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口音?北京口音与四川口音相同吗?举例说明,方言与方言的拼音可用国际音标来表示吗?不要误导我,如实回答。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4 00:22:54
什么是口音?北京口音与四川口音相同吗?举例说明,方言与方言的拼音可用国际音标来表示吗?不要误导我,如实回答。什么是口音?北京口音与四川口音相同吗?举例说明,方言与方言的拼音可用国际音标来表示吗?不要误

什么是口音?北京口音与四川口音相同吗?举例说明,方言与方言的拼音可用国际音标来表示吗?不要误导我,如实回答。
什么是口音?北京口音与四川口音相同吗?
举例说明,
方言与方言的拼音可用国际音标来表示吗?不要误导我,如实回答。

什么是口音?北京口音与四川口音相同吗?举例说明,方言与方言的拼音可用国际音标来表示吗?不要误导我,如实回答。
口音就是方言.北京与四川怎么会一样?
南方北方的划分,一般以秦岭、淮河为界,也就是所说的华北与华南.华南、
华北大体对等分割中国自秦以后形成的传统疆域,总面积约在三百万至四百万平
方公里之间.华北,中国北方也;华南,中国南方也.这里所讨论的华北,不能
遗漏有时被划入“大西北”中的一部分,即陕西、甘肃、宁夏;而华南,也应该
加上归到“大西南”的四川、贵州、云南.为了方便叙述,习惯上,整个陕西、
河南都划为北方,而不论是否秦岭以南;整个安徽、江苏也应该都划归南方,亦
不论是否淮河以北.但本文有时为求“精确”,讨论明代以后问题特地将安徽一
省严格按淮河南北划分,这是要预先说明的.在南北分治分裂时代,我以为应以
南北王朝各自实际控制的疆域为界.如春秋战国,楚吴越的版图皆为南方,包括
现今河南之相当一部分.三国时期,魏国为北方,包括它所统辖的长江以北广大
地区.
在清代以来形成的大中国版图上,南方除海岛台湾外仍基本保持传统区域不
变,但北方的范围大大扩张了.关外的东北(满洲),长城以北的蒙古,塞外的
新疆,高原的青藏,都应划归北方,——可称之为大北方.西藏虽位居西南,但
“第三极”的地理环境,使其无论从习俗、文化、宗教,或是生产和生活方式上,
完全呈现北方民族的特性.历史上,西藏与南方王朝关系较为淡漠,而与北方王
朝交往甚密.仅此也可以看出,中国领土的伸缩变迁,主要系于北方.大北方占
去中国现有面积的绝大部分,南方仅占260余万平方公里.
最早的南北之分,大概是远古时代的炎黄大战.按《中国历史大辞典》的说
法,炎帝居于姜水(陕西歧水),应该是北方人.黄帝没说是哪儿人,但他与炎
帝同为少典之子,也应该是北方人.其实他们两位的籍贯,至今没弄清楚.光是
炎帝的生卒地,就至少有西部(陕西)说、东部(山东)说、中原(湖北随县)
说及南部(湖南)说几种.如果以南北论,则所谓西部、东部和中原都属北方,
只有湖南属南方.近年有学者考证,古代文献中支持炎帝是南方人的说法极多,
计有屈原《远游》、《列子》、《礼记》、《淮南子》、《北虎通》、《帝王世
纪》、《绎史》、《拾遗记》,地方志《茶陵补志》、《衡湘稽古》、《嘉禾县
学记》、《元和郡县图志》引《南岳记》等等,而说炎帝是北方人的仅有《国语
·晋语篇》一种.(林河《古傩寻踪》,湖南1997年)不知为什么,人们恰
恰选中这一种为“正统”说法.文献记载的炎帝南人说,又应分两种,不可混淆,
一是生于南,二是卒于南.如果仅仅卒于南,还不能认为他就是南人,因为有可
能是失败后放逐于南方的北人.
朝秦暮楚的中国
依据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结合现代科学的发现,我们可以大致清理出一条
脉络:从非洲来的原始人,经东南亚一带进入中华大地,由南向北扩散开来,经
过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以长江流域为主体的江南文明,和以黄河流域为主体的
中原文明.长江流域因地理、气候较优,文明的步伐曾长期大幅超前于黄河流域,
但黄河流域吸收了江南文明的农耕技术并使之制度化,终于后来居上.炎黄之战
是南人与北人的第一次较量,也是中华大地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这场战争,
黄帝领导的北人赢得了胜利,同时也使得中原文化从此在这片土地上占居正统、
主导的地位.
春秋时,南方的吴、越、楚三国相继壮大.尤其楚国,率先自立为王,与北
方的周王室分庭抗礼,还吞并数不清的大小国家,版图急剧扩张.到战国时,楚
国的领土北逾河南中部及淮北,东至山东半岛,西抵陕西,西南曾略巴、黔中,
征服滇池四百里地,面积可比甚至一度超过北方六雄之总和,实际上形成“南北
朝”的局面.“南朝”为楚国,“北朝”为齐、秦、魏、赵、韩、燕诸国.楚国
的强大还不仅是国土辽阔,经济、科技也是最发达的,远非北方可比.当时最有
实力横扫六合统一中原的国家,是楚国而非北方任何一国.
然而恰恰是秦国而非楚国横扫六合.秦国地处偏狭,战国初年其面积排在楚、
越、赵、齐之后位居第五(燕、魏、韩其后).商鞅变法,从政治体制上下功夫,
终于取代楚国成为七雄之首.秦国强大后,第一个重点打击的对象便是南方的楚
国.在征服各国的过程中,最令人感觉其诡诈、蛮横和恶劣的,是强秦欺楚.人
说南人狡诈,北人憨厚,实则南人可以憨厚得近乎颟顸,北人也可以狡诈得山河
失色.不过楚国到底也不是盏省油的灯,在受到秦国重创之时,还能以强弩之末,
出兵吞并面积第二大国越国,攻灭文化之邦鲁国,收服滇池(云南),击溃秦将
李信率领的二十万大军.直到秦国改派老将王翦率六十万大军攻入楚国本土,与
楚军主将项燕决战取胜,才灭掉楚国,将天下大半收为秦土.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起而推翻秦朝暴政的,果然多是楚人:陈胜、吴
广建国号曰“张楚”,项梁、项羽是楚将项燕的后代,刘邦出身楚国故地,反秦
大军名义上的最高统帅是楚怀王.秦末战争,实际上就是楚秦所代表的南北双方
的再次决战,楚方当然也联合了原北方诸国残余的贵族势力,但那种从王室贵族、
旧臣故将到微官小吏、农民工匠社会各阶层群起反秦的劲头却非楚莫属.亡秦之
后,楚营内部刘、项再战,所谓楚汉相争,其实是楚楚相争,待项羽听到四面楚
歌之时,以为楚人尽归刘邦而丧失斗志承认失败.秦汉两朝,看起来汉承秦制,
国都也都设在长安,却是北人和南人先后统一中国建立的两个政权.治国思想也
大不一样,秦朝推崇法家,汉朝先行道家,后独尊儒术.儒本是北方鲁国的产品,
但鲁国终被南方楚国吞并.
楚人占据中原,渐渐忘了自己的南方出身,称更北为“胡”,更南为“越”,
史称“北方胡,南方越”.那自己是什么呢?是“汉”.当然,“汉人”这一称
呼要到后朝才得以使用,汉时的汉人仍叫秦人,此名传到西方,遂有今日之通行
于国际上的中国国名——“秦”(China ),而组成“秦国”(中国)的主体民
族却是“汉族”.秦汉秦汉,其中包含多少南人北人的兴衰演义?
汉人成蛮子,胡人变汉人
两汉逾四百年,分裂成三国.北方是魏国,南方是蜀国和吴国.吴蜀之间有
许多过节:陪了夫人又折兵,大意失荆州,火烧连营三百里等等,却仍同属于
“南联盟”,共同对抗北方的劲敌,否则三足鼎立之势必然坍塌.蜀国开发西南,
吴国经营江东,为中国的民族大撤退预备了富足的余地.
衣冠南渡以后,百分之八十的北人移居南方,剩下百分之二十的北人与大批
涌入的胡人杂居.经过这番民族大迁徙,南北人的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大致是:
南人为汉人,包括原来的南人与北人;北人为胡人,掺杂少数残留的原北方汉人.
原先的北人到了南方,自以为带来了先进的文明(要不怎么叫“衣冠南渡”!),
一派正宗嫡传的嘴脸,到后来才渐渐融入南方,成为真正的南人.而残留北方与
胡人杂居的少数北人,则艰难得多,他们是亡国奴,人数既少,地位亦低,任务
还挺艰巨:要保留汉人的文化传统,进一步还要去汉化轮番入侵、人数众多的胡
人.
到了南北朝,南人称北人为“索虏”,北人则称南人为“岛夷”.索虏者,
头上结辫子的化外之奴也.岛夷者,泽国水乡的乌合之众也.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北方的索虏们经过仔细一番汉化,终于脱胎换骨成为汉人,征服了南方的岛夷,
建立统一的隋唐王朝.
安史之乱及黄巢之乱,又有大批北人逃亡南方.此次南迁虽不比衣冠南渡,
却也动静可观.北方再次由外来民族建立多个王朝,“五代”中有三个为沙陀人
的朝代.南方则占去“十国”中除北汉外的九国.最后仍由北人逐次征服南方诸
国,建立宋朝.宋代也是大量北人移居南方,至北宋灭亡之际,这一民族迁徙达
到高潮,从而使南人北人的比例达成了大幅逆转.汉时北人比南人为8: 2,南
宋时则反过来为2: 8弱.(葛剑雄等《中国移民史》,福建1997年)若考
虑到北方历朝都有大批胡人内迁和入侵,如汉时的匈奴,两晋南北朝时的羌、氐、
鲜卑,唐时的突厥、沙陀,宋时的契丹、女真,可以认为,传统中国的北方已经
完成民族大换血.由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以来活跃在中原历史舞台的“中国
人”,基本上换成了一批一批来自更北方的“外族人”.
这一大换血,至南宋初已历时至少八百多年,还将延续二百余年至元末.加
入中国的外来民族是分期分批来的,无论出自什么原因,——是入境随俗,还是
向慕中华文化,抑或是为了殖民统治的需要,——都被分期分批地汉化,变成了
或正在变成北方汉人.他们原来的民族,几乎都已消失或正在消失(除了留在关
外的女真人).换血是汉人从血缘上逐次被稀释,最后比例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不等于数学意义上的“换得一个也不剩”.而此时的南人,也不会都是纯粹的汉
人,因为逐次迁来的北人中,可能已带有胡人的血统,甚至本身就是被汉化的胡
人,只不过也可以忽略不计而已.因为分期分批,所以换掉的只是血缘,民族文
化却被传承下来.先被汉化的胡人,又担起汉化下一拨胡人的任务.当然,汉化
从来都不是单向的,胡人文化也极大地影响了汉人文化,使之称为胡汉混合型文
化亦不为过.如果没有唐及北宋这两大统一王朝的融合,南北间的文化分离会更
加大.
元朝时,蒙古人从法律上确定了南人北人的分别和等级.北人是汉人,列为
第三等;南人是南人,列为第四等,都排在蒙古人、色目人之后.不过要说明一
点,当时的人称“北人”,是指更北方来的征服者蒙古人,而非本文讨论的北人
(汉人).由北往南的次序是:北人(蒙古人)、汉人(金人)、南人(南宋人).
金朝先于南宋沦亡蒙古人之手四十五年,这大概就是鲁迅说的北人比南人自觉优
越的原因.其实这时的北人即“汉人”,如前所述大都是汉化的胡人,包括前辽
的契丹人、前金的女真人.而所谓南人,反倒是较为原本的汉人.北人不但早于
南人被外族征服,接着又随同外族一道征服南人,更重要的是,他们大多自己也
曾是外族征服者,及征服者的后代.
这时来中国的西方人著作中,我们看到北方被统称为“契丹”,南方被统称
为“蛮子”(Manji ).因为他们实在难以分清,北方的众多民族是怎样交融汇
合,南方的土著与客家又如何杂然并存.在他们眼里看来,中国由两种人组成,
一是北方的契丹,一是南方的蛮子.这种叫法,持续到清初还被沿用.
南腔北调
北人南迁,从来是中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倾向.而南人北迁,一般要由政府强
制实行,或入侵者强行“掠民”,亦即服从于权力和暴力.如明朝永乐初,成祖
朱棣迁都北京,曾携大量南人到北方定居,北京城中竟然长期流行说南京话.不
过到这时,南人北人已大致定型,不再有根本性的变动,一直持续到现代.
南人北人形成的历史,支持学界的这样一种说法:中华民族不是以血缘,而
是以文化来划分的.你加入进来,承认中国文化,你就是中国人;反之则不是中
国人.而加入又有两层意思,一是进入中国国土,或被划入中国版图,一是接受
和融入中国文化.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指的汉族、汉文化和汉人,而不是泛泛
的中华民族、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本篇讨论的南人北人,主要也是讨论汉族,或
者说是现在一般所定义的“汉族”.
我坚持认为,南人和北人完全可以划分为两个民族,甚至南人还可以再分.
可以分不等于一定要分,只不过为了方便讨论历史和文化上的差异而已.
语言最能说明民族的属性.中国南腔北调的差异,实在太大.汉语方言,以
前认为是八种,即北方方言、吴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湘方言、赣方言、闽
南方言和闽北方言.现在多数人将二闽合为一种闽方言,省略为七种.这七种是
大方言,内部还有小方言,再往下分大概就算成口音的不同了.北方只有一种北
方方言,而南方则有包括北方方言在内的所有方言.南方的北方方言,最具代表
性的是“四川话”,涵盖云、贵、湘西、桂北,与之相近的还有湖北话.从方言
地图上看,北方方言连成了一大片,占去汉语区的泰半.其实四川话与正宗北方
话,区别还是相当大的.就算“正宗”北方话,各地相差也很远,如北京话与山
东话,陕西话与吉林话,河南话与山西话,都不是一回事,但它们统归为一个方
言区.
被区域分割而不连成片的大方言,只有客家方言.它分布在粤东、粤北、桂
西南、闽西、赣南,及台、川、湘、皖、浙、海南诸省的部分地区,虽被分割,
却在七大方言中最为内部一致.这足以说明,它确是一种外来户的语言,一种
“客人”的语言.客从何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历史学家罗香林提出,客家
人来自中原,即随东晋“衣冠南渡”的北方士族,是最纯正的汉人,他们讲的方
言,也是最地道的中原古音.客家的分布并非一步到位,而是经历了五次较大的
迁移,才达到现在的位置.这一观点,被学界普遍认同.客家人有一句老话:
“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可见客家人对本方言的重视.我冒昧将这句话改
一下,觉着更贴切:“宁丢祖宗乡,不丢祖宗腔.”我的兴趣和疑问是:客家人
迁徙之后,留在中原故乡的少数“纯正的汉人”为什么不把他们的方言继续讲下
去?反倒是背井离乡的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不改乡音?而中原古音(即客家话),
何时被北方方言所取代?
北方方言与其他六大方言的最大差异,是缺少入声.其次是卷舌音、儿化音.
如果中原古音真是现在的客家话,那么汉人语言至少在五胡乱华之前应该是没有
北方方言的.从唐诗宋词中也可以看到,入声韵的大量使用,很多字词如果以南
方方言去读便十分合辙,而要是用现代汉语的北方方言念就别扭得令人难受.唐
以前的文献中,也基本不见卷舌的儿化音.“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
妾梦,不得到辽西.”(唐·张籍《忆远》)黄莺儿的“儿”是一个单独的字而
非儿化音,也不是轻声,才合乎五言的格律.现今的南方方言中,别说儿化音,
就连“儿”(尔、而、二、耳)字本身都不卷舌;而且私师不分,自治莫别,此
齿难辨.广东话把“二”读成“一”,你去市场上买东西问价,他说“一闷”,
那就是两块钱.湘方言把“儿”读成“俄”;吴方言则读成“倪”,等于加了一
个单人旁.在张籍的诗中,“倪(儿)”与“啼”、“西”三个字是押韵的.古
言没有“你”只有“尔”,“尔等”如何如何,实际上也应读成“你等”如何如
何.现代汉语索性真给加了一个单人旁,才正式将“你”、“尔”分开.
卷起尔的舌头来
一般认为,北方方言形成并逐渐为汉人接受,成为汉语中“内部较为一致”
的一大方言,大约在唐宋年间.我以为,与其说是“内部较为一致”,毋宁说是
相互之间基本能听懂,相当于英语中伦敦腔、美式、澳洲口音和印度发音的区别.
南方方言则不一样,吴、湘、粤、闽、客家之间,基本上相互听不懂(受过训练
和接触较多的除外),区别几与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相似.“我住
江之头,君住江之尾.' 言语不相通' ,共饮一江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
会,经常用地道的北京话、陕西话、四川话、东北话、山东话,或者上海普通话、
广东普通话表演小品,但不能用纯粹的南方方言,就是因为绝大多数人不能听懂.
宋人笔记及话本中,开始出现极少的儿化音,一般偶尔用在轻小浅薄玩艺儿
上.儿化音用得较多是元曲的对白.元朝统治者要将“汉人”与“南人”分为两
个不同民族,语言便是一个重要缘由.分为两个民族没错,错的是分成等级.
“汉人”讲“汉语”,——有卷舌音而没有入声的北方话;“南人”讲“南语”,
——有入声而无卷舌音的南方话.此种语言状况,竟然延续到了二十一世纪.今
天的南方人,讲不好普通话的最大障碍,还是一个老问题:卷舌音(其次是前鼻
音后鼻音).
将儿化音推至极致的当然是北京话.在外人听来,北京人尤其是老北京人的
口儿中,几乎到了无词无字不能儿的地步.有专家认为,北京人说儿化音,始行
于明嘉靖年间.我对这一结论存疑.儿化音的兴起不会迟于元代,这有大量元曲
可以佐证.至于盛行,则大约是满清入关迁都燕京以后的事.据《清通鉴》,多
尔衮进北京不到十天,“即尽驱汉人出城,以南城为民居,而尽圈内城为八旗营
地”.顺治五年八月,又令城内“汉官及商民等,尽徙南城居住”.再加上京师
一带的圈地行动,不但北京成了关内满族的主要居住地,而且满族也成了北京的
主要居民.两百多年下来,满汉融合,满语消失,却形成今日的北京话,儿化得
连别地的北方人都不习惯乃至有时还会反感的北京话.
儿化音过分使用的坏处是含混,比方“爷儿”和“姨儿”,“把儿”和“伴
儿”,“瓶儿”和“皮儿”,“果儿”和“滚儿”,“根儿”和“哥儿”,等等.
其最大的好处,是让说汉语的硬直的舌头卷起来,打破了一字一音的定规,而非
语言学家一般解释的丰富词汇、加强表达的力量.西方强势语言都有卷舌音,是
中国人学习西语遇到的一个难题,北京话说得好的人,学习说西语就容易过关.
我们常戏称中国人说带口音的英语:上海英语、宁波英语、广东英语、湖南英语,
……独没听说过“北京英语”,盖北京人能够发好卷舌音,并准确区分私师、自
治、此齿、燕样和了鸟,带母语口音自然会比其他地区的中国人要少得多.日本
人讲英语带口音也很有名,他们脱亚入欧,什么都可以将西方模仿得维妙维肖,
唯有这舌头老卷不好.
中国人翻译外国文学作品,遇到地名和人名中的卷舌音,大多以不卷舌音代
替.如“里”根(雷根)、克“里”斯多夫、“杜鲁”门(楚门)、以色“列”、
阿美“利”加、“俄罗”斯、澳“大”利亚.只有一个“尔”字接近真正的音译,
如高尔基、塞尔维亚,盖中国的语言文字早已接受了努尔哈赤、多尔衮、哈尔滨
和齐齐哈尔这样的人名和地名.
雅音与俗话
在外人听来,广东话与越南语很接近.“粤”以前就写作“越”,后为了与
越南的“越”区分才改过来.越南人讲述历史,也把广东、广西说成本是他们的
地盘,后来被中国人侵占和吞并.越南人和中国的京族是一个民族,更早与广东、
广西、福建、浙江一带居民同为百越民族,后并入秦汉,经历长期汉化,语言结
合中原古音形成各地方言.但越南独立出去,终于没成为汉族,不过用越南话读
汉字,和其他原百越民族形成的方言读汉字是一样的,别人也都听不懂.其实粤
语和越语并不通.广东话有九声,比现代北方方言多了一倍,它与温州话同为保
留古汉语最多的两种方言.据说温州人倒是能勉强听懂越南话,不知是否确切.
福建话则与日语多有相通,很多字词的读音几乎完全相同.这现象已引起许多语
言爱好者们追根寻源.明代福建海盗曾与日本海盗勾结,合作骚扰中国沿海,如
郑成功之父郑芝龙.他能在日本一住多年娶妻生子,大概就是基于相互间有一定
的“共通语言”.
中国的事往往起于南方,成于北方.京剧起于安徽,结合昆曲、汉剧及江西
弋阳腔,最终在北京形成中国的国剧.而今几人能想到,堂堂的北方大剧,其来
源竟都是南戏?京剧使用的两套“话语系统”,一种是老生、武生、花脸、老旦
们讲的中原官话,近似于南方区域的北方方言,以显得正、稳、威、朴;一种是
丑角和某些花旦们讲的北京土话,说起来娇、俏、谑、俗.《武松打店》里,武
二郎问孙二娘:“这馒头是什么乳低(什么肉的)?”孙答:“牛肉的.”一出
戏就那么几句台词,二郎二娘还说不到一块,怪不得要打店了.
南宋人赵彦卫《云麓漫钞》谈北方话与南方话:“北人近于俗,南人近于雅.”
怎么“俗”和怎么“雅”的呢?作家季思聪谈她的感受:北方人说话是“滑”出
来的,南方人说话是“崩”出来的.南方人即使说普通话(国语),也是崩出来
的,没有那种“一不留神就给滑溜了出来”的感觉.三、四十年代以上海为基地
的中国电影,与八、九十年代以北京为基地产生的电影,在对话上就有这种崩与
滑的语感差异.另一种“雅”的标志,是大量古语、文言词在南方口语中保留至
今,而北方话已基本不用.北方话也就是“大白话”,而文言合一、白话文一类
新文化运动,也只能在当时并不是文化中心的北京发动.
文学艺术和语言一样,俗是一种总的趋势,难以阻挡.舞台让位于银幕,银
幕让位于屏幕,屏幕还将让位于网络.词在南宋达到艺术高峰,以后陡然滑落,
让位于更为通俗或不受语音限制的文学形式:曲、话本、笔记小说.关键即在于
“近于俗”的北方话统扩了中国大部分地区,而填词又必须用“近于雅”的南方
方言,故难以获得广泛的唱和、响应和流传.宋以后的词家多为南人,北人要附
庸这个风雅,一定要首先突破四声的限制.过不了这一关,还是去玩《竹枝词》
算了,那好歹也算是“词”,简单明了,无关平仄,遑论入声.我一见某些北人
煞有介事评说词的意境高下总觉得好笑,词讲究炼字,语境都闹不明白,侈谈什
么意境!
宋词元曲,看似一脉相承,实则大相径庭.一雅一俗,貌合神离.北人不可
语词,南人难能唱曲.这“曲”是曲艺的曲,并非说南人连个民歌小调什么的都
唱不好.南方的戏曲曲艺,极受方言区域限制.如越剧,外地人觉得辗转缠绵实
在好听,不知她唱什么都听得止不住泪流满面,但即使听得泪流满面也仍不知她
到底唱了什么.这就是为什么南戏始终赢不了北曲,除非它敢于北方化、通俗化,
由阳春白雪变为下里巴人,如前面说的京剧.北方本土特产相声、快板书、大鼓
书、评书,倒是不受语言限制,不用变就可以风靡全国.
用一种文字记录多种语言,是汉字的最大特点.据说陈诚曾开过一个方言的
玩笑,说抗战怎么打这么久?因为日本人越打越多,——有的地方说“一本”,
有的地方说“二本”(湖北),有的地方说“四本”,有的地方说“七本”,最
多的地方说“十本”.英美国家说得勉强像“九本”.日本人自己说是“你本”,
这个“你”有点接近吴方言的“二”,相当于用吴语说“二本”.所有这些发音
相似或迥异的方言,都用一个“日”字来表示.
有历史学家认为,汉字是使中国分裂后终归能够重新统一的一种凝聚力.有
道理,却非绝对.使用汉字的越南,从中国分离出去了;使用汉字的朝鲜,到底
没能与中国统一;至今仍在使用汉字的日本,也没实现它“统一中国”的宏愿.
倒是先前并不使用汉字的满州、吐蕃、西域,今天成了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和英
国都使用英文、英语,说分家就分家了,没见到什么凝聚力.你可以说它们相隔
重洋,扭不到一块,那么美国和加拿大呢?
南人的发明
南方比北方温暖、湿润,阳光充足,植物丰茂,是中国早期文明的发源地.
前面已经说过,农业远远领先于北方.北方文化开始超越南方,大约以黄帝为标
志.从那以后,北方尤其中原一带成了中华文明的代表.不过,南方并未一蹶不
振,相反总是在文明的各个领域露出头角.
传说黄帝令仓颉造字,仓颉大约是北人.字造出来了,可往哪儿写?现在发
掘最早的中国文字是甲骨文,也就是刻在龟甲和牛骨上.龟主要产于南方,牛倒
是南北都不少,尤以南方更多,黄牛水牛都不缺.从古文字应用和发展所需的材
质来看,南方比北方具有优势.春秋战国时,出现了竹简.这竹子又是南方的物
产,可以推断发明用大量的竹子来写书的一定是南人.竹简不光在取材的方便与
数量上远胜于甲骨,而且使文字不再为吃肉啃骨头的副产品,孔夫子做学问也
尽可以“远庖厨”了,还使那些图画似的甲骨文、金文一变而为篆书.一直到三
国,篆书仍被当成传统的标准汉字.竹简之外还有丝帛,桑蚕的主要产地在长江
流域.据说毛笔是北人蒙恬的发明,他出生齐国,又为秦朝大将,但迄今考古发
现的毛笔实物,最早的三例都是从战国楚墓中发掘出来的,时间比蒙恬要早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