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和评价汉代新儒学的“天人感应”思想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9 11:18:08
如何理解和评价汉代新儒学的“天人感应”思想
如何理解和评价汉代新儒学的“天人感应”思想
如何理解和评价汉代新儒学的“天人感应”思想
中国古代哲学术语.天人感应思想源于中国先秦哲学,西汉时董仲舒将其发展为一系统的神秘主义学说.董仲舒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董仲舒把天视为至上的人格神,认为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天人感应的思想在汉代曾占据了统治地位,以此为基础形成谶纬之学行时一时,并在中国封建社会流传.在封建社会,天人感应说一方面对无限的君权进行了限制,同时也为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天人感应有什么意义呢?首先,我们假定天人经历了一个持续的转变.的确,天自身就是创造力,同样也是一个显现的形态,这个形态被人类作为他们存在的根本来源和生活的终极意义而经验化和概念化了.尽管天的图景和设想体现人的创造力,但是天自身却没有为人类的头脑完全理解.尽管人可以接近天,但天的人类审美和伦理符号表现总是并非充分也不完整.天和人都是动态过程,而非静态结构.天人之间的辨证影响复杂了进化的过程(准确说是共同进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产生了丰富多样的现实和可能.尽管我们在某种程度上知道天参与在人事当中,我们却无法掌握其创造力的全部.我们可以设想天在人类出现之前与进化密切相关,在创造我们宇宙大爆炸的时候都一直与其并存.也许随着智力的进步,我们关于大爆炸的知识会增长,我们对神学问题的表述会变化.按照当前一般的可行思路来讲,我们并非严格的不可知论者,我们只是接受不可知论中积极健康的一面.
天人感应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古代认为“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是合一的.
战国时子思、孟子就提出了这一理论.
后来汉儒董仲舒即强调“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宋儒程颢则说:“天人本无二,不必有合”.
天人感应是主要流行于中国汉代的关于天人相互关系的神秘主义思潮.
天人感应思想起源很早,散见于先秦古籍之中.《洪范》说:“肃,时寒若”,“乂,时旸若”,认为君主施政态度能影响天气的变化.这是天人感应思想的萌芽.春秋时盛行的占星术,依据天体的运行推测人事的吉凶祸福,是天人感应思想的直接来源.战国后期,阴阳家邹衍“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遇之变”,使天人感应思想趋于系统化.汉代董仲舒继承和发挥了阴阳家的思想,使天人感应说臻于成熟.
在董仲舒思想中,天人感应是其神学目的论体系的核心.天人感应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①灾异谴告说,认为自然灾害和统治者的错误有因果联系.“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天子违背了天意,不行仁义,天就出现灾异,进行谴责.若“谴之而不知,乃畏之以威”.②“天人同类”说,认为“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天地之阴气起,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人之阴气起,而天之阴气亦宜应之而起.其道一也”.这种说法,以气为中介,认为气具有刑德的作用,“阳为德,阴为刑”.同时,人的道德行为也可以引起气的变化而相互感应,说“世治而民和,志平而气正,则天地之化精而万物之美起;世乱而民乖,志癖而气逆,则天地之化伤,气生灾害起”.董仲舒把“天”塑造成至上神,以“天人感应"说来限制无限的君权,同时也给君父的尊位及其统治找到了理论根据.在董仲舒著作中,上述两种说法是相互结合交替发生的.
在汉代,天人感应思想占了统治地位,刘向,刘歆、班固都承认政治得失,可以导致灾异变怪.《史记·天官书》、《汉书·五行志》有大量灾异变怪的记载.谶纬之学泛滥时,天人感应说更为盛行.在中国封建时代,天人感应思想流行不绝.后来,一些思想家曾利用天人感应作为推行其政治改良的理论工具.天人感应说在历史上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种学说歪曲了人和自然的联系,束缚了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的认识.它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基本上是消极的和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