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治理办法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03 11:46:50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治理办法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治理办法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治理办法我国防治荒漠化的技术与模式五项技术可有效遏制荒漠化1.植物固沙这是控制流沙最根本且经济有效的措施.固沙植物能为沙区人畜提供燃料和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治理办法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治理办法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治理办法
我国防治荒漠化的技术与模式
五项技术可有效遏制荒漠化
1.植物固沙
这是控制流沙最根本且经济有效的措施.固沙植物能为沙区人畜提供燃料和饲料,同时,又可以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其内容主要包括:建立人工植被或恢复天然植被;营造大型防沙阻沙林带,以阻截流沙对绿洲、交通线、城镇居民点的侵袭;营造防护林网,控制耕地风蚀和牧场退化;保护封育天然植被,防止固定半固定沙丘和沙质的沙漠化危害.
2.工程治沙
治理流沙时,采用柴草、粘土、卵石、网板等材料设置障碍物或铺压遮蔽,借以阻沙固沙;利用地形地物设置屏障,改变大风方向,输导流沙定向吹移;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机械地进行干扰控制,以固定阻挡、输导搬运流沙,定向塑造风沙地貌,改变沙地条件,转害为利.
3.化学固沙
在流动沙地上通过喷洒化学胶结物质,使其在沙地表面形成有一定强度的保护壳,隔开气流对沙面的直接作用,提高沙面抗风蚀性能,达到固定流沙的目的.
4.旱地节水
水资源匮乏,是制约荒漠化地区土地综合整治与开发的主要难题.因此,引进和开发节水技术,发展灌溉农业就显得至关重要.一般采取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田间节水等技术.
5.退化地开发
我国在防止荒漠化的同时,适度进行了开发利用,形成和完善了不少农牧业开发技术.在农业上,主要有引水拉沙造田、老绿洲农田改造、沙地衬膜水稻栽培、盐碱化土地改良,以及日光温室栽培与养殖、地膜覆盖栽培和无土栽培等技术;在牧业上,主要有合理轮牧、以草定畜、草场改良和温室养殖技术;农牧综合技术主要有“小生物经济圈”建设,以及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
国内四种模式值得推广
1.赤峰模式
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历史上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由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荒漠化土地达7万平方千米,占总土地面积的77%,251万公顷草场退化,全市70%的人口、12个旗(县)的148个乡镇受沙漠化危害.后采用固沙造林育草技术、沙地衬膜水稻栽培技术和“小生物经济圈”整治技术进行治理,全市森林覆盖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不足5%,提高到21.2%,区域性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赤峰模式适合在半湿润区荒漠地区推广.
2.榆林模式
榆林地区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沙化面积达2.44万平方千米,有6座县城陷于重重沙漠之中,412个村庄受风沙的侵袭压埋;100年间,已吞没农田、牧场14万公顷.人们针对以风力作用为主的沙质荒漠化土地,建立了以“带、片、网”相结合的防风沙体系,使年沙尘日由20世纪50年代的70多天减少到现在的20多天,呈现出人进沙退、林茂粮丰的“塞上江南”景象.榆林模式适合半干旱地区的荒漠化治理.
3.临泽模式
临泽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黑河两岸,由于过度樵采、放牧,植被破坏,沙化严重,原来的绿洲向南退缩了近500米.后来,采用以绿洲为中心、自边缘到外围的“阻、固、封”相结合的防护体系,使流沙面积从54.6%减少到9.4%.临泽模式适合在干旱地区沙质荒漠化危害的绿洲地区推广.
4.和田模式
和田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边缘,以绿洲为中心建立防护体系,兴修水利,节水灌溉,并采取固定流动沙丘的办法,治沙效果明显.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授予“全球环境500佳”称号.和田模式适合极端干旱区地区的荒漠化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