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读书才最有效果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5 10:29:36
怎么读书才最有效果怎么读书才最有效果怎么读书才最有效果品书如进食,得其法,营养与美味兼得;不得其法,或不得美味,或不得滋养,或伤害身心.然而其法何在?古今中外名人读书各不相同,皆在因事、因人、因书而变

怎么读书才最有效果
怎么读书才最有效果

怎么读书才最有效果
品书如进食,得其法,营养与美味兼得;不得其法,或不得美味,或不得滋养,或伤害身心.然而其法何在?古今中外名人读书各不相同,皆在因事、因人、因书而变.于是将前人经验筛选研磨成上好精粉,加入自己多年来读书心得为酵素,精心烤制出18种读书方法,与诸位书友分享.
1.读书不二法
  专心致志,一段时间内,只读一本书,这本书不读完,决不读第二本书.清朝著名政治家曾国藩就是这样读书的:“诸子百家,汗牛充栋,或欲阅之,但当读一人之专集,不当东翻西阅,如读《昌黎集》,则目之所见,耳之所闻,无非昌黎,以为天地间除《昌黎集》而外,更无别书也.此一集未读完,断断不换他集,亦专字诀也”.著名学者梁实秋曾也有这样一句名言:桌上永远只放一本书!这种读书方法,最适合那些想练好基本功,打下扎实治学功底的读书人.
  2.波浪渐进法
   一次读一本书,但不强求一气呵成,过一段时间再读,原来读来无味的地方可能就读出感觉来了.美国依阿华大学的罗宾森提出一种SQ3R读书法,强调循序渐进,英语Survey,Question,Read,Recite,Review五个词的第一个字母,分别代表“浏览、发问、阅读、复述、复习”五个学习阶段.毛泽东读《昭明文选》,他上学时读,五十年代读,六十年代读,到了七十年代还读过好几次.《联共党史》及李达的《社会学大纲》,他各读了十遍.一部《红楼梦》,少年读来,只看到“爱在缠绵中,情的悱恻里”.老年读来,便能读出“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自己时间不充裕,或读一些“难啃”的大部头时,不妨采取这种方法.也有些人一读书就就犯困,精力不能集中,那就分段来读,一般人在半小时之内注意力最集中,那我们就可以利用这半小时,大约每次可以读一万多字左右.
  3.比较品读法
   一次读几本书,比较对照的方法读书.“不怕不识书,就怕书比书”.写《魏书》的史学家夏候谌自视甚高,听别人称赞陈寿写的《三国志》,不大服气,便找来细读再三,这才知道《三国志》确比自己的《魏书》好,当即烧掉自己的书稿.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的:“任何东西,凡是我们拿来和别的东西比较时,显得高出许多的,便是伟大.”比较品读可以是横向的,不知道《丑陋的中国人》怎么样?对比《丑陋的日本人》就会读出奥妙;也可以纵向比较,读不懂奥巴马,可以读一读罗斯福,就恍然大悟.搞研究或做论文时,用这种方法可以让你大受裨益.
  4.垂直阅读法
   看书一目十行,不是从左向右来读,而是从上往下看,像下楼梯一样.文学家高尔基就是这样.因为有些书含金量太少,只须浏览;有些书包罗万象,无法精读,比如《四库全书》,平均一天读3万字,也要用72年,才能读完.几乎无人能够精读;有些书不知优劣,则应先速览而后决定是否需要精读.更快的方法也称之为“跳读”,就是抓住文章梗概、主要事件或中心论点,剪除枝叶,补叙、背景、引文等内容,跳过去不读.垂直阅读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阅读效率,用于读一般小说或快速浏览资料都相当不错.
5.字斟句酌法
   一字一句,细细品读.好的作品信息量大,含金量高,如同上好的牛肉干,极少水份,句句精髓,大段速读,难免会消化不良.所以必须边读加以思考.孔子就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孟子也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散文大家秦牧,读书先是“鲸吞”大体看一遍,然后是“牛嚼”,像牛吃草“反刍”一样,仔细研究品味.我的体会是:用眼睛来读书者只有眼见,用心去读书才有心得.字斟句酌法的方法适合特别读经典.比如读《论语》、《道德经》、《沉思录》等等,嚼得愈久,愈有滋味.还可以用于加深理解书中的核心内容和精彩片断.
  6.精华提炼法
   对于一些作品,不仅要精读,还要总结归纳,提炼出其中的精华.我国三十看代涌现的一大批学术大师都是这样:“不动笔墨不看书”.每阅读一本书,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并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历史学家吴晗,特别擅长于做读书卡片.读书时见到有用的就抄在一张卡片上.读了几十年书,做了几十万张卡片.语言学家王力就说:“看一本书如果自己一点意见都没有,可以说你是没有好好看.”美学大家朱光潜特别推崇写读书笔记:“记笔记不仅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我的体会是,“读破书万卷,真传一句话”.读一本书,真能够提炼几句有用的话来,就算没有白读.
  7、高山仰止法
  以欣赏的眼光去读书.读出美味,读出乐趣.正如宋代诗人尤袤所言:“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我的体会,越浮躁的人,越是目空一切,越深沉的人,越是对真理怀有敬畏之心.读一本高尚的书,就是与一位高尚的人士对话,你的态度越虔诚,你的收获就越大.这种方法最适合读宗教与哲学与军事经典,如《圣经》、《易经》、《孙子兵法》.
  8、居高临下法
  站高一层,像老师审查学生作业一样去读书.我认识的几位编辑,通常都是用这种方法读哪些热门“畅销书”.确实,如果被那些“乱花迷人眼”的书“雷倒”,不加批判地去接受,就会像叔本华所说的那样:“思想被别人用襟带牵着走.”经常对读过的文章可以不断提高分析判断能力.我的体会:一本书,以粉丝的姿态去“仰读”,和以批判的态度去“俯读”.感觉大不相同.我在读德鲁克的时候,先用高山仰止法去拜读,然后用居高临下法去审读,学到了不少东西,也发现了大师存在的问题.要做到赏析结合,才能一代更比一代强,才能让读书人的水准高过书的水准.
 9、多维研读法
  从多个角度去读一本书,比如读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就可以从人性的角度去读,也可以从政治的角度去读,还可以从文学欣赏的角度去读.读来意境会大不相同.所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意思.数学家华罗庚则发明了“猜读法”,从猜谜的角度去读书.看了书名后先闭目静思,猜想书中的结构与内容,然后再读.如果作者写的和自己猜的一样,他就可以速读.这不仅大大节约了时间,还培养了他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10、求医问药法
  汉代经学家刘向有句名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求医问药法就是带着问题去读书,因病求医,对症下药. 作家王蒙就有体会:有“躁郁症”要读《老子》.我体会:“读书破万卷”,这个“破”字,功夫不是下在将书读“破”上,而是要破解问题.用药当用良药.《孙子兵法》云:“取法其上,得其中;取法其中,得其下;取法其下,则得其下下.千万不能吃错了药.读一本坏书或庸书,就等于和一位庸人或坏人对话.
  如何做一个善问者?经济学家张五常的做法是问三个问题:A,“是什么”(What?);B,“怎样办”(How?);C,“为什么”(Why?).如果这三问之后还有疑问,那我再补充一条:“扪心自问”,往往会一通百通.
  11、营养搭配法
  读书如进食,少读书则营养不足,从全世界每年人均读书看:以色列约64 本;俄罗斯约55 本;美国约50 本;而中国约是 5本.显然总是就少.另一方面,有许多人只读一类书,知识偏食,也会营养不良.理论工作者,读点文学书,文艺工作者,读点哲学书,成年人读点童话,《哈里波特》,同时吃法也有不同,培根讲“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我经常与企业家接触,发现他们走得不高不远,一定读书太浅;走得又高又远,一定读书不浅.预知一个人的精神境界,看一个人阅读的书目,绝对比看手相星相更准确.
  12、病毒预防法
  不读书的人,往往死于精神饥渴;乱读书的人,大半死于思想中毒.有一些书,有相当的研究价值,可以理解人性,但容易中毒,有些书成分复杂,正如林语堂所言:“在一人吃来是补品,在他人吃来是毒质.”比如读希特勒《我的奋斗》,对二战历史一无所知,像一张白纸,很可能读来先入为主,成了纳粹的信徒.最好能够先读下邱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和戴高乐《战争回忆录》,读书如交友,带着疑问去切磋.什么人交什么朋友,多交益友、诤友、挚友,少交损友、佞友、恶友.伟人与常人的差别也许就在一本书.
  13、同频共振法
  读书与交友都是讲缘分的,所谓一见倾心.有些书虽然好,我们读了没有感觉,那就是无缘,勉强去读,那是在在糟蹋自己,更是糟蹋书.交友求知音,读书求会心.正如钱钟书所说:“一个真有幽默的人别有会心,欣然独笑,也许要在百年后、万里外,才有另一个人在时空的彼岸,莫逆于心,相视而笑”.
  读书人的初级境界,是品味读书之苦,如战国时苏秦“头悬梁,锥刺股”;这种“苦学”.比较适合考学、考研、考托福;读书人的中级境界,是品味读书之用,“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人的上乘境界,是品味读书之乐,读得欣喜若狂,读得泪流满面,读得茅塞顿开.我自己深有体会:阅读者,悦读也.
 14、角色扮演法
  书中人物出场众多,最重要的主人公只有一个,那就是你——读者自己.读书时,作为书中的一个角色,让你的情感融入故事之中,就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其中的人物.比如说读《飘》,如果你置身在故事之外,你的感动指数是一般是3-6,但如果你想像自己某一个角色,你的感动指数会达到7-10;如果你是梅兰,你会亲身感受什么幸福;如果你是郝思嘉,你会亲身体会什么是痛苦.这种方法,用来读自传、小说、剧本或报告文学尤为奇妙.当然,如果你是一个感情脆弱的人,还是做一个旁观者.读书要入得进去还要出得来,要不然就可能“走火入魔”啦.
  15、静心素读法
  放下功利之心,清心寡欲去读书.日本教育学家七田真认为:“教育的原点是背诵和记忆”“‘素读’就是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只是纯粹地读.比如在读古文和诗词时,不急于理解,通过反复诵读和吟咏,慢慢去体会其中的含义.国学传统中历来倡导“三诵”朗诵、默诵、背诵.德国哲学家狄慈根说过:“重复是学习的母亲.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文革期间,著名作家巴金的书房给贴了封条,加上锁,封闭了十年,巴金甚至用回忆来以默读,可谓深得素读之大法.
  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反倒是容易进入到“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境界.我自己也不断会体会到这样的快乐:不知不觉,悠然心会.如果我们以提升修养和陶冶性情为目的去读书的话,不妨用这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