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的五篇评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9 08:44:35
地理的五篇评论
地理的五篇评论
地理的五篇评论
1.陕西,山西等地区500年以来的大旱!季风气候降水不稳定,水源稀少,深居内陆水汽输送少.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不节约用水.
2.全球气候变暖与强风,强降水,有关,尤其在北半球.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导致大气逆辐射增强,使得全球气候变暖
3.中国南极科考归来.这个可靠的很多,你可你参考2010年北京各城区的模拟题
4.南方强降雪!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不稳定,收太平洋的水汽影响,受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影响形成大规模的降水.
5.现在的西藏的区降雪会导致什么?到初春时形成融雪性洪水!
仅供参考,如有不好请见谅!
你可以分析中东纷乱的地理原因,比如说战争的本质与当地石油资源掠夺的关系,分析该地重要的地缘政治。
分析一下瓦良格号和我国蓝色国土的建设
分析卡扎菲将何去何从
最近经过中国科学家的努力证明始祖鸟不再是鸟类的祖先,这个过程非常的艰辛,你可以就此写一个有关科学探索精神方面的也可以
南海争端的地缘政治
从高铁的发展谈谈我国铁路和交通的建设
这些都是啊...
全部展开
你可以分析中东纷乱的地理原因,比如说战争的本质与当地石油资源掠夺的关系,分析该地重要的地缘政治。
分析一下瓦良格号和我国蓝色国土的建设
分析卡扎菲将何去何从
最近经过中国科学家的努力证明始祖鸟不再是鸟类的祖先,这个过程非常的艰辛,你可以就此写一个有关科学探索精神方面的也可以
南海争端的地缘政治
从高铁的发展谈谈我国铁路和交通的建设
这些都是啊
收起
地球表面的2/3虽然被水覆盖,但其中97.5%是咸水,在余下的2.5%的淡水中,又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冰川、冰雪。人类可利用的淡水只占全球水总量的0.26%,而这些淡水大部分是地下水。实际上,人类可以从江河湖泊中取用的淡水只占水总量的0.014%。有人比喻说,在地球这个大水缸里可用的淡水只有一汤匙,而这一汤匙水又遭到严重污染。
据联合国统计,全球淡水消耗量自20世纪初以...
全部展开
地球表面的2/3虽然被水覆盖,但其中97.5%是咸水,在余下的2.5%的淡水中,又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冰川、冰雪。人类可利用的淡水只占全球水总量的0.26%,而这些淡水大部分是地下水。实际上,人类可以从江河湖泊中取用的淡水只占水总量的0.014%。有人比喻说,在地球这个大水缸里可用的淡水只有一汤匙,而这一汤匙水又遭到严重污染。
据联合国统计,全球淡水消耗量自20世纪初以来增加了约6―7倍,比人口增长速度高2倍。全球目前有14亿人缺乏安全清洁的食用水,即平均每5人中便有1人缺水。估计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30亿人缺水。波及的国家和地区达40多个,主要为非洲和中东地区,印度、秘鲁、英国、波兰及中国部分地区亦会受到影响。
在全国600多座建制市中,有近400座城市缺水,其中缺水严重的城市达130多个,全国城市每年缺水60亿立方米,日缺水量已超过1600万立方米。缺水给城市工业产值造成的损失在1200亿元以上,且呈增长之势。
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按国际上的通行标准,人均拥有水资源2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边缘,人均有水1000立方米为起码的要求线,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16亿~17亿,以16.5亿人计算,届时我国人均水量1700立方米。
预计到2000年,我国年缺水量将猛增到180多亿立方米。如果我们把水的有效利用率提高10%,每年可节水400多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已从1980年的20%提高到现在的30%左右,有的城市已达到70%。但我国城市水的重复利用率还是较发达国家低许多,一些重要产品的单位耗水量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几倍、甚至几十倍。
目前我国因污染而不能饮用的地表水占全部监测水体的40%,流经城市的河段中78%不适合作为饮用水源,50%的地下水受到污染,64%的人正在使用不合格的水源。据水利部门对全国约七百条大中河流近十万公里河长检测的结果表明:我国现有河流近1/2的河段受到污染,1/10的河流长期污染严重,水已失去使用价值,这使前述缺水状况雪上加霜。由于污染严重,目前淮河上游一半支流的河水完全失去利用价值,干流在枯水期完全不能利用的水占62.5%。水资源占全国总量12%的珠江由于污染也出现缺水,不少河道发黑、发臭;广州市区河段水质已劣于五类标准,江水中含有毒物质超过了20余种,为此广州市被迫花巨资改向几十公里以外的西江和东江去取水。进入90年代,长江流域的污水排放量与日俱增,每年平均约达142亿立方米,占全国年均排污总量的40%,上海市的取水口已由昔日的黄浦江伸向了长江干流中心。目前,我国以水库作为供水水源的能力为每年5400亿吨,虽然多数供水水源的水质良好,但已有1/3的水库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水和空气一样,是人和一切生物所必需的。人离不开水,动植物也离不开水,科学家早已证实,早期的原始生命缘于水。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水是生命之源。在自然界中,大海、江河、湖泊、冰川以及地下水,构成了一个水的世界,科学家称它们为水圈。水圈和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世界。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在海洋出现之前,地球和太阳系中的其它行星一样,没有任何生命。海洋的暖湿气流是形成云雨的主要因素。在阳光的照射下,大量的水蒸气涌向天空,随着气流飘向大陆,在冷空气的作用下,形成降雨,一部分雨水通过江河重新回到两极和大海,另一部分则渗透到地下,成为地下水。而在南北两极和大陆高寒地带,降水是以雪的形式出现的。由于气温过低,大量的积雪又难以变成坚冰,于是便形成了冰川。我国的喜马拉雅山和昆仑山上的冰川,是青藏高原和新疆地区的主要水源地,连我们的母亲河黄河、长江,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冰峰雪线。每年夏季,当太阳的光辉照射到冰峰的时候,融化的冰雪顺着沟壑江河,流向原野,流向牧场,成了当地人畜饮用和农牧灌溉的主要水源。
丰富的水资源给万物带来生机,使生态保持平衡。从太空观察,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星球,71%的地球面积为水所覆盖,然而,人们很难想象,传统观念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已开始成为稀有资源,水资源保护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据科学家估计,地球储水总量13.7亿立方公里,而淡水却只占其中的2.5%。淡水的68.7%又封存于两极冰川和高山永久性积雪之中,这么一来,地球上只有不到1%的可利用淡水,存在于地下蓄水层、河流、湖泊、土壤、沼泽、植物和大气层中,这当中又有很大一部分不易取得。根据联合国关于一个国家如果每人每年供水不足1000立方即为缺水国家的标准来看,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淡水占有量仅占世界的8%,人均淡水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值的1/3,是众所周知的贫水国家。
水资源短缺造成的最为严重的后果,便是一些国家的人民身体健康状况恶化。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现在发展中国家有10亿人喝不上淡水,全世界每年有1000万人死于因饮用脏水或污染水引起的疾病。而更令人不安的是,在世界许多地区,都隐伏着国与国之间为争夺水资源而发生冲突的危机。水资源危机中另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便是城市缺水问题,在联合国列出的最有可能面临缺水问题的城市名单中包括我国的北京和上海,另外还有开罗、孟买、雅加达、墨西哥等特大城市。
我国是个多山多河的国家,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江河有1500多条。但我国人口众多,相对而言,水资源比较贫乏。就全世界而言,工业的高度发展,不仅对淡水的使用量越来越大,排放的大量污水对江河湖泊以及大海的污染也日甚一日,以至使大海出现赤潮,江河鱼虾绝迹,有的甚至成为臭河、死河。
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已成了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
漫谈地球 一、 地球的宇宙环境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在无限的宇宙空间中,地球只不过是沧海之一粟,它处在永不止息的运动中。 二、 地球的特点 1、 自身构成特点 (1) 内部构造:地球的内部结构可以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和地核。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包层,这就是地球大气层。 (2) 运动周期:地球就像一只陀螺,沿着自转轴自西向东不停地旋转着。她的自转周期为23小时56分4秒,约等于24小时。 同时,地球还围绕太阳公转,她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轨道的半长径达到149,597,870公里。 公转一周要365.25天,为一年。 2、 普通性与特殊性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方面看,地球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员,但是,存在生命尤其是高级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 (1) 普通性 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球在太阳系中并不居显著的地位,但由于人类定居和生活在地球上,因此对它不得不寻求深入的了解。 它是行星地球, 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地球是第3个行星,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496亿千米,这个距离叫做一个天文单位。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的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公转、自转运动,与其它行星相比,尤其与类地行星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按八大行星离太阳的距离来说,地球处于第三位;按质量和体积比较,地球都处于第五位。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速度,在八大行星中,既不是最快,也不是最慢,其平均密度与其它类地行星也差不多所以,从这些方面看,地球确是一颗普通行星。 (2) 特殊性 自身条件:地球只是一颗普通的行星。但由于地球在太阳系中是唯一具有水圈和生物圈的行星,其大气圈也是独特的。它具备了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充足的水分,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份,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等,在地球上产生了目前所知道的唯一的高级智慧生命——人类。从这种意义上说,地球是宇宙中一颗特殊的行星。 外部环境: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看,主要有以下两个有利条件:(1)太阳在过去50亿年中没有明显的变化,并还将保持这种状态达50亿年之久,这就使地球有稳定的光照条件,生命从低级向高级的演化没有被中断。(2)太阳系的各大行星和大多数小行星都以近似圆形的轨道围绕太阳运动,不仅公转方向一致,而且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所以它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三、 地球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家园 它是美丽的。我们要爱护她,保护她。
海洋地理科学是推动航海实践活动的主要基础与前提之一,而航海活动实践又反过来成为海洋地理科学发展的最重要条件与动力,二者互促互进。海洋地理科学亦是浸透包容在航海史、科学史,乃至整个文明史中。今年是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510周年,在追忆纪念这位伟大的航海家之际,从海洋地理科学的角度研究哥伦布的航海作用,对于拓展对哥伦布航海研究的界域,创新研究内容,突出时代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一、海洋地理科学与哥伦布西航思想及行动的形成
对哥伦布远航成功,多有贬诋者。如说哥伦布是个“骗子”、“一个疯子”、“神经很不正常”、“整个一生之中心理状态都有某种混乱”,说他的发现是“偶然的成功”等[1]。从海洋地理科学的角度看,这些说法是毫无根据的。
1.远航前的哥伦布掌握了较为深厚广博的海洋地理学知识。
哥伦布所处的时代,西欧人对“远东”还不甚了解。《马可波罗游记》中关于东方“黄金”的描写引起了西欧社会国王、封建贵族、僧侣以及商人日益炽热的欲望。西欧人以极大的热情进行探险,配合寻找新航路。到哥伦布从事探险时,葡萄牙人沿非洲西海岸向南已进行了几十年探险并取得成就。马可波罗的著作深深吸引了哥伦布,他反复仔细阅读,不仅精读,还做了研究。坐落在西班牙塞维尔的哥伦布纪念馆中,至今还保存着一部拉丁文的《马可波罗游记》,书上有哥伦布做过的眉批。一个富庶的、遥远的东方深深地吸引着他。
自14岁上船后,哥伦布先在波尔多菲诺,后来又在科西嘉岛当少年见习水手,以后又成为正式水手。地中海、北大西洋一带是他的海上家园。1476年,哥伦布在一次商船海战中,因船只毁掉,漂渡到葡萄牙。当时,葡萄牙人正以极大的热情从事沿非洲海岸向南的探险,旨在寻找一条绕过非洲南端好望角去东方的航路。他们已经发现了非洲沿海、大西洋上的一些岛屿,同时也向北方探险航行。哥伦布在葡萄牙应募参加了去布里斯托尔、加尔维和冰岛的第一次远航。在葡萄牙的航海期间,哥伦布进一步学习掌握了天文、地理、潮汐、风向等知识,其中与航海有关的学科知识尤为丰富。他熟悉并会操纵多种类型的船只,了解并会使用当时的航海仪器,掌握航海技术,研究绘制海图。他狂热地学习、搜集各种航海方面的资料,学会使用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拉丁四种语言,成为一名航海专家。正如他自己于1501年所说的那样:“我从小置身海洋上,为的是在海上航行,且一直坚持至今。航海的技巧激励那些忠于航海事业的人在探索这个世界的秘密。充分地研究了天文学以及几何算术,我能全神贯注、得心应手地画出地球的形状和地球上的城市。”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哥伦布形成了向西航行的思想。2.坚信“地圆”说,深信向西航行可到东方。
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它的正确性及对社会实践的作用是有其时代性和相对性的。哥伦布所处的那个时代,海洋地理科学有许多内容今天看来是错的,但当时却是先进的,它也指导了人们的实践,起了应有的作用。地球是圆形的学说被公认并成为正统观点是近代的事情。在此之前的古代和中世纪,人类对于自己生活其上的大地的形状,说法多样。公元前6世纪的毕达哥拉斯和后来的柏拉图可能是最早提出大地是一个圆球形概念的哲学家。他们宣称的地球位于宇宙中心,天体环绕它进行圆周运动。著名学者波昔多尼曾在倡导大地球形说的基础上,推想从地中海向西航行可到达印度。公元2世纪,著名地理学家托勒密写成了古典天文巨著《大综合论》,其中认为地球是一个位于中心保持不动的球体,而天体则环绕它转圈子。托勒密撰写的《地球指南》共8卷,是一部影响深远的综合性地理学著作。书中采用经纬网,将地球分为360度,对地球的周长、各地名称,陆地、海洋及形状、温差等各方面都进行了论述[2](pp.142-148)[3](pp.175-180)。当然,因时代的局限,这本书的错误是相当大的,但它是那个时代地理学的结晶。
随着社会发展,12世纪以后古希腊学术著作和中世纪穆斯林的学术思想又重新被西欧吸收,被译成拉丁文。在西欧兴起收集翻译古希腊文化的热潮是由于社会对新知识需求的增加。到哥伦布时代,译成拉丁文的古希腊和穆斯林作家的作品数量多、学科广。哥伦布运用所学的拉丁语,读了大量古希腊著作,特别是托勒密天文学和地理学。他还学习了中世纪学者的有关著作,逐渐接触“地圆说”。
在马可波罗的游记中,讲到希邦格(日本)离印度海岸不远。此外,比哥伦布稍早些年的法国地理学者皮埃尔?戴利的《世界的样子》一书(一译《幻想世界》,Imagine Muudi),对哥伦布的影响极大。该书是根据亚里士多德和中世纪思想家罗哲尔?培根的观点而成,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表面水域与陆地比例是1:6。该书把欧洲和亚洲说成是向两边延长着的“长长的”陆地,而在两大洲之间的海(指欧洲以西和亚洲以东的水域)便成了狭小而“短小的”了。书中还指出,“伊比利亚半岛的末端和印度东端彼此相距并不太远……显而易见,顺风有几天就能到达”,并断言:“绵延于西班牙和印度之间的海洋不甚宽广。”[4](pp.76-77)另外,据基督教《旧约》记载:“到了第三天,你应将水集合于大地的第七个部分,使其余六个部分干涸。”古希腊的学术观点与宗教文献相吻合,对于既追求学术知识又虔信宗教的哥伦布产生了特殊的作用。
哥伦布还在航海实践中,从各地搜集了很多不被其他船员们重视的、能够证明在大西洋遥远的地方有块陆地的证据。例如,如果西风持续地猛吹,海上飘来既非欧洲人也不是非洲人的尸体。另外,他听其他船员讲到,在离葡萄牙海岸450海里的地方,曾捞上一个木头制品,显然不是用金属工具做的,但小巧玲珑。在亚速尔群岛附近常常冲来一些陌生的树干和其他不为西欧人所认识的东西。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观察,“地圆说”更为哥伦布所深信。
3.综合推算与西航思想的最后形成。
根据古希腊地理学成果,参照马可波罗书中关于日本、中国位置的记载,以及中世纪西欧学者的著作,哥伦布的西航思想日臻成熟。早在15世纪70年代末,哥伦布就给赞成从西路航海去印度的学者、意大利的托斯堪内里写信。托氏对地理学特别是“地圆说”有许多独到见解,其中关于地球周长、经纬度及西欧与东方的距离等都有说明。他认为,在陆地上从里斯本向东测量,已知的大陆包括整个地球表面有230个经度,从西班牙出发向西只需走130个经度就能到达大陆的东侧(当时人们并不知道还有太平洋)。托斯堪内在研究马可波罗的书之后认为,从里斯本向西航行5000海里就可直达伟大的可汗王国(中国)。另一条海路绕安蒂利亚岛,“经过两千海里,您会碰上妙不可言的奇邦格(日本)……”。他还画出了北大西洋地图。哥伦布专门拜访了托斯堪内,向他求教并获得有关资料。托斯堪内的许多结论与亚里士多德,以及《旧约》、《世界的样子》等文献中的说法有出入。如《世界的样子》中断言,中国位于加纳利群岛以西三千余英里[4](pp76-77)。哥伦布虽然赞同托斯堪内的许多观点,但对托所制之路线有不同看法,认为太长了,因而需要自己计算。
要实践航行,哥伦布还面临两个问题,都和向西航行到亚洲的距离有关。其一是,如果地球是360度,那么1度有多长?其二,地球上已知陆地向东伸延有多长?根据《旧约》及亚里士多德关于陆地占6/7的说法,位于欧洲和亚洲之间的海洋只占360度的1/7,即51个经度,又考虑到《世界的样子》及《马可波罗游记》中的说法,哥伦布运算的结果是从西向东陆地面积占290度。这样,他的答案是,地球上海洋占70度。但1度有多长呢?根据古希腊托勒密的推算,以及中世纪穆斯林学者测量同一子午线两个点等几种测量方法,1度是62.5海里。也有一些地理著作说1度的长度不到10海里。哥伦布接受了环球距离较小的数字。
由于地球是圆形,在不同纬度上的两个经度之间的距离又不同,那么,在里斯本或亚速尔群岛的纬度上,两个经度间距离是多少呢?根据当时的数据知识及葡萄牙航海机构研究者们的计算方法,哥伦布计算出1度等于50海里。按这个标准计算,距所要去的东方目标不足3550海里(事实上沿北纬28度线,从加那利群岛到日本的距离是10600海里),可见,由于条件的限制,哥伦布的计算结果是错误的。按这个结果,西渡大西洋到东方确是要容易得多[5]。
然而正是这个“错误”,使哥伦布最终坚定了信心。这个理论与找黄金、辟航路、传播基督教的热情和冒险精神结合在一起,促使哥伦布开始着手实施西航计划。他在多次向葡萄牙国王申请未获准的情况下,又来到西班牙,经过多番奔波磨难,冲破重重阻力,最终促成行动。
哥伦布向西探航并发现美洲并非是“不理智的行为”,也不是“偶然的成功”,更不是仅凭“黄金梦”、“宗教狂热”来支配冒险活动的。他是一个有科学头脑、独到见解、注重实际的伟大航海家。
二、发现美洲对海洋地理科学的贡献
哥伦布在航海活动中对海洋地理科学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第一个进入“美洲地中海”,发现了几乎全部巴哈马群岛、大小安的列斯群岛,足迹遍及现在的几十个美洲国家和地区,对海洋地理、水文状况进行了勘察,获得了不少发现,这里仅提及以下几个方面。
1.为环球航路的开辟、“地圆说”的最后证实打下了基础。
古希腊的科学文化在西欧上古末期和中世纪早期遭到严重破坏。中世纪时期关于地球的概念是按《圣经》中的解释,由幻想构成的地图,认为大地是一只圆盘,浮在水面上,天是由四根台柱支撑的穹窿,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在大地中心,中间是陆地,周围为水所环绕,有亚、非、欧三块大陆块。在中世纪前和中期的基督教西欧,这种观点占统治地位。十二三世纪以后,“地圆说”开始在欧洲兴起,哥伦布接触到了“地圆说”,又从《马可波罗游记》中了解到东方,结合航海的实践及见闻,坚信这一观念。尽管哥伦布是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但在地球形状这个问题上,却背离了基督教学说。正因为他相信“地圆说”,根据当时所能接触到的各种有关地理科学知识进行了周密的推算,得出地球的大约周长以及从西欧向西航行到东方的距离,使他的航行有了科学理论基础。虽然他的计算结果与实际相差较大,然而这种“错误”的理论是导致他发现美洲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应当指出,主张从西欧向西航行到亚洲,所遇到的不仅仅是与自然界的危险作斗争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与社会的、人为的困难作斗争,还要克服意识形态、思想观念上的种种阻力。当时绝大多数人不相信地圆学说,不相信向西航行可到东方。当时,尽管有几个国家在进行探险,有许多航海家,不怕风浪、不畏海盗,但却害怕驶进“地狱”,据说“地狱”的入口就在大西洋中的某处。在哥伦布第一次航行的水手中,还有人把这一传说看做是最可怕的危险。然而哥伦布以自己大胆的设想、科学的计划和无畏的精神冲破了这一障碍,西航成功了。他虽未找到真正的东方,却发现了美洲,通过这一发现,为后继者铺垫了环球航海成功的路。麦哲伦成功的因素之一,就是根据哥伦布的航海情况,又在他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在海洋地理科学史上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意义相当深远。因此,哥伦布的航海活动不仅是开辟了一条通达美洲的航路,也是证实“地圆说”,并为以后开辟环球航路创造了条件,他开辟了航海活动的新时代,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2.对海洋地理的勘测、发现和利用。
在航海过程中,哥伦布始终仔细观察、勘测所经海洋的水文、地理、气象等情况,计算航程,判别方位和经纬度,精心绘制地图并详细记载航海日志。他的《航海日志》内容丰富,被称为“地理大发现时代最感人肺腑的文件之一”,为后人研究西印度群岛、大西洋及中南美洲的海洋地理及航海科技史提供了宝贵的原始资料[6]([p.18]。他的海洋地理勘察、观测、发现及运用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位于北纬20°到30°,西经40°到75°之间大西洋中神秘的马尾藻海,是海洋地理的一大奇观,有些自然状况至今难以解释。据考古发现,古代腓尼基人已到达马尾藻海。可是在中世纪,科学还深深地被禁锢在神学之中,马尾藻海却被认为是居住在深海中的神,能随便改变自己的形状,甚至可以突然消失,所以人们对其畏惧,一直无所认识。哥伦布第一次航经马尾藻海时,几乎被阻隔在那里。他是第一次详细记载马尾藻海的人,从此人们才开始对马尾藻海进行真正的科学考察
。
哥伦布对大西洋风向、洋流的发现和利用也有贡献。这些都是凭借他的丰富知识、经验、勇敢精神和聪明善断的天赋,在航海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比如第一次的航行返航时,为了防止触礁,躲开了东北信风带,在海上航行了48天。第二次航行时又逆信风北上用了93天。经过两次航行知道了有信风和偏西风的存在。他是第一个发现并利用大西洋中风系的探险家。同时,他也认识到海流的作用。他在很早以前就听到和见过欧洲西部海面上常有热带果实,珍奇雕刻、木材和异地人的尸体,在去美洲的航行中,又亲眼见到了后来被确认为是北赤道洋流的海流。同时,哥伦布还在当时航海仪器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发现了地磁的偏向因地区的不同而有差异(磁偏角、磁倾角)的现象。这些发现都是人类首次对海的认识,也很快被后人所运用。 望采纳多谢!
收起
【世界最大超级火山恐六十万年来首度喷发】
北京时间1月26日消息,美国科学家表示,世界最大的超级火山——黄石国家公园地下超级火山恐临近喷发,而一旦喷发,美国三分之二的国土可能会被火山灰埋没。
据悉,黄石国家公园地下的超级火山自2004年以来一直以创纪录的速度升高。根据科学家的预测,一旦爆发,它的破坏力将是圣海伦斯火山1980年喷发时的一千倍。届时,熔岩会被喷到天空中,毁灭植物的火山...
全部展开
【世界最大超级火山恐六十万年来首度喷发】
北京时间1月26日消息,美国科学家表示,世界最大的超级火山——黄石国家公园地下超级火山恐临近喷发,而一旦喷发,美国三分之二的国土可能会被火山灰埋没。
据悉,黄石国家公园地下的超级火山自2004年以来一直以创纪录的速度升高。根据科学家的预测,一旦爆发,它的破坏力将是圣海伦斯火山1980年喷发时的一千倍。届时,熔岩会被喷到天空中,毁灭植物的火山灰云也会喷涌而出,1000英里(约合1600公里)以外的地方将覆盖厚达10英尺(约合3米)的火山灰。美国三分之二的地区将不适宜居住,火山喷发还会向空中释放有毒气体,令数以千计的航班停飞,数百万人流离失所。
黄石国家公园地下超级火山是世界上最大的超级火山,倘若真如科学家预测的那样,这将是它60万年来首次爆发。在过去210万年间,这座火山曾三次大规模喷发,研究人员表示,它恐怕会在不久后再次喷发。据研究人员介绍,黄石国家公园地下超级火山自2004年以来一直以创纪录的速度上升——仅在过去三年,其地面就以每年3英寸(约合7.6厘米)的速度升高,这是1923年有记录以来的最快速度。
不过,由于受困于数据的缺乏,他们并没有发出全面的警告,也不能对下一次灾难何时降临做出准确预测。一旦最终爆发,其破坏力将使得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喷发相形见绌。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在2010年4月爆发,喷发出的火山灰在天空四处飘荡,致使世界各地的空中交通瘫痪了数日。
【中国黄渤海海冰3.58万平方公里 渤海四成被覆盖】
中新社北京1月24日电(记者 阮煜琳)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发布最新消息说,24日,中国黄渤海海冰面积已达3.5793万平方公里。渤海浮冰面积达3.16万平方公里,渤海40%的面积为海冰覆盖。国家海洋局海洋预报台24日发布莱州湾海冰黄色警报,辽东湾海冰蓝色警报。
根据24日的卫星遥感监测显示,中国黄渤海海冰面积已达3.5793万平方公里。渤海莱州湾的海冰最大外缘线为37海里,分布面积6188平方公里,占该海域面积的69%,达到海冰黄色警报标准,国家海洋预报台发布海冰莱州湾黄色警报。辽东湾海冰最大外缘线为72海里,分布面积17436平方公里,占该海域总面积的57%,较之前一日略有增加;渤海湾海冰最大外缘线22海里,分布面积8004平方公里,占该海域总面积的54%;黄海北部海冰最大外缘线为13海里,分布面积4165平方公里,比前一天略有增加。
国家海洋局海洋预报台预计,25至26日,气温较为缓和,冰情较为稳定,预计未来三天渤海辽东湾最大浮冰范围65-75海里,最大冰厚35厘米;渤海湾最大浮冰范围20-30海里,最大冰厚25厘米;莱州湾最大浮冰范围35-45海里,最大冰厚25厘米;黄海北部最大浮冰范围15-25海里,最大冰厚25厘米。
【气象专家称全球暖化致极端天气 或20年一遇】
中新网1月18日电 据台湾《联合晚报》18日报道,气象专家称2010年是“极端天气年”,极端现象持续到新年度,澳洲出现百年一见的大水、巴西泥石流造成670多人丧生、斯里兰卡有36万人因洪水无家可归,中国、日本、韩国都出现数十年来最低温。
今冬全球极端天气层出不穷。专家指出,北半球异常天气源自北极冷风,南半球则主要受到反圣婴现象影响。世界气象组织专家警告,随着全球暖化,以往百年难得一遇的极端天气,将可能变为“20年一遇”。
气候专家指出,由于气候暖化,北极冰盖的体积近30年来减少了20%。极地海洋缺少冰层覆盖,海面相对温暖的空气就会向寒冷的高空移动,影响极地大气循环。极地冷气团不断南侵,主宰了北半球的气候。
不久前欧洲的大雪,就是因为北极冷空气引发大雪寒潮天气;影响所及,美国日前也出现连夏威夷都下雪的“异象”,中国本该四季如春的贵州也出现冻雨。韩国出现96年来最低温,汉江也为之冻结。
而澳洲的水患则是反圣婴现象作祟,这次反圣婴现象从2010 年中持续至今,印度尼西亚和巴西的水患也是反圣婴的影响。
2010年已是最潮湿、最热的一年,共有18国出现史上最高温。世界气象组织专家阿斯拉尔说,计算机仿真研究显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今后极端天气现象的发生将更频繁,且强度更大,影响地区更广,例如以往100年将才出现一次的热浪,将可能变为20年出现一次。到了本世纪末,2003年欧洲夏季极端炎热,可能不再显得很特别。
【福建加强海洋生态修复 严控湾内填海造地】
中新社福州1月6日电 (记者 孙贤迅)海洋大省福建今年将着力加强近岸海域海洋环境保护,实施近岸海域生态保护、修复与建设,使其呈现“碧海银滩、鸥飞鱼跃”的美好景象。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刘修德6日表示,为建设海域清洁、环境优美的“蓝色家园”,福建将进一步加强环境污染整治和海洋生态修复力度,加大重点海湾、河口和渔业养殖集中区的海洋环境综合整治,采取退堤还海和截流治污、红树林扩种、污染物回收、调整养殖集中区养殖密度、推进科学投饵及用药、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加强陆源入海污染物监控等措施,使近岸海域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更大突破。
福建省政府日前出台文件提出,争取到2012年近岸海域海水水质达到或优于二类水质标准的面积63%以上,到2015年提高到65%以上。
刘修德称,为保护近岸海域海洋环境,福建鼓励和倡导科学用海,今后严格控制海湾内填海造地,引导鼓励湾外围填海造地;积极指导沿海各市政府开展区域用海规划工作,促进集约、节约用海,减少湾内环境污染,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严格涉海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防止和减少涉海、滨海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
他说,福建还将进一步完善突发性污染事故和海上灾害应急机制,完善海洋灾害以及突发性海洋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提高海域和渔业水域突发性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按照“陆海统筹、河海兼顾”的原则,促进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和陆域、流域环境保护相衔接。
近年,福建积极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海洋生产总值位居大陆前列。但是,随着沿海经济快速发展,福建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加大,主要是:海域环境总体污染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近岸海域局部区域生态系统遭到严重损害,防治海洋污染应急能力薄弱,海洋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科学家南极冰原搜寻到170块陨石】
北京时间1月5日消息,美国太空网报道,在南极的冰原上,一群科学家们正到处查看着地上的岩石。这些人都是陨石科学家,他们的工作属于2010-2011年度“南极陨石搜寻计划”(ANSMET)的一部分。
一位考察队员从南极拉巴斯冰原(LaPaz ice sheet)上更新了自己的博客,她评价他们目前的状态“非常不错”。
“我们已经在这里的冰原上宿营两周了,我们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梅莉莎·莱妮(Melissa Lane)写道。她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的行星科学研究所(PSI)。“我们一共找到了170块陨石,而从岩石学角度来说,最有趣的一块就是最新发现的这块。”
莱妮是考察队中一位行星地质学家,这个小组还包括了约翰·斯科特(John Schutt),这是一位拥有30年经验的野外科学向导和安全官员;赛伦纳·奥农(Serena Aunon),来自美国宇航局约翰逊航天中心的宇航员兼医师;以及地质学家斯蒂芬·巴劳(Stephen Ballou),他来自威斯康星州毕洛伊特学院。
考察小组于去年12月16日乘坐一架“双水獭”型飞机抵达拉巴斯冰原,一并运抵的还有供队员们使用的帐篷、炊事用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第二天,另外两架飞机运来了雪地车,从而让早已急不可耐的科学家们开始他们的首次陨石搜寻之旅。
“这里的美景,以及驾驶这些新奇车辆穿越广袤无边的冰原的经历,让每个人都兴奋不已,巴劳说。“我们每个人都高兴极了,非常庆幸自己能够在这里。但是事实上,我们在这里唯一的目的就是工作。而且在这里工作将非常困难,一切平常的小事都会变得困难重重。包括穿衣服、吃东西,甚至仅仅走出帐篷都很不容易。”
不过,考察小组对于他们还能在南极待上25天,并有机会前往帕图夏特山脊仍然感到振奋不已。“我们可以继续我们对陨石搜寻的热情”。来自宇航局的队员奥农也在她的博客里记录着他们遇到的情景。
“‘Ski-Doos’雪地车是我们最好的伙伴。它装备精良,携带有可维持4人生存的救生包,陨石采集设备,几升的水,食物,医疗包,铱星电话以及GPS定位设备。”奥农说。“我们在早晨对雪地车引擎进行了细致检查,以便确保它表现出色。”
“南极陨石搜寻计划”自1976年起便一直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以及宇航局行星科学分部提供资金支持。
南极自从它被发现以来便不断有陨石被寻获。第一块南极陨石于1912年由一位澳大利亚考察队员发现。那么,考察队员们是如何采集陨石的呢?
首先,他们将要用到他们携带的陨石采集工具包。这个包里应当包括如下一些工具:放陨石的无菌袋,标有数字的标牌,密封用的胶带,记录陨石信息的笔记本,以及剪切东西的剪刀。
队员们必须非常小心不去触碰到陨石,甚至不应当让呼出的气体接触到陨石。而将陨石放在你感冒流鼻涕的鼻子下端详则是绝对不允许的。
陨石应当被尽可能快地装入无菌袋密封,因此一般的做法是将袋子打开,倒扣住陨石。应当对陨石进行测量,有时候还需要拍照,并记下其大小尺寸、颜色以及可能的分类。随后,在袋中放入一个铝制的数字铭牌,并将袋口密封。如果运气好的话,在一天的收集后,队员们的背包里应当是鼓鼓的,装满了陨石。
这些收集来的陨石将被保持冷冻状态并送往位于休斯顿的美国宇航局约翰逊航天中心南极陨石隔离实验室。在这里,陨石样品将被仔细地干燥化处理,进行切片,以便分发给研究机构使用。
【日本将把冲之鸟礁建成海洋资源调查基地】
中新网1月6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6日报道,日本政府将从2011年度开始在“冲之鸟岛”(中国称冲之鸟礁)建造一系列设施,将其建成海洋资源调查基地。日本政府将在6年间斥资75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0亿元),打造150-200米长的码头供海洋调查船等大型船只停泊。此外,由于周围海域可能存有稀有金属等资源,日本政府今后计划对此展开调查。
报道称,日本此举旨在保全对以冲之鸟礁为中心、半径200海里(约370公里)、面积约40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EEZ)的勘探开发主权,同时抗衡一直主张该“岛”“只不过是一块岩礁”的中国。中日之间围绕海洋权益的争夺战将愈演愈烈。
冲之鸟礁东西长4.5公里,南北长1.7公里。涨潮时仅有北小岛和东小岛的顶部(均为1米左右)露出海面,目前靠环形混凝土护岸得以保全。
由于太平洋的巨浪会加速水泥建筑的老化,因此新建的设施必须能够抵抗恶劣的天气。计划中将在冲之鸟礁的外侧建造码头,并在其与北小岛之间铺设可以通行重型机械等车辆的道路。相关部门4月后将对船舶停靠处的海底进行测量,并调查波浪的强度和方向等情况。
日本政府去年5月通过了法律,规定位于日本最南端的冲之鸟礁和最东端的南鸟岛(隶属东京都)都置于国家管理之下,并决定建设港口等设施。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