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住着哪些民族?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9 02:32:14
青藏高原住着哪些民族?青藏高原住着哪些民族?青藏高原住着哪些民族?(一)满族1.满族的起源与形成.满族的名称是在明朝末年才出现的.但满族发展的历史却很久远.历史上活动在白山黑水之间的肃慎人、挹娄人、勿

青藏高原住着哪些民族?
青藏高原住着哪些民族?

青藏高原住着哪些民族?
(一)满族
1.满族的起源与形成.满族的名称是在明朝末年才出现的.但满族发展的历史却很久远.历史上活动在白山黑水之间的肃慎人、挹娄人、勿吉人、(革末)吉人和女真人,都是满族不同时期的先人(其中十三世纪初,被蒙古族灭亡的金国的女真人是满族的直接族源),到明朝初期,原来就以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为中心,散布在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东达海滨的女真人,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对明朝和朝鲜掠夺的欲望和交换的要求,逐渐结成新的联盟,开始了频繁的南迁.重新分布于长白山周围和辽宁省的东部.北部地区,大部分定居,并以农耕业为主.以后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并建立了“大金国”,完成了满族统一的大业.1635年,皇太极废除女真的旧称,定族名为“满洲”,简称满族.
2.满族地理分布的历史演变.满族形成后不久就建立了大清王朝.大批满族人随着入关.由于政治统治的需要,满族人分布范围扩大到北京和全国其他许多大中城市,后因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普遍改用汉语;同时又由于大量汉人移居关外,使留在东北的满族也逐渐改用汉语.清朝灭亡后,满族人就散居在全国各地.有些零星分散的,被迫隐瞒了民族成分而改称他族,或被汉族同化.较为聚居的地区仍保留有满族的称号.这就是目前分布在北京、成都、西安等大中城市及河北省青龙、丰宁两个满族自治县内的满族的历史来源.原来就留在东北境内的满族,在清朝灭亡之后基本没有大的变动.一部分逐渐聚居在目前辽宁省的岫岩、凤城和新宾等三个自治县内,其余的分散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地区,以辽宁省为最多.
(二)朝鲜族
我国境内的朝鲜族,是从朝鲜陆续迁来的. 朝鲜族的最早迁入开始于十七世纪末的清代初年.当时朝鲜族中的一些苦难农民,越过两国的边界——鸭绿江和图们江,在我国境内的沿江一带开荒种地,并逐渐定居下来.以后规模较大的迁入有两次.第一次是在1869年.当时朝鲜北部发生了空前的大饥荒,大批饥民为了寻找生路,不顾清王明的禁令,扶老携幼,涌入中国.据统计,1870年在鸭绿江北岸一带已有28个朝鲜族聚居乡.到1881年定居在吉林延边地区的已达一万多人.1883年聚居吉林省的辑安、临江和辽宁省的新宾等地的朝鲜族有37000多人. 这一时期也有少数朝鲜人沿乌苏里江一带迁入黑龙江省境内的.随着朝鲜族移民的不断迁入,迫使清政府把封禁政策改为招民开垦政策,以索取兵饷,充实边防.正式设立“招垦局”,并在图们江北岸长约七百里、宽约五十里的地区划为朝鲜族居住地建立行政机构,从而构成了朝鲜族在我国的最初分布状况.
朝鲜族的第二次大迁入是1910年以后.日本吞并了朝鲜,迫使一部分丧失土地、生活贫困的朝鲜人大批进入我国东北.朝鲜族的分布地区也逐渐扩大,除延边外,沿鸭绿江南段的吉林、辽宁东部地区人数不断增多,同时有的已开始深入到长春附近地区.到1918年,居住在东北各地的朝鲜族已达36万余人.这些迁入的朝鲜人,主要是从事农业生产,特别是水稻种植,因此对东北地区水田农业的开发和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建国以后,由于党的民族政策和朝鲜族较高的文化教育水平,使一部分朝鲜族知识分子进入东北和内地的许多大城市,仅在北京工作的就达数千人之多.
(三)蒙古族
1.蒙古族的起源和形成.蒙古族的族源是五世纪时的室韦,其祖先最早居住在额尔古纳河一带.七世纪时西迁到鄂嫩河——石勒喀河和克鲁伦河流域.十一、十二世纪时,活动范围扩大到整个蒙西高原,并由许多部落组成.“蒙古”是其中一个部落的名称.1206年,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国,加快了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的转化,逐渐融合为一个新民族共同体,“蒙古”也由原来的一个部落名称变为整个民族的名称.
2.蒙古族地理分布的历史演变.蒙古族在我国之外的主要聚居区是蒙古人民共和国.我国境内的蒙古族,百分之七十以上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在新疆、甘肃、青海和东北等地的巴音郭楞、博尔塔拉、海西、甘南四个蒙古族自治州和布克赛尔、肃北、河南、阜新、喀喇沁左旗、前郭尔罗斯、杜尔伯特等七个蒙古族自治县,此外在宁夏、河北、河南、四川、云南、北京等地也有少数聚居或散居.蒙古族的这种分布现状有三个特点:一是聚居地规模差别大,大到一个自治区,小到一个村庄;二是聚居地区多,仅自治地方就有12个;三是聚居地的范围广,从东北到西北,从内蒙古到大西南,分布在十多个省区.蒙古族地理分布现状的形成,有其历史的原因.
首先,政治统治的需要.随着蒙古族日益强盛和占领区的不断扩大,为了加强统治,1260年忽必烈把统治中心从漠北的和林迁到燕京(后称大都,即今为北京).1271年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后,把被占领的地区分为许多块封建领地,由蒙古人直接管理.没有被分封的地方,也是派蒙古族担任军政首领.这样蒙古族的分布范围由于政治统治的需要,由蒙古高原扩大到全国各地及中亚一些地区.
其次,是民族斗争的结果.元朝灭亡之后,大部分蒙古人退回漠北地区,一部分留在原来的封地内.为了防止北移的蒙古人的侵扰,明代在东起辽宁,经今内蒙古地区和甘肃北部,西到哈密一带先后设置了二十多处蒙古族卫所.以后蒙古族又经过统一和分裂,一部分又迁入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清代进一步加强了对蒙古族统治,参照八旗制调整了蒙古大小封建领地,建立了盟旗制度,从而使蒙古族的地域分布基本上固定下来,沿袭至今.目前蒙古族聚居在内蒙古及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青海、甘肃等地的分布现状都是这样形成的.还有少数蒙古人加入军队或作为官员被派遗到各地,加上元朝灭亡后留在地方的少数蒙古人,就形成了目前河南、河北、四川、云南、北京等地一些散居分布的现象.
(四)回族
1.回族的起源与形成.回族的族源比较复杂.就构成的成份来看主要是阿拉伯人、波斯人和中亚人.就迁入我国的时间来看主要有两个时期:早期的是从唐初至宋末的五六百年间,从海上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商,最后留居在广州、泉州、杨州等地的阿拉伯人.后期的,也是最主要的是十三世纪中叶被蒙古族先后征服的葱岭以西、黑海以东中亚和西亚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除阿拉伯人、波斯人外,还有其他一些民族.这些征服的民族,由于各种原因随蒙古军从陆上经过新疆来到中国.其中规模最大的是被蒙古族征调过来的“西域亲军”中的“回回军”.这些在不同时期、经不同线路到中国来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人民,经过与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特别是与汉族一百多年的溶合演变,到明代时终于形成了一个独立民族,因“回回军”而得名回族.
2.回族地理分布的历史演变.回族目前的分布除主要聚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外,还有甘肃临夏、新疆昌吉两个回族自治州和甘肃张家川,青海化隆、门源、大通、民和,新疆焉耆,河北大厂、孟村等八个回族自治县,贵州威宁、云南巍山和寻甸等3个回族彝族自治县,此外在河南、 山东、安徽、湖北等省还有以民族乡和与汉族杂居等形式的零星分布.总之大分散、小集中,是回族最基本的分布特点.分散范围之广,分布地区之多,都是其他民族所不能相比的.回族这种分布局面的形成,是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的.
其一,是本族先民迁入的时间和路线不相同.从海上来的分布在东南沿海各主要城市,从陆路来的主要在西北及内地一些城市.
其二,是本族先民的职业成份复杂,迁入中国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和中亚人,包括军士、工匠、商人学者、贵族、掌教和普通的老百姓.由于职业和生活的需要,对于居住地的环境要求也就不同,因而开始就分散在许多地方,奠定了大分散的分布特点.例如,军士主要驻防在河西走廊与宁夏、河南、山东、河北及云南等地.后来这些分驻各地的军士,除了小部分过着兵农合一的生活,被称为“屯戍”人户外,大部分随地入社,成了普通农民,他们或聚居,或杂居.商人、工匠等又多分居在各个城市和交通要道上.贵族和学者多住在各级政治中心城市.
其三,是宗教信仰的凝聚作用.回族虽然从一开始就居住分散但却没有被同化或融合,反而始终保持一个独立民族的特点,使大分散中的小集中能够存在下来,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伊斯兰教的信仰成为回族共同文化心理素质的一个基本条件.分居各地的阿拉伯人、波斯人,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建筑清真寺院,并围寺而居,在多民族的环境中,自成格局,俨然是一个个小的阿拉伯世界.
其四,是特殊的社会政治地位.由于随蒙古军东来的许多回回人对元朝的开国及其军事、政治、经济都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回回中的上层人物直接参与了元朝的政事,被朝廷作为“色目人”,给予高于汉人一等的社会地位,享受特殊待遇.这也成了促成回族民族自我意识形成的一个因素,使得回族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能保持着本民族的独立性.
(五)维吾尔族
1.维吾尔族的起源与形成.维吾尔族是西北和新疆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维吾尔族的直接渊源是唐代时先称回纥、后改为回鹘的民族.唐中叶,回鹘被黠戛斯击溃,诸部离散.其中向西迁移的有西州回鹘和葱岭回鹘.以后这两支回鹘与早就分布在天山以北和西部草原游牧的突厥语各部,与居住在南疆地区操焉耆、龟兹、于田语的人,以及自西汉开始历代移居来的汉族人,唐代时迁徒来的吐蕃人等长期相互溶合,逐步形成了一个新民族.后来,这个民族共同体里又增添了契丹人、蒙古人的成份.他们自称“维吾尔”意思是“团结”、“联合”.不久,伊斯兰教取代了回鹘人原来信奉的萨满教和佛教.共同的信仰,使这个民族共同体进一步巩固下来.到十二世纪初维吾尔族基本上形成了.
2.维吾尔族地理分布的历史演变.维吾尔族基本上分布在天山以南地区,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人口分布在新疆以外的湖南、云南、贵州的个别地方.形成了与回族完全不同的大集中小分散的分布特点.大集中的形成,首先是因为新疆是维吾尔族的发祥地,那里有以吐鲁番和喀什为代表的两大回鹘文化中心,成为吸引维吾尔族的强大凝聚力.其次是由于新疆远离内地,维吾尔族也从没有强大到大规模进入内地的力量和要求.相反,蒙古族兴起后,现在的新疆大部分地区属于察合台汗国领地.蒙古人不仅把分散的维吾尔族统一起来,还使他们的分布地域基本稳定下来.清代,中央政权进一步控制了新疆,维吾尔族得到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主要聚居的南疆八城(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田、阿克苏、乌什、库车、喀嘛沙尔)在清政府的治理下,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再次是维吾尔人大多以从事种植业为主,南疆的绿洲地带有良好的农耕条件,而周围地区除了大山就是荒漠,只要不受到来自外部的干扰,他们就没有必要离开那里,象游牧民族那样四方飘泊.
维吾尔族中的极少一部分分散在远离新疆的内地和西南,那是由于历史政治原因造成的.如明朝初年(1372年)朝廷从新疆征调了一批维吾尔军士,携其家属到湖南的常德、桃源等地屯兵戍守,以后就世代定居下来.分布在云南、贵州的零星维吾尔族,也属于这种原因.
(六)哈萨克族
1.哈萨克族的起源与形成.哈萨克族的族源也很复杂.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四世纪,居住在今新疆伊犁河谷和前苏联境内伊塞克湖周围地区的乌孙人,以及更早些时候就居住在这里的塞种人(白种人)和月氏人,是哈萨克族最早的先世.六世纪后半叶,游牧于阿尔泰山地区的突厥人,在天山北部的乌孙故地与乌孙人首先开始了哈萨克族最早的溶合,以后又有契丹人、蒙古人先后也加入了哈萨克民族的形成溶合之中.随着蒙古人势力的不断扩张,溶合后的早期哈萨克人的分布范围曾扩展到欧洲的大部分地区.十五世纪六十年代,在锡尔河下游地区游牧的早期哈萨克人从蒙古人的金帐汗国分裂出来,向东迁移到巴尔喀什湖以南的楚河流域.由于他们是为反抗和摆脱压迫与统治而迁移的,因而得名“哈萨克”,意为避难者,或脱离者.这部分人后来又不断地与南迁的乌孜别克人和由游牧转向定居的蒙古人溶合,并建立了哈萨克汗国,正式形成了以“哈萨克”之名见称于世的新的民族共同体.
2.哈萨克族地理分布历史演变.哈萨克族是个跨境的民族,在我国境内的主要集中在新疆的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和木垒、巴里坤两个哈萨克族自治县以及乌鲁木齐市.在甘肃省的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等地也有聚居.境外的哈萨克人主要集中在前苏联的哈萨克共和国境内.哈萨克族的这种分布状况是有其历史根源的.历史上的哈萨克人游牧范围十分广阔.十六世纪前期,分布西至乌拉尔河,南到塔什干,北接伊施姆河,东达天山南北的广大地区.从十八世纪中叶起,沙俄势力侵入中亚,开始蚕食中国领土,逐步吞并哈萨克草原和哈萨克人居住的其他地区,使一部分哈萨克人中断了与祖国的联系,并被迫迁移到沙漠地带.1860年到1883年,沙俄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强调所谓“人随地归”,先后割占原属我国新疆地区的土地40多万平方公里,使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哈萨克族人民成了异国公民.原来就居住在我国境内的,及划界后纷纷投归祖国的哈萨克人,主要聚居在伊犁地区和博尔塔拉一带,部分在阿尔泰山以南地区.这就是今天新疆哈萨克族聚居地形成的由来.清代,还有部分哈萨克人因军事征调和其他原因,流散在甘肃、青海等地,建国以后这部分人中约有25000多人先后回到故地阿勒泰,重建家园.
(七)藏族
1.藏族的起源与形成.藏族是由历史上的吐蕃直接发展来的. 藏族与吐蕃是同一个民族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两个名称.吐蕃是在青藏高原上土生土长起来的一个民族.七世纪初,吐蕃王朝建立,标志着吐蕃民族的正式形成.在以后的发展中,吐蕃又先后融合和同化了许多部落和民族,壮大了自己的民族成分.“吐蕃”作为民族名称,在历史上一直沿用.直到民国时期才正式统一命名为藏族.“藏”是藏语对西藏地区前后两部分的译音合称.藏语称前藏为“乌思”,称后藏为“藏”.
2.藏族地理分布的历史演变.藏族今天的分布地区,除西藏外, 还有青海和甘南的大部分地区,云南和川西的横断山区.藏族这种虽地跨数省,但又相互连片的分布格局的形成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自然的原因.
藏族现在分布的地区,基本是历史上吐蕃强盛时期所占领的地区,以及以后被他们兼并、融合和同化的一些部落、民族的分布地区、这些部落和民族有:羌人的支系羊同人和白兰人、党项人、吐谷浑人等.吐蕃强盛时还曾占领过河西今甘、青境内部分地区和安西四镇(今新疆境内)等地,也同化了在他们统治下的部分汉人和西域各族人民.
吐蕃分布地区的主体是青藏高原.这里自然环境与其他地区差别太大,地势高,气候寒冷,交通不便,土地贫瘠.不适于发展农耕业.因此在长期的发展中,很少有其他民族特别是汉族迁入.这使得藏民族共同体及其分布的地域一直没有太大变化,得以完整的延续下来.
(八)彝族
1.彝族的起源与形成.彝族的先民,与分布于我国西部的古代氏、羌有着密切的关系.西汉时彝族的一支先民就以“昆明”为名.东汉时的“叟”也是对当时彝族先民的称呼.唐宋时期的乌蛮人(元以后被称为“罗罗”)是彝族的直接前身.由于种种原因所造成的历史条件的不同,彝族的形成过程出现了二元化的现象.一支是以云南的彝族为代表,是在国家产生的基础上形成的.唐代南诏国的建立标志着这支彝族的真正形成.另一支是以四川凉山地区北部乌蛮的彝族为代表.他们没建立过国家,而是首先联合成部族,再由部族发展成民族的.
2.彝族地理分布的历史演变.彝族主要分布在川、滇、黔、桂四省区内,即四川的大渡河以南和雅砻江支流以安宁河两岸的大凉山地区,以及云南的金沙江、元江、哀牢山、无量山之间的地区及滇西的华坪、宁蒗、永胜等被称为云南的“小凉山”的地区,贵州的安顺、毕节两地区,广西的隆林、睦边两县.彝族分布的这些地区自然环境都比较差,绝大部分是地形十分复杂的高山,有的属于高寒山区,平坝和河谷地带很少.这种分布格局的形成经历了长期的历史演变.
在秦汉时期,彝族先民的活动中心大约在云南滇池周围和四川邛都(今西昌东南)地区,从事农耕业或游牧业.后来向南迁到“诺以”、“曲以”两水沿岸,即金沙江和安宁河流域.大约在魏晋南北朝时,他们又从金沙江、安宁河流域和滇池、哀牢山等地逐渐扩大到滇江北、滇南、黔西北及广西西北部等地.唐代南诏国和宋代大理国的建立,使彝族的分布范围扩大到国家势力所及地区.到了元代,中央政权在云南彝族的聚居地区设置了路、府、州、县和宣慰司,在贵州水西地区(今黔西、大方一带)设置了宣慰司,在四川的雷波、屏山、金沙江两岸等地设置马湖路,在西昌、冕宁、普格一设置建昌路,在大、小凉山设置罗罗斯宣慰司.这种行政区划的确定,使彝族的地域分布基本上稳定了下来.明代在彝族地区实行流官、土官和土流兼治三种行政管理办法,扩大了封建地主经济的影响,加之大量的汉族移民,对彝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起了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清代实行“改土归流,加强了对彝族地区的直接统治,进一步促进了封建地主经济的确立.
(九)白族
1.白族的起源与形成.白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汉晋时期的(棘人)是白族的直接祖源,唐宋时期的白蛮是其前身.白蛮不仅参与了唐时的南诏国政权,而且还作为主体亲自建立了大理国封建农奴制国家.唐宋是白族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期间白族与中原地区互通有无,交往密切,在许多方面受到了汉族的影响,促进了本民族的发展,还同化了一部分迁移来的汉族.
2. 白族地理分布的历史演变. 目前我国白族的地理分布比较集中,80%以上聚居在云南境内位于洱海之滨、又有金沙江横贯东西的大理地区,近20%的白族散居在四川西昌和贵州毕节等地. 这是一种大集中与小集中并存的分布方式.
大理作为白族的最大集中地,不仅是因为洱海地区是白族的发祥地,更为重要的是这里很久以来就同内地有着密切的关系,基本上保持着社会比较稳定,经济相对发展,人民生活安宁的环境.西汉时在此设立了叶榆、云南、比苏、唐等县,隶属益州郡管辖,还把大批汉民迁移到这里,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铁器,促进了洱海地区经济的发展.东汉时洱海地区改属永昌郡.三国时诸葛亮征云南后在洱海地区设置云南郡.唐代先在此设置姚州都督府,后又扶持南诏地方政权.大理与宋朝及内地也相处很好.元朝在云南建立了行省,在大理设置了大理路和鹤庆路.明朝在大理洱海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废除世袭的土官,改派“流官”治理,又在洱海地区长期以来基本上保持了行政区划和建制的连续性,因而维持了地域关系的完整和社会政治经济的相对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