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的价值学说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2 22:49:31
尼采的价值学说
尼采的价值学说
尼采的价值学说
尼采的生命道德价值学说
内容提要:尼采的生命道德价值学说是一种基于对自然生命的肯定的、超越于善恶之上的生命道德.它强调,自然是生命的本性,自主是生命的作用方式,自我则是生命的表现方式.这种新道德以自然生命为基础,以强力意志为价值标准,以每一个个体“成为你自己”为价值理想.它是一种道德自然主义的自然的道德,是善恶彼岸的自主的道德,是个体生命成为自己的自我的道德.
关键词:生命 自然的道德 强力意志 自主的道德 成为你自己
尼采通过宣布上帝之死对西方基督教道德价值进行了彻底的重估,并由此揭露了西方文化尤其是基督教道德的“非道德性”和虚无主义性.他甚至以此称自己为“非道德主义者”.但是,尼采强调,他之批判道德是为了让人能真正道德地生活,他的否定是为了新的肯定.因此,对道德价值的重新建构既是尼采价值重估的逻辑结论,也是尼采道德哲学中特别具有活力的内容.
尼采要建构的新道德是一种基于对自然生命的肯定的超越于善恶之上的生命道德.这种新道德的基础是自然生命,其价值标准是强力意志,其最终目标是让每一个个体“成为你自己”,可以概括地将其称为生命道德价值学说.
一、道德自然主义
尼采对道德价值的重构是以对生命之意义的确定为前提和基础的.在尼采看来,生命意义问题是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基督教道德罪大恶极之处就在于它用上帝否定了生命.基督教“发明‘上帝’这个概念,是用来反对‘生命’的概念枣‘上帝’的概念包含着一切有害的、有毒的、诽谤性的东西,它把生命的一切不共戴天的仇敌纳入了一个可怕的统一体!”[1] 在基督教世界里,恰是生命力的乏弱衬托着上帝之光的亮色.其实,上帝不是一种生命形式,甚至不是哪怕最低级的生命形式,上帝及其故事是一个纯粹的虚构.可正是这样一个虚构的“心中状态”,却在其一千多年的“成长”过程中带上了越来越多的神秘的“灵光”,上帝之光既普照着奥古斯汀的“上帝之城”,也普照着托马斯的经院教义;既普照着莱布尼兹的单子世界,也普照着康德的绝对命令王国.但是,上帝之光的普照既未给人带来活力也没有带来热情,相反却使人们手脚乏力、心灵苍白.从上帝那里,人们没有获得膜拜时所期望的生命的力量,相反,它象毒品,在给人带来暂时的兴奋后却带来了更长久的身心交瘁.上帝是对生命的荼毒.在上帝之光的荼毒下,生命变得娇小乏弱,人变得残缺不全,人成了真正有病的动物.现在,尼采以“极端虚无主义”的诚实宣布“上帝死了”.上帝所拥有的一切,原本是人自己让渡出去的,现在人必须将那让渡给上帝的一切重新归还人自己,归还生命本身.上帝死了,是按照生命的感性逻辑杀死的,上帝之死是生命的胜利.
那么,生命究竟是什么呢?尼采认为,生命不是别的,它就是人生本身,就是人们从中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血肉存在的人的现实生存,就是我们当下的生存状态枣活着.活着,就是生命现实的涌流状态,它表征了生命的现实性,它表明了生命就是当下的、现在的、实在的、活生生的.“活着”便是生命的原义和权利.生命只要具有其合法性,它就必定是“活着”的.依于上帝的基督教道德价值视生命为受罪,视“活着”为苟延残生,这乃是对生命之原义和权利的双重亵渎.
作为“活着”的生命在本质上就是强力意志.尼采说:“什么叫生命?这就必须给生命的要领下一个新的、确切的定义了.我给它开列的公式如下:生命就是强力意志”[2].尼采之提出强力意志这一概念,本身就出于他对生命的特别看法.“尼采提出强力意志的两个主要根据是:第一,对生命性质的估计:生命的总体方面究竟是匮乏还是丰富?强力意志是以自然界中生命的丰富为前提的.第二,对生命意义的认识:生命的意义在于自我保存,还是在于力量的增强和扩展?在尼采看来,真正的强者不求自我保存,而求强力,为强力而不惜将生命孤注一掷,恰恰体现了生命意义之所在.”[3] 尼采正是从他对生命的性质和意义的认识推出强力意志,又反过来用强力意志来界定生命本身,并用生命的强力来说明价值的.在尼采看来,正是作为强力意志的生命,是新的价值表的基础,是价值估定者.
尼采基于对作为强力意志的生命的信仰而重构的道德,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反上帝的自然的道德.这种自然的道德首先是以肯定生命为基本内容的道德自然主义,而随之的,便是对作为生命感性的肉体和本能的肯定,以及对生活世界和个人强力之释放的“健康的自私”的肯定.
“道德自然主义”可算尼采对他重构的新道德价值的一种自我命名.在《偶像的黄昏》“作为反自然的道德”一节中,尼采写道:“我制定一个原则:道德中的每一种自然主义,也就是每一种健康的道德,都是受生命本能支配的……相反,反自然的道德,也就是几乎每一种迄今为止被倡导、推崇、鼓吹的道德,都是反对生命本能的,它们是对生命本能的隐蔽的或公开的、肆无忌惮的谴责”.[4] 在这里,尼采明确地把他所倡导的新的道德价值称为健康的道德、自然的道德、道德的自然主义,即以生命本能为基础的道德,而把基督教道德价值相应地说成是病弱的道德、反自然的道德,以上帝敌视生命的道德.
道德自然主义把生命作为价值的基础,强调从生命的自然性出发来说明价值的高低,因此,它必然以生命之本能为依据.由于道德作为一种“解释”,本身只不过是强力意志作为生命本能以不同情绪冲动形式发射出的透视外观,因此,道德评价也是依据生命的生理状况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尼采说:“一切美德都是生理状态:尤其有机体的主要功能被认为是必要的和善的美德.一切美德本来就是细腻化的激情和提高了状态.”[ 5]
把道德价值置于自然的生命之上的道德自然主义,视肉体比灵魂更真实.基督教的反自然道德“看不起肉体,因为他们置肉体于度外;不仅如此,他们对待肉体就象对待敌人一样,他们的愚妄就是相信人们真会念念不忘有个‘美丽的灵魂’在动物体内的怪胎中游荡……为了使他人也明白此事,他们需要另外设定‘美丽的灵魂’概念,需要重估自然的价值,直至认为一个脸色苍白、重病缠身、形同白痴的狂热者就是完美性.”[6] 而在自然的道德看来,“我整个地是肉体,而不是其他什么,灵魂是肉体的某一部分的名称”[7] 美丽的肉体才是人之所归,正是由于美丽的肉体,人的生活才成为具体可感、生动活泼的.尼采说:“这就是人的肉,一切有机生命发展的最遥远和最切近的过去靠了它又恢复了生机,变得有血有肉.一条没有边际、悄无声息的水流,似乎流经它、超越它、奔突而去.因为,肉体乃是比陈旧的‘灵魂’更令人惊异的思想.无论在什么时代,相信肉体都胜似相信我们无比实在的产业和最可靠的存在枣简言之,相信我们的自我胜似相信精神”,“对肉体的信仰始终胜于对精神的信仰.”[8]
由此,在自然的道德中,肉体尺度成了生命派生的价值尺度.“根本的问题:要以肉体为出发点,并且以肉体为线索”[9].把肉体尺度作为最高尺度是不是意味着尼采在根本上就否定精神尺度的存在呢?不是的.应该说,肉体尺度本身就包含着精神尺度.在尼采这里,正如海德格尔所指出的,“生理学”的问题和“心理学”的问题往往是合二为一的问题,肉体和精神之为价值尺度,都决定于作为强力意志的生命,是以强力意志的等级来说明的,而肉体则是强力意志的最明确的表现形式.没有健康强大的肉体,也就不会有健康健全的精神;损害了肉体的信仰,也就从根本上损害了精神之信仰.因此,生命是健康还是病态,首先当看肉体是上升还是退化.
自然的道德以生命和肉体自然为价值基础,它把生命力的强大作为美好、高尚的象征.因此,它对人的肉体、感性、欲望、激情不是回避和谴责,而是歌颂和享受.“对感性的恐惧,对渴求的恐惧,对激情的恐惧”,被当作“是软弱的象征”[10].但是,肯定欲望、享受欲望绝不意味着“纵欲”.欲望作为自然生命的流动,它本身是生命力的标志,它不需要“纵”,也不需要“禁”.“人们要再次给予欲望以充满信任感的自由.因为,欲望热爱我们的程度形同义仆,它们自愿地走向我们最感兴趣的所在”[11].正因为如此,我们只是享受欲望.这种享受本身并不意味着欲望成了最高主宰,而是意味着对道德价值将欲望视为邪恶的观念的否定.因为欲望只是强力意志的表现形式.因此,尼采自然的道德是不能用“纵欲主义”去套的.它强调的只是:“人们要把发展自身欲望的勇气归还于人枣人们要打消妄自菲薄(不是当成个体的人的欲望,而是作为自然的人的欲望……)”.因为“首先是人们能干什么,然后才是,人们应该干些什么.”[12] 所以,即使是对尼采颇多微词的罗素也承认:“尼采的伦理思想不是通常任何意义的自我放纵的伦理思想.”[13]
从肯定个人生命的自然欲望出发,自然的道德必然把欲望及其满足当作一种生命的自然权利.由此,尼采主张一种“健康的自私”.“健康的自私”既反对病态的狭隘的自私又反对“无私”的说教.健康的自私是从强力流出的,它源于力量和丰裕,是健康的肉体和强力的灵魂的自我享乐,它强纳万物于自己,通过“消化”再作为爱而给予.一句话,“健康的自私”体现的是“自私者”强大的生命力,它是强力流溢出来的对万物的强行吸纳和吞吐,是强大的自我的表现.实际上,“健康的自私”所主张的就是与基督教道德价值的“邻人爱”相对立的“自爱”.因为基督教的“无私”说教,实为“无我”,是对自我的逃避、憎恨和否定,这是生命本能衰竭的象征.尼采说:“‘你的自私是你生活的祸根’枣这响彻千年的说教,损害了自私,夺去了它的许多精神,许多快乐,许多创造性,许多美丽,它钝化、丑化、毒化了自私!”[14]“健康的自私”强调个人生命本能的正当性,正是鼓励个人的自爱、创造和强大.
总之,道德自然主义肯定生命为最高价值支撑,从而否定了反自然道德的最高价值枣上帝;肯定肉体和本能欲望的美丽和真实,从而揭露了反自然道德下“灵魂”和“精神”的丑陋和虚假;肯定了“健康的自私”,从而也揭露了“无私”的病态.与此同时,它还把反自然道德下赋予“天上世界”(“真正的世界”)的价值意义还给了“大地”,还给了生活世界,使道德永远成为此岸的生命的产物,而非彼岸“上帝的声音”或“绝对命令”.
自然的道德依于生命力的强大,敢于正视和承认现实生活世界本身的流变和无目的,正视和承认现实生活世界本身的轮回和无意义.在这里,创造者立足于大地进行价值的重估和创造,也就是立足于生命和肉体的创造,他把大地作为价值的场所,即把生活世界当作价值的基地.由此,自然的道德便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通过生命的自我肯定而为人的生存在生成的现实世界中赋予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