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的小组合作该如何操作?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19 05:11:34
小学数学中的小组合作该如何操作?小学数学中的小组合作该如何操作?小学数学中的小组合作该如何操作?1、营造一个自由、安全的氛围.“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

小学数学中的小组合作该如何操作?
小学数学中的小组合作该如何操作?

小学数学中的小组合作该如何操作?
1、营造一个自由、安全的氛围.
“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自由、宽松、安全的气氛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例如: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我往往先让学生说说学习的困难,谈谈在生活中发现的数学现象,从中找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大家讨论.在讨论中允许每个同学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受任何的限制.当学生提出了古怪的问题,有了别出心裁的观点,教师不仅要及时肯定,而且要让他们知道,他的观点很有价值.
对于学生这种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行为,教师一定要爱护和保护.同时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培养探索精神与合作精神.记得有一次,在教学圆柱体的特征时,学生通过小组实验,推导出“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也有可能是一个正方形”.这时有一个小组举起了手,他们认为“也有可能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是否正确呢?我一面思考,一面说:“你们的想法很有创造性,但老师还不能证明是否正确,哪个小组能证明这一点呢?”各个小组的同学都进入了紧张的思考之中,不久就拿出了好几种方案.又如,在教学中常常会发生学生争执不下、难以判决的情况,这时就可以请学生充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只作旁听,或偶尔“插几下嘴”进行旁敲侧击,让学生在辨析中明理.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1)全体参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应抓好学生的个体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比较充裕的时间按自己的水平进行自我学习.比如在进行数学总复习时,采用“同质同组”的形式,自己选择复习内容,设计练习,然后拿到小组中,让每个人都有机会练练,不理解时合作解决.
(2)主动参与.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角.一堂课上,教师谈得眉飞色舞,喋喋不休;学生静坐于座位之上,或凝思,或念念有词,被动地接受知识.长此以往,学生连提问的兴趣都没有了,谈何主动性?故而,教师首先要视学生为学习合作过程中的唯一主体,让学生由配角变成主角,主动参与.如我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并非是直接讲授,而是先让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引导学生,“你还能拼成哪些图形?”四人小组通过讨论,实验操作,将圆分割后拼成我们所熟知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并且计算出了各自的面积.接着将研究成果展示给大家,然后集体归纳,推导出面积的计算公式.在整个过程中,小组成员齐心协力,一起实践,一起计算,共同得出结论,在品尝喜悦的同时,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次是要精心设计合作的内容,让学生自己提问,自己分析,自己解惑.并在合作中有所争论,有所发现,有所提高.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前,教师设疑,“汽车上的测示器记载行驶的千米数是怎样计算出来的?”从而引入新课提出问题“车的轮子为什么是圆的?”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试验论证,把测示器、车轮与圆的周长联系起来,明确找出圆周长就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3)差异参与.根据学生实际,允许部分学生暂时先达到低标准的要求,可采用“同质同组”的形式.水平高的小组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讨论,学生面对面的交流自己的想法.中等层次的小组,可根据学生示范,先自己提问,再讨论回答.低层次的小组,由于在小组里平等相处,没有心理压力,与小组同学一起提出问题,自由争论,始终保持热烈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人人参与,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而“异质同组”本身就有其差异性.
3、在课堂上分工合作,各取所需.
在这里主要是指合作,分工是明确的,而合作是主旨.合作主要有师生合作与生生合作.师生合作,教师要尊重学生,加大与学生的接近度,在小组讨论时,教师要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中去,及时发表自己的意见,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要多采用“角色对换”来缩短师生距离,增加师生感情.我在组织讨论时,通常会与学生一样,趴在桌上,与学生一起讨论,这样就在感情的交流上毫无障碍.
而生生合作就人员的构成看,可分为异质同组和同质同组.从组织的内容看有语言上的合作、作业上的合作.语言合作,在交流或讨论时,小组内的每一位学生都要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观点;其次,发言者不但要善于说,还要善于听,给每个同伴以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接着,是进入小组的辩论阶段,允许各抒己见,但要以理服人,争取小组意见的统一.在全班交流时,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可根据层次差异、难度的高低,适当派出相应的人选.当小组的成员不能完整叙述时,还要给予适当的点拨.作业合作.通常是指在一些开放题或一个练习量较大,须重复计算的练习中.如果每题都做,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不能有效提高效率.在一次活动课上有这样一题:“一包香烟长9厘米,宽5厘米,高2厘米,这样的10包可包成一个长方体,称为一条.如果你是设计师,你能设计几种不同的包装方案?哪一种最合理?”我首先让学生讨论有几种可能性,学生通过研究得出了九种方案.教师进行一一演示,并且要求开展小组竞赛,哪一个小组最先完成.这一道题让一个学生计算,重复性太多,且一节课根本完不成.于是在计算时,各小组明确分工,根据组员的能力,合理安排,能力强的做两题三题,能力差的只做一题,快速完成了任务.这样既复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求解方法,又减少了计算中不必要的重复,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又如,在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时,我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在下面的图形中,是有两个边长分别为厘米和3厘米的正方形组成,请从中任意的找出三个点或四个点,用线连接,求出该图形的面积.”在此题中,方法多样,光靠一人之力,难以迅速解答,且多有遗漏,这就需要通过多人合作完成.
4、让学生自我管理,提高自觉意识
小组活动如果没有一定的规则,就好像脱缰的野马,想到哪里是哪里.还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吗?因而教师首先要把握好小组合作学习的总方向,引导学生的合作达到预期的目标.其二是要重视对小组长的培养.着重提高组长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组长的人选刚开始时,可以由老师指定,到一定时间,先小组评议,再进行推荐与自荐,重新认定小组长.其三,引入竞争意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间的竞赛.同时,小组内也要进行竞赛,与以前比,自己有了那些提高,还有什么不足;与组员比,谁的方法多,谁的发言多,谁的设计最棒等等.比如在总复习时,通过组长的统筹安排,小组内的四人积极参与其中,认真复习,并相互约束,使自己的学习成绩逐步提高.
5、对学生积极评价,激发学习欲望
心理学告诉我们,不断的成功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欲望,闪现出各种思维的火花.而《新课标》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因而在学习中,教师一定要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对于学生思想中的闪光点,教师要积极鼓励,并给予高度的正面评价.而观点中的缺陷,教师要敏锐地感受到,引导学生,使学生及时发现问题,积极进行调整,从而减少合作学习中的盲目性,提高合作活动的效率和成功的可能性.同时,还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小组有意识的说说学习策略,并进行适当评价.其三,注重评价中的激励意识,一次无意识的表扬,远比十次批评更有效果,所以教师要多表扬,少批评、甚至不批评.正如学生通过小组实验,推导出“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也有可能是一个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教师随口赞道,“真是天才”,竟使得这一小组以后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又如,对于在竞赛中获胜的小组,教师一定要大力表扬,使学生加强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