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与生态文明建设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05:54:41
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与生态文明建设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与生态文明建设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与生态文明建设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环境是哺育人类的摇篮,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与生态文明建设
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与生态文明建设

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与生态文明建设
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环境是哺育人类的摇篮 ,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与自然环境是内在的依存、保护、改造和利用的关系.因此,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是人类同自然界关系的内在要求.目前,由于人类不顾自然界的运动规律,任意损坏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其后果必然危机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无疑为今天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和启示.
关键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文明建设
作为地球上高级生物的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的摇篮,是人类的“母亲”.然而,随着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人类不顾自然界自身的发展规律,对其进行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最终,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生态和环境问题,这不仅阻碍人类的发展,更危及人类的生存.为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实现更好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指导下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并在其指导下将这一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和完善. 一、生态文明建设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含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正式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用独立的篇幅全面深刻地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内容,从而完整地描绘了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 1、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现实基础
从资源上讲,一方面:我国资源总量有限,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资源占有量愈显不足;另一方面:由于开发利用方式不合理,存在大量的资源浪费现象.与此同时,生态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土地沙化、草场退化、河流的水功能严重失调,特大洪涝灾害频发;土壤污染、废气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等污染物持续增加.我国已进入污染事故多发期和矛盾凸显期,资源浪费和短缺、环境破坏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因此,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改变“高消耗、高污染、难循环、低效率”的增长模式变得尤为必要和必须.
2、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
自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来,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危害,全球生态环境恶化成为不争的事实,全世界联合起来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日益成为共识.生态文明、生态保护、低碳生活成为全球性话语.
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hide();}, function(){$('.ad-hidden').show();});

西方国家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但我们却不能走这样的歪路,因为这是一条死路.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生态文明. 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论述:“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 一切被当做永久存在的特殊的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论证了自然界的统一性和演化.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在自然科学全面发展,尤其是天文学上的“星云假说”、地质学方面的地质演化、生物学的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物理学上的电磁感应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化学上的元素周期律以及人工合成尿素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的核心内容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自然
在马克思研究的自然并不是指存在于人类之外,与人类实践无关的自然,而是经过人类实践改造了的自然、具有社会历史性的自然.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它是人的无机身体”.人要依靠自然界而生活,也就是说,人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必须与自然界持续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首先: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马克思认识到人类来源于自然,是从自然界中分化而来的,具有自然属性.其次:人类要靠自然界而生存.因为,不但人们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都来源于自然,离开了自然人类就无法生存,而且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无机界,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人们形成不同的审美和精神世界.再次:自然是人的自然.马克思对人的考察,从一开始就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来说明自然, 从人类的生存层面上来理解自然的.
总之,马克思关于“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的论断,体现了他所关注的不是与人毫无关系的“自在自然”,而是同人的存在和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其中包含着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包含着马克思对自然的实践态度和价值追求,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一种理论根据和价值尺度. 三、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观上唯一科学和正确的思维形式.在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今天,我们必须积极领悟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从中获得帮助和启示,更好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一)、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自然观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类历史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理论侧重.然而无论是人对自然的绝对统治还是人对自然的绝对从属都不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既强调自然界的客观物质性,又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二者共同作用,人类生存资源才能不断扩充,生存条件也才能改善,从而实现更好的发展.

今天,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强了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们更相信“人定胜天”,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利用自然,而忽略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从而造成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坚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此基础进行人类的各项生产和生活活动. (二)、要求人们尊重自然规律
规律是客观存在并不以热的意志为专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自然界是普遍联系并永恒发展着的,其运动和发展都有自身的客观规律,只有认识到各种联系背后的规律,并正确利用这些规律,才能正确地预测事物的发展方向,从而做出既符合自然界发展规律又有利于人类自身发展的事情,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并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三)、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一方面,自然观的产生和发展是同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向适应的,每一种自然观都不能摆脱其历史局限性;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它必将不断接受检验并随之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开放的、发展的理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也必将更加完善,从而更好地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另一方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较高水平的科学技术才能更好地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今天,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保护生态环境、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为了发展,更是为了生存.因此,我们要坚定地坚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并以此指导我们的生态环境保护,进行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