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7 10:11:24
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七年级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20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6分)1.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

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
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

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
七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20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26分)
1.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走进街心公园,只见翠竹摇yè,树影婆娑,几处五颜六色的鲜花绽放在灿烂的阳光下,一架遒劲的藤萝在假山上zì意攀援,引来不少小鸟在此栖息.
劲 栖 yè zì
2.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下列街头宣传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夏季服装大促销——满300送100 B、本商场付食品专柜新到一批特色糖果.
C、本公司承接管道按装业务. D、前车与后车必需保持一定的距离.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春天来了,姚紫嫣红的桃花开满了山坡. B、他每天总是滔滔不绝地勤奋学习.
C、街上的行人川流不息,都忙着购买年货. D、班长精神矍铄地走上讲台发表演讲.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增长了见识.
B、小红把教室的桌椅擦得千干挣净、整整齐齐.
C、能否考出好成绩,努力学习是关键.
D、我通过读《昆虫记》这本书,了解了生物界种种奇妙的现象.
5.校园里总可以看到部分不够自觉的同学乱扔食品包装袋、废纸、吃剩的食品等垃圾的现象,严重影响校园的卫生环境.作为学校学生会的一员,请你为此设计一条公益广告(不要用“禁止”等类似词语)(不超过15个字).(2分)
6.名著阅读.(4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解答问题.
我又掇到外祖父那里.
“怎么啦,小强盔?”他用手敲着桌子,迎面对我说.“现在我不养你了,‘让外祖母养你吧!”
“让我养我鱿养,”外祖母说,“你以为这是个什么了不起的难题吗?”
“那你就养好了!”外祖父大叫一声,但是马上又安静下来,对我解释道:
“我和她完全各过各的了,如今我们样样都是分开的……”
上面这段文字是从小说《童年》中选出来的.作者是 , 国
著名的文学家.这是他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还有两部分别是 和
《我的大学》.作品中“我”就是主人公 .
7.语文综合实践(6分)
(1)探险是一项很具挑战性的活动,从古至今人类文明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都与探险有关.一批又一批勇敢的探险家上天入地,走南闯北打开了一扇扇紧闭的门窗,让我们知道了借界上的许多秘密.郑和、徐霞客、玄奖、哥伦布、马可•波罗、麦哲伦等都是中外闻名的探险家.请你从上面所列的探险家中选出一位按要求向大家作简单介绍.
我选: (1分)
人物介绍:
(3分)
(2)班上开展“中学生与探险”这一话题的辫论,作为反方代表,你怎样反驳正方的观点. 正方代表说:探险是一项富有刺激性、挑战性的活动.它能向人证明生命的价值,使人活得更有意义.让人回归自然,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学会并掌握生存的本领,体会玲外旅行的乐趣.(2分)
这样反驳:

8.背诵默写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 ,关山度若飞.
(2) ,落花时节又逢君.
(3)未至,道渴而死. ,化为邓林.
(4)春潮带雨晚来急, .
(5)在岑参的《逢入京使》一诗中,表现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的句子是:
.
二、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12分)
口技
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津中,一桌、一持、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项,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吃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鸣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鸣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稍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会宾客大宴 会: (2)满坐寂然 坐: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 (4)既而儿醒,大啼 既而:
10.翻译下列句子.(2分)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译文:
11.文中首段能表现宾客们对表演者向往之情的句子是:
.“宾客无不变色离席”一句,从
等方面来写宾客们犹如亲临火灾现场.(2分)
12.对上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俄而”是表现时间的词语,具有衔接前后事件的作用.
B、第三段文字对声音的描写的顺序是由大到小,由疏到密.
C、第四段文字用五个“百千”极力渲染火场的声音,来表现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D、这篇文章多处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制造紧张的气氛.
13.联系全文谈谈“善”字在文中的作用.(2分)
.
三、现代文阅读(32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一一16题.(10分)
冬阳•童年•骆驼
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门前.
他们排成一长串,沉双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天气又干又冷,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秃瓢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大气中.
爸爸和他讲价钱.双峰的驼背上,每匹都驮着两麻袋煤.我在想,麻袋里面是“南山高末”呢?还是“乌金墨玉”?我常常看见顺城街煤栈的白墙上,写着这样几个大黑字.但是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它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另外一个拉骆驼的,在招呼骆驼们吃率料.它们把前脚一屈,屁股一撅,就跪了下来.
爸爸已经和他们讲好价钱了.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
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的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了起来.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它从不着急,慢慢的走,慢慢的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也许它天生是该慢的,偶然躲避车子跑两步,姿势就很难看.
路驼秋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当、当、当哺地响.
“为什么要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爸爸告诉我厂骆驼很怕狼,因为狠会咬它们,所以人类给它带上铃铛,狠听见铃档的声音,知道那是有人类在保护着,就不敢侵犯了.
我的幼稚心灵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你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从胃里反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类,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太阳特别地暖和,暖得让人想把棉袄脱下来.可不是么?骆驼也脱掉它的绒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来,垂在肚皮下.我真想拿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拉骆驼的人也一样,他们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脱下来了,搭在路驼背的小峰上.麻袋空了,“乌金墨玉”都卖了,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
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做了.
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14.划线句“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在文段结构中起什么作用?(2分)

15.用自己的话概括文段所写几个有趣的事(最少写两件).这些事情当中你认为最有趣的是哪一件,为什么?(5分)
(1)有趣的事:


(2)最有趣的事
(3)原因:
16.你怎样理解“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这句话?(3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7-20题.(10分)
小亨利的生日礼物
①在教育子女方面,美国和中国有很大的差别.1976年我搬进新家不久,有一天门铃响了,我打开门,一个瘦小的大约十二三岁的男孩站在门前,他先礼貌地问候,再自我介绍他的名字叫亨利,指着我家斜对面那栋房子,告诉我那是他家,然后问我:“你家的草地要剪吗?”
②我看了一眼长高了的草坪,说:“要呀!”他就问:“我可以帮你剪草吗?”我注视着他那 瘦小的身材,很难相信他能够剪这前院、后院面积颇大的草坪.既然他是主动来要求,我怎么能说“不”呢,我点点头说:“好呀!”
③于是他进一步问我:“用你家的剪草机还是用我家的?”我问:“有什么区别吗?”
他说:“用我家的剪草机8块钱,用你家的6块钱.”我说:“用你家好了,我给你10块钱.”
④他很高兴地回家去推来剪草机开始在前院工作,瘦小的身影推着笨重的机器推来又推去,可是剪得相当整齐,不比大人剪得差.过了一阵子,机器声音停了,他来告诉我,他要回家去洗个澡,吃点饭东西,等一会再来剪后院,并且说等他爸下班,会来帮他剪边.
⑤完成了全部工作后他又来按门铃,我付了他10块钱以后,好奇地问他:“你剪草的钱做什么用?”他说:“上个星期我过生日,爸爸送我半辆自行车,我要赚另一半的钱.如果下个里期再让我给你剪草,我就可以去买了.”知其如此,我当然要成人之美了.
⑥从那以后,我家的草地就归他剪了.慢慢地,我们附近几家的草地都包给亨利去剪了,直到几年后他们搬家为止.亨利的父亲是律师,母亲是会计师,属于高收入阶层,他们送亨利半辆自行车做生日礼物,让他自己去赚另一半,以这个动机促使亨利找工作,父亲协助儿子完成工作,是具有教育意义的.
⑦又过了几年,有一天亨利的母亲到冰激凌店来,一边吃一边谈起他儿子,亨利已经念完大学进入法律学校,将来也要做律师了.提起当年小亨利来到我家剪草的旧事,她感谢我给了亨利第一次工作的机会,我说:“亨利很幸运,有你们这么好的父母,送给他半辆自行车而不是一辆.”
17.小亨利的父亲送给他的生日礼物是什么?父亲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3分)


18.选文第⑥段特意交代了“亨利的父亲是律师,母亲是会计师,属于高收入阶层”,其用意是什么?(2分)


19.选文第⑦段“我”为什么说“亨利很幸运”?(2分)


20.看完文段,你对第①段中“在教育子女方面,美国和中国有很大的差别”一句有何感想?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21-25题.(12分)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节选)
①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②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③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④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颖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⑤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⑥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⑦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⑧在李会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写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⑨他“说”了.说得痛快,动衣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襄天地!
⑩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奋仆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11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肺,长须Ust.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12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13他,是“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21.给选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3分)
(1)选文可分为两层,请用“‖”在下面的序号中标示出来.
① ② ③ ④ ⑥ ⑦ ⑧ ⑨ ⑩ ○12 ○13
(2)层意概括
第一层:
第二层:
22.第②段“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中“这”指代什么?为什么说情况迥乎不同,一反既往?(3分)


23.请在选文中找出穿插的人物形象描写的句子,并说说它的作用.(2分)
句子:
作用:
24.最后几段,几乎是一句话一段,能不能合为一段,为什么?(2分)


25.对于是先言后行,还是先行后言,你是如何看的?在言和行的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2分)



四、写作(50分)r/> 26.山野里的第一朵迎春花开了,留下了你采撷和追求的脚印;园子里的第一阵果香飘来了,留下了你收获和思考的脚印;混浊的小河边,留下了你畏缩和退却的脚印;泥泞的黄土路上,留下了你排扫与前进的脚印;校园里的小径上,留下了你勤奋与成功的脚印……
开拓不止,路才无尽.身后是脚印,前方是太阳,不必排祠顾盼,只须努力向前行!请以“我留下了 的脚印”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根据自己的理解补全题目,然后做题.
2、必须写记叙文.
3、不少于600字.
4、书写规范、工整,有错别字要适当扣分,三个扣1分,重复不计,限量4分之内.

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20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写出已给拼音的汉字。(4分)
骊歌( )伫立( )污秽( )磐石( )
mí漫( )chóu怅( )澎pài( )hè然( )
2、改正下列句中的错别字(2分)
①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归醒了。
...

全部展开

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20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写出已给拼音的汉字。(4分)
骊歌( )伫立( )污秽( )磐石( )
mí漫( )chóu怅( )澎pài( )hè然( )
2、改正下列句中的错别字(2分)
①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归醒了。
改为
②浊流婉转,结成九曲连环。
改为
3、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2分)
A.同学们在运动场上生龙活虎,来势汹汹。
B.这人迹罕至的丛林,就是鸟儿的天堂。
C.任长霞同志的先进事迹已广为流传,家喻户晓。
D.面对特务的嚣张气焰,闻一多先生义愤填膺,拍案而起。
4.下面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是(2分)
A. 七八岁的姑娘家,谁愿意落下这么个名声?(___________)
B. 嫩生生的荠菜,在微风中挥动它们绿色的手掌,招呼我,欢迎我。( ___________)
C.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___________)
D.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 ____________)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2004年中国健儿以优异的成绩从雅典奥运会胜利凯旋归来。
B. 在老师的悉心辅导下,使我的数学成绩迅速提高了。
C. 我不得不承认我确实是做错了。
D. 本周治安状况良好,犯罪率较上周下降了一倍。
6、句式训练。(2分)
请你用一组排比句来讴歌自己的家乡

7、古诗文填空。(6分)
A.深林人不知, 。(王维《竹里馆》)
B.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C.《木兰诗》中描写战场苦恶环境的诗句是 , 。
D.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自古以来有很多诗人写诗来讴歌她。请你选取你知道的一个描写黄河的连续两句诗写在下面
, 。
二、阅读与理解。(40分)
(一)(14分)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入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说说下列句中“说”字的含义。(2分)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
2、这部分选文写了闻一多先生在古文研究方面的三个成果分别是指 、 、 。(3分)
3、文中“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一句中加点的词用得生动,请你说说作用。(2分)

4、怎样理解“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2分)

5、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在结构中起了什么作用?(2分)

6、第三段划波浪线的句子写出了闻一多先生的什么精神?(3分)

(二)不会跑的马(11分)
我多么惊讶——当我在乡下看到一个农民把一匹高高大大的白马栓在一个细细短短的木桩子上。“它会跑掉的?”我担心地对老农说。老农呵呵一笑,十分肯定地告诉我说:“才不会哩!”他说:“这匹马还是小马驹的时候,就给栓在这个木桩子上了。一开始,它撒野地要从木桩上挣出来。可是,那时它的劲儿小,折腾了一阵子还是在原地打转转,它就蔫了。后来,它长大了,却再没有心思跟那个木桩斗了。有一回,我来喂它,有意把饲料放在它刚好够不着的地方,可它只有‘咴咴’叫了两声,脑袋就蔫了。——你说,它有多乖!”
我恍悟,原来,约束这匹马的不是截细细短短的木桩,而是它用奴性建筑的牢狱,用惯性打造的枷锁。
1、“我”惊讶什么?(2分)

2、文中有几处表述“我”的心理活动的词,请指出来。(2分)

3、文中“高高大大”与“细细短短”两词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4、文中所表述的寓意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

5、“细细短短的木桩”在你自己的生活中有没有?如果有,请用简明的话表述出来。(3分)


(三)(15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A. 世隶耕 ( ) B. 未尝识书具 ( )
C. 或以钱币乞之( ) D. 不能称前时之闻 ( )
2、下列加点的“之”用法与其他三项不一致的一项是( )(2分)
A. 忽啼求之 B. 或以钱币乞之
C. 余闻之也久 D. 不能称前时之闻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②余闻之也久。

4、你认为方仲永由天才变为庸人的原因是什么?(用选文中原句回答)(2分)
5、从方仲永的事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3分)


三、写作运用。(40分)
如花之开放,如笋之拔节,人生是一种静悄悄的生长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你曾经有过幸福、甜美的回忆,也曾有过尴尬、为难的经历。请你敞开心扉,以“成长”为话题,讲述你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故事。

参考答案:
一、
1、mí zhù huì pán 弥 惆 湃 赫
2、①醒 省 ② 婉 宛
3、A 4、(1)反问(2)拟人(3)设问(4)比喻 5、C 6、略 7、A.明月来相照 B.此夜曲中闻折柳 C.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D.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二、
(一)1、介绍、 吹嘘 2、《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
3、“钻探”一词既形象,含义又丰富,叙述由静态变为动态,给人的形象不再是客观的叙述,而是热情的赞美。 4、“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自20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的“书斋生活”,希望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5、总承上文 6、写出了闻一多先生潜心治学的钻研精神。(二)、1、因为这是一扇用信任和爱心制造的,能够使人懂得珍惜和呵护的心灵之门。2、经不起踢打的玻璃门。3、形象的写出了学生倾注充分的爱,以及学生沐浴在爱的氛围中。4、教导主任:用换门阻止踢打,主张用硬堵的方式教育学生。校长:用信任和爱使学生懂得珍惜,主张塑造学生美的心灵。(三)1、高高大大的白马栓在一个细细短短的木桩上不会跑。2、惊讶 担心 恍悟 3、不能,为了形成鲜明的对比。 4、约束这匹马的不是截细细短短的木桩,而是它用奴性建筑的牢狱,用惯性打造的枷锁。5、略 (四)1、A.属于B.曾经C.求取D.相当 2、D 3、①(他)父亲对此感到十分惊异,于是向邻居借了这些东西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②我听到这件事已经很久了。4、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5、一个人的天资和后天教育都很重要,但后天教育更是一个人成才的关键。
三、略。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