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塘鹤渡影冷月葬花魂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黛玉当时在受了什么打击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19 02:06:04
寒塘鹤渡影冷月葬花魂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黛玉当时在受了什么打击么?
寒塘鹤渡影冷月葬花魂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黛玉当时在受了什么打击么?
寒塘鹤渡影冷月葬花魂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黛玉当时在受了什么打击么?
详见如下:
大观园中,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凄神寒骨,众人皆睡,湘云和黛玉二位妙龄少女豪兴冲天,即兴联句,你来我往,竟至对出了悲凉的“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读到这里不觉令人“凝神寂听,心伤已摧”.这两句之所以恸绝人心,不仅是因为它表现出来的空旷死寂的意境,更是因为曹雪芹的借景写人,寄情于景.
曹雪芹的深意从他特地安排湘云和黛玉深夜对诗中便可一觇,湘云的名字,谐音为“思湘云”,意为“思念潇湘之云”,潇湘者谁?黛玉自号也.再看,湘云有一麒麟佩饰,麒麟是中国古代的仁兽,是幸福,安康,送子的象征,于人,往往和玉连用,可表此人有潇洒出尘之态,经天纬地之才,《水浒传》中便有文武双全,儒雅骏爽的卢俊义,时人号其“玉麒麟”,麒麟之意可见一斑,然而可惜的是,湘云的麒麟偏却是金的,是世俗的,是不属于宝玉的.她和黛玉有很多相似之处,两人均是才华横溢,天真烂漫,且都髫年失待,父母双亡,二人在贾府,看似得到了“上宾”一般的礼遇,但终究只是“宾”,是“客”,是“寄人篱下”……,有“木石前盟”的黛玉最后都没能得到真爱,以悲剧收场,而被曹雪芹当作黛玉“影子”来写的似乎可以配个“金玉良缘”的湘云,注定也是如潇湘馆上易散的彩云,成为宝玉生命中的匆匆过客,而无法得到任何实质性的爱.如此相似的遭遇和结局,使得她们站在一起,无需对诗,便足以令人“唏嘘感叹”一番了.
莫恸倒,且坚持,有更妙,更痛处尚在后头.
湘云的上句是受了鹤的启发才对出来的,确实精彩,用林黛玉的话来说就是“何等自然,何等现成,何等有景且又新鲜.我竟要搁笔了.”这不禁使人联想到苏轼的《后赤壁赋》,此赋的结尾有一段道: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也是一个孤寂深沉的夜,皓月映江,褶波千里,明灭不居,时有风来,忽然有鹤,如浮光掠影一般的飘然而至,击碎那一团实心的夜空,忽焉又如冯虚御风的神人一般西去了.这个意境飘逸而孤寒,韵高而凄楚,在小说中,湘云一颗小石,惊起白鹤凌渡.整个过程和苏轼所写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同之处只是一为诗句,一为文章罢了.看着看着,这一幕寒塘渡鹤之图,忽然让人想到了湘云.费祎有驾鹤仙去的故事,惹得抱玉者低叹“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林和靖隐居孤山,以梅鹤为伴,二十年不入世俗,引的握珠者赞曰“梅妻鹤子”,自古以来,鹤是清高,拔俗,超脱的象征,而在《十二金钗判词》中,湘云被写成是一个“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的人,她常常给人有种名士风流的感觉,可谓是“红楼之鹤”.然而在这个黑漆漆的寒塘上,这只生性豁达,如云一般不羁的鹤,最后留下来的竟然是一抹孤苦的影子,这正是此句绝妙之处,曹雪芹没有照搬实景,写寒塘渡白鹤,而是将鹤变成了虚化的影,这只鹤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么一片空洞朦胧之影,一如湘云的判词“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到头来,得到的就是如梦如影一场空.更加残忍的是,寒塘渡鹤影,这虚实相生,孤独清寂的揭示结局之句,曹雪芹竟然让“自是霜娥偏爱冷”的湘云自己娓娓道来,此时的湘云知道自己最后的处境吗?你知,我知,唯独她自己不知,惟其不知,故其单纯,惟其单纯,这句“夫子自道”之语才有了寒彻心扉的冷.
寒塘渡鹤影自然是妙不可言,然而林黛玉岂是易与之辈,好强的她虽然由衷的为这句话喝彩较好,但是她没有退缩,湘云笑劝她说“大家细想就有了,不然就放着明日再联也可”,言下大为得意,黛玉只看天,不理她.半日,猛然笑道“你不必说嘴,我也有了,你听听”,然后就有了更胜前句的“冷月葬花魂”.
“冷月葬花魂”,这还是一句虚实相生的诗句,但却来的更有诗意,也更贴近死亡本身.湘,黛二人联诗对句是在中秋之夜,此时正是千里素秋,潇湘意浓,草木零落,天朗气清之时,夜空中的一轮明月和小水塘一样,也是披着寒冷的纱衣,它清高的悬在空中,幽冷的瞥着这个混浊的人世间,黛玉就是这轮孤月,遗世独立,孤芳自赏,散发着冰冷的幽香和玉一般纯洁的寒光,和湘云一样,黛玉亦是喜欢冷的,她的潇湘馆“一带粉垣,里面数槛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三间房舍,一明两暗……”,“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这两句用来形容潇湘馆那是相当契合的.黛玉这个“门对千竿竹,胸藏万卷书”的女孩,几乎就是居住在一个常年阴冷,略带潮湿的秋意潇潇的环境中的,这一句中的冷月,看似是拜抬头仰望所赐,然实为喻己.若光是冷月也就罢了,给人的感觉至多就是有点不近人情,离世万里,但是那伸出光的手的冷月却要亲手埋葬“花魂”呢,眼只一扫,这心里面就凝霜了.
后人一提起林黛玉这一艺术形象,首先想到的就是她的葬花,就像人们一提起薛宝钗,史湘云,晴雯就会想到“扑蝶”,“卧石”,“补裘”一样,这些情节,对人物都是最富有表现力的行动,也是作者浓墨重彩加以渲染的得意之笔.“葬花”,对于林黛玉来说,就是她命运的写照.在《红楼梦》中,曹雪芹便是用花来比拟林黛玉的.《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有黛玉《葬花吟》一首,此诗模仿初唐歌行体,遣词浅显流畅,音节回环反复,一唱三叹,淋漓酣畅.曹雪芹继承和化用了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中“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寅将牡丹“盛以锦囊,葬于药栏东畔”之事,还有其祖父曹寅“百年孤冢葬桃花”等诗句,从而创作出了拥有全新内涵的,深切黛玉处境,性格,结局的《葬花吟》.甲戌本有批语云“余读《葬花吟》至再,至三四,其凄楚感慨,令人身世两忘,举笔再四,不能下批.有客曰“先生身非宝玉,何能下笔?即字字双圈,批词通神,料难遂颦儿之意,俟看玉兄之后文再批”.玉兄后文当指的是二十八回开头所写的宝玉听到黛玉的这首《葬花吟》之后的感想.在此宝玉以心揆心,从“黛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然后推及旁人,自身,还有大观园的花柳等等,由此可见领会此诗是不能为其“凄楚婉转”的哀词所累的,当如宝玉一样,需看到诗背后所隐藏的深刻含义,而这些深刻含义的第一层,也是和小说情节至为密切的一层,便在“黛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这句话中,只有宝玉最先懂得,这其实就是黛玉的自作诗谶.如此便和上面说的湘云的情况如出一辙了,且看作者友人一首《题红楼梦》绝句:“
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知.安得反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
“似谶成真”,这只有在对《红楼梦》有一个通篇的了解之后才能说出来的一句话,而黛玉和湘云一样,在作《葬花吟》之前,她是不知道自己今后的结果的,但作者却将命运的牢笼活生生的按在了这些“痴儿女”身上,弄的让人感觉每个人似乎都预知到了自己的不幸,却又都无可避免的走向毁灭.有人说这是曹雪芹的局限性,这种天命论的思想是不可取的,是落后的,我比较反对,我想,这能用机械的天命论思想去框曹雪芹无与伦比的构思吗?那些最终走向枯萎的“一窟”鲜花,就是在那个社会,那个人人都体察得到的僵化的封建社会里名正言顺的被判处“薄命”而迅速消亡的,正是因为曹雪芹这看似“迷信”的思想,揭露了这个社会的罪恶本质,同时也造就了《红楼梦》的伟大.记得西方有位先哲说过“人最大的罪,便是降生在这个世界”,黛玉,宝钗,湘云,晴雯,妙玉……这些“痴人”,她们降生在这个世界,在大观园里吟诗作对,结社游行……有错吗?如果有,她们实在只犯一种“罪”,那就是她们太美好,而这个“积重难返”的世界却怪她们过分美丽,迫不及待的为她们“量身定做”了一座座“凋零”的坟墓.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其实黛玉本来可以不用流那么多泪来还宝玉的前世恩情的,因为宝玉本来就是属于她的,可是这既有的残酷的封建压迫,最终辣手摧花,摧的黛玉泪尽早亡,黛玉是渴望自由的爱情的,她真的愿意为了爱,胁下生翼,随着那漫天舞动的飞花,一直飞到天的尽头,但是,就算在理想中那美好的天际,又有什么东西呢?或许那里没有这么令人窒息的压迫,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没有,依然没有,连一葬花之处都没有,白茫茫的一片素净世界,空空如也.黛玉生出了和宝玉同样的一片“空荡荡”的感受.她想到了自己,“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沟渠.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黛玉在幻想自由和幸福而不可得之后,发出了这不甘屈服,不愿低头,振衣高岗,远追许由的如冷月一般孤傲高洁的天国之音.宝玉最后“逃大造,出尘网,自我解释”了.原本能葬黛玉之人已去,万般无奈且理所当然之下,如花一般冷艳的黛玉只能亲手埋葬了如黛玉一般冷艳的花.这,是一种“他杀”性质的“自杀”.
多情的曹先生何其绝情,这俗世便纵有千般不是,深爱着对方的牛郎和织女也在这一天鹊桥相会了,他却好生事端的利用这个“充满爱意的背景”,在这个“佳气红尘暗天起”的热闹世界中的一角安放了这一出灰冷的游戏,这个游戏玩的是如此的轻描淡写而又深重无比.难怪妙玉觉得这诗句过于悲凉了,她一厢情愿的想用自己的所续把“颓败凄楚”的调子翻转过来,但是这也只是 “云空未必空”的妙玉的幻想罢了,她应该也不知道,自己亦会像湘云和黛玉一样,最终难逃“好一似,无暇白玉遭泥陷”的可悲下场吧.妙玉那看似明快些许的续作,更为这个“大喜藏悲”的联句游戏续上了一缕“绵绵无绝期”的悲凉之音.古人云“悲音悦耳”,不假,但它不仅能动人,它更伤人.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此情此景,无需多情敏感如桓温者,也当既叹且泣,可长恨,当长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