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总复习提纲得是沪教版的哦(上海出版社的) 复习提纲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1 14:12:25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总复习提纲得是沪教版的哦(上海出版社的)复习提纲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总复习提纲得是沪教版的哦(上海出版社的)复习提纲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总复习提纲得是沪教版的哦(上海出版社的)复习提纲历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总复习提纲得是沪教版的哦(上海出版社的) 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总复习提纲
得是沪教版的哦(上海出版社的) 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总复习提纲得是沪教版的哦(上海出版社的) 复习提纲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复习纲要
第一单元 史前时代
1、第一单元内容列表
生活时间 特点
旧石器时代 距今约170万年 云南元谋人 我国境内发现的已知最早人类
距今约100万-50万年 陕西蓝田人
距今约70万-20万年 北京人 保留猿的特征、使用天然火、群居
距今约18000年 山顶洞人 外貌与现代人一样、懂磨光钻孔技术、会使用人工火
新石器时代 距今约10000年 出现了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
距今约7000年 浙河姆渡人 长江流域干栏式房屋、水稻、黑陶
距今约6000-5000年 陕西半坡人 黄河流域半地穴房屋、种粟、彩陶
距今约5000-4000年 炎黄尧舜禹 人文初祖、禅让制、大禹治水
2、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特点比较
特点
旧石器时代 生产工具上使用打制石器
生产生活靠采集狩猎为主
生活方式过着群居生活
新石器时代 生产工具上使用磨制石器
生产生活靠种植粮食和饲养家禽为主
生活方式上过着定居生活
开始使用陶器
3、河姆渡遗址与半坡遗址的比较
生活时间 生活自然环境特点 房屋建筑特点 农作物 陶器
河姆渡
遗址
距今约7000年 位于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这里气候温暖湿润,水网密布 干栏式建筑
高于地面,通风防潮
水稻
(牛)
黑陶
半坡遗址 距今约6000-5000年 位于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这里气候干旱少雨,河流少
半地穴式建筑
避风避寒 小麦

(猪) 彩陶
小口尖底瓶


点 1、 都属于新石器时代我国人类遗址
2、 都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
3、 都从事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生产,过着定居生活.
第二单元 文明的起源
1、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四大文明古国
文明古国 发源地域 出现年代 共同点 原因
古代埃及
尼罗河流域
约BC3000年 都发源于大江大河,受惠于大江大河的哺育 大江大河灌溉水源充足,水利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地相对肥沃;气候温和,适宜人类生存,利于农作物培植和生长,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可见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
古巴比伦 两河流域 约BC18世纪
古印度 印度河恒河 约BC2500年
古中国 长江黄河 约BC2070年
禹建立夏
2、早期国家的形成
文明古国 城市的出现 王权神圣 社会等级 军队与刑罚
古代埃及
法老,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王室僧侣贵族
自由民和奴隶
建有常备军
古巴比伦 BC3500年,
乌尔城 汉谟拉比,自称“世界四方之王” 奴隶主
奴隶
《汉谟拉比法典》
古印度 BC2500年,
摩亨佐达罗城 阿育王 种姓制度
四大等级
古中国 夏朝后期,
二里头宫殿 禹,划定九州,铸造九鼎 商王贵族
平民和奴隶 有强大的军队
3、印度种姓制度
地位 等级 等级名称 代表的社会阶层 该阶层的职责或义务
统治阶级 一 婆罗门 僧侣阶层 掌握宗教祭祀大权
二 刹帝利 国王武士和官吏 掌握行政大权

统治阶级 三 吠舍 农民牧民商人等 供养前两个阶层
四 首陀罗 贫困破产失去土地者 没有任何权利
4、告别野蛮---文化
文明古国 文字 建筑和工艺 科学技术 宗教
古代埃及 前3500年象形文字 金字塔(胡夫) 太阳历、3.16 阿蒙神
古巴比伦 苏美尔人楔形文字 空中花园 太阴历、星期制
古印度 阿拉伯数字 佛教
古中国 商朝时,甲骨文 司母戊大方鼎 西汉末年佛教传入
第三单元 农耕文明时代上---相继兴衰的欧亚国家
1、 希腊文明
爱琴文明------公元前2000年--前1200年,以克里特岛和迈锡尼城为中心形成了爱琴文明
城邦时代-----公元前8世纪开始,希腊进入城邦时代,以雅典和斯巴达为重要代表.
经济特点 政治特点 差异原因
雅典 以对外贸和商业为主,工商业发达
实行民主制度 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由城邦所在地区的具体情况决定的,雅典是沿海城邦,适合发展海上贸易,而斯巴达是内陆城邦,相对闭塞.
斯巴达
以农业为主
实行军事独裁
2、 罗马文明
公元前700年左右,罗马在亚平宁半岛兴起;
公元前700年-前500年,罗马“王政时代”;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公元前27年,屋大维 独揽大权,建立罗马帝国;
公元2世纪,罗马成为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
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陷入危机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为日耳曼人所灭
3、西方文化之根-----古希腊罗马文明
哲学文学史学 自然科学 法学 建筑
希腊文化 三大哲学家:
“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
文学:希腊是欧洲戏剧故乡
史学家:希罗多德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发明螺旋提水器和浮力定律、杠杆定律
雅典卫城
罗马文化 公元前5世纪中叶,《十二铜表法》 凯旋门、古罗马竞技场、万神殿
4、世界三大宗教
创立时间 创始人 宗教经典 原创地 现在分布区域
佛教 公元前6世纪 乔达摩.悉达多 印度 亚洲地区
基督教 1世纪 耶稣 《圣经》 巴勒斯坦 欧洲北美地区
伊斯兰教 7世纪(610) 穆罕默德 《古兰经》 阿拉伯 亚非地区
5、阿拉伯文化的特点、成就和作用:
特点:先进性(P63第二段)和包容性(吸收、消化了帝国范围内东西方不同文化)
成就:将阿拉伯数字传播到世界各地;创造了伊斯兰建筑风格,并传播到世界各地,与当地文化传统结合,成为世界文化交流的结晶;在数学、天文学、化学、医学等方面有很高的成就;文学、诗歌方面的成就,如《天方夜谭》等.
作用:阿拉伯人把古希腊、罗马的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然后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也把中国和印度等东方国家的一些文化传到欧洲.阿拉伯文化在世界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着桥梁作用.
第四单元 农耕文明时代下—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
东周
西周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秦 西汉 东汉 魏蜀吴三国 西晋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十国 宋辽夏金 元
1、 百家争鸣
学派 创始人 生活时代 主要主张 经典格言
儒家 孔子 春秋晚期 仁爱、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孟子 战国时期 仁政、民贵君轻 富贵不能淫.
道家 老子 春秋晚期 无为,顺应自然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墨家 墨子 战国时期 非攻、兼爱 视人之身,若视己身
法家 韩非子 战国时期 法治、强化中央集权
兵家 孙武 春秋末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膑 战国时期 事备而后动
2、 对秦始皇的历史作为评价:
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历史人物,他的功绩是主要有
(1)顺应历史潮流,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结束了春秋战国诸侯割据的战乱状态.有利于人民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的安定进步.(2)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专制制度的基础.(3)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大修驰道,开凿灵渠等,促进了秦朝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发展,使秦的疆域空前辽阔.
同时也是一个残酷的暴君.他的历史罪过有:(1)焚书坑儒,摧残了先秦辉煌的中华文明,钳制了人民思想的发展;(2)实行严刑酷法和沉重的兵役徭役,严重剥削百姓.(3)大兴土木,穷侈极欲, 修建宫殿陵墓和万里长城.
3、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
政治上: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废除分封制.
经济上:统一全国货币为秦国的圆形方孔钱,统一全国的度量衡制度,促进了全国经济交流发展.
文化上:统一文字,统一的文字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
思想上:焚书坑儒.虽有利于秦朝加强思想控制,但是也摧残了文化和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交通上:大修驰道,排除路障.有利于全国交通和经济文化往来.
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征越族开凿灵渠.
4、汉武帝的历史作为(西汉的新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1) 政治上:继汉景帝削蕃平乱之后,颁布推恩令,大大削弱诸侯王的封地和 势力,加强监察制度,加强皇帝权威,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
2) 思想上:采取儒生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行儒学教育,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3) 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解除了汉朝北部边患.
4) 疆域治理上: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府”,使西域归属西汉版图.
在滇池地区设立益州郡,使云南地区隶属西汉中央管理.
还加强对南方的经营,管理南方越族地区,同时加强与西南少数民族联系.
5、三国鼎立
国名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统治区域
魏 220年 曹丕 洛阳(洛阳) 长江以北的北方地区
蜀 221年 刘备 益州(成都) 益州,荆州
吴 222年 孙权 建业(南京) 江东地区
6、唐太宗“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唐太宗巩固政权的措施):
1) 吸取隋亡于暴政的教训,调整统治关系.正确处理君民关系,把君比作舟,把民比作水,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 正确处理君臣关系,善于用人,虚心纳谏.使决策正确,政治清明;
3) 完善三省六部制度,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
4) 完善科举制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扩大了统治基础;
5) 经济上重视农业生产,减免租赋,减少力役,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6) 民族关系上,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促使民族关系融洽,民族大团结.
7) 注意节俭,去奢省费.
唐太宗的治国措施给我们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重视人才培养和选拔;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重视农业生产,减轻百姓负担;
艰苦奋斗,勤劳节俭;实行平等团结的民族政策.
7、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原因:
过程:开始于魏晋时期,完成于南宋.三国以前我国经济重心在北方,西南、江南地区初步发展;魏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并出现南北平衡之势;五代南方经济超越北方,后来居上;南宋时期完成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原因:北方战乱、社会经济破坏严重,南方相对和平;北方劳动者的南移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与南方人民共同劳动开发;先进生产工具的应用和优良农作物的推广,促进的南方农业的发展;南方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中原传统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南移、隋大运河的南北贯通也促进了这一进程.
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三课 同侪携手共进
一 同学•朋友
1.交友的益处有哪些?
朋友带给我们温暖、支持和力量,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美好.在人生的旅途上,朋友伴我们同行,友谊照亮我们的生活之路.
2.交友的原则
(1)交友是一个平等互惠的过程,给予与分担必须是双向的,这样才能做到双赢甚至多赢.
(2)宽容他人,尊重差异,加强沟通.
(3)真正的友谊应该是坦诚的,在原则面前一定要坚定,不能以牺牲原则为代价维持所谓的友谊.
(4)我们要慎交朋友.与社会上的人交朋友,要乐交诤友,不交损友.
二 男生•女生
1.与异性交往的意义
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可以增进我们对异性的了解,学习对方的长处,完善自己的个性,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可以扩大交往范围,锻炼交往能力;还可以学习如何适应社会对不同性别的要求,增进自己的性别意识.
2.男女同学之间如何进行正常、健康的交往?
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既要相互尊重,又要自重自爱;既要开放自己,又要掌握分寸;既要主动热情,又要注意交往方式、场合、时间和频率.
3.正视男女生交往中的情感问题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我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我们开始关注异性,渴望接触、了解异性,甚至可能萌发对异性的好感或爱慕之情.这是正常、自然而又美丽的事.
4.如何把握情感
男女同学之间的情感需要慎重对待、理智选择.
当我们在情感的门前徘徊时,需要反思自己的情感选择.在反思中学会选择,学会承担责任;选择中我们把握青春,在承担责任中我们长达成人.
5.在异性交往中学会自我保护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以及良好自律,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第四课 老师伴我成长
一.有效沟通 健康成长
1.师生交往新观念
(1)传统师生关系 :“权威—遵从”的不对等的师生关系引发了师生交往的重重障碍.
(2)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在这种关系中,师生之间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学习、教学相长.老师是我们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我们的朋友.
2.共筑师生情感桥梁
(1)主动沟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 沟通产生理解,理解产生信任.
(2)掌握沟通方法
A 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B 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C 原谅老师的错误.
(3)交往礼仪
礼貌待师. 注意场合. 勿失分寸.
第五课 多元文化“地球村”
一.世界文化之旅
1.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和民族,就会有多少种独特的文化习俗.
2.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通过各具特色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
3.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有着各自的标志和代表人物,这些代表人物又把本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推向世界.
4.全球化趋势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呈现出多元和谐的发展局面.
5.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会有不同的待人处事的方式.
6.正确对待文化差异
既要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主张平等交流、相互学习.
二.做友好往来的使者
1.开放的胸怀
(1)面对不同文化,开放的胸怀意味着什么?
面对不同文化,应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要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
(2)保护本民族的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3)任何民族文化的精华都是全世界的,都属于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尊重、珍惜和保护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体现了一种全球意识、开放的胸怀、崇高的精神.
2.搭起文化的桥梁
(1)对外来文化该持何种态度
学习外来文化,不等于照抄照搬,而要批判的接受.
(2)对外交往的原则和方法
面对文化差异,我们应该克服自己的不安和焦虑;消除误解,尽量保持客观宽容的态度;提高对其他文化的鉴赏能力;不采取防卫心态,多关注他人的经验和看法,避免妄下断言;寻找能联结双方的相似点;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探索有效地沟通技巧;在交往时,不卑不亢,以礼相待……
(3)不仅要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文化,还要宣传、弘扬我们民族的文化,让世界了解飞速发展的中国,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
第六课 网络交往新空间
一.网络上的人际交往
1.网络的特点
(1)网络具有无限性,网络内容很丰富.
(2)网络具有两面性—— 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网络的正面作用: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等
网络的负面作用:沉迷于网络荒废学业、以及诱惑欺诈、网络成瘾症
2.如何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
(1)要以健康的心态把网络作为生活的补充.
(2)要学会“信息节食”,抵御网络上的不良诱惑.
(3)要利用网络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4)要帮助别人解决一些困难,实现人生价值.
二.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1.学会自我保护
(1)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网络交往对象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必须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轻意泄漏个人资料,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尽可能找熟悉的朋友或师长解决,不要仅仅依赖网友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以免上当受骗.
(2)提高辨别觉察能力
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个别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作为网络游客,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才能保护自己.
2.遵守网络规则
(1)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要语言文明,不辱骂他人;要真诚友好,不欺诈他人.
(2)上网更要遵守法律.不恶意制造、传播流言,不进行诈骗活动等
第七课 友好交往礼为先
一.礼貌显魅力
1.礼貌是尊重
(1)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
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范,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礼貌反映我们自身的素质,展示我们的风采.
(2)礼貌是文明的体现
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修养,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2.我们对人有礼貌的主要表现
我们对人有礼貌主要表现在语言、态度和行为等方面.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是与人友好交往必备的素养.
二.礼仪展风采
1. 礼仪是一个人必备的素养
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我们必须具备良好的利益素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礼仪的要求.
2.讲礼仪的重要性
自觉做到讲礼仪,不仅仅关系到我们自身的形象,而且直接关系到周围的人,关系到我们的集体,甚至关系到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形象.
3.学习礼仪的积极性
按礼仪要求去做,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提升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会使我们变的优雅可亲,更容易被人接纳.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是最常用的三种合乎礼仪的姿态.它能展示我们内心的自信,蓬勃的朝气、振奋的精神,有助于强健我们的身体,还能给人以美的感受.
第八课 竞争合作求双赢
一.竞争?合作?
1.竞争的积极作用
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提高自己的水平;增添学习和生活的乐趣.
2.竞争的消极作用
产生自卑感;引起过分紧张和焦虑;出现怨恨别人超过自己的忌妒心理.
3.道德和法律是我们在竞争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
4.竞争的目的在于 超越自我,开发潜能,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5.合作是共享的基础,共享是合作的必然结果.合作的核心是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6.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我们只有与他人合作,才能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力量.
7.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合作.现代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科技的辉煌等,都是合作共享的结果.合作能集聚力量、启发思维、开阔视野、激发创作性,并能培养同情心、利他心和奉献精神.精诚合作会使我们分享到成功的愉悦,互助互惠能让我们取得更大的胜利.
二.合作!竞争!
1.在合作中竞争
(1)竞争与合作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在合作中竞争的内涵
一方面,团体的通力合作鼓励各个成员间相互竞争;另一方面,成员间相互竞争促进团体竞争力的提高.
(3)我们学会在合作中竞争的意义:
我们学会在合作中竞争,才能达到充分地合作和合理的竞争.竞争和合作的和谐交融,会使我们的集体更强大,使我们每个人更快的进步.
(4)如何处理同学间的竞争关系?
在合作中竞争,要尊重竞争对手,向竞争对手学习.取长补短、携手共进是我们在合作中竞争的目标.
(5)在合作中竞争的理念
竞争并不意味着“你死我活”,竞争的目的在于超越自我,共同进步,不以成败论英雄.
2.在竞争中合作
(1)“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是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
(2)“双赢”原则
竞争对手不能相互排斥,造成两败俱伤,而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才是竞争中合作的真谛.
(3)如何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
学会欣赏他人,发现别人的长处虚心向不然学习;要学会理解和谅解别人;要站在对方的位置上考虑,以诚相待.
(4)团队精神
含义:团队精神是团队内部形成的上下一致、相互支持、密切合作、无私奉献的群体精神.
核心:团队精神的核心是集体主义,是合作共享、乐于奉献,是个人的利益服从团对的利益.
第九课 心有他人天地宽
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1.金无足赤,人各有别
(1)宽容指的是宽厚和容忍,原谅和不计较他人.
(2)“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宽容合作的基础
(3)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宽容
2.宽容他人,悦纳自己
(1)我们为人宽容,就能解人之难,补人之过,扬人之长,谅人之短;我们为人宽容,就能赢得友谊,获得更多的朋友.
(2)宽容能使对方从中吸取教训,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宽容能使自己远离烦恼、仇视,体验到宽容带来的心灵的安宁和满足.
(3)宽容是有原则的,要讲究策略.
(4)宽容自己就是接纳自己,即实事求是地面对真实的自我,既不要挑剔和苛求自己,也不自惭形秽;既不要妄自菲薄、全盘否定自己,也不要妄自尊大.
二.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在人际交往中,要善解人意,对人持平等、尊重和友善的态度.
实质: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的意思是:在谋求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生存与发展.我们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
2.理解至上,善待他人
(1)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之上.
(2)换位思考
含义: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
实质:对交往对象的切身关注,深入对方的内心世界.既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
(3)以欣赏的态度待人
我们对周围的事物应多持欣赏的态度,多一分欣赏,就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友善、多一分爱心.
三.平等尊重你我他
1.人生而平等
(1)人与人之间平等的集中表现
人与人之间平等的集中表现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在人格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主体,都有做人的尊严、都不容轻视.在法律地位上,我们每个人都平等的享有法定的权利,平等地履行法定的义务.
金钱、地位等差异不能超越人格尊严,更不能超越人们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2)增强平等意识、平等对待他人、相互取长补短,才是我们应该采取得正确态度.
2.尊重从我做起
(1)人们需要相互尊重
受人尊重是人的基本权利,同时也要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要求我们做到礼貌待人、平等待人、诚信待人、友善待人,充分理解他人.
(2)遵守规则是尊重社会的底线,也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
(3)尊重自然的核心是保护环境.
第十课 诚信做人到永远
一.诚信是金
1.言而有信,一诺千金
(1)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就是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即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不虚假.
(2)“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一古训是说,人在理智状态下一旦许下诺言,就要忠实地履行承诺.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做人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为人诚实,言而有信,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升华.
2.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1)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恪守信用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即表现为一种积极负责的态度.
(2)“做老实人,办老实事”是人们崇尚的行为准则,实实在在做事是个人得以立足、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
(3)践约守信是我们诚实做人的核心.
(4)做人无大事、小事
我们所做的大事、小事,都要认真面对,在做人方面实质上没有大事小事之分.生活是点点滴滴的小事构成的,诚信做人就体现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之中.我们做大事的同时也要拘小节,把做事与做人有机地统一起来.
二.做诚信的人
1.诚信守则
(1)坚持诚实,就会赢得信任.诚实是获得信任的前提,信任的基础永远是诚实.
(2)诚信守则的具体要求
诚信守则一:坚持实事求是,是诚信做人的守则之一.诚信的基础是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地表达事物的本来面目,是诚实守信的出发点.
诚信守则二:在涉及利益冲突的问题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多数人利益一边.
诚信守则三: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长远利益一边.
诚信守则四:在情与法的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法律一边.
2.诚信的智慧
(1)诚信要与具体的情景相结合
(2)诚实与隐私的关系
(3)诚信的核心是善

世界历史复习提纲(九年级上)
第一课 史前时期的人类
1、在非洲南部地区发现的南方古猿是今天人类已知的直系祖先。2、今天印度尼西亚境内出土的爪哇直立人化石,是最早发现的猿人化石。3、三大人种:黄、白、黑 (受到不同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4、母系氏族社会(女神该亚的传说、妇女在氏族内起主导作用) 父系氏族社会(厄瑞忒斯的传说、晚期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
第二...

全部展开

世界历史复习提纲(九年级上)
第一课 史前时期的人类
1、在非洲南部地区发现的南方古猿是今天人类已知的直系祖先。2、今天印度尼西亚境内出土的爪哇直立人化石,是最早发现的猿人化石。3、三大人种:黄、白、黑 (受到不同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4、母系氏族社会(女神该亚的传说、妇女在氏族内起主导作用) 父系氏族社会(厄瑞忒斯的传说、晚期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
第二课 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
国家 发源地 文明成果 备注
古代埃及 尼罗河流域 金字塔、木乃伊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
古代巴比伦 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 《汉穆拉比法典》 作用:法典维护私有制和社会秩序,地位:是讫今所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古代印度 印度河、恒河流域 种姓制度、佛教发源地 种姓:四大种姓 实质:古代印度社会的等级制度
佛教:产生时间 创始人 早期教义及评价 流传
一、四大上古文明区(东方四大文明古国)
北非:尼罗河流域——古埃及(公元前3100年) 西亚:两河流域 ——古巴比伦(公元前3000年)
南亚:印度河流域——古印度(公元前1000年) 东亚:黄河流域 ——古中国
二、古埃及:金字塔——文明标志(法老陵墓)
三、古巴比伦——《汉穆拉比法典》(公元前1894年)
1、作用:维护私有制和社会秩序 2、地位:已知世界历史上首部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四、古印度(雅利安人)
1、四大种姓制度内容 2、实质:古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
婆罗门——宗教祭司(精神统治) 刹帝利——军事贵族(世俗统治、国王)
吠 舍——自由民 (平民、商人) 首陀罗——土著居民(被征服、奴隶)
五、佛教
①背景:公元前6世纪,北印度列国纷争,社会矛盾错综复杂;随着经济地位上升,刹帝利和吠舍大商人极力主张取消特权阶层在种姓和宗教方面的特权。
②创始人是释迦牟尼。③早期倡导“众生平等”。
④影响:力图在宗教领域突破种姓间的严格界限,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它宣扬的是极乐世界的“平等”,对民众产生了麻醉的消极作用。
第三课 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
1、希腊:古代希腊的文明,最早起源于爱琴海及其周边地区,以克里特岛和希腊半岛南部迈锡尼一带为中心,统称爱琴文明。著名的城邦:雅典(民主政治发达,伯里克利执政时民主政治发展到全盛。民主政治的局限性(特点:a、广大公民直接参与(广泛性),b、机构:公民大会(开放性),c、保障:法制严格、健全(规范性),d、范围:仅限于成年男性公民(局限性)) 斯巴达(崇尚武力)
2、罗马:发源于地中海中部意大利半岛台伯河畔,后扩展至欧亚非三洲。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中国的春秋末期)。公元前3世纪统一意大利半岛,开始大举扩张。经过布匿战争打败迦太基,地中海成了“罗马人的内海”。公元前30年,屋大维建立帝国(大秦)。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原因:经济衰落、人民起义、蛮族进攻),标志着西欧奴隶制和上古历史的结束。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大军攻陷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灭亡。
第五课 中古时代的东亚和西亚
1、东亚:日本七世纪,日本社会矛盾尖锐,政治混乱,645年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拥立孝德天皇,建年号“大化”。646年元月,孝德天皇颁布诏书,参照中国隋唐制度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为日本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使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2、西亚:阿拉伯帝国 6世纪前后,阿拉伯半岛社会矛盾尖锐,秩序动荡,需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管理机构。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7世纪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8世纪中叶,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首都巴格达盛极一时,有力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沟通。9世纪中叶后,帝国衰落,1258年蒙古骑兵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灭亡。
世界三大宗教简表
教派 起源地 创立时间 创始人 经典 教义
佛教 印度 公元前6世纪 释迦牟尼 《金刚经》 倡导众生平等
基督教 巴勒斯坦地区 公元1世纪上半叶 耶稣 《圣经》 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伊斯兰教 阿拉伯半岛麦加 公元7世纪 穆罕默德 《古兰经》 信仰真主安拉
第六课 中古时代的欧洲
1、封建等级制:公元8世纪初,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进行“采邑改革”,此后,西欧形成了封建等级制。
2、天主教会:8世纪中期,基督教会通过“丕平献土”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教皇既是宗教领袖,又获得了世俗权力,教会占有大量土地,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任意干涉别国的内政,控制着西欧的思想文化。
3、西欧城市:11世纪前后,西欧城市出现复兴。法国的琅城起义要求获得城市自治。城市的发展和商业贸易的兴盛,使西欧于12世纪前后诞生了一批最早的大学。
第七课 战争与民族交往
1、希波战争:①原因:波斯帝国的军事扩张,入侵希腊②主要战役:公元前490年马拉松战役,希腊获胜,后诞生了马拉松赛跑运动。
2、亚历山大东征: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国家崛起,征服了希腊各邦。公元前334年,国王亚历山大开始东征,10年间,先后征服了波斯、埃及、小亚细亚、两河流域,东抵印度河流域,建立了地跨欧亚非的亚历山大帝国。东征的影响 (见书) 3、罗马征服地中海:(略) 4、地跨欧亚非大帝国 :波斯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 罗马帝国 拜占廷帝国(东罗马帝国) 阿拉伯帝国 奥斯曼帝国
第8课 交流与文化传播
1、马可•波罗:13世纪到达中国的元朝。《马可•波罗行纪》,被誉为“世界奇观之书”,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大大开阔了欧洲人的地理视野,对后来新航路开辟的航海家们也曾有所启示。2、造纸术:西汉早期已使用大麻造的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751年,经过怛逻斯之战,开始向西传播。3、火药:元代开始向外传播。4、指南针:北宋时期用于航海,12世纪后期(南宋时期)经阿拉伯人之手传往欧洲。5、印刷术:10世纪后辗转传至欧洲。6、阿拉伯数字:最早由印度人发明,经过阿拉伯人的吸收与改进,最终创制而成。
第9课 科学技术:
1、历法:古埃及《太阳历》是讫今所知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通用的公历与之有直接渊源。
2、数学:殴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是世界上最早的公理化数学名著,被奉为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阿基米德是古希腊最负盛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发明家,杰出爱国者。发现的杠杆原理和浮力定律为力学开辟道路。
第10课 文字和文学
1、古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和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是迄今所知人类最古老的文字。
2、《荷马史诗》是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相传由盲诗人荷马所作,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
3、戏剧
三大家悲剧: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 索福克勒斯|:“戏剧艺术的荷马”欧里庇得斯:“舞台上的哲学家”
喜剧家:阿里斯托芬
4、《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民间故事集,不仅反映了阿拉伯地区的社会状况,也折射出希腊、印度等诸多国家地区的风俗人情和社会生活,体现了各地区人民的文化交流。
第11课 雕塑与建筑
1、雕塑:米隆的“掷铁饼者” 菲狄亚斯的《宙斯像》《雅典娜女神像》 波力克利特的。希腊的建筑有多利克、爱奥尼亚和科林斯三种柱式,帕特农神庙是希腊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它是希腊本土最大、最完美的多利克式建筑。
2、建筑:阿拉伯麦加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第一大寺。巴黎圣母院,西欧天主教哥特式建筑的典范。
第12课 西欧走出中古时代
1、文艺复兴 时间:14——16世纪;实质:资产阶级掀起的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核心:宣扬人文主义精神;先驱:但丁,作品《神曲》;文学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艺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发源地:意大利;影响(见书)
2、新航路的开辟 原因(黄金的作用、对东方财富的追求、传统商路的阻隔);起航地:葡萄牙西班牙;三大航海家及航行成果: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达•迦马开辟到达印度新航线 。麦哲伦环球航行一周;影响:见书
3、宗教改革:马丁•路德撰文斥责教皇出售赎罪券的恶行,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影响:见书
第13、14、15课 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
1、英国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开始标志:1640年长期议会的召开;重大事件:1649年,建立共和国,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建立君主立宪政体。意义见书。
2、美国 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始标志:1775年,列克星敦的枪声;重大事件:177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1787年制定“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9年,成立第一届联邦政府,华盛顿当选为首任总统。意义
3、法国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始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重大事件:1789年制宪议会颁布《人权宣言》,被称为“新社会的出生证书”,1792年,建立第一共和国,1804年拿破仑建立第一帝国,同年颁布《拿破伦法典》,肯定革命成果,为别国制定民法典提供范本。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大革命意义
第17课 英国工业革命
1、工业革命于18世纪下半叶开始于英国的原因。2、首先兴起于棉纺织行业。3、棉纺织领域的发明: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4、“近代工厂之父”阿克莱特。5、1782年瓦特改良蒸汽机,制出联动式蒸汽机,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大的技术发明。6、英国人斯蒂芬森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7、出现了汽船。6、影响见书
18课 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国际工人运动:①背景: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产阶级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较高的社会地位;无产阶级队伍扩大,处境却日益恶化。
②工人运动的发展:英国的宪章运动:评价:它是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第一次工人阶级独立的全国性政治运动,迫使统治阶级作出了一些让步,推动了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
2、《共产党宣言》: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巴黎公社: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人起义,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是历史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府。“五月流血周”,公社失败。
公社委员欧仁•鲍狄埃创作《国际歌》,表达了无产阶级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强决心。
第20课 黑奴贸易和拉丁美洲的社会变迁
殖民扩展首先从非洲开始,葡萄牙和西班牙是最早进行殖民活动的国家,葡萄牙又是最早进行黑奴贸易的国家。
三角贸易影响: A、使非洲损失一亿人口B、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C、为美洲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劳动力,同时黑奴把非洲文化带到了美洲,促进了美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3、拉美地区的殖民化:16世纪上半叶,拉丁美洲地区,被西班牙和葡萄牙完全征服。西班牙占有西印度群岛直到南美洲最南端的地区,形成了一个空前庞大的殖民帝国。葡萄牙以圣多斯镇为据点,建立了巴西殖民地。
4、近代拉美国家的建立:1810年,墨西哥“独立之父”伊达尔哥,“多洛雷斯呼声”。西蒙•玻利瓦尔投身拉美独立运动,被南美许多国家共尊为“ 解放者”。1826年殖民统治覆灭。影响见书
21课 印度的殖民化和印度人民的抗英斗争
1、英国征服印度:①17世纪初,英国开始侵入印度。②1757年,克莱武率领英国殖民军通过普拉西战役,占领孟加拉省,印度开始沦为英国的殖民地。③18世纪末,英国开展工业革命,加快了对印度的殖民征服步伐。④19世纪中期,印度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
2、印度民族大起义:1857年,爆发了印度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起义。参加起义的主要有土兵、农民和城市贫民。王公贵族、土邦首领和地主掌握了起义的领导权。章西女王是印度历史上的民族女英雄。
3、失败的原因:由于英国殖民者对印度上层采取分化政策,加上各地起义力量分散,缺乏统一指挥,1859年民族大起义最终失败。
22课 美国南北战争
1、原因: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北方: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南方:种植园奴隶制。南北矛盾焦点: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导火线:1860年11月,林肯当选总统。时间:1861年~~~1865年,南方奴隶主于1861年4月跳起了内战。过程:A、战争初期,北方军事失利。B、扭转局面: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转折:1863年,葛底斯堡战役,北方取得战争主动权。D、结束:1865年4月,联邦军队攻陷里士满,南方同盟军投降,内战结束。5.意义见书
23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
1、原因:资本主义发展缓慢,农奴制危机严重,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表现:内因A、农奴制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B、国内劳动力和资本短缺,资本主义发展受阻。C、十二月党人和革命民主主义者反对农奴制。D、农民起义不断。外因: A、克里米亚战争失败。B、西欧、北美资本主义发展的冲击。
2、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
方式: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 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内容: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获得自由。(废除了农奴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②农奴缴纳一定的赎金,获得份地等。(赎金的缴纳,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货币资本)
结果:1、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2、这次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
24课 日本明治维新
1、幕府统治危机:内因:幕府专制统治,闭关锁国,保守落后;资本家、新兴地主、大名、武士要求改变现状。外因: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严重。1853~1854年美国海军准将培理首先打开日本大门,签定了《日美亲善条约》。
2、倒幕运动: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和反对幕府的专制统治, 1867年10月,倒幕派以天皇名义 发布讨幕密诏,1868年初,推翻了统治日本260多年的德川幕府的统治
3、明治维新
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内容见书(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
影响见书
西方主要国家进入资本主义的途径或道路:
英国:通过1640~1688年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美国:通过1775~1783年的独立战争,摧毁了英国殖民枷锁,赢得了国家的独立,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法国:通过1789~1814年资产阶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势力,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
日本:新兴力量联合起来推翻幕府统治,确立了明治天皇的统治,从1868年开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俄国: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迫实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使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收起

历史知识要点总结
1.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 根本原因:19世纪前期,英国为了扩大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把中国作为主要的侵略目标. 过程:1840年6月英国封锁珠江 结果:中国战败,签订了《南京条约》.
2. 1842年8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内容:1)割地: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危害:...

全部展开

历史知识要点总结
1.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 根本原因:19世纪前期,英国为了扩大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把中国作为主要的侵略目标. 过程:1840年6月英国封锁珠江 结果:中国战败,签订了《南京条约》.
2. 1842年8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内容:1)割地: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危害: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2)赔款:赔款2100万银元; 危害: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3)开放五口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危害:便利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
4)协定关税:英商在华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危害: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3.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4.1840-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战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战后,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遭到破坏,开始成为一个受西方列强奴役的半殖民国家。战前,中国以自然经济为主体,自给自足;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将商品倾销到中国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的社会经济开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漩涡之中。
5.1856-1860年,英法联军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危害: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社会).1860年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 PS:称1856年的战争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1)一样的路线;2)一样的目的、性质;3)一样的发动者 1860年10月下旬,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在战争过程中,西方列强迫使清政府先后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他们的危害:外国侵略势力进入内地,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
6.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7.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为推翻清朝统治,派军队北伐和西征.
8.1876年左宗棠作为钦差大臣,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除伊犁外的新疆地区.1881年,中国收回伊犁.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9.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PS:《马关条约》内容:1)割地: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2)赔款: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3)增开通商口岸: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人可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