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作文的窍门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9 16:55:23
写好作文的窍门是什么?
写好作文的窍门是什么?
写好作文的窍门是什么?
.点面结合写场景 在写作文时,不管是记人,还是叙事,都离不开对场景的描写.写好场景,能渲染一种气氛,衬托人物的精神品质,挖掘事情的深层含意.《十里长街送总理》(见人教版教材第七册第13课)一文,写首都人民自发地聚集在长安街送别总理,场面十分感人.其场景描写就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这里,对长安街人行道两旁的场景进行了十分感人的描写,先是描写整个场面,它渲染了一种阴沉、郁闷的氛.紧接着又进行具体的描写:“双手拄着拐杖”的一位老奶奶;“探着身子张望”的一对青年夫妇;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这样点面结合,描画了一幅感人至深的送别图,表达了人们对总理的无限怀念之情. 同学们在写作文,特别是写体育比赛、实践活动类作文时,一般都会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来描写场景,下面请看曹立同学的《“种萝卜”》(片段): 游戏开始了,台下的同学跃跃欲试.一会儿,台上的“泥土”排成了一堵人墙,你挨着我,我挨着你,个个神采飞扬.有的不时回头望望,看谁中了头彩;有的则假装镇定;还有的挤眉弄眼,告诉别人自己手上种了“萝卜”. 你看,这里小作者先对整个场景进行了一番描写,“台上的‘泥土’排成了一堵人墙”,渲染了一种神采飞扬的气氛.接着小作者又从点上着笔:有的“回头望望”,有的“假装镇定”,还有的“挤眉弄眼”,让人感到一种各具姿态的“神采飞扬”!这样点面结合,为“种萝卜”游戏的“演出”营造了一种极具童趣的气氛!
2.在开篇设置一个悬念 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就是在文章一开头就制造某种气氛,使读者产生急切期待的心理和极为关注的感情.这种方法,引人入胜,扣人心弦,最受小朋友们的欢迎和喜爱. 例如,有一篇题为《老师摸了我的头》的习作,开头一段是这样写的: 开学了,听说我们班又换了新“老板”.一进教室,果然看见一个戴眼镜的“家伙”.瞧他那笑里藏刀的样子,一定是校长派来的“一级杀手”.哼,不管你是哪路神仙,我准叫你“哭比笑好”,反正我是公认的“调皮大王”,“死猪不怕开水烫”,还怕你不成! 你看,这个开头,一下就抓住了读者,原因何在呢?就是设置了悬念.“我”是“调皮大王”,新“老板”又是“笑里藏刀”的“一级杀手”,双方摆开了对仗的架式.新老师新官上任三把火,必然要治理班级,必然要管“我”,而“我”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不怕老师,这就让人担心,令人关注,使人不得不急着读下去,他们师生二人会发生些什么事件呢?发生了怎样的争斗呢?结果怎样呢?这些问题一构成悬念,一下子就扣住了小读者的心弦. 这种开头方法的运用,要注意两点:一是开头悬念的设置要简明扼要,不能啰嗦,与悬念关系不大的内容不写,悬念的点要集中,例如“今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母鸡把自己下的蛋吃掉了”,这个悬念只有一句话,悬念的点是“奇怪的事”,为什么这么“奇怪”呢?很快扣住了读者.二是要围绕悬念一步一步地解开谜底,一层一层地解除悬念,慢慢地完成,直到结尾时才让人恍然大悟,这样,既符合读者的阅读思路,又可以使文章曲折多姿,前后呼应.
3.用动作来刻画人物 有的课文在刻画人物时,常常对动作进行描写,它将人物的形像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同时还会揭示出人物深层次的性格特点,收到意料不到的效果!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在《凡卡》(人教版五年制第九册第12课)一文中,就运用这种方法刻画了凡卡的爷爷——一位守夜老人的形象. ……他是个非常有趣的瘦小的老头儿,65岁,老是笑眯眯地眨着眼睛.白天,他总是在大厨房里睡觉.到晚上,他就穿上宽大的羊皮袄,敲着梆子,在别墅的周围走来走去…… 现在,爷爷一定站在大门口,眯缝着眼睛看那乡村教堂的红亮的窗户.他一定在跺着穿着高筒毡靴的脚,他的梆子挂在腰上,他冻得缩成一团,耸着肩膀…… 这里,用“笑眯眯地眨着眼睛”“敲着梆子,在别墅的周围走来走去”刻画了一位善良而又尽职的守夜老更夫的形象;用“跺着穿着高筒毡靴的脚”“冻得缩成一团,耸着肩膀”写出了穷苦的老更夫不得不为饥饱问题而四处奔波!正是这些动作,把凡卡爷爷的生活真实地展现了出来,也从一个侧面预示着凡卡给爷爷的信将会“石沉大海”,凡卡也只能在梦境里看到爷爷读他的信了. 如果我们在平时仔细地观察各种人物的一言一行,那么在刻画人物时,就不会仅仅停留在“外貌”的描写上,而是会去细细地刻画他们的“动作”,让他们的性格特点、气质个性活生生地“摆”在读者面前,让人回味无穷!下面请看一位同学写的《爱爬树的李刚》(片断) 说到爬树,那可是李刚的拿手好戏.开了春,几米高的槐树枝上缀满了一簇簇的白色小花,空气中流溢着淡淡的清香.他会站在树下侦察侦察“树形”,想上一会儿,然后猛吐两口唾沫,用劲搓搓手掌,“哧溜哧溜”几下,便爬到最高的树枝上荡啊荡. 这篇作文并没有对李刚同学进行静态的外貌描写,而是通过一些动作来描写.你看,“站在树下侦察侦察‘树形’”“猛吐两口唾沫”“用劲搓了搓手掌”“‘哧溜哧溜’几下,便爬到最高的树枝上荡啊荡”,正是这些富有特点的描写,让这位爱爬树的“调皮鬼”活灵活现地站在了我们面前.它比起只描写“外貌”来刻画人物深刻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