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能提供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提纲?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2 22:26:06
有谁能提供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提纲?有谁能提供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提纲?有谁能提供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提纲?中西饮食文化差异1.饮食观念及味道和营养:由于中西哲学思想的不同,西方人于饮食重科学,重科学即讲求

有谁能提供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提纲?
有谁能提供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提纲?

有谁能提供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提纲?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1.饮食观念及味道和营养:
由于中西哲学思想的不同,西方人于饮食重科学,重科学即讲求营养,故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进食有如为一生物的机器添加燃料,特别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各类无机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宜,卡路里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以及这些营养成分是否能为进食者充分吸收,有无其他副作用.这些问题都是烹调中的大学问,而菜肴的色、香、味如何,则是次一等的要求.即或在西方首屈一指的饮食大国——法国,其饮食文化虽然在很多方面与我们近似,但一接触到营养问题,双方便拉开了距离.
中国五味调和的烹调术旨在追求美味,其加工过程中的热油炸和长时间的文火攻,都会使菜肴的营养成分被破坏.法国烹调虽亦追求美味,但同时总不忘“营养”这一大前提,一味舍营养而求美味是他们所不取的.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现代烹调思潮,特别强调养生、减肥,从而追求清淡少油,强调采用新鲜原料,强调在烹调过程中保持原有的营养成分和原有的味道,所以蔬菜基本上都是生吃.所以说西方饮食之重营养是带有普遍性的.
平心而论,谈到营养问题也触及到中国饮食的最大弱点.尽管我们讲究食疗、食补、食养,重视以饮食来养生强身,但我们的烹调术却以追求美味为第一性要求,致使许多营养成分损失于加工过程中.近年来我国厨师参加世界烹调大赛,人家端上一个菜营养成分开列得一清二楚,我们则拿不出这份材料.经人提问,亦瞠目结舌不知所云,大大地吃了哑巴亏!
我们从来都是把追求美味奉为进食的首要目的.民间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虽然人们在赞誉美食时,总爱说“色香味俱佳”,但那是由于我们感受色香味的感觉器官“眼、鼻、口”的上下排列顺序如此.人们内心之于“色、香、味”,从来都是“味”字“挂帅”的.
而西方烹调讲究营养而忽视味道,至少是不以味觉享受为首要目的.他们以冷饮佐餐,冰镇的冷酒还要再加冰块,而舌表面遍布的味觉神经一经冰镇,便大大丧失品味的灵敏度,渐至不能辨味;那带血的牛排与大白鱼、大白肉,生吃的蔬菜,白水煮豆子、煮土豆,虽有“味”而不入“道”,凡此种种都反映了西方人对味觉的忽视.他们拒绝使用味精,更足以证明此辈皆属不知味之人,非“知味观”之座上客也!
基于对营养的重视,西方人多生吃蔬菜,不仅西红柿、黄瓜、生菜生吃,就是洋白菜、洋葱、绿菜花(西兰花)也都生吃.因而他们的“沙拉”有如一盘兔饲料,使我们难以接受.现代中国人也讲营养保健,也知道青菜一经加热,维生素将被破坏,因而我们主张用旺火爆炒.这虽然也使维生素的含量下降,但不会完全损失,可味道却比兔饲料好吃得多.因而中国的现代烹调术旨在追求营养与味道兼顾下的最佳平衡,这当然也属于一种“中庸之道”.
2. 烹饪的随意与规范:
西方人于饮食强调科学与营养,故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牛排的味道从纽约到旧金山毫无二致,牛排的配菜也只是番茄、土豆、生菜有限的几种.再者,规范化的烹调要求调料的添加量精确到克,烹调时间精确到秒.此外1995年第一期《海外文摘》刊载的《吃在荷兰》一文中还描述了“荷兰人家的厨房备有天平、液体量杯、定时器、刻度锅,调料架上排着整齐大小划一的几十种调味料瓶,就像个化学试验室.”
中国的烹调与之截然不同,不仅各大菜系都有自己的风味与特色,就是同一菜系的同一个菜,其所用的配菜与各种调料的匹配,也会依厨师的个人特点有所不同.就是同一厨师做同一个菜,虽有其一己之成法,但也会依不同季节、不同场合,用餐人的不同身份,加以调整.此外还会因厨师自己临场情绪的变化,做出某种即兴的发挥.因此,中国烹调不仅不讲求精确到秒与克的规范化,而且还特别强调随意性.
对食品加工的随意性,首先导致了中国菜谱篇幅的一再扩大:原料的多样,刀工的多样,调料的多样,烹调方法的多样,再加以交叉组合,一种原料便可做成数种以至十数种、数十种菜肴.譬如最常用的原料鸡,到了粤菜大厨师手中,做出数十道以至上百道菜式都不在话下.其他原料也是如此.因而在盛产某种原料的地方,常常能以这一种原料做出成桌的酒席,如北京的“全鸭席”,延边的“全狗席”,广东的“全鱼席”、“全蚝席”,长沙李和胜的“全牛席”,北京一些清真饭馆的“全羊席”以及北京砂锅居的“全猪席”,比比皆体现了中国烹调的随意性派生出琳琅满目的菜式.
3. 用餐方式及餐具:
在用餐方式上.在中国,无论什么宴席,都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美味佳肴放在桌子中间,它既是一桌人享用的对象,又是大家交流感情的媒介.在餐桌上,中国人都喜欢互相劝酒,夹菜,举杯共欢,非常和睦生趣.而西方就不同了,当他们聚在一起吃饭或请客时,劝酒,夹菜并没有中国人那么热情,并且客人与主人之间也没有那么客气.西方人更注重个人的独立性,各吃各的,没有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趣.中餐上桌的菜讲究丰盛多样,一般是8或10碟、12碟,品种多样,从主菜到汤,到甜品,到水果,次序也讲究.而西方人宴客则是以牛、羊、猪排等为主食.
在餐具方面,差异就更甚明显.众所周知,中国人包括亚洲一些黄种人的国家,使用的是筷子,汤匙,吃饭也用碗盛;而西方人呢,则是盘子盛食物,用刀叉即切即吃,喝汤则有专门的汤匙.筷子与刀叉作为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筷子和刀叉影响了东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不同的两种智慧.
筷子古时候单叫箸,箸的起源可追溯到周代,《礼记》、《荀子》、《史记》都提到箸,在《韩非子》特别提到以荒淫奢侈闻名的纣王,使用“象箸”进餐.浙江大学游修龄教授认为:东西方出现进食工具筷子和刀叉的不同,和环境有关系,筷子要发源于有竹子的地方.而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箸从竹声.”则恰好验证了这样的结论.筷子的特点是“以不变应万变”,料想方的扁的,长的短的,硬的软的,统统可以一夹就起来,确实神奇.这一直很让中国人骄傲,并将其视作先进的象征.
刀叉的出现比筷子要晚很多.据游修龄教授的研究,刀叉的最初起源和欧洲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有关,他们马上生活随身带刀,往往将肉烧熟,割下来就吃.到了城市定居以后,刀叉进入家庭厨房,才不必随身带.但大约到18世纪才有了四个叉尖的叉子.所以西方使用刀叉不过四五百年历史.同筷子的简单相比,刀叉种类较多,属于专用工具,但由于这种“专”往往表现出“大巧若拙”而被国人忽视.回到餐桌上,也许应对炖得稀烂的黄豆猪蹄,筷子还能游刃有余,一旦碰上牛排,恐怕筷子就要自惭形秽了,刀叉这时表现出它们的专业特长.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于筷子和刀叉与思维方式的关系很难得出结论.不过关于使用筷子更有利锻炼思维能力的说法却着实有科学依据.科学家们曾从生理学的观点对筷子提出一项研究成果,认定用筷子进食时,要牵动人体三十多个关节和五十多条肌肉,从而刺激大脑神经系统的活动,让人动作灵活、思维敏捷.而筷子中暗藏科学原理也是毋庸置疑的.
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在接受一位日本记者采访时,也有一段很精辟的论述:“中华民族是个优秀民族,中国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使用了筷子.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是高妙绝伦地运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几乎都能做,而且不怕高温与寒冷.真是高明极了!”
4. 用餐礼仪:
在礼仪方面,中西两者更显不同.在中国古代,在用餐过程中,就有一套繁文缛节.《礼记·曲记》载:“共食不饱,共饭不择手,毋放饭,……毋固获,毋扬饭,……卒食,客自前跪,撒饭齐以授相者,主人辞于客,然后客坐.”这段话大意主要是:大家共同吃饭时,不可以只顾自己吃饭.如果和别人一起吃饭,必须检查手的清洁.不要把多余的饭放回锅里,不要专占着食物,也不要簸扬着热饭.吃完饭后,客人应该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的盘碟,交给主人,主人跟着起身,请客人不要劳动,然后客人再坐下.这些礼仪有的在现代也是必要的礼貌.在西方宴席上,主人一般只给客人夹一次菜,其余由客人自主食用,若客人不要,也不便硬让人家再吃,也不要按中国人的习惯频频给客人劝酒,夹菜.吃东西时,也不要发出响声,但客人要注意赞赏主人准备的饭菜.若与人谈话,只能与邻座的交谈,不要与距离远的交谈.
5. 中西饮食未来前景:
对于中国人,我们一出生便开始了品味中式饮食了,因而或多或少对厌倦中式饮食.同时我们现在又正处与经济全球化的形式中,西方饮食的进入使得我们有了新鲜感,开始习惯出入西式快餐店,品味与中式饮食不同的西餐或西式快餐.然而,中国人的饮食观念和习惯毕竟与西方有天壤之别,这决定了中式饮食在我国人民心目中的基础地位,它决不会因为西餐的介入而改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西餐在中国会越来越盛行,但它只能是大多数人生活的“调味剂”,总不会有中国人将西餐当主食的一天.

首先,东西方的主要饮食习惯有哪些
其次,比较这些习惯的不同点:比如东方人(中国人)注重味觉-香料;西方人注重营养
再次,说明造成这些不同的原因:历史,地理等因素
最后综述不同之中有相同:注重调整融合各种不同的饮食文化,说明世界是个大家庭...

全部展开

首先,东西方的主要饮食习惯有哪些
其次,比较这些习惯的不同点:比如东方人(中国人)注重味觉-香料;西方人注重营养
再次,说明造成这些不同的原因:历史,地理等因素
最后综述不同之中有相同:注重调整融合各种不同的饮食文化,说明世界是个大家庭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