘灌木丛,烧掉杂乱的茅草,这样一直来到西山之巅.攀援着树枝爬至山顶,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下,举目俯视:几乎几个州的土地都聚集在我的座席下,高耸的山头和低洼的山谷,只像是小土墩,和蚂蚁洞.看似在尺寸之间,实则千里之外的景色,全都聚集眼前,没能隐藏躲过.绿水萦绕着青山,远远地与天连在一起,放眼四望,都是类同的景色.这才意识到这座山确实很高了,卓立不群,不是一般所见的小土丘.我的身心也散放开来与天地间的浩然之气汇在一起,无边无际,飘飘然遨游在造物之中不知尽头.于是拿起酒杯满斟,放怀痛饮至醉倒在地.不觉间日落西山,苍茫暮色,自远而近地降临,直到天黑得什么也看不见了,而我还不想归去.我的精神似乎从身体的约束中挣脱了出来,真正是形神俱忘,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我这才认识到过去自己并没有真正地游览过,旅游生活从此才算开始.
所以我特意把这件事记下来,这一年是元和四年.
赏析

柳宗元谪居永州,即现在湖南零陵,唐朝时这里被人们看成是一个蛮荒之地.周围虽有不少的奇山异水,但是因为人迹罕至,所以没有被人们发现.柳宗元来到这里以后,心情抑郁,就常常用探幽寻胜,徜徉山水来自我消遣.他非常惊异地发现了永州的自然山水非常悠美,使他流连忘返,并生发为文字.他连着写了好多篇游记,特别是其中的八篇游记成为前后连贯、脉络相通的一组散文,被后人称为“永州八记”.而《始得西山宴游记》就是八记中的第一篇文章.
“西山”,在永州之西,西山和永州之间隔了一条湘江.它从朝阳岩起到王茂岭止,绵延数里之长.这篇游记的题目就很耐人寻味.文章既然写游西山的经过,那为什么不像一般作者那样,起一个叫《游西山记》的题目呢?有人说可能考虑到作者在游西山的时候还饮酒取乐,以酒来助游兴.那他为什么不起一个《宴游西山记》的题目呢?看来这篇文章题目“始得”二字,定有奥妙.“始”,开始.“得”,原义获得,引申为发现.字面意思是,开始发现西山的奇特,获得宴游之乐的游记.笔者看法,始得”可能有三个意思:
一是这篇游记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所以“始得”作为八篇的开头.表达了第一次寻访到永州山水之美的意思;
二更重要的在于作者游览永州并不是从游西山开始的.在游西山之前,他曾经到过一些地方,并且也写过一些记载游览的文章.如游西山之前,他曾游过一个祠庙“八华寺”,并发动在那里建造了一个西亭.他还写了一篇《永州八华寺新作西亭记》的散文.但柳宗元觉得只有在游览了西山之后,他才算真正的发现了永州山水的特别之处.并且在游览过程中,获得了一种独特的感受.这种感受是他过去游览的时候,从来没有体会到的,给他非常深刻的印象.所以他就把游览西山看成是游览永州山水的真正起点.那么“始得”这两个字就非常郑重的标明了游览西山以前的和这次游览西山的分界; 三对作者有特殊意义.从心境上看,它破解了作者被贬永州后“恒惴栗”的心情,取得了“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审美感受;从游览本身看,这之前,因心境压抑而出游并无太多乐趣,从这儿才开始真正的游览.

我认为这篇文章它的立意也好,布局也好,都和题目“始得”二字有密切关系.全文五次或明或暗点出“始得”之意.所以需要我们在阅读这篇文章时,应仔细加以体会.文章内容是写发现并且宴游的经过,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受.具体安排是,先写游西山的情形,再写游西山的经过和感受.这样文章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自余为僇人”到“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第1自然段结束.这里并没从“始得”二字落笔直接写游览西山.这部分没有涉及到游西山的内容,而是先写平日的游览,即游西山以前的游览活动.

文章一开头,先交待了自己当时的身份和处境.这是一种特殊的身份和特殊的处境,也就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具体背景.“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余”,第一人称代词,作者自指.“僇人”,罪人.“僇”同“戮”,即杀戮.因柳宗元在革新活动中得罪了皇帝成为朝廷的罪人,被贬官到永州,所以自称为“僇人”.“是”,指代词,此,这.“是州”,此州,指永州.永州是个荒凉的地方,柳宗元生活在这里,与自己的战友隔绝,音信皆无,所以感到政治前景暗淡,心情当然是常常恐惧不安的.这几句说,这是我成为朝廷罪人以后,住在永州这个地方,常常恐惧不安.

这个开头,包含了许许多多长久积压在内心的悲愤心情,当然其中就有一种无声的抗议.自己是这样一种罪人的特殊身份,处在这样一种特殊的处境里,怀有这样的心情,因此当他游山玩水的时候,那种感受自然同那些风流休闲的士大夫很不相同.他是要在游览中,排解内心的忧愤,在游览中忘却现实处境,想在精神上寻找某种寄托.所以他写:“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慢慢而游.”“其隙也”在句中充当状语“隙 ”,空隙,闲下,空闲.这是说,每当自己政务之余,偶有空闲的时候,到处走走、玩玩. 在“行”“游”两个动词前面,作者故意用了“施施”“慢慢”两个重叠的形容词.“施施”“慢慢”,是漫步走着的样子,漫不经心的外在动作.通过外在动作的描写,实际上表现了作者在游览的时候,一种寂寞、愁闷的、无可无不可的精神状态.两个“而”字是连词,用在状语和动词谓语之间,表示前后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间的“地”.“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日”,天天,每天.“其徒”,泛指同游的人,不一定专指他的仆从.“入”,走过,穿过.“穷”,本义终极、尽头,这里用作动词,是寻根追源的意思.“回”,弯曲.“穷回溪”,意思是沿着曲折的溪流往前走,一直走到源头.“幽泉怪石”,这就是作者所要寻访的自然山水.为了表示他追求的心之切,游兴之浓.这里连用了三个短句,“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每个句子里边都用一个动词,与“高山”“深林”“回溪”相搭配.读起来有一种运动节奏感.这三个短句又简洁地概述了游览过程.
下面写平日的宴游之乐.“到则披草而坐……觉而起,起而归.”“披”,分开,把草拨开.“倾壶”,把壶中酒倒光.“更”,更加,进而.“更相枕以卧”比“披草而坐”更进了一步.所以说“更”.“枕”,用作动词,枕靠枕相济.“相枕”是动词“卧”的行为方式作状语.中间加“以”,连词,相当于“而”.“意”,内心活动,因心中有所思,于是便有所梦.这就是“意有所极”,而“梦亦同趣”的意思.“趣”通假字,同“趋”.“觉”,梦醒,相对上句梦而言.这几句说,到了就分开杂草坐下,倒尽壶中的酒,喝得大醉,醉了就相互枕靠着躺下,一躺下就常常做梦,心中想到哪里,梦也就做到那里,睡醒了就起身,一起身就回家.
这一节写作者置身于自然山水之间,以幽泉怪石为伴,根本无意于留恋山水景色,他寻访山水的目的,是为了远离现实世界,暂时忘却自己所处的险恶处境.而我们读这几句的时候,是否会感到这些语句有一种回环,复沓的韵味.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感受呢?这是作者在这里运用了顶针续麻的修辞方法(上句尾与下句头用的是同一个字)这样就上下勾连,连贯而下.“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觉而起,起而归.”这种修辞方法的运用,有助于表现游览者那种要有所忘怀,又要有所追求的情趣,造成一种回环、复沓的韵味.它概括了一个接一个的漫游活动,略去了无关紧要的交待性叙述,强调了这些动作的连续性和随意性,渲染了乘兴而来,漫不经心的心情.“以为凡是,皆我有也.”这是对第1段课文的总结.“以为”,认为.这两字表明这是作者的主观结论.而“以为”如何如何,就被第2段内容否定了.“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又领起第2段课文.这几句说,我自以为永州的山水凡有点特别形态的,都被我游遍了,却从来不知道西山的奇特和怪异.而且这里“怪特”二字,又概括了西山的情态.作者没有看到西山、游览西山,所以说“未始知西山怪特”.这是从反面来扣住题目里“始得”二字.

这一节写作者置身于自然山水之间,以幽泉怪石为伴,根本无意于留恋山水景色,他寻访山水的目的,是为了远离现实世界,暂时忘却自己所处的险恶处境.而我们读这几句的时候,是否会感到这些语句有一种回环,复沓的韵味.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感受呢?这是作者在这里运用了顶针续麻的修辞方法(上句尾与下句头用的是同一个字)这样就上下勾连,连贯而下.“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觉而起,起而归.”这种修辞方法的运用,有助于表现游览者那种要有所忘怀,又要有所追求的情趣,造成一种回环、复沓的韵味.它概括了一个接一个的漫游活动,略去了无关紧要的交待性叙述,强调了这些动作的连续性和随意性,渲染了乘兴而来,漫不经心的心情.“以为凡是,皆我有也.”这是对第1段课文的总结.“以为”,认为.这两字表明这是作者的主观结论.而“以为”如何如何,就被第2段内容否定了.“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又领起第2段课文.这几句说,我自以为永州的山水凡有点特别形态的,都被我游遍了,却从来不知道西山的奇特和怪异.而且这里“怪特”二字,又概括了西山的情态.作者没有看到西山、游览西山,所以说“未始知西山怪特”.这是从反面来扣住题目里“始得”二字.
下面我们从全文结构上来分析这段文字的作用.写过去游览的情形好像与游览西山没有关系.所以有人提出这段文字是否多余?笔者认为作者先写未得西山,再写始得西山,这样安排会使游览西山的内容更加突出.这种写法古人称之为“反笔写法”.反笔即陪衬的手法.现在称之为“铺垫”“反衬”“侧面烘托”.它可以突出始得西山非同寻常.这“非同寻常”一方面指西山本身形状很怪特;另一方面也是指作者游览西山以后,他所得到的感受非常独特,是过去从来未曾体验过的.这样的结构安排,前人曾评论说:“篇中欲写今日始见西山,先写昔日未见西山;欲写昔日未见西山,先写昔日得见诸山.”尽管第1段没有从正面入题,但和后面游览西山在内容上是有联系的.这第1段是全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作者在布局结构方面的匠心所在.

接下便写发现西山和始游西山的经过,着重写在山顶所见所感.登高眺望,“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作者的描绘,没有直接着力于西山本身的景物,而是依据透视原理着力刻画登临眺望中收入眼底的远景,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映衬,以及生动的比喻色彩的渲染,构成一幅绚丽多姿萦青缭白的山水图画.作者本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不附权贵的高尚品格.他对西山怪特的一再烘托,刻意渲染,热烈赞美,正是他在逆境中坚持挺立不群的高尚品格的自我表现.面对如此美景,作者于是乎"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直到"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作者当时常怀忧惧,满腔幽愤.而登临西山顶峰所获得的与大自然浑而为一,超然物外的感受,使作者的忧惧和悲愤一扫而空,精神上暂时获得了莫大的解脱.
后半部分用郑重交代时间开头,以见“始得西山”之异于以前诸游.法华寺地势高,西亭所见无遗,终于望见西山.“始指异之”,“始”字再出,正式点题,“指”而才能“得”,“异”则应前“怪特”.接着命仆人开道前往,过、缘、斫、焚四字领起四个短句,以动实结构的短促排比句式,构成一隐促之势,往日“施施”、“漫漫”的情态立变,可见西山之“异”有多大吸引登西山之举仅用“攀援而登.箕踞而过”八字,就写出了身登目游的过程.“则凡”以下,专写西山.先继以“借宾定主”之法写西山的雄奇.然后从西山引发所感.作者不是正面写西山.却写立于西山之所见,“则几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这是以所见之远写西山之高,是总括之笔.“岈然”者似蚁垤“洼然”者如洞穴,这众山的总貌足以反衬西山雄峙特立之势,值是第一层次:言高下之势.“尺寸千里”,实因登高才能望远,正所谓“迫目以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南朝宋宗炳《画山水序》).远近景区重叠压缩,都入于眼内,这是第二个层次.言所见之广.青山萦廻.白水缭绕,直到与天相接,四方望去,所见如一.这是第三个层次:言西山有众山拥戴之势.于是,“然后知”三字使“始得”之意第三次出现:西山之特立引发出“不与培塿为类”之感,这是从形貌言;由西山之超乎众上,联想起其如同颢气的悠悠无际、漫漫无涯,这是从精神而言:由西山之与造物者相始终,想到它的洋洋无穷尽,这是从生命力而言.至此,作者才从自然中的西山,“始得”人格化的西山,山引发了人的胸襟,人也认识了山的精神,对空合一,情景相融,这是正写西山的笔墨,也是全文的精华.

山移人情,人又移情于山,接着就是由游而宴之举.“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此番之醉虽曰“颓然”,却非以前的“相枕而卧,卧而梦”真正为西山所陶醉了.不是么?“苍然暮色”四句非但写出“暮从碧山下”的神韵,“犹不欲归”与前“觉而起;起而归”相较,可见此番眷恋正是心灵充实的表现“心凝神释,与万化冥合”,进一步点明荡涤灵魂,开拓心胸,使人格精神宇宙自然合一之意.“恒惴僳”的心态被破除了,“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至此,主定宾弃,以西山之游否定昔日之游,“然后知”连二 “始”字,“始”字四出又第四次点题,文中关锁可见.最后,以“故为之文以志”并书年份作结,是对此游之重视.同时也是对“始得”的重要补充.

《始得西山宴游记》达到了描摹山水与言志抒情完美结合的境界.山水游记之作并非始于柳宗元,远的不说,仅唐人之中、元结就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如清人吴汝纶就认为:“次山放恣山水,实开子厚先声.”但是情景交融,将山水人格化却是柳氏独造之境.本文写作有二个特点较为鲜明

一、比照与映衬.文章一开始,作者就表明了被贬后的忧惧、苦闷心情,这与游山玩水的赏心乐事恰成鲜明对比,给“山水之乐”定下了一个悲凉情调.自然景物的美好与社会现实的黑暗,不协调地激荡着作者的情感.作者对游山的描写,也多从比照和映衬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写“未得”西山的“漫漫而游”,正是为了反衬一识西山的惊喜;写万物的渺小,更显示出西山的“特立”.
二、寄情于景,托物寓志.本文叙事写景,都饱含着作者的感情色彩,表现了作者寂寞惆怅、孤标傲世的情怀.例如,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正是他孤寂性格的表现;写西山“特立”,正是他傲世蔑俗的写照.实际上,柳宗元所描写的西山一带,只是一般的丘陵,并非崇山峻岭.他不过是借景抒怀,在山水之间浇灌自己的情感,赋予山水以个人的情志.山川壮丽却无人赏识,如同士人之怀才不遇.他赞美西山正是以之言志抒情.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余自为僇(lù)人,居是州,恒惴(zhuì)栗(lì)。其隙也,则施施(yíyí)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全部展开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余自为僇(lù)人,居是州,恒惴(zhuì)栗(lì)。其隙也,则施施(yíyí)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zhuó)榛莽,焚茅茷(fá),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rèn)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dié)若穴,尺寸千里,攒(cuán)蹙(cù)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lǒu)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编辑本段]
翻译
自从我成为罪人,居住在永州,常常忧惧不安。公务之余,就缓步行走,没有目的地出游,每天与自己的随从爬高山、钻深林,走到迂回曲折的山间小溪,只要有幽泉怪石。无论多远,没有不到的。到了就拨开杂草坐下,倾尽壶中的酒。喝的大醉。喝醉后便相互枕靠着睡在地上,躺下就做梦。心中想到了哪里,梦也就做到那里。醒来之后就回家。我原以为永州山水中稍有特异地方,都已被我游览了,而未曾知道还有个奇异独特的西山。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由于坐在法华寺西亭,遥望西山,指点并感到奇特。我于是带着仆人越过湘江,沿染溪而行,砍去杂乱丛生的草木,烧掉茂盛的茅草,不达到西山之巅决不罢休。攀援着树枝爬上山顶,两腿叉开,席地而坐,几乎几个州的土地都聚集在我的座下。它高处之下的地势,(高的地方)像深山一样深邃,(低的地方)像深池一样低陷,有的像是蚁穴外隆起的小土堆,有的像是蚂蚁洞,千里之遥如在尺寸之间,聚集收拢,重叠到一起,没有逃脱隐藏的。萦回着青山,缭绕着白云,与遥远的天际相接,环看周围,浑然一体。看了这些,才知道这座山确实特立不群,与一般的小土丘大不一样。不知不觉中我仿佛遨游于无边无际的天地宇宙之间,与浩渺广大的自然之气合而为一。我于是拿起酒壶,斟满酒杯,畅怀痛饮,醉倒在地,不觉间日薄西山。苍茫暮色,自远而近,慢慢地天黑得什么也看不见了,而我却了无归意。精神凝聚安定,形体得到解脱,和万物的变化暗暗相合,我这才认识到过去等于没有游览,真正的游览从此(时)开始。所以我特意把这件事记下来。这一年是元和四年(809年)。
[编辑本段]
赏析
柳宗元和韩愈一样,也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代表作家。他写作的山水游记,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后人所重视。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作品,主要写在他贬官永州时期。柳宗元是一个很有热情的政治家,他和刘禹锡等人一起,参与了中唐时期的政治革新运动,受到保守派的强烈反对。当保守派的迫害全面来始的时候,他和他的战友们一起,被贬为永州司马。从此开始了长达十年之久的谪居边远地区的生活永州现在湖南零陵,唐朝时这里被人们看成是一个蛮荒之地。周围虽有不少的奇山异水,但是因为人迹罕至,所以没有被人们发现。柳宗元来到这里以后,心情抑郁,就常常用探幽寻胜,徜徉山水来自我消遣。他非常惊异地发现了永州的自然山水非常悠美,使他流连忘返,并生发为文字。他连着写了好多篇游记,特别是其中的八篇(《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成为前后连贯、脉络相通的一组散文,被后人称为《永州八记》。而《始得西山宴游记》就是八记中的第一篇文章。
“西山”,在永州之西,西山和永州之间隔了一条湘江。它从朝阳岩起到王茂岭止,绵延数里之长。这篇游记它的题目就很耐人寻味。文章既然写游西山的经过,那为什么不像一般作者那样,起一个叫《游西山记》的题目呢?有人说可能考虑到作者在游西山的时候还饮酒取乐,以酒来助游兴。那他为什么不起一个《宴游西山记》的题目呢?看来这篇文章题目“始得”二字,定有奥妙。“始”,开始。“得”,原义获得,引申为发现。字面意思是,开始发现西山的奇特,获得宴游之乐的游记。笔者看法,始得”可能有三个意思:
一是这篇游记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所以“始得”作为八篇的开头。表达了第一次寻访到永州山水之美的意思;
二更重要的在于作者游览永州并不是从游西山开始的。在游西山之前,他曾经到过一些地方,并且也写过一些记载游览的文章。如游西山之前,他曾游过一个祠庙“八华寺”,并发动在那里建造了一个西亭。他还写了一篇《永州八华寺新作西亭记》的散文。但柳宗元觉得只有在游览了西山之后,他才算真正的发现了永州山水的特别之处。并且在游览过程中,获得了一种独特的感受。这种感受是他过去游览的时候,从来没有体会到的,给他非常深刻的印象。所以他就把游览西山看成是游览永州山水的真正起点。那么“始得”这两个字就非常郑重的标明了游览西山以前的和这次游览西山的分界;
三对作者有特殊意义。从心境上看,它破解了作者被贬永州后“恒惴栗”的心情,取得了“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审美感受;从游览本身看,这之前,因游心境压抑而无乐趣,从这儿才开始真正的游览。
我认为这篇文章它的立意也好,布局也好,都和题目“始得”二字有密切关系。全文五次或明或暗点出“始得”之意。所以需要我们在阅读这篇文章时,应仔细加以体会。文章内容是写发现并且宴游的经过,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受。具体安排是,先写游西山的情形,再写游西山的经过和感受。这样文章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自余为僇人”到“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第1自然段结束。这里并没从“始得”二字落笔直接写游览西山。这部分没有涉及到游西山的内容,而是先写平日的游览,即游西山以前的游览活动。
文章一开头,先交待了自己当时的身份和处境。这是一种特殊的身份和特殊的处境,也就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具体背景。“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余”,第一人称代词,作者自指。“僇人”,罪人。“僇”同“戮”,即杀戮。因柳宗元在革新活动中得罪了皇帝成为朝廷的罪人,被贬官到永州,所以自称为“僇人”。“是”,指代词,此,这。“是州”,此州,指永州。永州是个荒凉的地方,柳宗元生活在这里,与自己的战友隔绝,音信皆无,所以感到政治前景暗淡,心情当然是常常恐惧不安的。这几句说,这是我成为朝廷罪人以后,住在永州这个地方,常常恐惧不安。
这个开头,包含了许许多多长久积压在内心的悲愤心情,当然其中就有一种无声的抗议。自己是这样一种罪人的特殊身份,处在这样一种特殊的处境里,怀有这样的心情,因此当他游山玩水的时候,那种感受自然同那些风流闲雅的士大夫很不相同。他是要在游览中,排解内心的忧愤,在游览中忘却现实处境,想在精神上寻找某种寄托。所以他写:“其隟也,则施施而行,慢慢而游。”“其隟也”在句中充当状语。“隟”,空隙,闲下,空闲。这是说,每当自己政务之余,偶有空闲的时候,到处走走、玩玩。
在“行”“游”两个动词前面,作者故意用了“施施”“慢慢”两个重叠的形容词。“施施”“慢慢”,是漫步走着的样子,漫不经心的外在动作。通过外在动作的描写,实际上表现了作者在游览的时候,一种寂寞、愁闷的、无可无不可的精神状态。两个“而”字是连词,用在状语和动词谓语之间,表示前后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间的“地”。“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日”,天天,每天。“其徒”,泛指同游的人,不一定专指他的仆从。“入”,走过,穿过。“穷”,本义终极、尽头,这里用作动词,是寻根追源的意思。“回”,弯曲。“穷回溪”,意思是沿着曲折的溪流往前走,一直走到源头。“幽泉怪石”,这就是作者所要寻访的自然山水。为了表示他追求的心之切,游兴之浓。这里连用了三个短句,“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每个句子里边都用一个动词,与“高山”“深林”“回溪”相搭配。读起来有一种运动节奏感。这三个短句又简洁地概述了游览过程。
下面写平日的宴游之乐。“到则披草而坐……觉而起,起而归。”“披”,分开,把草拨开。“倾壶”,把壶中酒倒光。“更”,更加,进而。“更相枕以卧”比“披草而坐”更进了一步。所以说“更”。“枕”,用作动词,枕靠枕相济。“相枕”是动词“卧”的行为方式作状语。中间加“以”,连词,相当于“而”。“意”,内心活动,因心中有所思,于是便有所梦。这就是“意有所极”,而“梦亦同趣”的意思。“趣”通假字,同“趋”。“觉”,梦醒,相对上句梦而言。这几句说,到了就分开杂草坐下,倒尽壶中的酒,喝得大醉,醉了就相互枕靠着躺下,一躺下就常常做梦,心中想到哪里,梦也就做到那里,睡醒了就起身,一起身就回城。
这一节写作者置身于自然山水之间,以幽泉怪石为伴,根本无意于留恋山水景色,他寻访山水的目的,是为了远离现实世界,暂时忘却自己所处的险恶处境。而我们读这几句的时候,是否会感到这些语句有一种回环。复沓的韵味。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感受呢?这是作者在这里运用了顶针续麻的修辞方法(上句尾与下句头用的是同一个字)这样就上下勾连,连贯而下。“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觉而起,起而归。”这种修辞方法的运用,有助于表现游览者那种要有所忘怀,又要有所追求的情趣,造成一种回环、复沓的韵味。它概括了一个接一个的漫游活动,略去了无关紧要的交待性叙述,强调了这些动作的连续性和随意性,渲染了乘兴而来,漫不经心的心情。“以为凡是,皆我有也。”这是对第1段课文的总结。“以为”,认为。这两字表明这是作者的主观结论。而“以为”如何如何,就被第2段内容否定了。“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又领起第2段课文。这几句说,我自以为永州的山水凡有点特别形态的,都被我游遍了,却从来不知道西山的奇特和怪异。而且这里“怪特”二字,又概括了西山的情态。作者没有看到西山、游览西山,所以说“未始知西山怪特”。这是从反面来扣住题目里“始得”二字。
下面我们从全文结构上来分析这段文字的作用。写过去游览的情形好像与游览西山没有关系。所以有人提出这段文字是否多余?笔者认为作者先写未得西山,再写始得西山,这样安排会使游览西山的内容更加突出。这种写法古人称之为“反笔写法”。反笔即陪衬的手法。现在称之为“铺垫”“反衬”“侧面烘托”。它可以突出始得西山非同寻常。这“非同寻常”一方面指西山本身形状很怪特;另一方面也是指作者游览西山以后,他所得到的感受非常独特,是过去从来未曾体验过的。这样的结构安排,前人曾评论说:“篇中欲写今日始见西山,先写昔日未见西山;欲写昔日未见西山,先写昔日得见诸山。”尽管第1段没有从正面入题,但和后面游览西山在内容上是有联系的。这第1段是全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作者在布局结构方面的匠心所在。
1、通假字
(1)自余为僇人(通“戮”,刑辱)
(2)梦亦同趣(通“趋”,往,赴)
2、词类活用
(1)日与其徒上高山(名词作状语,每天)
(2)穷回溪(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尽头)
(3)卧而梦(名词作动词,做梦)
(4)始指异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异)
(5)穷山之高而上(形容词用作动词,走到尽头;形容词用作名词,最高点、顶点)
(6)箕踞而遨(名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
(7)萦青缭白(形容词用作名词,青山,白水)
(8)故为之文以志(名词用作动词,写作文章)
(9)自远而至(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处)
3、古今异义
(1)漫漫而游(古义:没有目的;今义:(时间、地方)长而无边的样子)
(2)无远不到(古义:无论;今义:没有)
(3)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古义:凡是、这(个);今义:总括某个范围内的一切)
(4)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古义:不曾;今义:没开始)
(5)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古义:这样以后 今义:接着,表承接)
(6)颓然就醉(古义:文中指身子倾倒、跌倒的样子;今义:形容败兴的样子)
(7)游于是乎始(古义:从此;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前一事,后一事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4、一词多义
(1)穷
穷回溪(动词,走到尽头)
穷山之高而止(动词,走到尽头)
而不知其所穷(名词,尽头)
(2)梦
卧而梦(动词,做梦)
梦亦同趣(名词,梦境,梦中)
(3)始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副词,曾经)
始指异之(副词,才)
游于是乎始(动词,开始)
(4)而
施施而行,漫漫而游(连词,表修饰)
披草而坐,倾壶而醉(连词,表承接)
卧而梦(连词,表承接)
觉而起,起而归(连词,表承接)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连词,表转折)
穷山之高而止(连词,表条件,才)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连词,表修饰)
而莫得其涯(连词,表转折)
而不知其所穷(连词,表转折)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连词,表转折)
(5)之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助词,的)
始指异之(代词,它,指西山)
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助词,的)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助词,的)
不知日之人(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故为之文以志(代词,它,指游西山这件事)
(6)为
自余为僇人(动词,成为)
不与培塿为类(动词,成为)
故为之文以志(介词,为了)
5 、文言句式
省略句
(1)居(于)是州(省略介词“于”)
(2)(我)因坐法华西亭(省略主语“我”)
(3)始指(之)异之(省略宾语“之”,指代西山)
(4)(我)引觞满酌(省略主语“我”)
(5)故为之文以志(之)(省略宾语“之”,代指宴游西山这件事)
判断句
是岁元和四年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定语后置句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6、重点语句翻译
(1)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译文:意有所至,梦也同往。
(2)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译文:认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水有奇异姿态的,都为我所拥有、欣赏了,但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独特。
(3)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译文:千里内外的景物近在眼前,种种景物聚集、缩拢在一块,没有能够逃离、隐藏在视线之外的。
(4)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译文:心神无穷无尽地与天地间的大气融合,没有谁知道他们的边界;无边无际,与大自然游玩,不知道他们的尽头。
(5)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译文:心神凝住了,形体消失了,似乎与万物暗暗地融合为一体。
7、字词解释
(1)施施(yíyí):缓慢行走的样子
(2)徒:随从
(3)回溪:迂回曲折的溪涧
(4)极:至
(5)斫(zhuó)榛莽:砍伐丛生的草木
(6)茅茷:茅草之类
(7)攒蹙:聚集收缩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