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文言文我国古代有关民本思想的语句(三条或以上都行)急用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18 16:15:51
古代汉语文言文我国古代有关民本思想的语句(三条或以上都行)急用
古代汉语文言文
我国古代有关民本思想的语句(三条或以上都行)急用
古代汉语文言文我国古代有关民本思想的语句(三条或以上都行)急用
开创大唐盛世基业的李世民有一篇留给他子孙的《百字箴》,箴云:“耕夫役役,多无隔宿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寸丝千命,匙饭百鞭,无功受禄,寝食不安.交有德之朋,绝无益之友;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常怀克己之心,闭欲是非之口.若能依朕斯言,富贵功名可久.” 这篇《百字箴》,字字殷殷,句句切切,饱含着君对臣、父对子的谆谆教诲和深深期许.北宋初年,宋太宗赵匡义亲书:“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字箴颁赐州县,令州县刻石立于衙署大堂前,称为“戒石铭”,后世各朝都将上述十六字列为各级衙门必不可少的官箴.明朝弘治十四年(1501年),著名清官山东巡抚年富,将“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可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制成官箴放在大堂左侧,把自己的为官之道彰明于世.河南南阳市内乡县大堂之上有一匾,是清康熙年间内乡知县高以永亲制的:“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此官箴语句通俗,意义深远.还有康熙时代的著名廉吏于成龙和张伯行都有自己亲制的官箴,于成龙手书一楹联贴在衙署大门两侧:“累千盈万,尽是朝廷正赋,倘有侵欺,谁替我披枷戴锁;一丝一粒,无非百姓脂膏,不加珍惜,怎晓得男盗女娼.” 张伯行在江苏巡抚任上制有《禁止馈送檄》,“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即受一分之赐;要一文,身即受一文之污.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 上述官箴,语言精炼,内容丰富,除隐含贪与廉、荣与辱、权与责、福与祸的辨证关系外,还折射出可贵的民本思想.在这些明君贤臣心目中,民为邦本,民是水,官为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当政为官者,一定要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要爱民、亲民、养民,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衣食父母,决不可愚弄和欺压他们.古代官箴是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富有哲理,蕴含政治,留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为政者的宗旨;群众利益无小事,一定要把人民群众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我们日常政务工作的一把尺子;多办固本兴邦的实事好事,让老百姓心中觉得我们共产党的干部比历朝历代的清官都强,是真正的“人民公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