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中的文言现象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2 18:04:56
《花木兰》中的文言现象
《花木兰》中的文言现象
《花木兰》中的文言现象
唧唧唧唧,木兰对着门在织布.听不到织布的声音,只听见姑娘的叹息声.
问姑娘你这样叹息是在思念什么,在回想什么呢?(木兰回答道)木兰没有思念什么,也没有回想什么.
昨夜我看见军中的文告,知道皇上在大规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卷,上面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兄长,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替代父亲去应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马鞍下的垫子,南市买驾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北市买驾牲口的鞭子.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的流水声.早上辞别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人的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不怕万里征程的遥远,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上(论功行赏).木兰被记了很大的功劳,赏赐了很多财物.天子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不愿做官,只希望骑上一匹千里马,返回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外城来迎接木兰;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准备杀猪宰羊.(木兰回到家里)打开东边的阁楼门,坐在西边内房的坐榻,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对着窗子整理像云一样柔美的鬓发,对着镜子在额上贴好头上的金片(旧时女子的装饰物).出门去见同去出征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地说:我们同行多年,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姑娘.
把兔子耳朵拎起时,雄兔的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的两眼时常眯着.雄雌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分辨得出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注释
1. 唧唧(j ī j ī):指纺线.
2. 当户织 :对着门织布.
3.机杼(zhù)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杼:织布梭(suō)子.
4. 惟:同“唯”.只.
4.何所思:想什么.
5.忆:思念.
6. 军帖:军中的文告.
7. 可汗(kè hán)大点兵:皇上大规模地征兵.可汗,我国古代一些少数民族最高统怡者的称号.
8. 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卷.十二,表示很多,不是确指.下文的“十年”、“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
9. 爷:和下文的“阿爷”同,都指父亲.
10. 愿为市鞍马:为,为此.市,买.鞍马,泛指马和马具.
11. 鞯(jiān):马鞍下的垫子.
12. 辔(pèi):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
13. 溅溅(jiān jiān):水流声.
14. 朝、旦:早晨.
15. 胡骑(jì):胡人的战马. 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16. 啾啾(jiū jiū):马叫的声音.
17. 万里赴戎机:不远万里,奔赴战场.戎机,战争.
18. 关山度若飞: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度,过.
19. 朔气传金柝: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朔,北方.金柝,古时军中守夜打更用的器具.
20.铁衣:铠(kai)甲,古时军人穿的护身符装.
21.天子:指上文的“可汗”
22.明堂:古代帝王举行大典的朝堂.
23. 策勋十二转:记很大的功.策勋,记功.十二转为表示多数,非确指
24. 赏赐百千强:赏赐很多的财物.强,有余.
25. 问所欲:问(木兰)想要什么.
26. 不用:不愿做.
27.上书郎:尚书省的官.尚书省是古代朝廷中管理国家政事的机关
28. 愿驰千里足:希望骑上千里马.
29. 郭:外城.
30. 扶将:扶持.
31. 红妆(zhuāng):指女子的艳丽装束.
32. 霍霍(huò huò):磨刀的声音.
33. 著:穿.
34. 云鬓(bìn):像云那样的鬓发,形容好看的头发.
35. 帖花黄:帖同“贴”.花黄,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
36. 火伴:同“伙伴”.同伍的上兵.当时规定若干士兵同一个灶吃饭,所以称“火伴”.
37.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扑朔,动弹.迷离,眯着眼.
38.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雄雌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傍地走,并排跑.
字词句:
A.字音:机杼〔zhu〕 鞍鞯〔an jiang〕 辔〔pei〕头 鸣溅溅〔jian〕 金柝〔tuo〕 阿姊〔zi〕 霍霍〔huo〕 可汗〔ke han〕 贴:军帖〔tie〕;贴〔tie〕黄花;字帖〔tie〕
通假字:
①.对镜帖花黄:“帖”通“贴”,粘,粘贴.
古今异义:
①.爷:古义指父亲,eg:卷卷有爷名;今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②.走:古义为跑,双兔傍地走;今义行走.
③.但:古义为只,副词,eg: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今常用作转折连词.
④.郭:古义为外城,eg:出郭相扶将;今仅用作姓氏.
一词多义:
市:a.集市,eg:东市买鞍马;b.买,eg:愿为市鞍马.(名词作动词.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买:a.买(东西), eg:东市买骏马;b.雇,租,eg:欲买舟而下.
词语活用:
①.“何”疑问代词作动词,是什么.问女何所思.
②.“策”名词作动词,登记.策勋十二转
③.“骑”动词作名词,战马.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省略句:愿为市鞍马.(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
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②. 倒装句:问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装.宾语前置.)
问一声闺女想的是什么?
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跨越关山岭(疾行)如飞.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 寒冷的月光照射着铠甲.将军(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壮士(转战)多年(凯旋而)归来.
④.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对着窗户,梳理着乌云般(美丽)的头发,对着镜子(在前额)贴上花黄.
[编辑本段]相关背景
作者资料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
郭茂倩,字德粲(《宋诗纪事补遗》卷二四),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宋史》卷二九七《郭劝传》).劝孙,源明子.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时为河南府法曹参军(《苏魏公集》卷五九《郭君墓志铭》).编有《乐府诗集》百卷传世,以解题考据精博,为学术界所重视.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乡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本文约作于北魏迁都洛阳以后,中经隋唐文人润色.
关于花木兰身处年代的说法,主要是两种说法:
第一:北魏太武帝向北大破柔然期间.
第二: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
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一十二年,屡建功勋,无人发现她是女子.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 《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它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事和诗可能产生后魏,这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 《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民,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南歌,即南朝民歌,注重抒情,语言浮华,用词细腻,风格委婉.北歌,即北朝民歌,题材广泛,格调雄颈、热烈、质朴. 《木兰诗》与南朝民歌中的《孔雀东南飞》合称长篇叙事诗双壁.
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辞》(又作《木兰诗》)(约作于北魏迁都洛阳以后,中经隋唐文人润色)的描述,对于花木兰的历史年代问题
目前有两种主要的民间说法是:
第一种说法是:
北魏太武帝年间,花木兰替父从军,参加了北魏破柔然之战,木兰多次参与了北魏出击大漠兵伐柔然的战争,且表现突出,但却无人发现她是女子。战争结束后,朝廷欲授予她尚书郎,被她婉言谢绝。
第二种说法...
全部展开
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辞》(又作《木兰诗》)(约作于北魏迁都洛阳以后,中经隋唐文人润色)的描述,对于花木兰的历史年代问题
目前有两种主要的民间说法是:
第一种说法是:
北魏太武帝年间,花木兰替父从军,参加了北魏破柔然之战,木兰多次参与了北魏出击大漠兵伐柔然的战争,且表现突出,但却无人发现她是女子。战争结束后,朝廷欲授予她尚书郎,被她婉言谢绝。
第二种说法是:
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多载,屡建功勋。(《木兰辞》是公认的北朝民歌,和隋朝缺乏密切的关系,这种隋朝末年的说法却与全文多处有冲突,但是不知道为何会流传这种说法)
收起
花木兰是北朝民歌,但其人是汉代的
花木兰只是民歌。文言现象是什么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