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九曲亭记译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17 09:40:02
武昌九曲亭记译文武昌九曲亭记译文武昌九曲亭记译文武昌九曲亭记[1][宋]苏辙子瞻迁于齐安[2],庐于江上[3].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4],陂陁蔓延[5],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6],西曰西

武昌九曲亭记译文
武昌九曲亭记译文

武昌九曲亭记译文
武昌九曲亭记[1]
[宋]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2],庐于江上[3].
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4],陂陁蔓延[5],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6],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7],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8],乘渔舟,乱流而南[9].山中有二三子[10],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11],相携徜徉而上[12].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13].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14],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小平[15].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16],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17],皆效于左右[18].有废亭焉[19],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20],不可加以斤斧[21].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22].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23],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邪?”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24].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25].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26],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27].方其得意[28],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29],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30],要之一饱[31],而同委于臭腐[32].夫孰知得失之所在[33]?惟其无愧于中[34],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35].
【注释】
[1]武昌九曲亭:据《清一统志》说:“九曲亭在武昌县西九曲岭,为孙吴遗迹,宋苏轼重建,苏辙有记.”武昌,今湖北鄂城.
[2]子瞻:苏轼的字.齐安:古郡名,即黄州,今湖北黄冈.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苏轼因有人告发他作诗文讪谤朝廷,被贬往黄州,充黄州团练副使.
[3]庐于江上:苏轼到黄州的第二年,由定惠院迁居临皋亭,其地濒于江边,故云.
[4]江之南武昌诸山:黄州与武昌(今湖北鄂城)隔江相对.武昌诸山,指樊山,又名袁山.苏轼有《记樊山》,其中说:“自余所居临皋亭下,乱流而西,泊于樊山,为樊口.……循山而南,至寒溪寺,上有曲山,山顶即位坛、九曲亭,皆孙氏遗迹.”又《答秦太虚书》:“所居对岸武昌,山水佳绝.”
[5]陂陁(pōtuó):不平坦.
[6]浮图:梵语,亦作佛图、浮屠,即塔也.精舍:佛寺.
[7]隐蔽松枥:林木丰茂,隐蔽天地. “枥(lì)”,同“栎”,即柞(zuò)树,落叶乔木,果实叫橡,叶子可喂柞蚕.
[8]策:也是杖.杖策:谓扶杖.
[9]乱流:横绝江水.
[10]二三子:指若干青年儒生;语出《论语》,是孔子对他的学生们一种称呼.
[11]幅巾:不著冠,但以幅巾束首.幅巾迎笑:表示苏轼与山中的年轻人关系之融洽.
[12]徜徉(cháng yáng):自由往来的样子.
[13]相劳:相互慰问.
[14]居齐安三年:本篇作于元丰五年(1082),苏轼已在黄州住了三年.
[15]获小平:得到了一块稍微平缓的地方.小平:一作“少平”.
[16]陵阜:高山.
[17]林麓:泛指山中的林木.向背:向阳、背阴.
[18]效:呈现.
[19]有废亭焉:谓此地有一座荒废的亭子.
[20]百围:是说树干的粗细.千尺:是指树的高度.
[21]斤:斧子一类的工具.
[22]睥睨(bì nì):侧目斜视,有所打算.
[23]斥:排斥,驱逐.这句是说,把这棵树从它占据之地赶了出去.
[24]褰(qiān)裳:提起衣服.先之:走在前面.
[25]移日:连续好几天.
[26]撷(xié)林卉:摘取山林之中的花草.“卉”,草的总称.
[27]适意:合乎自己的心意,表示自得其乐.苏轼在《超然台记》中说:“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即此之谓.
[28]“方其”二句:意谓正当苏轼获得一种适意的乐趣时,就以为这是最愉快的享受,天下万物都不能取代这种乐趣.
[29]“及其”句:意谓等到苏轼对这种乐趣享受够了,他又总是对自己满足于这种乐趣感到吃惊,觉得好笑.“厌”,满足.“洒然”,吃惊.
[30]杂陈:陈列着各种各样食物.
[31]要之一饱:重要的是以求吃个饱.
[32]委:抛弃.腐臭:腐烂发臭.这句是说,吃饱之后,就把剩下的食物统统丢掉,让它们腐烂发臭.
[33]“夫孰知”句:意谓没有人能够知道人生乐趣是从哪里获得的,又是在哪里失掉的.也就是说,人生乐趣的得失是无常的.
[34]“惟其”三句:意谓由于得失无常,因此只能要求自己问心无愧,处世无可责备,而姑且这样地生活在人世.“姑”,姑且.“寓”,寓世,住在人世.
[35]是:这,即指适意而言.
【作者及题解】
苏辙(1039一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他是苏洵之子,苏轼之弟.十九岁与苏轼同登进士第.仁宗时,为商州军事推官,徙大名.神宗时,为王安石属官,因反对新法,调任他职.后因苏轼诗罪株连,谪迁筠州监盐酒税.哲宗至徽宗时,仕途几经起落,最后以太中大夫退职,住在许(今河南许昌),自号颍滨遗老.死后追赠端明殿学士,谥号“文定”.他是著名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栾城集》.
本篇选自《栾城集》.它作于元丰五年(1082).当时作者贬谪筠州,苏轼贬谪黄州,政治遭遇不得志,但他们都并不消沉.这篇题记便是记述苏轼重建武昌九曲亭的由来,阐发苏轼“适意为悦”的思想情趣,表现出苏轼的游乐山水中自有磊落胸怀和洒脱风度.显然,其中也寄托着作者自己的意绪.它的构思很有特色,既抓住建亭的事实特点,更突出苏轼的思想性格.苏轼谪迁黄州,不居武昌,因此文章先从苏轼好游武昌诸山写起,特为指出苏轼在黄州三年“不知其久”的原因就在武昌西山风景好,山里人也好.这是为叙述建亭武昌铺垫,显出苏轼在失意遭遇中善于自得其乐.然后,便引出九曲亭址所在.这是游西山者“至此必息”的一处胜境,而且“有废亭焉”,但长久无人治理,冷落荒废,古木盘踞,重建困难,使苏轼有心无力.然而天助人愿,一场大风雷雨刮倒一棵大树,创造重建的条件,苏轼心愿实现,九曲亭重新建成.这就具体说明建亭的经过,含蓄地赞美建亭此举,兴废利众,符合天意,而苏轼获得了最大乐趣.最后就具体议论苏轼所追求的乐趣是“以适意为悦”,精神上求得符合心意的满足,并不计较个人的功利得失,因而处世为人,“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这就委婉地说明苏轼建亭的目的,也是他处世为人的态度,从而赞扬他的品德风度,光明磊落,超然洒脱.如果结合他们当时的政治处境来看,作者写作这篇题记赞美其兄的思想情趣,确乎也表现出作者政治坚定和胸怀坦荡.苏轼曾说苏辙文章“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答张文潜书》).本篇风格即如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