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悼念钟子期的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6 15:20:57
伯牙悼念钟子期的诗
伯牙悼念钟子期的诗
伯牙悼念钟子期的诗
原文: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简单翻译:音乐才子俞伯牙喜欢弹一曲《高山流水》,却没有人能够听懂,他在高山上抚琴,曲高而和寡.终于有一天,有一个砍柴的樵夫经过,听懂了他的《高山流水》,这个人就是钟子期.俞伯牙的知音是钟子期,他们约好两年后见面,可是两年后钟子期却没有露面.俞伯牙多方打听才知道,原来钟子期已经病死了,不可能再赴他的约定,俞伯牙悲痛欲绝,他知道子期是唯一能够听懂他音乐的人,如今子期已死,再不会有人听懂他的音乐了,于是他在子期的坟头摔了他心爱的琴,也表示他对知音的敬重和珍惜.这就是那段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伯牙痛心疾首怀念子期,人们用此感叹知音难觅.
伯牙喜欢弹琴,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伯牙把感情溶进乐曲中去,用琴声表达了他像高山一样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的情操,以及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之间的智慧,琴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而钟子期的情操、智慧正好与他产生了共鸣.不管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伯牙的心意.伯牙因得知音而大喜,道:“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上再没有人能如此真切地理解他,“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伯牙绝弦,所喻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
伯牙绝弦
《吕氏春秋·本味》:“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关于伯牙鼓琴,钟期知音的故事,史书多有记载,如《列子·汤问》、《说苑·尊贤》等,文字略有不同.《荀子·劝学》和《淮南子·说山训》还记有“伯牙鼓琴,驷马仰秣”的事.
俞伯牙,中国古代著名的音乐家,相传生于春秋时代.他善于弹琴,荀子认为他高超的琴艺乃“积学而成”.据《乐府解题》:伯牙学琴于成连先生,三年不成.后随成连至东海蓬莱山,闻海水澎湃,群鸟悲号之声,心有所感,乃援琴而歌.从此琴艺大进.琴曲《水仙操》即为伯牙当时所作.古曲《高山流水》相传也是他的作品.伯牙和钟子期是一对好朋友.伯牙喜欢弹琴,而钟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两人经常在一起研究音乐,切磋琴艺.伯牙听说成连先生的琴艺十分高明,便想去拜师学艺;钟子期全力支持他.于是伯牙背起行囊,跋山涉水,千里迢迢找到成连先生隐居的山中,虚心求教.三年过去了,伯牙的演奏技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未能得心应手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达到创作新乐曲的高度境界.有一天,成连先生对他说:“伯牙,我的琴艺你已学得差不多了,我再也无法教你什么了.我有一位老师,住在东海.我就带你去向他请教,帮助你完成学业吧!”于是,师徒两人驾着一叶扁舟,乘风破浪来到东海蓬莱山.成连先生让伯牙上了岸,要他自己去拜老师,便驾舟径自回去了.岛上荒无人烟,伯牙一个人登上了岸,面对着四顾茫茫的浩瀚大海,倾听澎湃的涛声,啁啾的鸟语,不由心潮起伏,涌起了创作激情.他架起琴,把满腔激情倾注到琴弦上,一气呵成,谱写了一曲《高山流水》.就在这时,成连先生又撑船回来,出现在伯牙面前,向他表示祝贺.伯牙恍然大悟,原来这涛声鸟语就是最好的老师.成连先生听了伯牙的弹奏,高兴地说:“现在你已经是天下最出色的琴师了,你回去吧!”伯牙拜别成连先生,回到家乡,钟子期前来为他接风.伯牙弹起了《高山流水》.弹到“高山”章节时,钟子期听了,赞叹道:“你弹得太好了!简直就像巍峨的太山屹立在我的面前!”弹到“流水”的乐章时,钟子期如痴如醉,击节称快:“妙极了!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从我心中流过!”不久,钟子期因病不幸去世.伯牙抱着琴来到他的灵前,《高山流水》一曲送别朋友,伯牙悲痛欲绝,再也找不到知音了,于是,便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千载朱弦无此悲,欲弹孤绝鬼神疑.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深相知.”(王安石《伯牙》诗)
2000年来,以“伯牙教琴、伯牙琴、伯牙弦、牙弦、伯牙曲、流水琴、高山流水、流水高山、高山深水、水深山峨、流水、钟期听、钟期耳、钟期、子期、赏音、知音”等化典的诗文不可胜数,皆写琴或琴曲的高妙,以及听尽其趣;亦比喻高妙的作品或知音、知己、心心相印.“伯牙绝弦”则喻指知己丧亡后,弃绝某种专长爱好,以示悼念,泛指悼亡.而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则成为我礼仪之邦交朋结友的千古楷模.
千载朱弦无此悲,
欲弹孤绝鬼神疑。
故人舍我归黄壤,
流水高山深相知。
------王安石《伯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