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旧七大手法指的是:检查表、层别法、柏拉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管制图.它的含义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18 15:44:41
QC旧七大手法指的是:检查表、层别法、柏拉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管制图.它的含义吗?
QC旧七大手法指的是:检查表、层别法、柏拉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管制图.它的含义吗?
QC旧七大手法指的是:检查表、层别法、柏拉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管制图.它的含义吗?
http://www.eachtong.net/down/list.asp?id=33603
品管新七大手法
品管新七大手法,也叫品管新七大工具,其作用主要是用较便捷的手法来解决一些管理上的问题,与原来的“旧”品管七大手法相比,它主要应用在中高层管理上,而旧七手法主要应用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因此,新七大手法应用于一些管理体系比较严谨和管理水准比较高的公司。
其实品管新七大手法与原品管七手法一样,不仅用在品质管理上,还可以应用到其它所有管理工作中,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笔...
全部展开
品管新七大手法
品管新七大手法,也叫品管新七大工具,其作用主要是用较便捷的手法来解决一些管理上的问题,与原来的“旧”品管七大手法相比,它主要应用在中高层管理上,而旧七手法主要应用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因此,新七大手法应用于一些管理体系比较严谨和管理水准比较高的公司。
其实品管新七大手法与原品管七手法一样,不仅用在品质管理上,还可以应用到其它所有管理工作中,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笔者希望各位读者不要为品管所迷惑,而要学习它们的精神实质,把它转化为一种思维模式放在大脑中,这样有利于工作和能力的提升。
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的企业通过运用品管七大手法,收集工作现场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大大地改善了产品的品质,使日本的产品成为“品质”的代名词。品管七大手法的运用,提升了日本产品的水平,是日本产品走向世界的原动力。70年代初,日本人大力推行QCC活动,除了重视现场的数据分析外,并逐步运用一些新的品管手法,对工作现场伙伴的情感表达和语言文字资料进行分析,并逐渐演译成新的品管手法。1972年,日本科技联盟之QC方法开发委员会正式发表了“品管新七大手法”。
品管新七大手法是将散漫无章的语言资料变成逻辑思考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事先考虑不利因素的方法,它通过运用系统化的图形,呈现计划的全貌,防止错误或疏漏发生。
品管新七大手法是指:亲和图(也称KJ法)、关联图、系统图、过程决定计划图(PDPC法)、矩阵图、矩阵数据解析法、箭线图七种。
亲和图:将资料或信息分类归纳,理顺关系
关联图:把与现象和问题有关系的各种因素串联起来
系统图:将要实现的目的展开寻找最恰当的方法。
过程决定计划图:如何做一个完整的计划
矩阵图:找出众因素之间关系和相关程度的大小。
矩阵数据解析法:对多个变动且复杂的因素进行解析
箭线图:对事件做好进程及计划管理
品管新七大手法与应用时机对应表
新七大手法
亲和图 系统图 矩形图 箭线图 PDPC法 矩阵数据解析法 关联图
市场部分 调查用户需求 ● ● ● ●
进行需求预测 ● ●
分析竞争对手 ● ●
新产品规划 ● ● ● ●
调查流通渠道 ● ●
探索新的课题 ● ● ●
目标分析 明确事项内容 ● ● ● ●
目标展开 ● ● ● ●
明确事件关系 ● ● ●
方案优化 ● ● ●
措施排序 ● ●
将各因素整理成有效计划 ● ● ●
区分
1定义问题 2检讨问题 3发掘问题 4因果确认 5目标制定 6分析原因 7制订对策 8决策分析 9实施改善 10效果确认 11标准化 12技续改进 手法区分 使用特点
品管七大手法 1.检查表 ● ● ● 行列法 检查项目需周全
2.散布图 ● 坐标法 纵横坐标的相关性
3.层别法 ● ● 思考法 不同性质的区别
4.直方图 ● 图示法 可以规格或标准值比较
5.柏拉图 ● ● 图示法 能显示问题重点
6.因果图 ● ● 图示法 由大至小显示,制造业常用
7.管制图 ● 图示法 控制制程变异
品管新七大手法 1.关连图 ● 思考法 关系清楚
2.亲和图 ● ● ● 思考法 归纳适当,服务业常用
3.系统图 ● ● ● 树状图法 因果关系明确
4.矩阵图 ● ● 行列法 评价须正确
5.矩阵数据解析法 ● 坐标分析 量化比较须客观
6.过程决定计划图 ● ● 思考法 过程考虑周全
7.箭线图 ● 网状图法 注意顺序与预订进度
脑力激荡法 ● 思考法 自由创意
第一章 亲和图
一. 亲和图简要说明
亲和图是1953年日本人川喜田二郎在探险尼泊尔时将野外的调查结果资料进行整研究开发出来的。
亲和图也叫KJ法,就是把收集到大量的各种数据、资料,甚至工作中的事实、意见、构思等信息,按其之间的相互亲和性(相近性)归纳整理,使问题明朗化,并使大家取得统一的认识,有利于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在解决重要问题时,将混淆不清的事物或现象进行整理,以使问题得以明确,使用亲和图是很有效的一种方法。通过亲和图的运用,可使不同见解的人统一思想,培养团队精神。
亲和图分类通常是根据人员来分的,可以分为两类:
个人亲和图:是指主要工作由一个人进行,其重点放在资料的组织整理上。
团队亲和图:由2个或2个以上的人员进行,重点放在策略,再把所有成员各种意见整理分类。
二. 亲和图法的应用
一般来说,任何一个世界都有多种因素影响它、左右它、或多个事件有多个因素影响它左右它,我们可以运用亲和图来理顺这些关系。以下情况都可以使用亲和图。
1. 用于掌握各种问题重点,想出改善对策;
2. 用于研究开发、效率的提高;
3. 讨论未来问题时,希望获得整体性的架构。如本公司应如何导入TQM?
4. 讨论未曾经历之问题时,藉此吸收全体人员看法,并获知全貌。例如:开发新产品时、市场调查和预测;
5. 针对以往不太注意的问题,而从新的角度来重新评估时;
6. 获取部属的心声,并教育部属,贯彻公司方针。
三. 亲和图的特点
1) 从混淆的事件或状态中,采集各种资料,将其整合并理顺关系,以便发现问题的根源;
2) 打破现状,让所有相关人员产生新的统一;
3) 掌握问题本质,让有关人员明确认识;
4) 团体活动,对每个人的意见都采纳,提高全员参与意识。
四. 亲和图法制作步骤
亲和图的制作较为简单,没有复杂的计算,个人亲和图主要与人员有很大关系,重点是列清所有项目,再加以整;而团队亲和图则是需要发动大家的积极性,把问题与内容全部列出,再共同讨论整理。一般按以下九个步骤进行:
1. 确定主题,主题之选定可采用以下几点的任意一点:
• 对没有掌握好的杂乱无章的事物以求掌握;
• 将自己的想法或小组想法整理出来;
• 对还没有理清的杂乱思想加以综合归纳整理;
• 打破原有观念重新整理新想法或新观念;
• 读书心得整理;
• 小组观念沟通。
2. 针对主题进行语言资料的收集,方法有:
• 直接观察法:利用眼、耳、手……等直接观察;
• 文献调查法;
• 面谈调查法;
• 个人思考法(回忆法、自省法);
• 团体思考法(脑力激荡法、小组讨论法)。
3. 将收集到的信息记录在语言资料卡片上,语言文字尽可能简单、精练、明了。
4. 将已记录好的卡片汇集后充分混合,再将其排列开来,务必一览无遗地摊开,接着由小组成员再次研读,找出最具亲和力的卡片,此时由主席引导效果更佳。
5. 小组感受资料卡所想表达的意思,而将内容恰当地予以表现出来,写在卡片上,我们称此卡为亲和卡。
6. 亲和卡制作好之后,以颜色区分,用回形针固定,放回资料卡堆中,与其他资料卡一样当作是一张卡片来处理,继续进行卡片的汇集、分群。如此反复进行步骤5的作业。亲和卡的制作是将语言的表现一步步提高了它的抽象程度,在汇集卡片的初期,要尽可能地具体化,然后一点一点地提高抽象度。
7. 将卡片进行配置排列,把一叠叠的亲和卡依次排在大张纸上,并将其粘贴、固定。
8. 制作亲和图,将亲和卡和资料卡之间相互关系,用框线连结起来。
框线若改变粗细或不同颜色描绘的话,会更加清楚。经过这8个步骤所完成的图,就是亲和图。当资料卡零散时造成混淆,如果完成亲和图,便可清晰地理顺其关系。
9. 亲和图完成后,所有的相关人员共同讨论,进一步理清其关系,统一大家的认识,并指定专人撰写报告。
五. 案例分析:某公司产品交期不准亲和图
第二章 关连图
一. 关连图的简要说明
关连图就是把现象与问题有关系的各种因素串联起来的图形。通过连图可以找出与此问题有关系的一切要图,从而进一步抓住重点问题并寻求解决对策。(参考图2.1)
图2.1 中央形关连图
二. 关联图法的应用
1. QA之方针展开与决定。
2. CWQC导入之推展时。
3. 市场抱怨处理或不良品问题点掌握。
4. 采取预防措施时。
5. 小团队活动的效果性推展。
6. 明确事件的内容和关系时。
三. 关联图的特点
1) 容易掌握关连关系,而有效的掌握重点。
2) 组员的共识容易形成,并增长见闻。
3) 对要因复杂的比其他手法,更易处理要因关连关系。
4) 表现形式不受拘束,图形可自由书写。
5) 不同成员图形呈现不同面貌,但结论应很相近。
四. 关联图法制作步骤
1. 决定主题,并依主题决定动作成员。
2. 列举原因,预先由主席定义主题,并要求成员预先思考,收集资料。
3. 整理卡片。
4. 集群组合,以推理将因果关系相近之卡片加以归类。
5. 以箭头联结原因结果,尽量以为什么发问,回答寻找因果关系。
6. 检讨整体的内容,可以再三修正,并将主题放于中间。
7. 粘贴卡片,画箭头。
8. 明确重点、将重要原因加以着色。
9. 写出结论、作总结。
五. 案例分析:老黄为何感冒?
第三章 系统图
一. 系统图的简要说明
当某一目的较难达成,一时又想不出较好的方法,或当某一结果令人失望,却又找不到根本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应用品管新七大手法之一的系统图,通过系统图,你一定会豁然开朗,原来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找不到原因的问题找到了原因之所在。
系统图就是为了达成目标或解决问题,以[目的——方法]或[结果—原因]层层展开分析,以寻找最恰当的方法和最根本的原因。系统图目前在企业界被广泛应用。
系统图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对策型系统图,另一种是原因型系统图。
1. 对策型系统图:以[目的—方法]方式展开,例如问题是“如何提升品质”,则开始发问“如何达成此目的,方法有哪些?”经研究发现有——推行零缺点运动、推行品质绩效奖励制度等。(以上为一次方法);“推行零缺点运动有哪些方法?”(二次方法);后续同样就每项二次方法换成目的,展开成三次方法,最后建立对策系统图。见图3.1。
图3.1 对策型系统图展开模式
2. 原因型系统图:以[结果—原因]方式展开,例如问题是“为何品质降低?”则开始发问“为何形成此结果,原因有哪些?”经研究发现原因是——人力不足、新进人员多等(以上为一次原因);接着以“人力不足、新进人员多”等为结果,分别追问“为何形成此结果,原因有哪些?”其中“人力不足”的原因有——招聘困难,人员素质不够等(二次原因);后续同样就每项二次原因展开成三次原因等,最后建立原因型系统图。见图3.2。
图3.2 原因型系统图展开模式
二. 系统图的应用
在企业管理中或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都会碰到一些复杂的事情,这些复杂的事情可以透过系统图得到分析并解决。系统图一般在以下情况下使用:
1) 新产品研制过程中设计质量的展开;
2) 制订质量保证计划,对质量活动进行展开;
3) 可当作因果图使用;
4) 目标、方针、实施事项的展开;
5) 任何重大问题解决的展开;
6) 明确部门职能、管理职能;
7) 对解决企业有关质量、成本、交货期等问题的创意进行展开。
在应用系统图时,应注意的事项:
1) 下级使用的方法和工具应具体规定,并且提出实施对策和行动计划;
2) 针对改善对策需要进行有效评估,确保改善对策的有效性。
三. 系统图的特点
1) 对较为复杂一些,或涉及面较广的项目或目标,效果更易突出,很容易对事项进行展开。
2) 协调、归纳、统一成员的各种意见,把问题看得更全面,方法和工具可能选得更恰当有效。
3) 容易整理、观看时简洁、直观、明了。
四. 系统图法制作步骤
系统图目前在企业内被广泛运用的图法,其制作步骤有以下九项:
1.组成制作小组,选择有相同经验或知识的人员。
2.决定主题:将希望解决的问题或想达成的目标,以粗体字写在卡片上,必要的时候,以简结精练的文句来表示,但要让相关的人能够了解句中的含意。
3.记入所设定目标的限制条件,如此可使问题更明朗,而对策也更能依循此条件找出来,此限制条件可依据人、事、时、地、物、费用、方法等分开表示。
4.第一次展开,讨论出达成目的方法,将其可能的方法写在卡片上,此方法如同对策型因果图中的大要因。
5.第二次展开,把第一次展开所讨论出来的方法当作目的,为了达成目的,在哪些方法可以使用呢?讨论后,将它写在卡片上,这些方法则称之为第二次方法展开。
6.以同样的要领,将第二次方法当成目的,展开第三次方法,如此不断地往下展开,直到大家认为可以具体展开行动,而且可以在日常管理活动中加以考核。
7.制作实施方法的评价表,经过全体人员讨论同意后,将最后一次展开的各种方法依其重要性、可行性、急迫性、经济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最好用分数表示。
8.将卡片与评价表贴在白板上,经过一段时间(1小时或1天)后,再集合小组成员检查一次,看是否有遗漏或需要修正?
9.系统图制作完毕后,须填入完成的年、月、日、地点、小组成员及其他必要的事项。
五. 案例分析:如何推行全面品质管理
目的 一次展开 二次展开 三次展开 评价 总分 排序
责任单位 完成期限 实施重点
重要性 可行性 急迫性 经济性
3 2 1 1 6 购买品管书籍
2 3 1 2 12 由周培公收集
3 3 2 1 18 ⑤ 由姚启圣安排
2 1 2 3 12 收集公开课资讯
3 3 2 2 36 ② 由QA课长提供
1 3 2 2 12 由人事提供资料
3 3 3 1 27 ③ 由人事收集资料
3 3 3 3 81 ① 由人事规划
2 2 2 3 24 ④ 收集公开课资讯
2 2 1 3 12 提案改善
2 2 1 1 4 编成手册
2 2 2 2 16 ⑥ 编成手册
说明:① 相关性很强3分、相关性一般2分、相关性弱1分。
② 总分=重要性×可行性×急迫性×经济性。
第四章 过程决定计划图(PDPC法)
一. PDPC法的简要说明
PDPC法是英文原名Process Decision Program Chart的缩写,中文称之为过程决定计划图。所谓PDPC法是针对为了达成目标的计划,尽量导向预期理想状态的一种手法。
任何一件事情的完成,它必定有一个过程,有的过程简单,有的过程复杂,简单的过程我们较容易控制,但有些复杂的过程,如果我们采用PDPC法,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最后达成目标。
一般情况下PDPC法可分为两种制作方法:
① 依次展开型:即一边进行问题解决作业,一边收集信息,一旦遇上新情况或新作业之前,即刻标示于图表上。
② 强制连结型:即在进行作业前,为达成目标,在所有过程中被认为有阻碍的因素事先提出,并且制订出对策或回避对策,将它标示于图表上。
二. PDPC法应用
在日常管理中,特别是高层管理干部,面对公司的复杂情况,往往理不清其过程关系,或事先未进行过程策划,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混乱。PDPC法在应用时应注意:
1. 新产品的设计开发过程中,对不利状况和结果,设法导向理想状态,防患于未然;
2. 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发生不测应迅速修正计划,增加必要的措施保证目标达成;
3. 工厂的企划、研究开发、营业等工作,绝大部分都要预测未来并拟订对策,以及如何实施,此时可利用PDPC图进行过程进度管理,达成目标。因PDPC法中使用了语言文字,而且其经过是依时间顺序加以标示的,故在实施对策时,只要检查PDPC图,就等于在进行过程管理。
4. 品管七大手法对于问题的发现及原因的追查都极有帮助,可是如果想有好的构想或创意,利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会比数值、数据更为有效。在PDPC法中一旦误判事实,则往后的预测作业皆无意义,因此首先利用QC七大手法,将事实的不良程度、影响原因一一举出,而在对策下达时,再使用PDPC法。
5. 在决策实施过程如不顺利时,再想纠正的话,不但延误时效,甚至状态的变化也会与发生时不一样,因此应借助PDPC图事先提出对策。
三. PDPC法制作步骤
在制作PDPC图时,只要能随着时间顺序的变化,来预测会产生何种状况,并针对状况提出因应对策,将对策的过程用图表表示。
依次展开型与强制连结型在基本理论是相同的,以下就针对强制连结型的制作步骤作以下说明:
1. 认识PDPC法的常用记号
• 表示起点或目标
• 表示对策或方法
• 表示决策之重点
• 表示时间的经过或事态之进行
• 表示资讯提供或不确定事态现象之引导路径
2. 将主题及预计理想目标写在卡片上,主题卡置于纸的上方,目标卡置于下方,中间则留白。
3.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有许多外在不允许之因素产生,我们称之为限制条件或前提条件,此种条件应先予以明确化,并标示于右上方。
4. 写出现有所知的各项事实。制作PDPC图时应以事实为依据,不可以以个人所想或推测来表示,如此将会使制成的PDPC图毫无用处。
5. 将步骤4中已得知的各项事实,以脑力激荡法(Brain Storming )由组员提出达成目标的对策,再从中选取最有效的对策。对于不明确的对策应检讨至明确为止,否则舍弃。从计划开始到达成目标之间,将卡片依时间顺序排列,作出达成目标的可能途径,并用箭头连结。结果一个途径所得到的情报,对其他途径有影响时应加以检讨,并以虚线来连结相互关连的事实。 请参考图4.1
图4.1 PDPC法运用纸片排列
6. 由组员检查PDPC图是否有遗漏之处。或将最后完成的PDPC图交经验丰富的上级主管检查,如发现有应追加之项目,应全组人员讨论后,再进行追加。
7. 将卡片贴在模纸上,并将某些路径所构成之过程,以细线框起来记入负责单位之名称。
四. 案例分析:完成QCC上课准备PDPC图
第五章 矩阵图
一. 矩阵图的简要说明
从问题事项中,找出成对的因素群,分别排列成行和列,找出其间行与列的相关性或相关程度的大小的一种方法。 在目的或结果都有二个以上,而要找出原因或对策时,用矩阵图比其他图方便。
矩阵图着眼于由属于行的要素与属于列的要素所构成之二元素的交点:
1. 从二元的分配中探索问题的所在及问题的型态。
2. 从元的关系中探求解决问题的构想。
在行与列的展开要素中,要寻求交叉点时,如果能够取得数据,就应依定量方式求出;如果无法取得数据时,则应依经验转换成资讯,再决定之,所以决策交叉点时,以全员讨论方式为之,并能在矩阵图旁注上讨论的成员、时间、地点及数据取得方式等简历,以便使用参考。
有时候交叉点的重要度各不相同,因此可用各种记号区别之,例如:
◎ 非常重要或有非常显著关联
○ 重要或有显著关联
△ 有关联
也可以用文字或数据写在交叉点上,使重要度更明确。
矩阵图借着交点作为“构想重点”有效地解决问题。它依其所使用的型态可分类为:L型矩阵、T型矩阵、Y型矩阵、X型矩阵、C型矩阵五大类。
1) L型矩阵图 2)T型矩阵图
A
A a4
a 1 a 2 a 3
a3
B b1
a2
b2 a1
b3 b3 b2 b1 c1 c2 c3
3)Y型矩阵图 4)X型矩阵图
A3
A2
A1
B3 B2 B1 C1 C2 C3
D1
D2
○ D3
• L型矩阵图
是最基本也是最普遍的矩阵图,L型矩阵图可用于表达目的与手段(或对策)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可用来表示结果与原因的关连性。是由A群要素与B群要素对应构成的。
• T型矩阵图
由两个L型矩阵图合并而得,其一是由A群要素与B群要素对应而成,别一图是由A群要素C群要素对应,两个L 型矩阵图组合成T型状态,故称之为T型矩阵图。
• Y型矩阵图
Y型矩阵图是由三个L型矩阵图所组合而成,分别是A、B群要素对应,A、C群要素对应与B、C群要素对应的L型矩阵图。它说明了在这三个L型矩阵图的三组要素A、B、C之间的相互对应情形,其做法、看法与T型矩阵图类似,但多了一组B、C群的对应关系,也因此由T型矩阵图的平面图形变成Y型矩阵图的立体图形。
• X型矩阵图
由A对应B、B对应C、C对应D、D对应A四个L型矩阵图组成。
注:C型图不常用,故这里不作介绍。
二. 矩阵图的应用
矩阵图应用比较广泛,一般应用在以下几种情况下:
1. 竞争对手分析时;
2. 新产品策划时;
3. 探索新的课题时;
4. 方针目标展开时;
5. 明确事件关系时;
6. 纠正措施排序时。
三. 矩阵图特点
1. 透过矩阵图的制作与使用,可以累积众人的经验,在短时间内整理出问题的头绪或决策的重点,可以发挥象数据般的效果。
2. 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非常明确,能够使我们掌握到全体要素的关系。
3. 矩阵图可根据多次元方式的观察,将潜伏在内的各项因素显示出来。在系统图、关联图、亲和图等手法已分析至极限时使用。
4. 矩阵图依行、列要素分析,可避免一边表现得太抽象、而另一边又太详细的情形发生。
四. 矩阵图制作步骤
以L型矩阵图为例,针对“工厂利润降低”的问题来制作矩阵图。
1. 首先,针对“工厂利润降低”的问题,运用系统图,找出一次、二次、三次原因,并就第三次原因制定对策。
2. 将第三次原因及对策排入L型矩阵图中。
3. 依相关程度(即此项对策与每项原因关连性)设定对应评比分数。
4. 各项对策分数加总后,取最高的三项,成为改善决策,并标出来,完成决策矩阵图。
五. 案例分析:“工厂利润下降”矩阵图
见科建品管七大手法P171页
第六章 矩阵数据解析法
一. 矩阵数据解析法简要说明
矩阵数据解析法是将已知的宠大资料,经过整理、计算、判断、解析得出结果,以决定新产品开发或体质改善重点的一种方法。
如果能从现有的数千、数万、及至数十万的资料中寻求方法,并非简单的作业。然而,若这些资料经过计算并整理后,可以得到所需要的有用的信息,,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
二. 矩阵图数据解法的应用
1. 客户需求调查;
2. 客户需求预测;
3. 竞争对手分析;
4. 新产品策划;
5. 明确事项内容;
6. 方针目的展开;
7. 方案优化。
三. 矩阵图数据解法的特点
1. 既可以运用感观获得的资料,也可以运用测量获得的数据分析。
2. 评价者的取样能确保此资料符合常态分布。
四. 矩阵解析步骤
为了方便说明,以下提供例子,解说了5个人针对4种汽车之性能及外观作评价,想找出顾客对汽车的哪些重点特别注意,以便研究新一代车重点。
步 骤 解 析
1.收集资料
车
A B C D
特性
全长 长 短 短 长
全宽 宽 窄 窄 宽
动力方向盘 有 有 有 无
座椅 跑 平车座 平车座 跑车座
价格 高 低 低 高
右图为5人对4部汽车的评价。其评价3分为佳;2分为中;1分为劣
车
A B C D
姓名
王敏 3 1 2 3
赵正 1 1 2 1
罗娜 2 2 1 2
聂创 1 1 1 3
彭艳 2 3 3 1
(二)先取A车及B车作相关系数之解析,计算如下:(Ai –A )2
Ai (Ai -A ) (Ai -A ) 2 Bi (Bi- B) (Bi- B) 2 (Ai -A ) 2 (Bi-B)
3 1 1 2 0 0 0
1 -1 1 3 1 1 -1
2 0 1 1 -1 1 0
3 1 0 2 0 0 0
1 -1 1 2 0 0 0
10 0 4 10 0 2 -1
2.求相关系数
r =
车类 A B C D
A 1 -0.35 0.90 -0.60
B -0.35 1 0.00 0.85
C 0.90 0.00 1 -0.43
D -0.60 0.85 -0.43 1
3.作成矩阵
4.判断
(2个向量相叠)完全
正相关
有些正相关 30°
车子 A.C B.D A.D
全 长
全 宽br/>动力方向盘 ◎ ×
座 椅
价 格
流线型 ◎ △ ×
备 件
TURBD ◎ △ ×
没有相关 90°
r =0
有此负相关
120°
完全负相关
r =-1
5.结果
就AC、BD中,由于为正相关,所以取相同的项目。可知道“流线型”及“TURBO”为消费者所想要的。而AD为负相关,所以取不同的项目,其资料如AC、BD般,此项调查显示了“流线型”及“TURBO”主导了汽车的销售。
第七章 箭头图法
箭头图法即网络分析技术。
在工业、交通运输、军事以及其他各项工作中,都有一个计划安排问题,人们都期望多快好省地完成任务。长期以来,在工程技术和科研生产计划安排方面,一直沿用甘特图(又称Gatt 图)的方法,如图9-22所示。它的特点是列出静止状况,不能反映出项目之间错综复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不能反映出主要的关键事项,也不能反映出总体和全局。
时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A
B
C
D
E
F
图9-01甘特图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工程或任务和日益复杂,凭经验或简单的分析、比较、推断常常误事,不能满足客观事物发展的要求。因此,需要有更加科学、更加完善的方法来解决计划安排的问题,以提高工作质量。
50年代以来,国外就在探讨有关此方面的问题。1956年美国杜邦公司的数学家、工程师组成的小组,在兰德公司的配合下,提出了运用图论的方法来表示计划并把这种方法定名为“关键路线法”(Critical Pa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