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是以什么为主的文章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2 15:15:47
记叙文是以什么为主的文章
记叙文是以什么为主的文章
记叙文是以什么为主的文章
记叙文主要分为 写人、记事、写景状物.
我这有写人、记事和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
希望能帮到你!
记叙文【写作指导】
记叙文(Narration)是以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为主的一种文体.它是写作训练中最普遍、最基本的一种.一般说来,它大致分为三类:
一是以记人为主的记叙文,即以人物为中心组织材料,围绕这个人物可以写一件事,也可写几件事;
二是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即以事件为中心组织材料,围绕中心事件可以写一个人,也可以写几个人;
三是以写景状物为主的记叙文.
但应注意的是,在一篇记叙文中,写人、写景、写事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不能截然分开,但各有侧重.
【意高则文胜】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图.那么文章在立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立意要正确
正确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义,所谓正确就是要保证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观点正确,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符合我国基本政治原则,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给人以积极的启发.
(二)立意要专一
“作文之事,贵于专一,专则生巧,散乃人愚.”无论多么复杂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说明这个问题,又想阐述那个观点,东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确.其实,想面面俱到肯定会面面 不到位,况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与其“贪多嚼不烂”,不如集中笔墨表现一个中心,即使是通过数件事来表现中心,也要做到紧帖中心行文,目标始终如一,着墨于材料与中心的结合点,使材料蕴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
(三)立意要新颖
文章最忌随人后,人云亦云,新颖的角度是作文创新的核心.立意新颖要求跳出陈旧的框框、不按顺向思维、习惯思维或原有的心理定式进行立意构思,而是以独到的视角去审视题目中所蕴涵的另类内容,避开他人所常写,写别人所未写.即使同一写作对象,总是可以从许多角度切入,只要我们打破思维的定式,站在时代的高度,避“俗”求“异”,多角度、多侧面思考,或联想、或扩展、或类比、或逆向,发人之所未发,就能在五颜六色的天空里构筑属于你的最 美的彩虹.
(四)立意要深刻.
立意的深刻是指确立的主题不是人所共知的肤浅的道理,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出更深层的意蕴.
(五)立意要巧妙
在习作有限的文字内,要表现较为深刻的思想,就只能一粒沙里看世界,从生活中的一斑一点、一枝一叶去再现生活的全貌,从一个点、一个片段、一个瞬间、一个现象入手,对社会、对人生进行描述和深思,即立意要大处着眼,小处落笔,角度虽小,却能小中见大,平中见奇.
【写人的记叙文】
记叙文是指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叙述、描写人物、事件、景物来表达一定主题的文体.记叙文内容上来看,可分为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和写景状物为主的记叙文.侧重写人的记叙文,是把人作为主要记叙对象,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言行、心理活动、生活片段的描写来刻划人物形象,反映某个人或某些人的思想品德、精神面貌等.
在实际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它的写作步骤,是写好这类记叙文的关键:
第一,确定所要刻画的人物.在确定表现的人物时,要选择自己最熟悉、对自己影响大、和自己交往多的人;同时,还要搜集典型的事例能突出他某一方面的特征.这样写起来才易于把握人物形象,才能做到真实可信.例如和自己生活在一起的人朝夕相处,写他熟悉的方面.这样文章才能充实,不空洞,才能使人物形象丰满,具体可感.
第二,精心选材,确立中心.“文章是灵魂,材料是血肉”,确定写作对象后,想一下此人的哪些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些事件当中,哪些事件你准备选用,对这些事件加以思考,从中找到这些事所反映的共性,这个共性恰是要通过所写的人物来表达的中心思想.确立了中心思想后,再从所选事例中精选最能体现中心的材料.有些事例可能很新颖,对你的影响也大,但如果与你确立的中心关系不密切,不能支持中心,也一定要删去.
第三,恰当地安排详略.详略,指对所选材料安排时的处理.好的文章应该详略有致.在具体安排详略时,可以围绕中心,比较每个材料与中心的关系,与中心关系密切的、最能突出中心的,要详写,次之较详,较略.这样安排结构,不但可使文章内容丰满,而且还会使中心思想更鲜明、更集中,更能恰当地表现人物形象.
第四,合理安排结构.材料的详略考虑好以后,就要合理地安排这些事例,找出最佳的排列顺序,以及考虑如何过渡、衔接等.从哪个角度入手,怎样收束全文,以什么为线索将材料串连起来等等.在此基础上,列一个提纲,使自己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感觉,这样就可以下笔成文了.
最后是下笔成文和修改.根据提纲,书写时,一边写,一边在头脑中浮现出人物的形象与事件的经过.在写的过程中注意带着对人物的情感来回忆事件,边忆边写,力求一鼓作气,一气呵成.成文后还需要认真仔细地修改.在修改时先以读者的身份来默读全文,改正错别字、修改不通顺的语句和需要调整顺序的材料,力求文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修改无误后,再清晰地誊写.
总之,我们在进行写人记叙文的写作训练中,只要能够把握住这些关键步骤,写人记叙文是比较容易写好的.
【叙事记叙文的写法】
一、记叙好一件简单的事的方法
1、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2、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3、记叙的条理要清晰.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
确定记叙的顺序以后,还要安排好段落层次.适当地分段,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要做到记叙的条理分明,必须在动笔之前,仔细地想一想,文章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把记叙的轮廓整理出来.写记叙文,必须考虑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安排好记叙的顺序,否则就会头绪杂乱,条理不清.
二、怎样安排记叙顺序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
1、运用顺叙.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时,必须严格地安排好顺序,写清楚叙述的时间.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会突然发生,它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作者常常要根据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一事情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叙述,文章的层次也是清楚、明了的.
当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较简单,因而不一定非要写出事情过程的四个层次(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2、运用倒叙.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3、运用插叙. 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的关于另一件事情的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这样,文章的结构不仅富有变化,而且叙述事情的条理非常清楚.
有些同学看见别的同学写出一些好文章来,便惊叹道:“这些内容,我也熟悉的,怎么我没能把它们写出来!”这个问题值得深思,说穿了,那是因为你缺乏从小事中写出深意的能力.生活中,惊天动地的事情是少见的,一般人所经历的大多是平凡的、细小的事情.自古以来,好文章数也数不尽,大多写的也是平凡的、细小的事.《红楼梦》写的是封建社会大官僚仕宦家族中的生活琐事,这些生活琐事在那样的门第中可以说是平常又平常的了,但它反映的思想意义却是深刻的,成为举世公认的巨著.
三、从小事中写出深意的方法
1、提高思想水平,训练一副见微知著的好眼力.
照相机能摄像,人的双眼也能摄像.然而人和照相机毕竟不同,双眼是带着感情去选镜头的.观察的人本身要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只有这样,才可能看到事情的里层,发现其中蕴含的深意.
2、深入思考、分析、挖掘、寻找出事情所蕴含的深意.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凡事多加留意,尽可能深入地去想一想,不只注意到它的表象,还要去挖掘它的本质,弄清它的来龙去脉.这样,就能有敏感的头脑和锐利的好眼力,挖掘、寻找出事情中所蕴含的深意.
3、把事情放在一定的背景中去写.
背景就是时代环境,指的是社会变迁和政治动态等.一件小事,孤零零地看,是不起眼的,如果把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联系起来,那就不寻常了.
4、“事”与“意”的榫头要对得合适.
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容易犯的毛病是“事”和“意”的榫头对得不准,往往是主观上(意)想“深”,客观上(事)显得内容单薄.因此,我们在具体写的时候,避免在提示事情所蕴含的意义时候犯任意“拔高”的毛病.
有一篇题目叫《节日的早晨》作文,叙的内容是一家人愉快地吃早点的情形,结尾是:吃完早点,我开了院门一看,只见人们穿着美丽的新衣服,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走向热闹的大街,走向光明的共产主义明天.
这段话的结尾处,犯有“拔高”文章思想意义的毛病.如果写好吃早点的情形,体现人民生活水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步步提高是可以的,可是将它和“走向光明的共产主义明天”联系在一起,那“事”和“意”的榫头就不合适了.
总之,我们只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对听到或看到的事深入地想一番,认识它的意义,鉴别它的价值,并把它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写,就能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
不少同学的作文,不是写拾到皮夹子交公,就是写为抱小孩的妇女让座;不是写帮助同学补课,就是写送迷路的小孩回家……总之,尽是写一些人家写“烂”的材料.于是语文老师常常在他们的作文后面写上类似的评语:选材陈旧,希望今后选择新颖、独特的材料.
四、选择到新颖、独特的材料的方法
1、从自己的生活中去找
不少同学看到作文题目,不是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找材料,而是道听途说,或者是从概念出发去记叙、描写.记好人好事,总是写“拾皮夹”、“让座”、“为人补课”,不管此事自巳是否经历过,是否有感触.这样的内容,怎么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呢?
其实,我们每个人居住的环境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经历的事情必然不同.能把自己那些与众不同的经历作为选材的内容,那么,你所选择的材料一定是自己独有的,新鲜生动的.
2、做生活的有心人.
常听一些同学说,我们是学生,生活贫乏,看不出有什么新鲜、独特的事情值得记叙.同学们生活面不广是事实,要扩大作文选材的范围,就要求我们尽可能地广泛接触生活.那么是不是我们同学生活圈子小,就没有新鲜、独特的材料可以写呢?不是的.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会有独特的材料让你挑选.住在城里的人,恐怕都见过老年人跳迪斯科吧?可是有的同学熟视无睹,竟然让这样的材料从眼皮底下悄悄溜走了.
3、选择新角度,让常见的材料放出异彩.
一般来说,同学们的生活圈子小,家庭、教室、操场.接触的人少,家人、老师、同学.同学们在作文时,所叙述的事往往是常见的.常见的材料中就没有新鲜的东西吗?不是的.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对常见的材料改变一下叙述的角度,也会让它放出异彩.
4、打开思路,扩大视野.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思路比较狭窄,他们的目光只注意好人好事,作文的材料老是不能扩大.如果我们同学把观察的目光投射到整个生活里,既看到那些好人好事,也看到那些坏人坏事,作文的材料一定会丰富多采起来.
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了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却没有手.他的手呢?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呢?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学生们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的脸上笑容消失了.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
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现在那双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意义.
雕塑是这样,写作文也是这样,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写和略写,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
五、在记叙的过程中安排详写和略写的方法
1、事情的发生和结果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要详写.事情的发生阶段,往往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事情的结果部分,往往是写出事情的结局或点明事情的中心.它们在整个事情中,或者说在整篇文章中,仅仅是枝节部分,所以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是整个事情,或者整篇文章中的主体部分,它往往具体体现中心思想,因而要详写.
2、有点有面地叙事,“面”要略写,“点”要详写.有点有面地叙事,“面”上的内容往往是渲染气氛,交代背景,起烘托的作用.“点”上的内容往往是文章的重点.直接体现中心思想的,所以要详写.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文章中,重点突出详写的部分时,不能忽视略写的部分.略写虽是寥寥几笔,但运用得好,可以对文章重点的突出、主题的表现,起到“绿叶映衬红花”的作用.
一篇文章,好比一架运转正常的机器,文章中的一个个段落就好比机器中那些大大小小的零件,这些零件不仅相互照应,而且那些大零件需要小零件把它们连接起来.文章里的段落也需要相互照应,也需要一些“小零件”,即过渡段和过渡句把它们自然、紧密地连接起来.不然,文章就会显得支离破碎.所以,写文章时,一定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和照应.
一般说,记叙文在下面几种情况需要过渡:
1、由这件事转到另一件事时需要过渡.
2、记叙的时间发生变化时需要过渡.
3、由倒叙转入顺叙时需要过渡.
4、运用插叙时的起止处需要过渡.
一般来说,插叙内容写完以后要注意与原来的叙事线索衔接.叙事中的照应有三种情况:
1、文题照应.在叙事过程中,我们所写的内容务必切题,要和文章的标题相照应.
2、首尾呼应.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可以使文章结构紧凑.
3、前后照应.在一篇文章中,前面的内容和后面的内容要互相照应.
总之,过渡和照应,是叙事文章中必不可少的,我们在作文时千万不能忽视.
【夹叙夹议写作指导】
何谓“夹叙夹议”?“夹叙夹议”既是一种写作方法,又是写作的一项基本技能.它既不是一味地记叙,也没有单纯的议论,而是记叙中有议论,议论中有记叙,把议论穿插于具体的叙述和形象的描写中.“叙”是“议”的基础,“议”是“叙”的升华(深化),两者有机结合,水乳交融,使文章内蕴丰富,枝繁叶茂,从而使揭示文章的主题,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纵观近年来的高考作文,许多得高分的考生,大都善于运用“夹叙夹议”的手法.
如何处理记叙和议论的关系?
(一)记叙和议论的结合是有机的,二者不能相互脱钩.记叙为主,议论为适当的提炼、概括和升华.
(二)合理安排议论的位置.议论用在全文或一个大层次的开头,起提示、概括文章内容、表明作者思想、立场而展开下文的作用.也可以用在文章结尾或一个大层次的结尾,用来深化主题,揭示自己的思想、看法.
第一步,写好“夹叙夹议”中的“叙”.一般说来,“夹叙夹议”中的“叙”常见的有三种情况:记叙性叙述、描写性叙述和议论性叙述.记叙性叙述带有很强的叙事性.描写性叙述有浓厚的描写色彩.议论性叙述往往由几个事例构成,常采用排比的句式,酣畅淋漓,大气磅礴,表达出飞扬的激情和深邃的思想,极具感染力.这种“叙”难说是叙还是议,实际上是理性化的叙述,叙议一体,渗透了作者的思想与情感.这三种叙述方法,记叙性叙述要把事件的过程写清楚,适合举一个事例时使用;描写性叙述要有对人物和情节的想像再造,适合对一个场景或情境的描述;议论性叙述要选择几个相关的事例,具有概括性,适合列举一组典型事例时使用.在训练中,可以针对所选事例和自己的写作习惯而采取恰当的叙述方法.
第二步,写好“夹叙夹议”中的“议”.“议”是“夹叙夹议”语段的核心、灵魂,是事例叙述的意义之所在.“议”,有四种常见的议论方式.
(一)分析性议论.这是一种最常见的议论形式,是对叙述的事例加以分析,揭示事例的内涵,阐释事例的意义,透析事例的实质,使读者能够悟道明理.
(二)感悟性议论.这种议论在叙述事例之后生发开去,着重表达作者的感想和领悟.
(三)联想性议论.由事例引发联想,由此及彼,联想到过去、现实、未来,联想到包含着类似道理的事例,表达出作者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知.
(四)对比性议论.先是对所叙述的事例阐述、挖掘,然后再举出事例与之比较分析,找出二者的相同点或不同点,通过对比,孰优孰劣,褒贬分明.
以写人写事为主
外貌
外貌要抓住主要特征描写。
外貌,人与人之间千差万别,其中包括了无数的细节。
头发(秃顶,浓密,稀疏,黑,黄,发型……)
眉毛(浓黑,淡,长,短,柳叶眉,卧蚕眉……),
眼睛(大,小,细长,弯,笑意,忧郁,浑浊,明亮……),
鼻子(高挺鼻子,塌鼻子,蒜头鼻子,小巧,大鼻子,尖鼻头,圆鼻头……)
嘴巴(阔嘴巴,樱桃小...
全部展开
以写人写事为主
外貌
外貌要抓住主要特征描写。
外貌,人与人之间千差万别,其中包括了无数的细节。
头发(秃顶,浓密,稀疏,黑,黄,发型……)
眉毛(浓黑,淡,长,短,柳叶眉,卧蚕眉……),
眼睛(大,小,细长,弯,笑意,忧郁,浑浊,明亮……),
鼻子(高挺鼻子,塌鼻子,蒜头鼻子,小巧,大鼻子,尖鼻头,圆鼻头……)
嘴巴(阔嘴巴,樱桃小口,嘴唇薄、厚,嘴唇的颜色红,紫,发白……)
耳朵(大,小,招风耳,像猴子,贴着头颅……)
脸型;(国字脸,圆脸,瓜子脸,甲字脸……
高矮,胖瘦,肤色,
胳膊,腿,(长,短)
手(李贺“长指爪”)脚(小脚,大脚)
衣服……
但是,即使把这些细节全部用文字写下来,也不能让读者清晰地知道这个人到底长什么样。要想让人知道,只能给他画像,拍照片,录像。
表现出一个人的样貌,这是图画所擅长的,而不是文学所擅长的。
所以写人的外貌只能抓住少数几个特点,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任何器官都描写一遍。
比如《三国演义》里的刘关张三人。
刘备: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耳朵,双手,脸色。)
张飞: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头,眼睛,下巴,胡须,声音,气势。)
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胡子,脸色,眼睛,眉毛,气势。)
有的只有一个轮廓,和一两种特点。如金庸的小龙女,黄蓉,郭襄。
小龙女:那少女披着一袭轻纱般的白衣,犹似身在烟中雾里,看来约莫十六七岁年纪,除了一头黑发之外,全身雪白,面容秀美绝俗,只是肌肤间少了一层血色,显得苍白异常。
杨过的额头与她掌心一碰到,但觉她手掌寒冷异常,不由得机伶伶打个冷战。
杨过抬起头来,与她目光相对,只觉这少女清丽秀雅,莫可逼视,神色间却是冰冷淡漠,当真是洁若冰雪,也是冷若冰雪,实不知她是喜是怒,是愁是乐,竟不自禁的感到恐怖:“这姑娘是水晶做的,还是个雪人儿?到底是人是鬼,还是神道仙女?”虽听她语音娇柔婉转,但语气之中似乎也没丝毫暖意,一时呆住了竟不敢回答。
特点:清丽秀雅,肤色苍白,手冰冷,一袭白衣,神色冰冷。
黄蓉,只见船尾一个女子持桨荡舟,长发披肩,全身白衣,头发上束了条金带,白雪一映,更是灿然生光。郭靖见这少女一身装束犹如仙女一般,不禁看得呆了。那船慢慢荡近,只见那女子方当韶龄,不过十五六岁年纪,肌肤胜雪,娇美无比,容色绝丽,不可逼视。
郭襄:一女,十五六岁年纪,……清雅秀丽。那少女穿淡绿缎子的皮袄,颈中挂着一串明珠,每颗珠子都是一般的小指头大小,发出淡淡光晕。
性格
在写人作品中,外貌不是最重要的,人物之所以能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绝大部分都归功于人物性格的塑造。
小龙女与黄蓉的容貌,由上面的节选来看,只有苍白与否,有没有金黄的束发带子的区别,但这两个人物在我们心里各自生动鲜明、截然不同,这种不同显然不是由其外貌描写造成的。
小龙女:超凡脱俗,心思单纯,不食人间烟火。
黄蓉:精灵古怪,聪明活泼,刁蛮任性,她要人间的快乐,不要孤标傲世。
性格:性格要通过发生在他身上的事件表现出来。具体包括:人物语言,人物动作(神态),人物心理等。
每个人的性格都是多面的、复杂的。(黑社会老大,会很凶残,也可能同时是个孝子),但写作过程中一定要根据需要,抓住某一点或几点来写。
小龙女,冰冷淡漠:(杨过讲他的苦难遭遇,桃花岛,终南山,)小龙女却不动声色,悠悠闲闲的坐着,
小龙女缓缓站起身来,道:“他的伤不碍事,婆婆,你送他出去罢!”
郭襄,向往英雄:那文秀少女望着忽明忽暗的火光,悠然出神,轻轻的道:“神雕大侠,神雕大侠……”转头向小王将军道:“王大叔,这位神雕大侠武功既然这等高强,又怎地会少了一条手臂?”
活泼:那文秀少女噗哧一笑,低声道:“有趣,有趣!”
谦虚:那少女道:“那也不见得。爹爹常说:学武之人须知天外有天,人上有人,决计不可自满。人既如此,比咱们的雕儿更好的禽鸟,想来也是有的。”
慷慨大方:那少女叫道:“店小二,再打十斤酒,切二十斤牛肉,我姊姊请众位伯伯叔叔喝酒,驱驱寒气。”(她姐姐不肯拿钱请客)那少女从头上拔下一枚金钗,递给店小二,说道:“这是真金的钗儿,值得十几两银子罢。你拿去给我换了。再打十斤酒,切二十斤羊肉。”(她的金钗值几百两银子)
聪慧机敏:跟她姐姐斗嘴
曹操:当机立断,自私凶狠(曹操刺杀董卓未成功,被通缉,与陈宫一同逃走。)操与宫坐久,忽闻庄后有磨刀之声。操曰:“吕伯奢非吾至亲,此去可疑,当窃听之。”二人潜步入草堂后,但闻人语曰:“缚而杀之,何如?”操曰:“是矣!今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遂与宫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口。搜至厨下,却见缚一猪欲杀。宫曰:“孟德心多,误杀好人矣!”急出庄上马而行。行不到二里,只见伯奢驴鞍前鞒悬酒二瓶,手携果菜而来,叫曰:“贤侄与使君何故便去?”操曰:“被罪之人,不敢久住。”伯奢曰:“吾已分付家人宰一猪相款,贤侄、使君何憎一宿?速请转骑。”操不顾,策马便行。行不数步,忽拔剑复回,叫伯奢曰:“此来者何人?”伯奢回头看时,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宫大惊曰:“适才误耳,今何为也?”操曰:“伯奢到家,见杀死多人,安肯干休?若率众来追,必遭其祸矣。”宫曰:“知而故杀,大不义也!”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性格:性格要通过发生在他身上的典型事件表现出来。
具体包括:人物语言,人物动作(神态),人物心理等。
收起
叙述事情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