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在宋代发展成就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19 02:26:57
理学在宋代发展成就
理学在宋代发展成就
理学在宋代发展成就
古代的理学是指宋朝以后的新儒学,又称道学.嘉祐治平年间(1056年—1067年),理学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形成了王安石(荆公)新学、司马光(温公)朔学、苏轼的蜀学、二程(程颢、程颐)兄弟的洛学(含张载的关学)为代表的理学四大派.
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思潮.又称道学.它产生于北宋,盛行于南宋与元、明时代,清中期以后逐渐衰落,但其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广义的理学,泛指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包括各种不同学派;狭义的理学,专指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学说 ,即程朱理学.理学是北宋以后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理论表现,是中国古代哲学长期发展的结果,特别是批判佛、道哲学的直接产物.理学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持续时间很长,社会影响很大,讨论的问题也十分广泛.
概括说来,理学讨论的问题主要有:①本体论问题,即世界的本原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理学家虽然有不同的回答,但都否认人格神和彼岸世界的存在.张载提出气本论哲学,认为太虚之气是万物的本原.二程建立“天即理”的理本论哲学,认为观念性的理是世界的本原.朱熹提出理为“本”,气为“具”的学说.②心性论问题,即人性的来源和心、性、情的关系问题.张载提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和心统性情的学说,认为天地之性来源于太虚之气.程颢提出了心即天以及性无内外的命题,把心、性、天统一起来.程颐则提出性即理的命题,把性说成形而上之理.朱熹认为心之本体即是性,是未发之中;心之作用便是情,是已发之和 ;性和情是体用关系,而心是“主宰”.③认识论问题 ,即认识的来源和认识方法问题 .张载首先提出“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两种知识,并提倡穷理尽性之学,成为理学家共同讨论的问题.二程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学说;朱熹提出“即物穷理”的系统方法;陆九渊强调“反观”;王守仁则提出“致良知”说,认为格物致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从而完成由内向外的认识路线 .
理学流派纷纭复杂,北宋中期有周敦颐的濂学、邵雍的象数学、张载的关学、二程的洛学、司马光的朔学,南宋时有朱熹的闽学、陆九渊兄弟的江西之学,明中期则有王守仁的阳明学等等.尽管这些学派具有不同的理论体系和特点,但按其基本观点和影响来分,主要有两大派别,二程、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陆王心学.
作为地主阶级新的思想理论体系,理学一度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起过好的作用.它在思辨哲学方面的发展,无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进步.对于日本、朝鲜的历史发展,理学也曾发生相当大的影响.但是,理学在强化封建礼教 、维护宗法等方面,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不断发展,愈益起着消极乃至反动的作用.
宋明时期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包括以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客观唯心主义和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前者认为‘理’是永恒的、先于世界而存在的精神实体,世界万物只能由‘理’派生.后者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认为主观意识是派生世界万物的本原.也叫道学或宋学.
理学是中国思想史上曾起过重大影响的学派,徽州为“程朱桑梓之邦”,宋代理学的奠基人程颢、程颐及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祖籍均系徽州.且在新安的传播和影响尤为深,世称"新安理学".理学的奠基人洛阳程颢、程颐和集大成者婺源朱熹的祖籍均在歙县篁墩,故称其为"程朱阙里".朱熹亦自称“新安朱熹”.朱熹,字元晦,徽州婺源人.朱熹之父朱松,祖居歙县篁墩,曾在歙县城南紫阳山老子祠读书,入闽任政和县尉自署"紫阳书堂",后因被任武职,举家迁到婺源.他以“紫阳”名其居、朱熹亦题名其书房为"紫阳书房".
学者因而称朱熹为"紫阳先生",称其学派为"紫阳学派".朱熹从师李侗,接受程颐的思想观点,后加以发挥,建立严密的理学思想体系.他融道家和禅学思想入儒学之中,使儒学蜕变出古代社会的又一经典理论--理学.他提出“天”、"气"、"格物致知"、"知行为一"等到一系列重要思想范畴.他认为"理"是至高和包罗一切的,故称"理学".朱熹所说的"理",实际上指封建伦理纲常.而且认为"理"是永恒存在的,企图使封建伦理永恒化.他还认为理和气不能相离,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朱熹广收弟子,亲自讲学,门生遍布各地,有学术成就、政治建树者颇多,这使朱熹学派成为理学史上最有势力的学派.他是理学伯集大成者,在中国思想史上影响甚巨.朱熹曾三度回徽省亲,每次逗留数月,所以徽州从其学者甚众.学行最著的徽州弟子有歙县祝穆、吴昶,休宁程光、程永奇、汪莘、许文蔚,祁门谢琏等等.这些学生,讲学乡里,推崇理学,使徽州成为理学影响最深的地区.南宋理宗把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根据加以推崇,追封死后的朱熹为太师、徽国公,亲自为歙县"紫阳书院"题额.从此,程朱理学成为徽州正统的学术思想.
元朝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竭力推崇理学.定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科举考试的依据.徽州学者对程朱理学更是信奉不移,“是以朱子之学虽行天下,而讲之熟,说之详,守之固,则惟新安之士为然.”"凡六经传注,非经朱子论定者,父兄不以教,子弟不以为学",并在篁墩建"程朱三夫子祠".当时,徽州"书院林立,以紫阳为大",紫阳书院被视为传播程朱理学之圣坛.清代曹振镛称:"自宋、元、明,迄今数百年,江以南之私淑文公,能于学校自表见者,必推我新安”故徽州被称为"理学之邦".新安理学家,除朱熹及其门弟子外,还有休宁理学九贤,歙县钱时、曹泾、郑玉、唐仲实、姚琏、吴曰慎,祁门汪克宽,黟县李希士.新安理学的主要著作,有解释程来理学命题的《性理率训讲义》、《太极图书》、《近思录注》,有解释程朱理学命题的《四书发明》、《太极篡疏》、《礼记集成》、《六典撮要》等.从南宋前期至清乾隆年间,新安理学在徽州维系了600多年,对徽州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从南宋前期至清乾隆年间,新安理学在徽州维系了600多年,对徽州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朱熹提倡读书,认为穷理之要,必在读书,促进了徽州读书好学风气,缙绅之家往往自编教材,由父兄率子弟诵读、理学家对理欲、心物、义理、天人等概念的意义、关系的追问和逻辑论证,提升了徽州文化的理性思维,培养了深厚的理性主义传统.新安理学家恪守朱熹的义利之辨,强调"天理为义,人欲为利",颂扬"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思想,学子以之为书院之规,士夫以之为立身处事的教条,徽州商人"贾而好儒",以"仁义礼智信"这商业伦理.宋元明三代,徽州出了不少民族志士,表现了坚贞不屈的气节,也与朱熹的新安理学分不开.但是,理学的核心纲常伦理,新安理学讲究忠君孝亲、男尊女卑、丧制礼服、修祠续谱、建坊树碑.大批的"贞女烈妇"、"孝子贤孙"为传统礼教而殉身,这理学在程朱桑梓之邦结出的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