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急求《送李愿归盘谷序》、《与元微之书》、《蝜蝂传》、《原谤》这些古文的1、古今异义 2、通假字 3、重点句子 4、 句式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4 22:01:23
我急求《送李愿归盘谷序》、《与元微之书》、《蝜蝂传》、《原谤》这些古文的1、古今异义 2、通假字 3、重点句子 4、 句式
我急求《送李愿归盘谷序》、《与元微之书》、《蝜蝂传》、《原谤》
这些古文的1、古今异义 2、通假字 3、重点句子 4、 句式
我急求《送李愿归盘谷序》、《与元微之书》、《蝜蝂传》、《原谤》这些古文的1、古今异义 2、通假字 3、重点句子 4、 句式
1.太行(háng)之阳有盘谷, 太行:太行山,在山西高原与河南、河北平原之间.阳:山的南面.○交代盘谷的地理位置. 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xiǎn)少. 甘:甜.鲜:少.○说明盘谷环境幽美. 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 或:有人,代词.谓:通“为”,因为.其:指盘谷,代词.环:屈曲环绕.两山之间:即山谷.曰:名叫.○解释命名原因之一:依谷中地势解释“盘”. 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 是:这个,代词.宅幽:位置幽僻.宅,位置.势阻:地势险阴.之:助词,不译.所盘旋:代词“所”与动词“盘旋”组成名词性所字词组,可译“所流连的地方”.盘旋,流连,逗留.○解释命名原因之二:就隐者之所盘旋解释“盘”.虽举两种说法,实际侧重后说,以启下文.友人李愿居之.○点明主人.
第一自然段为文章第一部分,交代李愿所居盘谷的位置、环境和命名原因.
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 之:助词,用在主谓句之中,变主谓句为词组,作主语.者:的情况,代词.○总起. 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 利泽:利益、恩泽.昭:显著.○此段写得志的大丈夫.先说功成名就. 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 坐于庙朝:指在朝廷做官,参与国家大事.古代聘享、命官、议事常在宗庙进行,与朝廷出政并重,所以庙朝并举.进退:指任免、升降.佐:辅佐.出令:发布政令、国家文告.○在朝发号令. 其在外,则树旗旄(máo),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奔驰. 树旗旄:树起饰有旄牛尾的旗帜,指大官僚出行的仪仗.旄,旗的一种,用旄牛尾系于旗竿上以为装饰.罗弓矢:陈设弓箭.罗,罗列.武夫:指士卒.呵:喝道.供给之人:指服侍的仆役.○在外显威风. 喜有赏,怒有刑. ○凭喜怒刑赏. 才畯(jùn)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 才畯:才能出众的人.畯,通“俊”.道古今:说古论今.誉盛德:颂扬(他的)大德.誉,赞美.烦:烦躁,厌烦.○听门客称颂. 曲眉丰颊,清声而便(pián)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jū),翳(yì)长袖. 曲眉:弯曲的眉毛.丰颊:丰满的面颊.清声:清脆的声音.便体:轻盈的体态.秀外:秀丽的外貌.惠中:聪慧的内心.惠,通“慧”.飘轻裾,翳长袖:(起舞时)轻薄的衣襟飘飘而动,长长的衣袖遮掩面容.裾,衣襟.翳,遮掩.这几句写家妓.家妓是古代豪门贵族家中的歌舞女伎.○看家妓歌舞. 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 粉白黛绿者:白粉搽脸、青黛画眉的姬亲.粉白,用粉把脸搽白.黛绿,用黛把眉画成青绿色.黛,青黑色颜料,古代女子用以画眉.者,指代姬妾.列屋:在排列的房屋中.闲居:清闲地住着.妒宠:妒忌别的姬妾得宠.负恃:自负仗恃(自己的美貌).争妍:争着比美.妍,美丽.取怜:求取怜爱.○养众多姬妾. 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 遇知:宠遇赏识.于:被,介词.用力于当世:掌握了当代的权力.所为:所作所为.○铺写“遇知于天子”的大丈夫的威仪和荒淫. 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恶此:讨厌这些.幸而致:侥幸得到.幸,侥幸.致,得到.○不愿为此种“大丈夫”,而说“是有命焉”,妙.
第二自然段铺写高官权臣的显赫声威和穷奢极欲.
“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zhuó)清泉以自洁. 穷居:在荒僻之地居住.野处:在山野之地居住.处,居住.濯清泉:用清泉洗涤.濯,洗涤.○此段写不得志的大丈夫,即隐居之士.先写居处之幽. 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 采于山:从山上采的水果.茹:食.○再写饮食之便. 起居无时,惟适之安. 起居:作息.无时:没有定时.惟适之安:只求安于舒适的环境,这是动词宾语前置.○再写起居之安. 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心? 与其……孰若……:固定格式,表示在两者之间进行选择,前者不如后者,可译为“与其……哪里比得上……”.有誉于前:当面受到称赞.无毁于其后:背后不受毁谤.于,在,介词.其,代词,指自己.有乐于身:身体受到享乐.无忧于心:心中没有忧虑.○再写无毁无忧之乐. 车服不维,刀锯不加, 车服不维:不受官职约束.车服,车辆和服饰.古代以车服标志官阶高低,这里借以指官职.维,约束.刀锯不加:不受刑罚惩处.刀锯,杀人的刑具,此指刑罚.○再写刑赏不相及. 理乱不知,黜(chù)陟(zhì)不闻. 理乱:治乱,指朝政.“理”是“治”的代用字,是为了避唐高宗李治的名讳.黜:贬官.陟:升官.○再写朝政不关心. 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 不遇于时:不被时代赏识,指不被任用.遇,遇合,赏识.于,被,介词.时,时代.○铺写“不遇于时”的大丈夫的隐居生活. 我则行之. ○结出本文旨意,并与上段“不可幸而致”相照应.
第三自然段铺写隐居之士的洁身自好和无毁无忧.
“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 公卿:指达官显贵.奔走于形势之途:在通往权势的路上奔走.形势,意指权势.○此段写趋炎附势的钻营之徒. 足将进而趑趄(zījū),口将言而嗫嚅(nièrú), 趑趄:欲前不前的样子.嗫嚅:欲言不言的样子.○先写他在权贵面前卑躬屈膝的态度.处秽污而不羞,秽污:指卑贱的地位.○再写他处于卑贱地位而不知羞耻. 触刑辟而诛戮, 辟:法.○再写他仗势胡作非为,如触犯刑法就要被杀. 侥幸于万一, 指获得权势的机会极少. 老死而后止者, 止:罢休.○再写他尽管得到权势的机会极少,但他至死方休. 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 这样的人在为人方面是好还是不好呢?不肖:不贤,不好.○以问作结,语含讥讽.
第四自然段铺写钻营之徒的趋炎附势,行为卑劣可鄙.
以上三段为文章的第二部分,作者借李愿之口描写了三种人:高官权臣、隐居之士和钻营之徒.在描写中寓有褒贬,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 昌黎:韩氏的郡望.郡望,就是郡中的名门望族.唐代重世族,所以作者标郡望.壮之:以之为壮,认为他讲得有气魄.○以“壮之”二字肯定,说明“愿之言”合作者之意. 与之酒而为之歌曰:“盘之中,维子之宫; 维:句首语气词,无义.子:您.宫:房屋.○“中”“宫”押韵. 盘之土,可以稼; 稼:种庄稼.○照应一段的“土肥”.“土”“稼”古音同韵,属鱼部,故可相押. 盘之泉,可灌可沿; 沿:指沿泉散步.○照应一段“泉甘”.“泉”“沿”押韵. 盘之阻,谁争子所? 阻:险阻.所:住所.○照应一段“势阻”.“阻”“所”押韵. 窈而深,廓其有容; 窈而深:(盘谷)幽深曲折.窈,幽深.廓:空阔,广大.其:助词,无义.有容:有很大容量.○“深”,古音侵部;“容”,古音东部,侵东通韵. 缭而曲,如往而复. 缭:缭绕,指回环曲折.如往而复:好像往前走却又绕回来了.○以上二句具体写“盘之阻”.从“盘之中”至此,极写盘谷是隐居圣地.“曲”“复”押韵. 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 兮:语气词,用于诗赋中,相当现在的“啊”.且:并且,连词.无央:无穷无尽.○提“乐”字,承上启下. 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 远迹:足迹远离.遁藏:遁逃躲藏.呵禁:呵斥禁止.不祥:不祥之物,指虎豹蛟龙、魑魅魍魉之类. 饮且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 寿而康:长寿而安康.奚所望:还有什么奢望?奚,什么,疑问代词.望,旧有平(wáng)、去(wàng)两读,这里要读wáng以押韵.○以上写隐居之乐. 膏吾车兮秣(mò)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cháng yāng).” 膏吾车:给我的车轴加上润滑油.膏,油脂,这里作动词用,加上油脂.秣吾马:用饲料喂饱我的马.徜徉:徘徊游荡.○表达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夹、藏、祥、康、望(wáng)、徉”押韵.
第四自然段为第三部分,以歌词极写盘谷之美和隐居之乐,并表达向往之情.
穷
穷,本义是“阻塞不通”,引申为“荒远偏僻”,如本文:“穷居而野处.”又如成语“穷乡僻壤”.再引申为“到尽头”,如《桃花源记》:“欲穷其林.”再引申为“穷尽、完结”,如《愚公移山》:“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又如成语“无穷无尽”.
穷,在古汉语中常指仕途坎坷不得志,与“得志、显贵”的“达”相对.如《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引申为“处境困难”,如《论语·卫灵公》:“君子亦有穷乎?”
注意:在古代,特别是上古,“穷”和“贫”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穷”指不得志、不显贵,“贫”指缺少衣食钱财.“穷”的反义词是“达”,“贫”的反义词是“富”.如《庄子·德充符》:“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这里“穷达”并举,“贫富”对举,可见“穷”与“贫”的意义是不同的.
处
处,本义是“停止、停留”,如韩愈《答李翊书》:“处若忘,行若遗.”引申为“居住”,如本文:“穷居而野处”.再引申为“处于”,如本文:“处秽污而不羞”.再引申为“居住的地方、处所”,作名词,读chù.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谢公宿处今尚在”.处,还有“处理,安排”的意思,如《赤壁之战》:“愿将军量力而处之”.
烦
烦,据《说文》,本义是“热头痛也”.引申为“烦躁、烦闷”,如本文:“入耳而不烦”.又如《史记·仓公传》:“病使人烦懑,食不下.”再引申为“烦劳”,如《烛之武退秦师》:“敢以烦执事.”再引申为“烦扰”,如《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猥不敢相烦.”再引申为“麻烦”,如《孟子·滕文公上》:“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再引申为“烦琐”,如《淮南子·主术训》:“法省而不烦.”
2.
与元微之书
作者:白居易
四月十日夜晚,乐天告白:
四月十日夜,乐天白:
微之啊微之!不见您的面已经三年了,没有收到您的信快要两年了,人生有多少时日,我和您竞这样长久离别?何况把胶和漆一样紧紧相联的两颗心,分放在南北相隔的两个人身上,彼此上前不能在一起.后退不能相忘,牵制隔离,各自都要老了.微之啊微之,怎么办啊怎么办!天意造成这种际遇,对这怎么办呢!
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况以胶漆之心,置于胡越之身,进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各欲白首.微之微之,如何如何!天实为之,谓之奈何!
我刚到浔阳时,熊孺登来访,收到您前年病重时的一封短信,信上首先说了您的病情,其次叙述您生病时的心情,最后谈到我们多年的交谊情分.信上还说:病危时,没有时间顾及其他事,只收集几包文章,封起来,在它上面题字:“日后送交白二十二郎,就请用它代替我的信,悲伤啊,微之对待我,怎么如此信任啊!又看到寄来的听说我被眨官的诗写道:“灯将燃尽啊,火焰将灭,人影摇摇晃晃,今晚听说您被贬谪到九江.将近死亡的我,在病中惊起而坐,夜风吹着雨进入寒窗.”这样的诗句别人尚且不忍听到,更何况我的心呢!到现在每吟诵起来,还悲伤不已啊.
仆初到浔阳时,有熊孺登来,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札,上报疾状,次叙病心,终论平生交分.且云:危惙之际,不暇及他,唯收数帙文章,封题其上曰:“他日送达白二十二郎,便请以代书.”悲哉!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又睹所寄闻仆左降诗云:“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起坐,暗风吹雨入寒窗.”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
暂且放下这事不谈,大致叙述一下近来的心境.我自从到了九江,已经过了三年.身体还算健康,心情很平静.下到家人,庆幸没有什么毛病.我大哥去年夏天从徐州来到这里,还有各房孤小的弟妹六七人互相扶助一同来了.不久前牵挂的家人,现在都出现在眼前了,能够同寒暖共饥饱,这是第一件安适的事.江州气候渐渐凉爽了,当地很少恶性传染病.至于毒蛇、蚊虫,虽然有但很少.浔江的鱼很鲜,江州的酒极美.其他的食物,大多类似北方.我家的人口虽然不少,司马的俸禄虽然不多,只要衡量收入,节俭用度,也可以自给自足.身上穿的,口里吃的,还不必求助于人,这是第二件安适的事.我去年秋天开始游庐山,到东林寺、西林寺之间的香炉峰下,看见飞云、流水、清泉、怪石,绝妙第一,喜爱得不忍离去.于是建造草堂一座,前有十几株高大的松材,一千多根修长的竹子.青色的藤萝点缀着篱笆墙,洁白的石块铺着桥面.流水环绕在茅舍之下,飞泉洒落在屋檐之间,红色的石榴,白色的莲花,分别生长在石阶下边的水池中.大致如此,不能详尽记述.每次我独自一人前去,常常住满十天.一生爱好的东西,全在这里.不仅忘记回家,简直可以在此度过一生.这是第三件安适的事.想到您很久没有得到我的信,一定更加盼望,现在特亲记下这三件安适的事先作呈报,其余的事,我一条一条地写在后面吧.
且置是事这是书信结尾的敬辞,略叙近怀.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形骸且健,方寸甚安.下至家人,幸皆无恙.长兄去夏自徐州至,又有诸院孤小弟妹六七人提挈同来.顷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此一泰也.江州风候稍凉,地少瘴疠.乃至蛇虺蚊蚋,虽有,甚稀.湓鱼颇肥,江酒极美.其余食物,多类北地.仆门内之口虽不少,司马之俸虽不多,量入俭用,亦可自给 .身衣口食,且免求人,此二泰也.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啊微之!写这封信的夜晚,我正在草堂中对着山的窗子下面,随手拿笔,随意乱写.写好信封的时侯,不知不觉天快亮了.抬头只见一两个山寺的和尚.有的坐着,有的睡着.又听到山中的猿猴和山谷里的鸟,发出啾啾鸣叫.平生老友,离我万里,一时间世俗的思念之情,此时突然产生.作诗的习惯牵动着我,使我写成了三韵的六句诗:“回忆从前给你写信的夜晚,是考中进士后的天亮前.今夜写信又在何处?在庐山草屋拂晓的灯前.笼中的鸟栏里的猿都未死,人世间你我相见是在哪一年!”微之啊微之!今夜我的心情您知道吗?乐天叩头.
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余习所牵,便成三韵云:“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微之微之!此夕我心,君知之乎?乐天顿首.
3.
这是一篇讽刺性寓言小品,作于永州,确切时间不详.文章借小虫蝜蝂言事,讽刺“今世之嗜取者”聚敛资财、贪得无厌、至死不悟的丑恶面目和心态.文虽短小,却像一面明镜,映射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作者善于观察生活,写小虫持物负重的本性如可目睹;更善于思考社会人生问题,写贪官污吏的贪婪成性入木三分.文章类比恰切,过渡自然,语言犀利,叙事生动,议论精警,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批判精神.千载至今,仍能警戒世人.
【原文】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2].行遇物,辄持取,昂其首负之[3].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4].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5].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6].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7].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8].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9].苟能起,又不艾[10].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11].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12].亦足哀夫[13]!
【校勘】
[1] 蝜蝂:《尔雅》作负版.
[2] 昂其首负之:《唐宋名家丛集·柳宗元集》吴新鼎点校,“昂”亦作“仰”.
[3] 物积因不散:《唐宋名家丛集·柳宗元集》吴新鼎点校,“因”一作“固”.
[4] 观前之死亡:《唐宋名家丛集·柳宗元集》吴新鼎点校,一本有“曾”.
[5] 亦足哀夫:《唐宋名家丛集·柳宗元集》吴新鼎点校,“哀”一作“悲”.
译文: 蝜蝂是一种擅长背东西的小虫.爬行时遇到东西,总是抓取过来,抬起头背着这些东西.东西越背越重,即非常困难也不停止.它的背很粗糙,因而东西堆上去不会散落,终于被压倒爬不起来.有的人可怜它,替它去掉背上的东西.可是蝜蝂如果能爬行,又把东西像原先一样抓取过来背上.这种小虫又喜欢往高处爬,用尽了它的力气也不肯停下来,以致跌倒摔死在地上. 现今世上那些贪得无厌的人,见到钱财就捞一把,用来填满他们的家产,不知道财货已成为自己的负担,还只怕财富积聚得不够.等到一旦因疏忽大意而垮下来的时候,有的被罢官,有的被贬往边远地区,也算吃了苦头了.如果一旦被起用,他们又不思悔改,天天想着提高自己的地位,加大自己的俸禄,而且变本加厉地贪取钱财,以至接近摔死的程度,看到以前由于极力求官贪财而自取灭亡的人也不知接受教训.即使他们的外形看来庞大,他们叫人,可是见识却和蝜蝂一样.也太可悲了!
4.皮日休(约公元834—883年),襄阳人,字逸少,后改袭美.自号鹿门子其貌不扬,爱喝酒,性傲慢,能写一手好文章.诗文与陆龟蒙(今苏州人)齐名,两人有松陵唱和诗.时称“皮陆”.
《原谤》原文
天之利下民,其仁至矣!未有美于味而民不知者,便于用而民不由者,厚于生而民不求者.然而暑雨亦怨之,祁寒亦怨之,己不善而祸及亦怨之,己不俭而贫及亦怨之.是民事天,其不仁至矣!天尚如此,况于君乎?况于鬼神乎?是其怨訾恨讟,蓰倍于天矣!有帝天下、君一国,可不慎欤!故尧有不慈之毁,舜有不孝之谤.殊不知尧慈被天下,而不在于子;舜孝及万世,乃不在于父.呜呼!尧、舜,大圣也,民且谤之;后之王天下,有不为尧舜之行者,则民扼其吭,捽其首,辱而逐之,折而族之,不为甚矣!
《原谤》译文
上天为百姓造福利,它的仁心可以说达到极点了!没有一样炙味的东西百姓不知道,没有一样便于使用的东西百姓不利用,没有一样使生活充裕丰富的东西百姓不去追求.即使这样,到了火热、阴雨的季节百姓就抱怨天,到了大寒时百姓也抱怨天,自己做了错事导致灾祸来临也抱怨天,自己不节俭导致贫穷也去怨恨天.这样看来,百姓对待天,不讲究仁,也算是达到极点了!对天尚且是这样,何况对待君主呢!何况对待鬼神呢!这样看来,对君主、对鬼神的怨恨诽谤,比对天要多上好几倍!做天下的帝王,做一国的国君,能够不慎重吗?所以有“不慈”的诽谤加在尧身上,有“不孝”的诽谤加在舜身.这些人实在不知道,尧的仁慈之心覆盖整个天下,而不仅仅在于对待自己的儿子;舜的孝心润泽万代人,而不仅仅在于对待自己的父亲.啊!尧、舜是伟大的圣人,百姓尚且要去诽谤他们;后世那些在天下称君称王的人,有谁不行尧、舜那样的政,那么百姓掐住他的喉咙,揪住他的脑袋,侮辱他,扭逐他,打倒他,消灭他的家族,一点儿也不过分.
搜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