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方国家节日及美国节日的来源和活动内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2 11:14:45
关于西方国家节日及美国节日的来源和活动内容
关于西方国家节日及美国节日的来源和活动内容
关于西方国家节日及美国节日的来源和活动内容
复活节是最古老最有意义的基督教节日之一.它庆祝的是基督的复活,世界各地的基督徒每年都要举行庆祝.复活节还象征重生和希望.时间是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
复活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的节日.传说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死后第三天复活升天.每年在教堂庆祝的复活节指的是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如果月圆那天刚好是星期天,复活节则推迟一星期.因而复活节可能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间的任何一天.
典型的复活节礼物跟春天和再生有关系:鸡蛋、小鸡、小兔子、鲜花,特别是百合花是这一季节的象征.复活节前夕,孩子们为朋友和家人给鸡蛋着色打扮一番.这些蛋有的煮得很老,有的只是空空的蛋壳.复活节那天早上,孩子们会发现床前的复活节篮子里装满了巧克力彩蛋、复活节小兔子、有绒毛的小鸡及娃娃玩具等.据说复活节兔子会将彩蛋藏在室内或是草地里让孩子们去寻找.一年一度的美国白宫滚彩蛋活动经常被电视台实况转播.
在多数西方国家里,复活节一般要举行盛大的宗教游行.游行者身穿长袍,手持十字架,赤足前进.他们打扮成基督教历史人物,唱着颂歌欢庆耶稣复活.如今节日游行已失去往日浓厚的宗教色彩.节日游行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具有浓烈的民间特色和地方特色.在美国,游行队伍中即有身穿牛仔服踩高跷的小丑,也有活泼可爱的卡通人物米老鼠.在英国,游行多以介绍当地的历史和风土人情为主,游行者化装成为苏格兰风笛乐队以及皇宫卫士,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复活节的到来还使人们纷纷换上新衣.过去基督教教徒会在节前去教堂行洗礼,然后穿上自己的新袍,庆祝基督的新生.穿戴一新的习俗保留至今,因为人们认为节日里不穿新衣是要倒运的.复活节期间,人们还喜欢彻底打扫自己的住处,表示新生活从此开始.
在欧洲,因为有四旬期(复活节前40天)的守斋的缘故,在每次复活节用餐前,都先予以祝圣;因此第七世纪时,就有祝圣羔羊的记载出现了,之后又多了油脂和火腿的祝圣.
其实四旬节守斋是禁止吃蛋类的.到了十二世纪,才开始有鸡蛋的祝圣;因此在复活节时,天主教徒会把蛋涂成红色,请神父祝圣,自己也用作礼物送给朋友,这是为什么现在复活节都要送彩蛋的最早起源.
除了鸡蛋外,还有其它食品,如奶油、乳酪、面包等的祝圣.在礼仪改革前的圣教典礼中,仍保留了羔羊、蛋、面包的祝圣经文.
在欧洲许多国家,复活主日的主餐均食羔羊肉,因为在祝圣羔羊时,可让人纪念摩西借着羔羊的血,领导以色列人出埃及,而这羔羊(后来称为逾越节的羔羊)是耶稣的预表:他是上帝的圣洁羔羊,藉他在十字架上所留的血,使人类得以洗净罪,脱离魔鬼的奴役.
智利复活节岛上的巨型石像
蛋也象征春天及新生命的开始.到了基督徒的时代,更赋予了一层宗教意义:象征耶稣复活走出石墓.
而面包则使基督徒们想到耶稣是永生的活粮.在欧洲许多国家中,复活节通常会另外烤制特别的复活节面包,面包上画有基督耶稣的字样、十字架,或羔羊的图案等,以纪念基督.
在西方国家,每年的10月31日,有个“Halloween”,辞典解释为“The eve of All Saints'Day”,中文译作:“万圣节之夜”.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这一夜是一年中最“闹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节”.
两千多年前,欧洲的天主教会把11月1日定为“天下圣徒之日” (ALL HALLOWS DAY) .“HALLOW” 即圣徒之意.传说自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凯尔特人 (CELTS) 把这节日往前移了一天,即10月31日.他们认为该日是夏天正式结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伊始,严酷的冬季开始的一天.那时人们相信,故人的亡魂会在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借此再生,而且这是人在死后能获得再生的唯一希望.而活着的人则惧怕死魂来夺生,于是人们就在这一天熄掉炉火、烛光,让死魂无法找寻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之魂灵吓走.之后,他们又会把火种烛光重新燃起,开始新的一年的生活.传说那时凯尔特人部落还有在10月31日把活人杀死用以祭奠死人的习俗.
到了公元1世纪,占领了凯尔特部落领地的罗马人也渐渐接受了万圣节习俗,但从此废止了烧活人祭死人的野蛮做法.罗马人庆祝丰收的节日与凯尔特人仪式结合,戴着可怕的面具,打扮成动物或鬼怪,则是为了赶走在他们四周游荡的妖魔.这也就是今天全球大部分人以古灵精怪的打扮,来庆祝万圣节的由来.时间流逝,万圣节的意义逐渐起了变化,变得积极快乐起来,喜庆的意味成了主流.死魂找替身返世的说法也渐渐被摒弃和忘却.到了今天,象征万圣节的形象、图画如巫婆、黑猫等,大都有友善可爱和滑稽的脸.
很多民族都在万圣节前夜有庆典聚会,这又被叫做“All Hallow E'en”、“The Eve of All Hallows”、“Hallow e'en”,或者“The eve of All Saintas'Day”.最终约定俗成演变成了“Halloween”,中文意译成了万圣节之夜.
万圣节的习俗——不请吃就捣乱
万圣节的一个有趣内容是“Trick or treat”,这习俗却并非源自爱尔兰,而是始于公元九世纪的欧洲基督教会.那时的11月2日,被基督徒们称为 “ALL SOULS DAY”(万灵之日).在这一天,信徒们跋涉于僻壤乡间,挨村挨户乞讨用面粉及葡萄干制成的“灵魂之饼”.据说捐赠糕饼的人家都相信教会僧人的祈祷,期待由此得到上帝的佑护,让死去的亲人早日进入天堂.这种挨家乞讨的传统传至当今竟演变成了孩子们提着南瓜灯笼挨家讨糖吃的游戏.见面时,打扮成鬼精灵模样的孩子们千篇一律地都要发出“不请吃就捣乱”的威胁,而主人自然不敢怠慢,连声说“请吃!请吃!”同时把糖果放进孩子们随身携带的大口袋里.
另外还有南瓜雕空当灯笼的故事.这又是源于古代爱尔兰.故事是说一个名叫 JACK 的人,是个醉汉且爱恶作剧.一天 JACK 把恶魔骗上了树,随即在树桩上刻了个十字,恐吓恶魔令他不敢下来,然后 JACK 就与恶魔约法三章,让恶魔答应施法让 JACK 永远不会犯罪为条件让他下树. JACK 死后,其灵魂却既不能上天又不能下地狱,于是他的亡灵只好靠一根小蜡烛照着指引他在天地之间倘佯.
妖魔鬼怪翩翩起舞
2004年10月30日,一名手持气球的罗马尼亚
儿童在首都布加勒斯特参加万圣节活动.
在古老的爱尔兰传说里,这根小蜡烛是在一根挖空的萝卜里放着,称作“JACK LANTERNS”,而古老的萝卜灯演变到今天,则是南瓜做的 Jack-O-Lantern 了.据说爱尔兰人到了美国不久,即发现南瓜不论从来源和雕刻来说都比萝卜胜一筹,于是南瓜就成了万圣节的宠物.
孩子们喜爱的节日
万圣节是儿童们纵情玩乐的好时候.它在孩子们眼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节日.夜幕降临,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颜六色的化妆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上一盏“杰克灯”跑出去玩.“杰克灯”的样子十分可爱,做法是将南瓜掏空,外面刻上笑眯眯的眼睛和大嘴巴,然后在瓜中插上一支蜡烛,把它点燃,人们在很远的地方便能看到这张憨态可掬的笑脸.
收拾停当后,一群群装扮成妖魔鬼怪的孩子手提“杰克灯”,跑到邻居家门前,威吓般地喊着:“要恶作剧还是给款待”、“给钱还是给吃的”.如果大人不用糖果、零钱款待他们,那些调皮的孩子就说到做到:好,你不款待,我就捉弄你.他们有时把人家的门把手涂上肥皂,有时把别人的猫涂上颜色.这些小恶作剧常令大人啼笑皆非.当然,大多数人家都非常乐于款待这些天真烂漫的小客人.所以万圣节前夜的孩子们总是肚子塞得饱饱的,口袋装得满满的.
万圣节前夜最流行的游戏是“咬苹果”.游戏时,人们让苹果漂浮在装满水的盆里,然后让孩子们在不用手的条件下用嘴去咬苹果,谁先咬到,谁就是优胜者.
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称为圣诞
节.
从12月24日于翌年1月6日为圣诞节节期.节日期间,各
国基督教徒都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圣诞节本来是基督教徒
的节日,由于人们格外重视,它便成为一个全民性的节日,
是西方国家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可以和新年相提并论,类
似我国过春节.
西方人以红、绿、白三色为圣诞色,圣诞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用圣诞色来装饰.红
色的有圣诞花和圣诞蜡烛.绿色的是圣诞树.它是圣诞节的主要装饰品,用砍伐来的杉、
柏一类呈塔形的常青树装饰而成.上面悬挂着五颜六色的彩灯、礼物和纸花,还点燃着圣
诞蜡烛.
红色与白色相映成趣的是圣诞老人,他是圣诞节活动中最受欢迎的人物.西方儿童在
圣诞夜临睡之前,要在壁炉前或枕头旁放上一只袜子,等候圣诞老人在他们入睡后把礼物
放在袜子内.在西方,扮演圣诞老人也是一种习俗.
圣 诞 的 由 来
圣诞节的由来耶稣的生日究竞是哪一天,其实早无据可查.为什么
要把12月25日定为圣诞节呢?这是在5世纪中叶由教会规定的.公元354
年,在“菲洛卡连”日历中第一次写明12月25日是耶稣的生日,到5世
纪西方普遍接受了这个日期为圣诞节.
圣诞树
据称,圣诞树最早出现在古罗马12月中旬的农神节,德国传教士尼古斯在公元8世纪
用纵树供奉圣婴.随后,德国人把12月24日作为亚当和夏娃的节日,在家放上象征伊甸园
的“乐园树”,上挂代表圣饼的小甜饼,象征赎罪;还点上蜡烛,象征基督.
到16世纪,宗教改革者马丁.路德,为求得一个满天星斗的圣诞之夜,设计出在家中布
置一颗装着蜡烛的圣诞树.不过,西方关于圣诞树的来历流行着另一种说法:有个善良的
农民,在圣诞节那天,热情地招待了一名流浪的孩子,临别时,孩子折下一树枝插在地上
树枝立即长成大树,孩子指着这树对农民说,每年今日,树上都长满礼物,以报答你们的
盛情.所以,今天人们所见的圣诞树上总是挂满了小礼物.
.荷斯利设计的.卡片上画的是一个贵族家庭,三代人一齐举杯对一位不在场的亲友表示祝
贺.当时他印了1000张,没有用完的印刷厂就以每张1先令的价钱卖出.圣诞卡就这样诞生
了.
圣诞歌
长期以来,一直流行的圣诞歌主要有三个,一个是《平安夜》;一个是《听,天使报
佳音》;第三个是《铃铛儿响叮当》.
圣诞老人
圣诞老人原指公元4世纪时小亚细亚专区 的主教尼古拉,他因和蔼可亲
慷慨济贫万里闻名.到了6世纪,东方把他尊称为圣尼古拉.由于民间有关尼
古拉的传说中,都联系到少年儿童和礼物,从此,圣诞老人便成为专门在圣
诞节向孩子们送礼物的慈祥老人的形象.到了18世纪,通过文学和绘画,圣
诞老人逐渐成为身穿红外衣的白胡子、白眉毛老人形象.
圣诞卡
世界上第一张圣诞卡是1843年英国人亨利.高乐爵士提议,由约翰.卡尔葛
圣诞礼物
据《圣经》记载,来自东方的圣人在耶稣降生的时候赠送礼物,这就是圣诞老人为儿
童赠送礼品习俗的由来.英国少年儿童在圣诞前夕把长统袜子放在壁炉旁,相信圣诞老人
在夜里会从大烟囱下来,给他们带来满袜子的礼物.法国的少年儿童把鞋放在门口,让“
圣婴来时把礼物放在鞋里面.”
圣诞大餐
正像中国人过春节吃年饭一样,欧美人过圣诞节也很注重全家人围坐在圣诞树下,共
进节日美餐.
圣诞大餐吃火鸡的习俗始于1620年.这种风俗盛于美国.英国人的圣诞大餐是烤鹅,
而非火鸡.奥大利人爱在平安夜里,全家老小约上亲友成群结队地到餐馆去吃一顿圣诞大
餐,其中,火鸡、腊鸡、烧牛仔肉和猪腿必不可少,同时伴以名酒,吃得大家欢天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