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为题写一篇文章,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最好能提供范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9 03:36:43
以“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为题写一篇文章,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最好能提供范文,
以“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为题写一篇文章,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最好能提供范文,
以“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为题写一篇文章,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最好能提供范文,
市场价格温和上涨.”在7月18日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郑京平这样判断上半年中国的价格形势. 然而在很多人眼中,过去的半年,似乎是在一片“涨”声中度过的: 老百姓的菜篮子在不断上涨 由于国际油价连创新高,居高不下,从5月20日起,北京市出租车每公里价格从1.6元调至2.0元,上海、沈阳、大连等地的出租车运营价格也先后调高; 6月28日,国家发改委下发文件,全国企业用电每度上调2.494分钱,上海、江西、重庆等地区居民用电也将上调; 8月22日,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透露,今年年底全国所有城镇都将开征污水处理费,原则上每吨污水收费0.8元.而仇部长“过程将是漫长的,不是一跳就可以完成的”的说法,则是在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水价还将继续上涨; 就在前几天,新华社的报道称,中国工业土地价格预计将提高四至六成.虽然这次政策调整从理论上讲对房地产地价的影响不大,但专家指出,在实际中还是会带动房地产价格的上涨. 与此同时,老百姓的菜篮子也在不断上涨.在一些地方,青菜被卖到两三元一斤.[ 专题 :物价上涨 百姓多花了多少钱? 相关阅读: 2006年第3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 对价格的未来走向,人们多持悲观态度 对于价格上涨,人们反应强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新闻中心近日联合开展的一项调查(2882人参与)显示,53.3%的人表示目前生活用品的价格“偏高,但仍可承受”,39.7%的人则表示已经难以承受. 央行9月13日公布的调查也显示,今年以来,认为“物价过高”的人所占比例不断攀升,而物价满意指数则是跌至2005年以来的谷底,达-14%. 对价格的未来走向,人们也多持悲观态度.调查显示,86.7%的人预计,在接下来的第四季度,价格肯定还会上涨. 为什么在上半年GDP增长10.9%的情况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仅仅1.3%的涨幅,会让人们反应如此强烈?其原因可能在于,上涨的都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以今年8月为例,当月居民消费价格总体仅上涨了1.3%,但是具体到品种可以发现,居住类水、电、燃料上涨了5.6%,粮食价格、医疗保健服务均上涨了3.1%.这些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幅度,是总体价格指数上涨幅度的2~4倍.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徐连仲近日撰文指出,今年上半年,价格总水平涨幅虽较前两年继续减小,但鲜菜、鲜果、燃料、居住价格分别上涨17.2%、32.2%、14.3%、4.7%.在前两年大幅度上涨的粮食、主要副食品、燃料价格仍保持高位运行的情况下,新增加的居民生活所必需的服务价格以及鲜菜、鲜果价格的大幅度上涨,进一步加剧了居民生活必需品的支出负担. 与此同时,房价上涨、教育支出上涨并不能很好地在消费价格指数中得以体现.另外一项不能得到准确反映的是医疗.统计数据反映出的药品价格是下降的,因为政府一直在降低药品定价.但日前有媒体报道称,80%的降价药已经在市场上销声匿迹.[ 相关阅读 :“物价过高”的感受来自哪里] 价格上涨的生活必需品中多数是被垄断经营的 央行的调查就显示,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家庭中认为“物价过高”的占16.4%,而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家庭中,这一比例达到45.5%. 可以看出,在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的生活必需品中,多数是被企业垄断经营、由政府控制或指导价格. 据报道,从1991年8月至2004年8月,北京市的自来水价格经历了9次调整. 就在这几年,“和国外相比,国内的汽油还是比较便宜的”、“和国外相比,国内的银行收费还是很便宜的”一类的说法不绝于耳.调查中,有网友留言,“怎么没人说‘和国外相比,我们的工资是很低的’呢.” 调查也显示,对于一些企业“与国外价格水平相比,我们的价格还偏低”的说法,97.3%的人并不认同.大多数人都觉得,价格水平是高还是低,应该看在此项目上的支出占人均总收入的比例,而并非一味与国际水平横向比较.[ 相关阅读 :生活必需品价格涨不停 中国中低收入者压力增大] == 价格上涨 百姓感受深刻 == 居民感觉物价上涨 中低收入家庭感受明显 柴米油盐事关人们生活,宏观经济政策也与老百姓密切相连……那么,老百姓们如何看待当前的物价走势?对未来的收入预期如何?中国人民银行8月中下旬在全国50个大、中、小城市进行了第3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有效问卷为2万份.13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当前收入满意度提高,但对物价上涨反映强烈,中低收入家庭对物价压力感觉尤其明显.银行最近加息后,居民储蓄意愿有所回升,购房热情继续减弱. 如满意请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