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主要事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9 14:22:15
孔子主要事迹
孔子主要事迹
孔子主要事迹
孔子 - 生平
1岁: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9月28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关于孔子出生年月
有两种记载,相差一年,今从《史记·孔子世家》说.
3岁:公元前549年(鲁襄公二十四年)其父叔梁纥卒,葬于防山(今曲阜东25里处).孔母颜征在携子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
5岁:公元前547年(鲁襄公二十六年)孔子弟子秦商生,商字不慈,鲁国人.
6岁:公元前546年(鲁襄公二十七年)弟子曾点生,点字皙,曾参之父.
7岁:公元前545年(鲁襄公二十八年)弟子颜繇生,繇又名无繇,字季路,颜渊之父.
8岁:公元前544年(鲁襄公二十九年)弟子冉耕生,字伯牛,鲁国人.
10岁:公元前542年(鲁襄公三十一年〕弟子仲由生,字子路,卞人. 是年鲁襄公死,其子躌继位,是为昭公.
12岁:公元前540年(鲁昭公二年)弟子漆雕开生,字子若,蔡人.
15岁:公元前537年(鲁昭公五年〕孔子日见其长,已意识到要努力学习做人与生活之本领,故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
16岁,公元前536年(鲁昭公六年)郑铸刑鼎.弟子闽损生,字子骞,鲁国人.
17岁:公元前535年(鲁昭公六年〕孔母颜征在卒.是年.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
19岁:公元前533年(鲁昭公九年)孔子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
20岁:公元前532年(鲁昭公十年)亓官氏生子.据传此时正好赶上鲁昭公赐鲤鱼于孔子,故给其子起名为鲤,字伯鱼.是年孔子开始为委吏,管理仓库.
21岁:公元前531年(鲁昭公十一年)是年孔子改作乘田,管理畜牧.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
孔子
子罕》) 此“鄙事”当包括“委吏”、”乘田”.
27岁,公元前525年(鲁昭公十七年〕郯子朝鲁,孔子向郯子询问郯国古代官制.孔子开办私人学校,当在此前后.
30岁:公元前522年(鲁昭公二十年〕自十五岁有志于学至此时已逾15年,孔子经过努力在社会上已站住脚,故云”三十而立”.(《论语·为政》)是年齐景公与晏婴来鲁国访问.齐景公会见孔子,与孔子讨论秦穆公何以称霸的问题.弟子颜回、冉雍、冉求、商瞿、梁鴷生.回字渊,雍字仲弓,求字子有,瞿字子木,皆鲁国人;鴷字叔鱼,齐国人.
31岁:公元前521年(鲁昭公二十一年)弟子巫马施、高柴、宓不齐生.施字子期,陈国人;柴字子高,齐国人;不齐字子贱,鲁国人.
32岁:公元前520年(鲁昭公二十二年)弟子端木赐生,赐字子贡,卫国人.
34岁:公元前518年(鲁昭公二十四年)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学礼于孔子.相传孔子与南宫敬叔适周问礼于老聘,问乐于苌弘.
35岁:公元前517年(鲁昭公二十五年)鲁国发生内乱.《史记·孔子世家》云:“昭公率师击(季)平子,平子与孟孙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师败,奔齐.”孔子在这一年也到了齐国.
36岁,公元前516年(鲁昭公二十六年)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得到齐景公的赏识,景公欲以尼溪之田封孔于,被晏子阻止.孔子在齐闻《韶》乐,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
37岁:公元前515年(鲁昭公二十七年)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由齐返鲁.吴公子季札聘齐,其子死,葬于瀛、博之间.孔子往,观其葬礼.弟于樊须、原宪生.须字子迟,鲁国入;宪字子思,宋国人.
38岁:公元前514年(鲁昭公二十八年)晋魏献子(名舒)执政,举贤才不论亲疏.孔子认为这是义举,云:“近不失亲,远不失举,可谓义矣.”
39岁,公元前513年(鲁昭公二十九年)是年冬天晋铸刑鼎,孔子曰“晋其亡乎,失其度矣.”
40岁:公元前512年(鲁昭公三十年)经过几十年的磨练,对人生各种问题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故自云“四十而不惑”.弟子澹台灭明生.灭明字子羽,鲁国人.
电视剧《东周列国春秋篇》里的孔子(王绘春 饰演)
41岁:公元前511年(鲁昭公三十一年)弟子陈亢生.亢字子禽,陈国人.
42岁:公元前510年(鲁昭公三十二年)昭公卒,定公立.
43岁:公元前509年(鲁定公元年)弟公西赤生.赤字华,鲁国人.
45岁:公元前507年(鲁定公三年)弟子卜商生.商字子夏,卫国人.
46岁:公元前506年(鲁定公四年)弟子言偃生.偃字子游,吴国人.
47岁:公元前505年(鲁定公五年)弟子曾参、颜幸生.参字子舆,鲁国人.幸字子柳,鲁国人.
48岁:公元前504年(鲁定公六年〕季氏家臣阳虎擅权日重.孔子称之为“陪臣执国命”.(《论语·季氏》)《史记·孔子世家》云:“陪臣执国政.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阳虎欲见孔子,孔子不想见阳虎、后二人在路上相遇.阳虎劝孔子出仕,孔子没有明确表态.此事当在鲁定公五年或鲁定公六年.
49岁:公元前503年(鲁定公七年)弟子颛孙师生.师字子张,陈国人.
孔子
50岁:公元前502年(鲁定公八年)自谓”五十而知天命”.(《论语·为政》)公山不狃以费叛季氏,使人召孔子,孔子欲往,被子路阻拦.
51岁: 公元前501年(鲁定公九年)孔子为中都宰,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四方则之.弟子冉鲁、曹坅、伯虔、颜高,叔仲会生.鲁字子鲁,鲁国人:坅字子循,蔡国人:虔字子析,鲁国人;高字子骄,鲁国人:会字子期.鲁国人.
52岁:公元前500年(鲁定公十年)孔子由中都宰升小司空,后升大司寇,摄相事.夏天随定公与齐侯相会于夹谷.孔子事先对齐国邀鲁君会于夹谷有所警惕和准备,故不仅使齐国劫持定公的阴谋未能得逞,而且逼迫齐国答应归还侵占鲁国的郓、鄵、龟阴等土地.
53岁:公元前499年(鲁定公十一年)孔子为鲁司寇,鲁国大治.就任后七日,就以“五恶”的罪名,以言论定罪,杀死曾和自己争抢学生的著名的鲁国大夫、教育家、演说家少正卯.
54岁:公元前498年(鲁定公十二年)孔子为鲁司寇.为削弱三桓,采取堕三都的措施.叔孙氏与季孙氏为削弱家臣的势力,支持孔子的这一主张,但此一行动受孟孙氏家臣公敛处父的抵制,孟孙氏暗中支持公敛处父.堕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弟子公孙龙生.龙字子石,楚国人.
55岁:公元前497年(鲁定公十三年)春,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子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与季氏出现不和.孔子离开鲁国到了卫国.十月,孔子受谗言之害,离开卫国前往陈国.路经匡地,被围困.后经蒲地,遇公叔氏叛卫, 孔子与弟子又被围困.后又返回卫都.
56岁,公元前496年(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在卫国被卫灵公夫人南子召见.子路对孔子见南子极有意见批评了孔子.郑国子产去世孔子听到消息后,十分难过,称赞子产是“古之遗爱”.
57岁:公元前495年(鲁定公十五年)孔子去卫居鲁.夏五月鲁定公卒,鲁哀公立.
58岁:公元前494年(鲁哀公元年〕孔子居鲁,吴国使人聘鲁,就“骨节专车”一事问于孔子.
59岁:公元前493年(鲁哀公二年)孔子由鲁至卫.卫灵公问陈(阵)于孔子,孔子婉言拒绝了卫灵公.孔子在卫国住不下去,去卫西行.经过曹国到宋国.宋司马桓?(左鬼右隹)讨厌孔子,扬言要加害孔子,孔子微服而行.
60岁:公元前492年(鲁哀公三年)孔子自谓”六十而耳顺”.孔子过郑到陈国,在郑国都城与弟子失散独自在东门等候弟子来寻找,被人嘲笑,称之为”累累若丧家之犬”.孔子欣然笑曰:“然哉,然哉!”
61岁:公元前491年(鲁哀公四年〕孔子离陈往蔡.
62岁:公元前490年(鲁哀公五年)孔子自蔡到叶.叶公问政于孔子,并与孔子讨论有关正直的道德问题.在去叶返蔡的途中,孔子遇隐者.
63岁:公元前489年(鲁哀公六年〕孔子与弟子在陈蔡之间被困绝粮,许多弟子因困饿而病,后被楚人相救.由楚返卫,途中又遇隐者.
64岁:公元前488年(鲁哀公七年)孔子在卫.主张在卫国为政先要正名.
65岁:公元前487年(鲁哀公八年)孔子在卫.是年吴伐鲁,战败.孔子的弟子有若参战有功.
66岁:公元前486年(鲁哀公九年)孔子在卫.
67岁:公元前485年(鲁哀公十年)孔子在卫.孔子夫人亓官氏卒.
68岁: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是年齐师伐鲁,孔子弟子冉有帅鲁师与齐战,获胜.季康子问冉有指挥才能从何而来?冉有答曰“学之于孔子”.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于归鲁.孔于周游列国14年,至此结束.季康子欲行“田赋”,孔子反对.孔子对冉有说:“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如是则丘亦足矣”.
69岁:公元前483年(鲁哀公十二年)孔子仍有心从政,然不被用.孔子继续从事教育及整理文献工作.孔子的儿子孔鲤卒.
70岁:公元前482年(鲁哀公十三年〕孔子自谓“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颜回卒,孔子十分悲伤.
71岁:公元前481年(鲁哀公十四年〕是年春,狩猎获麟.孔了认为这不是好征兆,说:“吾道穷矣”.于是停止修《春秋》.六月齐国陈恒弑齐简公,孔子见鲁哀公及三桓,请求鲁国出兵讨伐陈桓,没有得到支持.
72岁:公元前480年(鲁哀公十五年〕孔子闻卫国政变,预感到子路有生命危险.子路果然被害.孔子十分难过.
73岁: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孔子患病,不愈而卒.葬于鲁城北.鲁哀公诔之曰:“?天不吊,不潎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子贡为之守墓六年.弟子及鲁人从墓而家者上百家,得名孔里.孔子的故居改为庙堂,孔子受到人们的奉祀.[1]
孔子 - 思想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西周社会以血缘氏族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崩溃瓦解,而基于文化认同的"诸夏"民族共同体正在形
孔子像
成.这是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最初发生的年代,古典成为时尚,一些人开始思考天道、人生和世界秩序等方面的问题,原先由贵族所垄断的文化教育也正逐渐流入民间.孔子正是这时代精神的代表人物与集大成者,遂开战国诸子百家之先
仁
仁的人生哲学
仁是孔子和弟子反复探讨的课题.孔子会针对不同的弟子与不同的时机来讲述“仁”的真谛.大抵来说,孔子的“仁”就是曾子所说的“忠恕”二字而已.
“刚毅、木讷,近仁.”、“巧言令色,鲜矣仁.”“仁道”就是真诚踏实,切忌浮夸不实而违逆正道.
礼
礼的社会秩序
礼,就是「节制」,宋明儒者也解作「理」.《司马迁˙太史公自序》有:「礼以节人,乐以发和.」我们来看孔子对于礼的阐释--- --- 《论语˙泰伯》:「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礼,也是「真情」,而且在上位者必须作为人民的表率.所以孔子接着说--- ---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礼,不是浪费铺张,而是真情流露;宁愿节俭简陋,也不奢侈浮夸--- --- 《论语˙八佾》:「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奢也,宁戚.』」 《论语˙阳货》:「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礼,是对天地万物的尊重.藉由对礼法的好问,来表达自己对于天地的敬意--- --- 《论语˙八佾》:「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君子与小人
君子与小人虽然是以身份地位区分开来的,但孔子不认为这是唯一的差别,更重要的在于修养和境界.对此孔子有很多说明,如他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是修养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方法,有着丰富而精微的内涵.近百年来,不少人反感于中庸,大概是将它误解为同流合污、媚世自是、毫无原则的伪君子行径,其实这样的乡愿也正是孔子所深恶痛绝的,他说:「乡愿,德之贼也.」他认为,如果不能达到中庸,狂狷是次好的境界,毕竟“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
孔子又说: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为政之道
正名是孔子最重要的政治主张.正名的目的在于维系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使人们有一定的规范遵循,而不致生活在一种不可预期的状态之中.很多人认为孔子希望能够恢复西周的礼乐,也有一些人认为他只是以复古的名义鼓吹一种新的世界秩序.
立信
对于孔子而言,不仅是个人的美德,而且是一个基本的政治原则.子贡请教为政的要点,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而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三点,“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德治
孔子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曾任掌刑罚的大司寇,但是,孔子深深感受到“民免而无耻”的社会隐忧,所以才提倡用道德伦理来教化人民,彻底洗涤人心,激发人的善性.
孔子 - 政治生涯
早年教育
孔子早年生活极为艰辛,孔子的母亲在他24岁时去世,孔子希望将父母合葬.为了打听父亲葬处,他将母亲棺殡
孔子
停于路口(五父之衢),向路人打听.后孔母的邻居曼父之母,告诉孔子叔梁纥的墓处,孔子这才将父母合葬于防.第二年,孔子在为母亲守丧时,季孙氏宴请士一级的人(飨士).孔子前往,不想却被季孙氏家臣阳虎训斥并拒绝.但后世学者多怀疑此事有伪.
在艰难困苦中,孔子发愤好学,他遍访名师,虚心求教.鲁昭公十七年,郯国国君郯子访鲁.郯子博学多才,27岁的孔子慕名拜见.韩愈《师说》有语:「孔子师郯子.」孔子先后「问礼于老聃,学鼓琴于师襄子,访乐于苌弘.」
大约三十岁左右,最初的一些弟子来到孔子身边.此后,孔子一直从事教育事业,他广收门徒,相传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他首倡有教无类及因材施教,成为当时学术下移、私人讲学的先驱和代表,故后人尊为“万世师表”及“至圣先师”.
适齐
35岁时,鲁昭公被鲁国掌权的叔孙、季孙、孟孙三桓大夫击败,逃到齐国,孔子便离开鲁国到齐国.孔子曾与齐太师谈说音乐,闻习韶乐之盛美,三月不知肉味.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景公说:「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他日又问政于孔子,孔子说:「政在节财.」景公想封孔子为尼溪田,遭齐相国晏婴进言劝阻.后来得知齐大夫想害孔子,景公没有办法,孔子则重回鲁国,聚徒讲学.
初事鲁国
鲁定公九年,五十一岁的孔子仕鲁,初为中都宰(中都为今山东汶上县),一年以后又做司空,后以大司寇.鲁定公十年,鲁定公与齐景公会于夹谷,孔子「文功武备」,取得外交上的胜利,使齐归还侵占鲁的汶阳等地.鲁定公十三年,为重新确立鲁公室的权威,孔子策划实施了「堕三都」的政治军事行动,希望能够削减三桓大夫的实力,于是先堕叔孙氏之郈,再堕季孙氏之费,然而围攻成的攻势最终功败垂成.鲁定公十四年摄行相事,并以「五恶」的罪名,以言论定罪,诛杀少正卯.
孔子治下鲁国颇有起色,引起齐人警惧,齐大夫黎鉏设计,向鲁赠送女乐文马,造成鲁定公不问朝政.这使得孔子与鲁公、季子等在道德与政见上的分歧难以弥合,孔子最终去鲁适卫.
周游列国
离开鲁国以后,孔子率众弟子周游列国,辗转于卫、曹、宋、郑、陈、蔡、叶、楚等地,然而均未获重用.其间,在匡、宋、蒲等地,孔子一行多次被困遇险.
留卫期间
孔子到了卫国,在前往陈地时,途经匡城,颜回举策指着郭外缺口说:「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因孔子身材高大,被匡误以为是鲁国的阳虎,而遭围捕.子路感到愤怒,夺戟准备交战,但被孔子阻止.过程中孔子曾与颜回失散,一度以为颜回已死.
卫灵公提供孔子在鲁国时的相同待遇.居住一段时间后,孔子遭人诬谄,孔子害怕获罪而离开.
孔子在蒲城滞留几个月后返回卫国.有人劝孔子,要有所作为,便要拜见卫灵公夫人南子,孔子谢绝.但后来不得已而前去拜见,孔子入门时,朝着北面,低头俯地,不敢正视;夫人南子亦于帷幕中再拜孔子.子路得知后,为此事甚感不满,表面上不说,但孔子心里明白,孔子便告诉子路先前的执着连上天都讨厌.数月后,卫灵公与夫人南子同车,孔子为次,其余官员在后,招摇游市而过.孔子对此事引以为耻,颜刻问有何耻辱,孔子感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便离开卫国.
过宋之危
孔子到了宋国以后,在大树下和弟子习礼.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将大树拔除.弟子打算尽速离去,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相失于郑
孔子在郑国时,与弟子失散,孔子独自站立在郭东门.有人告诉子贡说,东门有个人疲累的像条丧家之狗.弟子赶紧找回孔子,并将此话告诉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受困陈蔡
吴伐陈、楚救陈之际,楚昭王派人聘请孔子,孔子随即出发.陈、蔡大夫惧怕孔子为楚国所用,便将孔子围困在陈、蔡野外,孔子等人不得行,绝粮七日,许多弟子病倒不起.弟子中多有不快者,孔子仍旧讲诵不绝.后来派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接孔子.
颠沛流离凡十四年,前484年,年近七十岁的孔子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鲁国尊为国老,但未受鲁哀公的任用.这段期间孔子专注于教育和古籍整理.
孔子 - 作品
诗选
去鲁歌
彼妇之口,可以出走.披妇之谒,可以死败.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
蟪蛄歌
违山十里,蟪蛄之声,犹尚在耳.
龟山操
予欲望鲁兮,龟山蔽之.手无斧柯,奈龟山何!
《琴操》 :“季桓子受齐女乐,孔子欲谏不得,退而望鲁龟山作歌,喻季之蔽鲁也.”《琴操》,古琴曲集,传为东汉蔡邕辑.
盘操
干泽而渔,蛟龙不游.覆巢毁卵,凤不翔留.惨予心悲,还原息陬.
编修的书籍
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论语》为孔子弟子收集整理出来的.)
孔子 - 教育事业
教育方法
孔子讲学图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首创私塾,开创平民教育之先河;加上“有教无类”(见“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从而培养了大批的学生,许多学生一旦及门,便终生接受其教诲.孔子死后,弟子代代相传,其影响一直达于当代,并远播海外.可以说,在中国教育史上,还没有哪一位伟人能和孔子相比,后世称其为“大成至圣先师”,应是当之无愧的.
1、教与学的关系.在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方面,孔子是充分体现了教学一体思想的.他对自己教学对象的学习和接受情况是完全掌握的.例如他整天和颜回讲学,颜回却从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愚人,但孔子知道,颜回“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孔子也知道弟子们的悟性是有差别的,“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学生一旦“觉悟”,孔子也能随时察觉.如子贡“告诸往而知来者”,孔子便高兴地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子贡从《诗经·卫风·硕人》对美女的描写而联想到礼乐的产生,孔子也鼓励他“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2、“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首先,孔子是主张全民教育的,他明确提出“有教无类”,即人人他都可以教育,没有年龄、贫富、地域的区别.其次,弟子入室后孔子又能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他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中等水平以下的,不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
3、学与思的关系.在这方面,孔子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点,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认为,学与思二者必须兼顾,不能有所偏废,否则便很难学有所成.应该说这是古今有关学与思关系的最辩证、最正确的理解.孔子是以《诗》、《书》、《易》、《礼》、《乐》为课本来教学生的,他鼓励学生多读书.孔子之“思”,一是要学生深入思考文献的文化内涵,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理解;二是要学生思考如何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4、温故与知新的关系.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里含有两方面的意思:一,复习旧的功课,便可以帮助理解新的内容,因为学习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二,“温故”也指对已有知识和前人研究成果的掌握,“知新”则指新的发现和新的见解.
5、讲授与答疑的关系.孔子教学,主要是大班授课与个别辅导答疑两种形式.在讲授中,孔子总是尽可能多的教给学生一些知识,而对于自己还没有搞懂的事情,则轻易不下结论,宁肯存疑,这便是孔子在教学上所一贯主张的“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原则. 据《论语•述而》所记,孔子主要以“文、行、忠、信”四种内容教学生.孔子在授课时,不但做到了“诲人不倦”,而且也能毫无保留.他曾对学生说:“你们这些学生以为我有所隐瞒吗?我对你们是没有隐瞒的.我没有一点不向你们公开,这就是我孔丘的为人.”
6、言传与身教的关系.孔子在教学中既重言传,又重身教,他将这两者结合的完美无缺.
孔子 - 谥号
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鲁哀公亲诔孔子.诔文说:“旻天不吊,不慭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左传·哀公十六年》)古人认为“尼父”是给孔子的谥号.其实这只是对孔子的敬称,并非谥号.父,同“甫”,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西汉元始元年(公元元年),汉平帝刘衎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古人认为“褒成”是国名,“宣尼”是谥号,“公”是爵位.
北魏太和十六年(公元492年),孝文帝元宏称孔子为“文圣尼父”.“文圣”是尊号,“尼父”是敬称.
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静帝宇文衍追封孔子为“邹国公”,“邹”是国名,“公”是爵位.
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文帝杨坚称孔子为“先师尼父”;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太宗李世民尊孔子为“先圣”.“先师”、“先圣”都是尊称.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改称孔子为“宣父”,“宣”为谥号,“父”是美称.乾封元年(公元666年),高宗李治赠孔子为“太师”,“太师”为官位.
武周天绶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封孔子为“隆道公”.“隆道”是封号,“公”是爵位.
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玄宗李隆基封孔子为“文宣王”.“文宣”为谥号,“王”是爵位.这儿的“王”不是后世皇帝以下的侯王的王,而是周天子“武王”、“成王”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