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求朱熹的《云谷记》和《四贤堂记》原文和翻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7 21:14:45
紧急求朱熹的《云谷记》和《四贤堂记》原文和翻译
紧急求朱熹的《云谷记》和《四贤堂记》
原文和翻译
紧急求朱熹的《云谷记》和《四贤堂记》原文和翻译
朱熹
朱熹(1130~1200)
中国南宋思想家.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绍兴十八年(1148)中进士,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庆元六年卒.嘉定二年(1209)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1227),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
生平
朱熹早年出入佛、道.31岁正式拜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专心儒学,成为程颢、程颐之后儒学的重要人物.淳熙二年(1175),朱熹与吕祖谦、陆九渊等会于江西上饶铅山鹅湖寺,是为著名的鹅湖之会,朱陆分歧由此更加明确.朱熹在“白鹿国学”的基础上,建立白鹿洞书院,订立《学规》,讲学授徒,宣扬道学.在潭州(今湖南长沙)修复岳麓书院,讲学以穷理致知、反躬践实以及居敬为主旨.他继承二程,又独立发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后人称为程朱理学.朱熹在任地方官期间,力主抗金 ,恤民省赋,节用轻役,限制土地兼并和高利盘剥,并实行某些改革措施,也参加了镇压农民起义的活动.朱熹在从事教育期间,对于经学、史学、文学、佛学、道教以及自然科学,都有所涉及或有著述,著作广博宏富.
哲学思想
理气论 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①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②理是事物的规律.③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一.“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分殊.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位的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是第二性.
动静观 朱熹主张理依气而生物,并从气展开了一分为二、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这便是一气分做二气,动的是阳,静的是阴,又分做五气(金、木、水、火、土),散为万物.一分为二是从气分化为物过程中的重要运动形态.朱熹认为由对立统一,而使事物变化无穷.他探讨了事物的成因,把运动和静止看成是一个无限连续的过程.时空的无限性又说明了动静的无限性,动静又是不可分的.这表现了朱熹思想的辩证法观点.朱熹还认为动静不但相对待、相排斥,并且相互统一.朱熹还论述了运动的相对稳定和显著变动这两种形态,他称之为“变”与“化”.他认为渐化中渗透着顿变,顿变中渗透着渐化.渐化积累,达到顿变.
格物致知论 朱熹用《大学》“致知在格物”的命题,探讨认识领域中的理论问题.在认识来源问题上,朱熹既讲人生而有知的先验论,也不否认见闻之知.他强调穷理离不得格物,即物才能穷其理.朱熹探讨了知行关系.他认为知先行后,行重知轻.从知识来源上说,知在先;从社会效果上看,知轻行重.而且知行互发,“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心性理欲论 在人性论上,朱熹发挥了张载和程颐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观点,认为“天地之性”或“天命之性”是专指理言,有至善的、完美无缺的;“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有善有不善,两者统一在人身上,缺一则“做人不得”.与“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有联系的,还有“道心、人心”的理论.朱熹认为,“道心”出于天理或性命之正,本来便禀受得仁义礼智之心,发而为恻隐、羞恶、是非、辞让,则为善.“人心”出于形气之私,是指饥食渴饮之类.如是,虽圣人亦不能无人心.不过圣人不以人心为主,而以道心为主.他认为“道心”与“人心”的关系既矛盾又联结,“道心”需要通过“人心”来安顿,“道心”与“人心”还有主从关系,“人心”须听命于“道心”.朱熹从心性说出发,探讨了天理人欲问题 .他以为人心有私欲,所以危殆;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因此朱熹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朱熹承认人们正当的物质生活的欲望,反对佛教笼统地倡导无欲,他反对超过延续生存条件的物质欲望.
美学思想 在朱熹的哲学体系中包含有对美与艺术的理论.他认为美是给人以美感的形式和道德的善的统一.基于美是外在形式的美和内在道德的善相统一的观点,朱熹探讨了文与质、文与道的问题.认为文与质、文与道和谐统一才是完美的.朱熹还多次谈到乐的问题.他把乐与礼联系起来,贯穿了他把乐纳入礼以维护统治秩序的理学根本精神.朱熹对“文”、“道”关系的解决,在哲学思辨的深度上超过了前人.他对《诗经》与《楚辞》的研究,也经常表现出敏锐的审美洞察力.
影响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更趋完备.元朝皇庆二年(1313)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集注》试士子,朱学定为科场程式.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强有力精神支柱.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朱熹的学术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影响.朱熹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四书集注》、《四书或问》、《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周易本义》、《易学启蒙》等.此外有《朱子语类》,是他与弟子们的问答录.
补充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南宋诗人、哲学家.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学识渊博,对经学 、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语看得出都经过斟酌推敲,比较讲究.但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代表作有《菩萨蛮》(一)、《水调歌头》(一)、《南乡子》、《忆秦娥》(二)等.其中以《菩萨蛮》(一)最有特色,该词运用回文,每两句互为颠倒,八句共四对,十分自然和谐,毫不牵强,而且颇有意境,构思之精巧极矣,足见晦庵对语言的驾驭能力.除词外,还善作诗,《春日》和《观书有感》是他最脍炙人口的诗作.其词结有《晦庵词》.
菩萨蛮
暮江寒碧萦长路,路长萦碧寒江暮.
花坞夕阳斜,斜阳夕坞花.
客愁无胜集,集胜无愁客.
醒似醉多情,情多醉似醒.
菩萨蛮
晚红飞尽春寒浅,浅寒春尽飞红晚.
尊酒绿阴繁,繁阴绿酒尊.
老仙诗句好,好句诗仙老.
长恨送年芳,芳年送恨长.
南乡子
落日照楼船,稳过澄江一片天.
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
风月从今别一川.
离绪悄危弦,永夜清霜透幕毡.
明日回头江树远,怀贤.
目断晴空雁字连.
水调歌头
富贵有余乐,贫贱不堪忧.
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
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
何似鸱夷子,散发弄扁舟.
鸱夷子,成霸业,有余谋.
致身千乘卿相,归把钓渔钩.
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
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
水调歌头
雪月两相映,水石互悲鸣.
不知岩上枯木,今夜若为情.
应见尘中胶扰,便道山间空旷,与么了平生.
与么平生了,◇水不流行.
起披衣,瞻碧汉,露华清.
寥寥千载,此事本分明.
若向乾坤识易,便信行藏无间,处处总圆成.
记取渊水冰语,莫错定盘星.
水调歌头
不见严夫子,寂寞富春山.
空余千丈危石,高插暮云端.
想象羊裘披了,一笑两忘身世,来把钓鱼竿.
不似林间翮,飞倦始知还.
中兴主,功业就,鬓毛斑.
驰驱一世豪杰,相与济时艰.
独委狂奴心事,不羡痴儿鼎足,放去任疏顽.
爽气动心斗,千古照林峦.
水调歌头
长记与君别,丹凤九重城.
归来故里,愁思怅望渺难平.
今夕不知何夕,得共寒潭烟艇,一笑俯空明.
有酒径须醉,无事莫关情.
寻梅去,疏竹外,一枝横.
与君吟弄风月,端不负平生.
何处车尘不到,有个江天如许,争肯换浮名.
只恐买山隐,却要链丹成.
水调歌头
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
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
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
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
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
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
好事近
春色欲来时,先散满天风雪.
坐使七闽松竹,变珠幢玉节.
中原佳气郁葱葱,河山壮宫阙.
丞相功成千载,映黄流清澈.
西江月
睡处林风瑟瑟,觉来山月团团.
身心无累久轻安,况有清池凉馆.
句稳翻嫌白俗,情高却笑郊寒.
兰膏元自少陵残,好处金章不换.
西江月
堂下水浮新绿,门前树长交枝.
晚凉快写一篇诗,不说人间忧喜.
身老心闲益壮,形臞道胜还肥.
软输加璧未应迟,莫道前非今是.
念奴娇
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
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山头仙客.
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
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
应笑俗李麤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
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
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
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披折.
青玉案
雪消春水东风猛.帘半卷、犹嫌冷.
怪是春来常不醒.杨柳堤边,杏花村里,醉了重相请.
而今白发羞垂领.静里时将旧游省.
记得孤山山畔景.一湾流水,半痕新月,画作梅花影.
满江红
秀野诗翁,念故山、十年乖隔.
聊命驾、朱门旧隐,绿槐新陌.
好雨初晴仍半暖,金釭玉斝开瑶席.
更流传、丽藻借江天,留春色.
过里社,将儿侄.谈往事,悲陈迹.
喜尊前现在,镜中如昔.
两鬓全期烟树绿,方瞳好映寒潭碧.
但一年、一度一归来,欢何极.
忆秦娥
云垂幕,阴风惨淡天花落.
天花落,千林琼玖,一空鸾鹤.
征车渺渺穿华薄,路迷迷路增离索.
增离索,剡溪山水,碧湘楼阁.
忆秦娥
梅花发,寒梢挂著瑶台月.
瑶台月,和羹心事,履霜时节.
野桥流水声呜咽,行人立马空愁绝.
空愁绝,为谁凝伫,为谁攀折.
鹧鸪天
暮雨朝云不自怜,放教春涨绿浮天.
只令画阁临无地,宿昔新诗满系船.
青鸟外,白鸥前,几生香火旧因缘.
酒阑山月移雕槛,歌罢江风拂玳筵.
鹧鸪天
已分江湖寄此生,长蓑短笠任阴晴.
鸣桡细雨沧洲远,系舸斜阳画阁明.
奇绝处,未忘情,几时还得去寻盟.
江妃定许捐双佩,渔父何劳笑独醒.
鹧鸪天
脱却儒冠著羽衣,青山绿水浩然归.
看成鼎内真龙虎,管甚人间闲是非.
生羽翼,上烟霏,回头祗见冢累累.
未寻跨凤吹箫侣,且伴孤云独鹤飞.
浣溪沙
压架年来雪作堆,珍丛也是近移栽.肯令容易放春回.
却恐阴晴无定度,从教红白一时开.多情蜂蝶早飞来.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