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顶竿杂技时,一人站在地上(称为底人),肩上扛上长6M,质量5KG的竹竿,一质量为40KG的演员在竹竿顶从静止开始先匀加速再匀减速下滑,滑到该竿底时的速度为0,假设加速时的加速度为减速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2/04 03:10:57
表演顶竿杂技时,一人站在地上(称为底人),肩上扛上长6M,质量5KG的竹竿,一质量为40KG的演员在竹竿顶从静止开始先匀加速再匀减速下滑,滑到该竿底时的速度为0,假设加速时的加速度为减速的
表演顶竿杂技时,一人站在地上(称为底人),肩上扛上长6M,质量5KG的竹竿,一质量为40KG的演员在竹竿顶从静止开始先匀加速再匀减速下滑,滑到该竿底时的速度为0,假设加速时的加速度为减速的2倍,下滑中的总时间为3S,两阶段竹竿对底人的压力分别为多少.
我知道答案,但是有一些不明白.
答案说设竿上眼缘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v,加速和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和a2,则:a1=2a2.现在问题来,接着答案就说:由v/2·t=h,得v=2h/t=4m/s.(为什么可以这么求,是不是“(最小速度+最大速度)/时间=位移”适用于任何一种情况.然后,说“设t1、t2分别为加速和减速下滑的时间,则v=a1t1和v=a2t2”,v=a1t1我都能理解,关键是v=a2t2,
表演顶竿杂技时,一人站在地上(称为底人),肩上扛上长6M,质量5KG的竹竿,一质量为40KG的演员在竹竿顶从静止开始先匀加速再匀减速下滑,滑到该竿底时的速度为0,假设加速时的加速度为减速的
这个问题我原来也碰到过,并不是“(最小速度+最大速度)/时间=位移”适用于任何一种情况,只有匀变速运动才适合.而v/2·t=h,得v=2h/t=4m/s是因为加速与减速阶段都是匀变速,所以适用.
v=a1t1我都能理解,关键是v=a2t2,怎么理解呀?
你可以把减速过程看作是逆向的匀加速过程,所以就可以使用公式了,不知理解了没有?
如果还是不明白,可以追加问题,很乐于帮助学弟,当时物理我也头疼了好久呢
上网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