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管理本质 如何理解经营和管理的区别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6 10:55:19
回归管理本质如何理解经营和管理的区别回归管理本质如何理解经营和管理的区别回归管理本质如何理解经营和管理的区别■陈春花华南理工大学教授20年来,晃动在中国企业家眼前的管理理论层出不穷、纷繁芜杂,然而,如

回归管理本质 如何理解经营和管理的区别
回归管理本质 如何理解经营和管理的区别

回归管理本质 如何理解经营和管理的区别
■ 陈春花华南理工大学教授20年来,晃动在中国企业家眼前的管理理论层出不穷、纷繁芜杂,然而,如何理解、应用这些西方成熟的管理理论,一直是中国企业管理者的困惑所在,甚至产生了种种误解.基于近20年的学术研究与企业管理实践,陈春花教授试图在其新书《中国管理10大解析》中,从企业领袖角色、组织结构重建、企业文化再造、企业转型途径等角度,对中国企业20年来普遍存在的10大经典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和分析,引领中国企业管理者回归管理的本质.《北大商业评论》:您在书中提到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要回到管理的本质.那么,您如何理解管理的本质?陈春花:如何理解管理,一直是决定管理行为的一个关键.由于中国大部分的管理者,都是凭经验来累积管理的知识,所以对于管理的理解多数是经验的传递和实践的总结.但是管理是有着自己的特性和本质的,这种特质和本质与经验和实践没有关系,它是管理自身的含义,所以我强调需要回到管理的本质进行思考和行动.在我看来,管理最为重要的是三个基本观念:一个是绩效观,一个是分配观,一个是经营大于管理.也就是说,管理必须对绩效负责,没有产生绩效的一切行为都不是管理的行为,因此在管理的问题上,不应该用我们以往的习惯来评价.其次,作为管理一定要不断地分配,分配权力、责任和利益.有人曾经问我,20年中国管理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我谈到其中一个问题是分配,我们没有学会或者形成分配的机制和习惯.最后,管理本质上是服务,是对经营的服务,因此,管理相对于经营来说是不太重要的,不要把管理看得太过重要.如果把管理看得太重要了,反而是对经营的一个伤害.我一直认为,相对于经营,中国企业在管理上付出过多.我们总是把最好的人才放在管理岗位上,我们总是让管理者而不是经营者拥有更多的资源,我们总是习惯以管理职位来表明这个人的重要性;更可怕的是常常让管理人员做出多种决定,而他们又远离经营的一线.《北大商业评论》:您提到经营大于管理.这里,我们应该如何理解经营和管理的区别? 陈春花:经营是选择对的事情做,管理是把事情做对.所以经营是指涉及市场、顾客、行业、环境、投资的问题,而管理是指涉及制度、人才、激励的问题.简单地说,经营关乎企业生存和盈亏,管理关乎效率和成本.这就是两者的区别.我坚持经营大于管理,因为经营决定生死.如果做的事情本身是错的,那么不管管理做得如何好,其实都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很多企业其实管理做得并不差,差的是在经营上没有太多的变化和创新,反而在管理上不断地寻求变化.这样就导致了我们很多企业管理水平远大于经营水平,而当管理水平高于经营水平的时候,只会出现企业亏损的结局,这是我最怕见到的情况.《北大商业评论》:您提出的“管理的本质”对所有的企业都适用吗?还是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产业、不同规模的企业有所不同?陈春花:管理的本质对所有企业都适用,甚至对行政管理以及非营利机构都适用,不管企业发展阶段、所处产业或者规模是否相同.管理涉及到所有人,如果不能回到管理的本质上去做管理行为的选择,就会导致我们无法评价管理行为的客观性,也就无法用一个明确的管理标准对待管理行为.20年来中国企业一直是付出最多、投入最大,很多人认为这是发展初期必须付出的,也有人认为这是市场化必须付出的,更有人认为我们要用20年抢回时间与发达国家赛跑.但是我不同意这些说法.我还是坚持认为,我们的付出如此之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不了解管理的本质,做了很多无效的行为.如果把这些叫做交学费,我会同意.《北大商业评论》:过去20年里,中国企业在管理探索上有哪些值得赞许的地方,又存在哪些普遍的问题?陈春花:中国企业在管理上有很多值得赞许的地方,我个人认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领导者的作用发挥.我们一直很强调领导者的作用,比如在官一任/造福一方等,这些说法都看到领导者有着非凡的作用.一个领导者如果发挥作用,就能够清晰地看到管理的绩效,所以我们看到张瑞敏所带领的海尔、柳传志所带领的联想、任正非所带领的华为……他们非凡的领导才能造就了中国杰出的企业. 目标细分的习惯.中国企业在目标管理上有着非常好的经验.一则源于过去计划经济的实践,二则源于管理者对自身的认识.所以很多企业会细分目标,层层考核.这样一来,虽然与理论上所讲的目标管理还有些偏差,但在现实中,还是发挥了目标导向的作用,使得目标成为约束大家的一个方法.集体决策.在一些重大的事件中,中国企业管理还是注重集体决策,这样保证了企业不会走太多弯路,也正是具有了这个决策机制,大部分中国企业在20年的摸索中能够一路走过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注重发挥个人能力.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个销售决定一个企业的市场、一个技术员决定一个企业的技术等现象.这些现象虽然有它的局限性,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企业对于个人能力的发挥是非常关注的.但是,中国企业管理也存在着非常普遍的问题:注重管人而非管事.大部分中国企业管理都在管理人,并不知道管理其实是管事而不是管人.所有规章制度都以如何制约人出发,而没有从如何做事出发,导致无法做事.领导者的心态而非管理者的心态.观察中国的管理者,会发现大部分管理者比较关心企业的变化、方向和成长,但是作为管理者应该关心的绩效、稳定、问题解决等却没有得到重视.因此出现人人关心企业、人人没有贡献的局面.在意个人的绩效而非组织的绩效.我们的大部分管理来自于个人能力的发挥,这本身没有什么错误;但是如果个人的发挥并没有带来组织绩效的倍数增长,我们就需要反思个人的发挥是否正确.在管理理论的演变中,首先需要发挥的是生产力的效率,之后是组织效率,最后才是个人的效率.换个角度说,就是组织效率需要服务于生产力的效率,个人的效率需要服务于组织的效率.如果只是强调个人的绩效发挥,没有关注到组织绩效的发挥,结果很可能是个人绩效的发挥是以牺牲组织绩效为代价的.错误的管理逻辑.在很多人的管理逻辑里都是认为:向下管理,对上负责.这个逻辑是极其错误的,应该是向上管理,向下负责.我们一直以来的错误逻辑,导致了很多人不是有意识地配合上级的工作,也没有真正为下属的成长负起责任.结果是上司的绩效无法体现,下属的绩效也无法体现.没有遵循管理的规律.管理有着自身的规律,所以管理才被称为科学.但是大部分管理者并没有很好地去掌握管理的规律,反而只是停留在管理理论和管理概念当中.他们一方面用管理理论和管理概念来解释管理的实践,另一方面沿着自己的管理经验解决问题.所以,尽管MBA教育在中国开展了十几年,但因为没有对于管理规律的传授和分享,我们的管理习惯仍没有真正改变.我们倒不如在管理中只把握一个最为简单的规律:管理不谈对错,只是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北大商业评论》:您认为,中国企业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是自身的问题,还是由于环境、发展条件所限?陈春花:中国企业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更多的还是自身的问题.我不能说完全与环境和发展条件无关,因为管理从来就是基于环境和发展条件的,但是抛开环境和发展条件来看,或许对于我们理解中国管理存在的问题会更有意义一些.中国经济在过去20年的快速发展,掩盖了我们在管理上的不足,给了很多人一个假象,似乎我们的管理与企业快速发展是相适应的.但事实并不是这样.我们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根本原因不在于管理而在于市场.正是因为经营永远大于管理,管理才能够在经营发展的带动下发展.而当企业的发展不再以外界拉动而必须以自身拉动的时候,管理的能力就需要展示出来.这个时候我们还是要清醒地判断我们的管理.《北大商业评论》:在您的书中,多次提到领袖的境界和胸怀的重要性.根据您的观察,企业领袖的境界与胸怀和哪些因素有关?比如教育背景、经历、环境变化、当地文化,或者您认为企业领袖的产生是很偶然的因素?陈春花:领袖的境界和胸怀是非常重要的.我常常感慨中国企业的短命,很多人把中国企业寿命不长归结为企业战略的错误,我更倾向于企业家的自我封顶是归因.企业领袖的境界和胸怀可能与您所谈的所有因素相关:教育背景、经历、环境变化、当地文化等,但是最为关键的应该是他的信仰和价值追求.一个企业领袖如果以顾客价值为导向,相比于以赢利为导向,我相信两者的境界和心胸会相差很远.前一时期热播的韩国电视剧《大长今》,我在感慨于主人公毫不气馁的精神的同时,却被其中一个环节所深深感动:当大长今考医女的时候,老师没有给她及格,原因是她太过自信,敢于为任何人做疾病诊治.当时,大长今觉得委屈,我也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当老师把真实的原因告诉大长今的时候,我也被震惊了.老师说:“一个医生必须要怀有恐惧之心,要对生命具有恐惧感,这样他才不会被自己的医术蒙蔽.而长今你太自信,没有恐惧之心,所以你不具备做医生的资格.”医生为病人诊治不是基于医术,而是基于对生命的恐惧.那么,管理者做经营也应该是这样的道理,我们不是基于管理知识和管理经验,而是基于对变化和生命的恐惧,才具备做管理者的资格.这种基于变化和生命的恐惧,正是回归到心灵的守护,这也就是企业领袖的境界与胸怀.《北大商业评论》:您提到企业家的信仰和价值追求的重要性,那么,企业领导人的信仰和价值追求又是如何形成的? 陈春花:企业家的信仰和价值追求不能完全来自于后天,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企业家本人自身的修炼.在我看来,对于财富的态度是关键.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谈论什么样的赢利才是企业应追求的赢利.我认为:“具有人性关怀的赢利”才是企业应追求的赢利.如果我们不具备这样的财富观,不管获得多少财富,我们也无法保证这些财富具有价值.一旦市场的评价标准调整,可能就无法拥有或者分享这些财富.韩国现代集团的遭遇也许能够说明问题*.我也曾经记得彼得·德鲁克很多年前说过的一句话,这句话并没有被很多人传播,但是对我的影响很大.他说:“在财政的意义上和在法律的意义上(不是在经济的意义上和公司的意义上),一个已经有120年历史的公司活不过25年.”这句话之所以给我很深的触动,是因为对于企业而言,必须财务保守和法律保守,这才是永久存活的基本条件.《北大商业评论》:您非常提倡组织内要有奉献精神,强调员工要有主人翁精神.但我们也能听到另一种观点“公司不是家”、“用做生意的态度对待工作”.这可不可以理解为现实中的组织是非常复杂的,从而“用做生意的态度对待工作”也是一种无奈的博弈选择呢?陈春花:没有错,我很强调组织内的奉献精神和员工的主人翁精神,我也更加承认“公司不是家”.这两者并不矛盾,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如果站在理解公司的角度,我非常同意要以“公司不是家”的理解来看待公司.如果把公司看作是自己的家,必然会导致人们关注情感、兴趣和爱好.但是公司是一个正式组织,在正式组织里首先需要关注的是权力、责任和目标,而非情感、爱好和兴趣.这就决定了您要以“用做生意的态度对待工作”,关注您的权力,也关注您的责任和目标,有付出就要有回报,这是非常正确的.但是如果您站在理解个人与公司关系的角度,我就坚持您要奉献了.这是因为:一个人需要在公司里面承担一个特定的角色,而这个角色是由分工决定的.如果您不能够分担,不能够为别人的工作作出贡献,那么在分工的前提下,您会失去机会.所有只有奉献,才有可能得到分工,从而得到您的机会,因此要求您要有主人翁的精神做好每一件事,发挥每一次的作用,否则您会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