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累简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2 09:22:59
作者阿累简介
作者阿累简介
作者阿累简介
作者简介:阿累,生于1909年,原名朱一苇,现名朱凡,江苏涟水人.阿累尼乌斯出生于瑞典乌普萨拉附近的威克,从小就喜欢数学,8岁进入教会学校,充分表现出在数学和物理上的天赋.现在南京金陵大学附中、上海立达学园上过学,后考人上海同文书院学习日语,最后毕业于上海艺术大学.1931年参加反帝大同盟.1932年参加“左翼剧联”.同年8月考入上海英商公共汽车公司当售票员,不久加人共青团,接着参加中国共产党.因参加卖票工人罢工被捕,两年后经人保释出狱,赴马来西亚,在吉隆坡客孔学校教书.后返上海从事写作和翻译.抗战后参加新四军,在部队和地方做文教工作和行政工作.解放后历任湖南革命大学副校长、省文教厅长、省委宣传部长、湖南大学校长等职.1983年离休.《一面》是作者1936年为纪念鲁迅逝世而作,最初发表于黎烈文主编的《中流》半月刊.
阿累,真名朱凡,真名朱一苇,1909年1月生,江苏涟水县人.毕业于上海艺术大学.1932年8月考进上海英商公共汽车公司当售票员,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后,历任湖南革命大学副校长,省文教厅厅长、省委宣传部长、湖南大学校长等职.
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举国上下,人们用各种方式表达沉痛的悼念.阿累和鲁迅仅见过“一面”,但鲁迅的外貌和言行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能从小见大,表现出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而阿累作为青年一代,期望踏着鲁迅的足印继续前进.
鲁迅于1936年10月19日在上海逝世.广大群众闻讯后,冒着被反动军警逮捕的危险,争先瞻仰遗容,数万群众自动为他送葬.周晔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描述了当时的情景.22日,覆盖着上海民众敬献的“民族魂”旗帜的遗体,安放在万国公墓.
鲁迅先生的一生写了大量的著作,无情地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罪恶和旧中国的黑暗.反动派非常害怕鲁迅的文章,不许他发表,而且要逮捕他,但他始终与敌人做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从《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谈碰壁”中,我们感受到他救国救民,不顾个人安危、不怕碰壁的顽强斗争精神,我们也仿佛看到了他“横眉冷对千夫指”的英雄形象.
阿累
阿累,真名朱凡,原名朱一苇,当代哲学家、小说家、散文家,1909年1月出生,江苏涟水县人.在南京金陵大学附中、上海立达学园、同文书院学习过,最后毕业于上海艺术大学.1931年参加反帝大同盟.1932年参加“左翼剧联”,同年8月考进上海英商公共汽车公司当售票员,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因参加工人罢工被捕判刑,1935年经人保释出狱,旋赴马来西亚,参加马来西亚共产党活动,被官方获悉,迫令出境.1936年夏返上海,从事写作和翻译.1937年抗战开始,参加新四军,一直在部队和地方做文教和行政工作.解放后,历任湖南革命大学副校长、省文教厅长、省委宣传部部长、湖南大学校长,1983年离休.
阿累,生于1909年,原名朱一苇,现名朱凡.《一面》是作者1936年为纪念鲁迅逝世而作,最初发表于黎烈文主编的《中流》半月刊.解放后历任湖南革命大学副校长、省文教厅长、省委宣传部长、湖南大学校长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