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结成冰后,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这句话为什么不对啊 答案说这句话不对可答案说是错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20:20:41
水结成冰后,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这句话为什么不对啊 答案说这句话不对可答案说是错的
水结成冰后,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这句话为什么不对啊 答案说这句话不对
可答案说是错的
水结成冰后,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这句话为什么不对啊 答案说这句话不对可答案说是错的
分子间密度增大,密度减小.想想看.冰能浮在水面上.说明冰的密度别水小.所以这句话应该是对的
我觉得是对的 我以前做题目也经常遇到错误的答案 相信大部分群众的观点吧 或者你可以直接去问老师
应该是变小吧,密度也小了
一般情况下,物体遵守热胀冷缩,也就是对于同一物体“固体的密度应比液体大”
可是水却相反,这原因涉及到化学。
由于水分子是极性很强的分子,能通过氢键结合成缔合分子(多个水分子组合在一起)。液态水,除含有简单的水分子(H2O)外,同时还含有缔合分子,最典型的两种是(H2O)2和(H2O)3,前者称为双分子缔合水分子。物质的密度由物质内分子的平均间距决定。当温度在0℃水未结冰时,大多...
全部展开
一般情况下,物体遵守热胀冷缩,也就是对于同一物体“固体的密度应比液体大”
可是水却相反,这原因涉及到化学。
由于水分子是极性很强的分子,能通过氢键结合成缔合分子(多个水分子组合在一起)。液态水,除含有简单的水分子(H2O)外,同时还含有缔合分子,最典型的两种是(H2O)2和(H2O)3,前者称为双分子缔合水分子。物质的密度由物质内分子的平均间距决定。当温度在0℃水未结冰时,大多数水分子是以(H2O)3的缔合分子存在,当温度升高到3.98℃(101kPa)时水分子多以双分子缔合水分子的形式存在(在水温由0℃升至4℃的过程中,由缔合水分子氢键断裂引起水密度增大的作用,比由分子热运动速度加快引起水密度减小的作用更大,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增高而加大。),分子占据空间相对减小,此时水的密度最大。如果温度再继续升高在3.98℃以上,一般物质热胀冷缩的规律即占主导地位了。水温降到0℃时,水结成冰,水结冰时几乎全部分子缔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巨大的缔合分子,在冰中水分子的排布是每一个氧原子有四个氢原子为近邻(两个共价键,两个氢键),这样一种排布导致成一种敞开结构,也就是说冰的结构中有较大的空隙,所以冰的密度反比同温度的水小。
收起
分子间密度增大,密度减小.想想看.冰能浮在水面上.说明冰的密度别水小.所以这句话应该是对的
一般情况下,物体遵守热胀冷缩,也就是对于同一物体“固体的密度应比液体大”
可是水却相反,这原因涉及到化学。
由于水分子是极性很强的分子,能通过氢键结合成缔合分子(多个水分子组合在一起)。液态水,除含有简单的水分子(H2O)外,同时还含有缔合分子,最典型的两种是(H2O)2和(H2...
全部展开
分子间密度增大,密度减小.想想看.冰能浮在水面上.说明冰的密度别水小.所以这句话应该是对的
一般情况下,物体遵守热胀冷缩,也就是对于同一物体“固体的密度应比液体大”
可是水却相反,这原因涉及到化学。
由于水分子是极性很强的分子,能通过氢键结合成缔合分子(多个水分子组合在一起)。液态水,除含有简单的水分子(H2O)外,同时还含有缔合分子,最典型的两种是(H2O)2和(H2O)3,前者称为双分子缔合水分子。物质的密度由物质内分子的平均间距决定。当温度在0℃水未结冰时,大多数水分子是以(H2O)3的缔合分子存在,当温度升高到3.98℃(101kPa)时水分子多以双分子缔合水分子的形式存在(在水温由0℃升至4℃的过程中,由缔合水分子氢键断裂引起水密度增大的作用,比由分子热运动速度加快引起水密度减小的作用更大,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增高而加大。),分子占据空间相对减小,此时水的密度最大。如果温度再继续升高在3.98℃以上,一般物质热胀冷缩的规律即占主导地位了。水温降到0℃时,水结成冰,水结冰时几乎全部分子缔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巨大的缔合分子,在冰中水分子的排布是每一个氧原子有四个氢原子为近邻(两个共价键,两个氢键),这样一种排布导致成一种敞开结构,也就是说冰的结构中有较大的空隙,所以冰的密度反比同温度的水小。
收起
答案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