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鳍豚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5 07:30:53
白鳍豚是什么白鳍豚是什么白鳍豚是什么白鳍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暨豚、白旗.白暨豚是鲸类家族中小个体成员,中文名白鳍豚,属于喙豚科,拉丁名为Lipotesvexillifer,英文名为YangtzeR

白鳍豚是什么
白鳍豚是什么

白鳍豚是什么
白鳍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暨豚、白旗.白暨豚是鲸类家族中小个体成员,中文名白鳍豚,属于喙豚科,拉丁名为 Lipotesvexillifer,英文名为 YangtzeRiverDolphin.身体呈纺锤形,全身皮肤裸露无毛,具长吻,白鳍豚已存在有2500万年,喜欢群居,视听器官严重退化,声纳系统特别灵敏,能在水中探测和识别物体.白鳍豚是恒温动物,用肺呼吸,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现已濒临灭绝.
中文名称: 白鳍豚
外文名称: Yangtze River Dolphin
别称: 白鳍,白旗,猪豚,白暨豚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哺乳纲
目: 鲸目
亚目: 齿鲸亚目
科: 白鳍豚科
属: 白鳍豚属
种: 白鳍豚种
分布区域: 长江, 钱塘江洞庭湖及长江中下游
拉丁学名: Lipotes vexillifer

保护价值生物保护相关故事命名展开 编辑本段外形特征
在长江里大约生活了2500万年的白暨豚,是中新世及上新世延存 白鳍豚
至今的白豚古老孑遗生物.白暨豚是鲸类家族中小个体成员,是世界上现有5种淡水豚(拉河豚、亚河豚、恒河豚、印河豚、白暨豚)中存活头数最少的一种. 由于数量奇少,白暨豚不仅被列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12种最濒危动物之一.原属淡水豚科,20世纪70年代末,根据中国科学家周开亚教授的建议,单独设立了白暨豚科.鲸目白暨豚科白暨豚属的唯一种. 体长2米,体重100~200千克.嘴部狭长,约有30厘米,上下颔两边密排着130多颗圆锥形的牙齿,前额呈圆形隆起.皮肤细腻光滑,背面是浅灰蓝色,腹面是洁白色,体表呈流线形,前肢为鳍肢,背鳍呈三角形.后肢退化,尾部未端左右平展,分成两叶,呈新月形.有一个长园形凹穴状的鼻子或呼吸孔长在头顶的左上方.眼睛只有绿豆粒一般大小,已经退化,位于嘴角的后上方.耳朵只有一个针眼大小的洞,位于眼的后方,外耳道已经消失.
编辑本段身体结构
白鳍豚是食肉动物,口中约有130个尖锐牙齿,为同型齿.常在晨昏时游向岸边浅水处进行捕食,一般以整条吞食体长小于6.5厘米的淡水鱼类为主,也吃少量的水生植物和昆虫.呼吸时,头部先出水,然后全部露出水面,在水面游动2米后,再入水中.白鳍豚的视力几乎为零,依靠回声定位了解环境变化的情况,在生物学、仿生学和生理学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科研价值.但白鳍豚生性胆小,很容易受到惊吓,一般都远离船只,很难接近,加之其种群数量很少,活动区域广阔,所以在野生状态下对白鳍豚的研究十分有限. 白鳍豚皮肤光滑细腻,富有一种特殊的弹性,原理与竞赛式游泳衣着中使用具有弹性的尼龙织料相同,能够减少在水中快速游动时身躯周围产生的湍流.它的尾鳍扁平地分为两叉,两边的胸鳍呈扁平的手掌状,背鳍呈三角形.这四鳍给白鳍豚提供了优良的水中游动时方向与平衡的控制力,再加上光滑高弹性的皮肤与流线型的身躯,白鳍豚在逃避危险的情况下可达每小时60千米的游速.平常它保持着每小时10至15千米的游速. 白鳍豚长期生存于长江的浊水中,所以它的视觉和听觉均退化严重,在水中主要以发射声纳接收信号来识别物体.白鳍豚的上呼吸道有着三对独特的气囊与一个形似鹅头的喉咙,但是因为生存于水中靠水发音,所以并没有陆地动物在空气中发音所需要的声带.用特制的水听器,可以听到白鳍豚发出的“的答”“嘎嘎”等数十种不同的声音.白鳍豚发出的声音常为两声一对,发出声音后会安静的等待着回声,从而辨出自己与产生回声的阻碍的距离和大小,并且考虑是否游向目标.它又会在收到回声后的不久发出新的一对声音,稍候又安静一阵等待回声.第二次回声收到后,它便可以分析出目标游动的方向与速度,白鳍豚就是这样如人造声纳般的做回声定位.用这独特的声纳系统,它时常还可以在江底的淤泥中捕捉食物,也可以发出人耳听不见的高频率音波,与十多千米外的同伴联系. 白鳍豚的大脑表面积要比海豚的大,大脑的重量约占总体量的0.5%,其中平均一只重95千克的雄豚,大脑重470克.这等重量已接近大猩猩与黑猩猩的大脑重量,甚至某些学者认为白鳍豚比长臂猿和黑猩猩更聪明.
编辑本段分布范围
白鳍豚主要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及与其连通的洞庭湖、鄱阳湖、钱塘江等水域中,通常成对或10余头在一起,喜在水深流急处活动.现有数量稀少,20年前的估计只有300头左右,当时就已面临灭绝的危险.
编辑本段生活习性
白鳍豚喜欢群居,尤其在春天交配季节,集群行为就更明显.每群一般2~16头.其活动范围广,但对水温条件要求较高,经常在一个固定区域停留一段时间,待水温条件发生改变后,又迁入另一地域.以鱼类为食. 白鳍豚喜欢生活在江河的深水区,很少靠近岸边和船只,但它时常游弋至浅水区,追逐鱼虾充饥.它的吻宽细长,上下颌长有130多枚圆锥形的同型齿,可它却懒得咀嚼,只管张口吞下鱼食,消化能力很强.白暨豚往往成对或三五成群一起活动,但人们很少有机会看到它,只有在它露出水面呼吸时才能瞥见一眼. 白鳍豚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干流的湖北枝城至长江口约1600千米的江段内,以鱼为食,喜结群活动,小群约2~3头,大群约9~16头.白暨豚是用肺呼吸的水生哺乳动物,每次呼吸时,头顶及呼吸孔先浮出水面,接着露出背部和低三角形的背鳍,出水呼吸时间约1~2秒钟,潜水时间每次约20秒,长潜时可达200秒.成熟个体最大体长,雌性2.5米,雄性2.3米,体重100~150千克,有恒定体温,总是在36摄氏度左右.
编辑本段生长繁殖
每年有两次发情期,分别在3~5月和8~10月.怀孕期10~ll个月.每次产1仔(也有产2仔的).白鳍豚两年繁殖一次,每胎1仔,出生时体长80厘米左右.新生幼体体色略深.成年白鳍豚一般背面呈浅青灰色,腹面呈洁白色,在阳光的照耀下尤其光亮.水平伸展的鳍肢和尾鳍上下两面分别与背面和腹面同色,这样的颜色分布恰好与环境颜色相符.当由水面向下看时,背部的青灰色和江水混为一体很难分辨;当由水底向上看时,白色的腹部和水面反射的强光颜色相近也很难被发现.这使得白鳍豚在逃避敌害、接近猎物时,有了天然的隐蔽屏障.白鳍豚寿命可达30多年,雌兽一般在6岁达到性成熟,雄兽为4岁.成年白鳍豚每年发情两次,分别在3月至5月,8月至10月.孕期为10至11个月,一胎一仔,偶有两仔.野生状态下,成年白鳍豚雌雄比例为1:1,但雌兽怀孕率一般仅为30%,自然繁殖率很低. 每年的冬末春初是白鳍豚的交配期,母豚妊娠期长达1年左右,因此产仔大多在来年的春季.出生后的小白鳍豚靠母亲的乳汁喂养,直到五六岁才算成熟;一般寿命30年.
编辑本段种群现状
淇淇和珍珍-快乐伙伴
50年代时长江中尚可见到较大群体,但此后白鳍豚的数量却急剧下降,在沿江湖泊和支流中消失,长江中的个体己不足100只,仅残存在长江中游的枝城到南京一段.近年来种群数量下降极快.据报道,1980年代初有400多头,1986年减至300来头,1990年调查时有200来头,至1993年为130余头,到1995年不足100头,进入2000年的时候,估计白鳍豚大概仅剩二三十头了,被列为世界级的濒危动物.在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被列为1级保护动物;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兽类》中被列为濒危种,列《华盛顿公约》附录:一类保护动物. 孤独的淇淇
鲸目白鳍豚科白鳍豚属的唯一种.30年前,长江约有1000多头白鳍豚,由于江水污染严重,航运繁忙,1986年,白鳍豚仅剩300头,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世上12种最濒危的动物”;2000年,白鳍豚仅有20头.这些惊人的数字,证明这可爱的生灵,正以倒计时向我们做最后诀别. 1980年1月,湖北省嘉鱼县渔民在靠近洞庭湖口的长江边捕获世界上第一头活体雄性白鳍豚,其随即被送往位于湖北武汉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人工饲养.2002年7月14日,这头白鳍豚死去.1986年捕捉到一头雌性幼豚,两年半后,这头雌豚死于肺炎. 1995年,在湖北石首江段捕到一头性成熟的雌性白鳍豚,将它放养在石首天鹅洲长江故道白鳍豚自然保护区内.1996年夏天长江大洪水,这头白鳍豚因触网而死. 2006年11月6日~12月13日,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和瑞士等六国近40名科学家,对宜昌—上海长江中下游的干流1700公里江段进行了考察,未发现一头白鳍豚.1997年到1999年农业部曾连续3年组织过对白鳍豚进行大规模的监测行动,三年找到的白鳍豚分别是13头、4头、4头.此次考察的结果则是0. 1979年:中国宣布白鳍豚为濒危物种 1983年:立法规定狩猎白鳍豚乃违法 1986年:剩余300头 1990年:剩余200头 1997年:少于50头(发现23头) 1998年:发现数量只剩下7头 2004年:7月在长江南京段发现搁浅死亡的白鳍豚尸体 2006年:0头 2007年:长江白鳍豚8月8日正式宣告绝种,一头也没有 2007年:8月19号,安徽铜陵的一位市民在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段偶然发现了一头疑似白鳍豚的动物,并用数码相机拍摄下来.
编辑本段历史溯源
根据化石记载,白鳍豚于2500万年前由太平洋迁徙至长江.中国两千多年前的古籍《尔雅》中,亦有对白鳍豚的描述,视之为江神.白鳍豚曾广泛存在于长江流域的洞庭湖及鄱阳湖湖区,在长江中的分布最远至三峡地区葛洲坝上游35千米处,至上海附近的长江入海口都曾有发现.估计历史上曾经有5000头之多.但长期以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其种群数量不断减少,分布区域也在逐渐缩小. 白鳍豚(bái qí tún),在长江里大约生活了2500万年的白鳍豚,是中新世及上新世延存至今的古老孑遗物种.白鳍豚是鲸类家族中小个体成员,是世界上现有5种淡水豚(拉河豚、亚河豚、恒河豚、印河豚、白鳍豚)中存活头数最少的一种.由于数量奇少,白鳍豚不仅被列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12种最濒危动物之一.
编辑本段抢救记事
1978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成立白鳍豚研究组.正式开始白鳍豚的科学研究. 1978年;国务院颁布了《水资源繁殖保护条例》、《关于严格保护珍贵稀有野生动物通令》,都把白鳍豚列为重点保护对象. 1980年:湖北省政府发布了《关于保护珍贵动物白鳍豚的布告》. 1986年:在武汉召开了淡水豚生物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白鳍豚成为国内外科学家关注的主题.同年,中国银行行长陈慕华为白鳍豚捐款50万美元.再同年,珍珍被捕获养殖. 1988年:9月27日,珍珍去世. 1992年:农业部批准建立湖北石首天鹅洲和湖北洪湖江段两个国家级白鳍豚自然保护区,并批准建立湖北监利、湖南城陵矶、江西湖口、安徽安庆、江苏镇江5个保护站. 1993年:在南京召开了保护白鳍豚国际会议. 1995年:一头白鳍豚被捕获,次年触网去世. 1996年:2月,农业部召开关于保护白鳍豚紧急会议,商讨保护对策.12月25日武汉白鳍豚保护基金会正式成立. 1997年:6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等单位专家及来自北大、人大的部分大学生倡议1997年为挽救濒危野生动物——白鳍豚年. 1997年:8月,“长江瑰宝白鳍豚展览”在北京自然博物馆举行. 2000年:4月,在北京开通了“爱白鳍”网站. 2000年:9月,武汉耗资60万元举办“拯救白鳍豚”科普展,原计划接待20-30万人,最终参观人数为1671人,被迫提前撤展. 2002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陶醒世等在政协大会上提出了加紧保护白鳍豚的提案. 2002年:7月14日,淇淇去世. 2006年:在白鳍豚的栖息地长江对淡水豚类进行的一次考察最终无功而返. 2006年:在中国进行的彻底调查未发现一条白鱀豚的踪影,科学家怀疑这一珍稀的物种是否已经在地球上消失. 2007年:8月8日一次重新评估中,白鳍豚被贴上了野外灭绝标签. 2010年:1月12日是淇淇入住武汉白鳍豚馆30周年的日子,馆内没有任何纪念、悼念、思念活动,只有一个泡在福尔马林里的淇淇标本. 2010年: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报告说,根据当地渔民的回忆,即便这一物种的种群数量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致命性下降之后,他们依然能够在中国长江的中下游流域发现白鱀豚的踪迹.
编辑本段保护价值
白鳍豚是研究鲸类进化的珍贵“活化石”,它对仿生学、生理学、动物学和军事科学等都有很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白暨豚属鲸类淡水豚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我国特有珍稀水生哺乳动物,有“水中熊猫”之称,已被列入《世界已灭绝生物名录》中,已经被联合国自然基金会及美国探索频道列为2000年-2009年,近年十大灭绝物种 (其余9种分别为:西非黑犀牛、金蟾蜍、夏威夷乌鸦、塞舌尔蜗牛、圣赫勒拿岛红杉、毛岛蜜雀、弯角大羚羊、斯皮克斯金刚鹦鹉、伍德苏铁).
编辑本段生物保护
20世纪80年代中期调查,长江中的白暨豚总头数已下降到200头以下,其中50%分布在湖北省石首县至武汉市上游江段,主要栖息在弯曲河段或弯曲分汊河段的大回水区中. 由于人类活动增加或活动不当,使白暨豚意外死亡事故增多.据统计,1973~1985年间,共意外死亡59头,其中被鱼用滚钩或其它渔具致死29头,占48.8%;被江中爆破作业致死11头,占18.6%;被轮船螺旋桨击毙12头,占20%;搁浅死亡6头,占10%;误进水闸1头,占1.6%.另据统计,长江下游水域中意外死亡的白暨豚,有三分之一是被轮船螺旋桨击毙的. 1997年11月4日~10日,由农业部组织,来自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上海等6省、市的200多名科研、渔政工作者,分别在上起湖北枝城、下至上海长江口,全长1600多千米的长江干流上,实施了中国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长江中下游调查白暨豚行动计划”.经过7天的辛勤观测表明,白暨豚现存数量不容乐观,已不到100头.分布范围也大大缩小,枝城以上江段、南京以下江段、洞庭湖和鄱阳湖内,已难以见到白暨豚的身影.十多年的时间里,白暨豚的数量锐减近100头,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震惊.专家们分析,使白暨豚锐减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长江水体污染日趋严重,鱼类资源迅速减少,使白暨豚赖以生存的食物资源愈来愈匮乏. 当前的情况告诉人们,不论三峡工程何时建成,大家必须紧急行动起来,采取综合措施,抢救白暨豚.三峡水库蓄水后,枯水季节长江中下游流量增加,水深增大,对白暨豚越冬极为有利,搁浅死亡可望避免;加强管理,渔业活动引起的意外死亡可大大减少;但由于长江中上游航运事业的发展,中游江段白暨豚被轮船螺旋桨击毙事件将会有所增加,应抓紧研究白暨豚追逐轮船螺旋桨的原因,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为保护白暨豚,最好的对策是建立管理严格、设备先进的自然保护区. 长江新螺江段白暨豚自然保护区已由农业部批准建立.上起螺山下至新滩口江段,全长135千米,该区江面开阔,河道曲折,水深约25米,流速约每秒0.3~0.8米,浅滩、江心洲星罗棋布,是目前白暨豚分布最密集的水域.该区上游紧接洞庭湖出口,并有洪湖、黄盖湖、西凉湖、武湖、陆水水库等汇入,沿岸有护岸矶、三毛矶、赤壁矶等突出于江中的矶头,控制着水流的流向和流态. 上述这些自然条件的共同作用,使保护区内形成较多深槽和大回水区,是白暨豚的理想生存环境. 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任务是: 1、为保护对象提供较优越的自然生存环境,避免人为干扰,保护珍稀物种生息繁衍; 2、坚决取缔有害渔具,在保护区和保护区以外的一定范围内禁止捕捞作业,查处并纠正机动船舶违章航行、违章排放“三废”等破坏生存环境的行为; 3、抢救受伤、误捕、搁浅的珍稀水生动物; 4、定期观察、记录保护区内珍稀水生动物的活动规律,种群数量变化情况等; 5、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保护知识,使保护珍稀物种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6、为研究珍稀水生动物,尤其为繁殖生物学研究建立实验基地.
编辑本段相关故事
白鳍豚是我国独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数量极为稀少,濒临绝迹,其形态漂亮,被誉为“长江女神”.它是中国目前最为濒危的动物,也是世界上几种最濒危的动物之一.从某种程度说,白鳍豚比大熊猫还要珍贵呢! “淇淇”是“女神”中的一个,1980年1月11日从洞庭湖口被渔民捕到,送进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物研究所人工饲养,成为世界上唯一人工饲养的白鳍豚.1986年捕获一只雌性白鳍豚,取名珍珍,准备与琪琪完婚,然而还没等珍珍性成熟,1988年,它就患急病死了. 26年,最早研究白鳍豚的陈佩薰老人才无奈的披露了珍珍可能的死因之一:池塘西面的遮阳篷质量不好,大风天会有铁屑、木片等杂物落入池中.由于没有其它的池塘转移白鳍豚,一直没有修缮.珍珍死后,人们在它的胃里找到了700克的铁屑玻璃和石子. 1995年,人们又在长江中捕到了一只雌豚,暂时安置在石首天鹅洲的长江故道里.可没想到它在第二年的一次洪水中触网而死. 1999年底,一只长两米的白鳍豚在上海崇明岛搁浅,但由于当地渔民不知道它就是“水中大熊猫”,竟置之不理,最终导致白鳍豚饿死. 2002年7月14日早晨,淇淇侧着身子躺在水底台阶边,在度过了22年半的人工饲养的日子后,安然又孤独的死去. 1997年10月,一位10岁的贵阳人从《中国青年报》上认识“淇淇”后,便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位贵阳人化名为“爱淇”,自1997年武汉白鳍豚保护基金会成立后,每月坚持给“淇淇”寄10元自己省下的零花钱,从未间断,直到2002年7月“淇淇”悄然去世,而当月10日, “爱淇”给“淇淇”的汇款钱,成了人类给“淇淇”最后的礼物. “爱淇”一直不允许媒体透露他的真实姓名,他说:“爱”是自然的,谁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爱,他无意通过自己的行为在报上宣传后去影响别人,这样也许爱才更真实、更永恒的. 在中国长江污浊的泥水中、烟雾笼罩的江面上,再加上长江较快的水速,人们乘船寻找白鱀豚的踪影都还需要很大耐心,中科院水生所想定位活捕雌性白鱀豚对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较落后的科研设备来说是难上加难.1985年10月中旬还请来了西德杜伊斯堡动物学院院长格瓦尔特博士,在八百多水里洞庭湖附近的长江流域乘船用测听白鱀豚的声纳设备做寻捕工作,但最终并没有取得成功.格瓦尔特博士当时还断言在没有更先进的设备与技术前,要想在长江活捕白鱀豚是不可能的.不过,5个月后,1986年3月31日,当时洪湖籍渔民出身的中科院水生所长江白鱀豚考察队副队长万恩权与他带领的由当地渔民组成的长江白鱀豚考察队队员们在中科院水生所高级工程师华元渝的指导和帮助下,在荆州观音洲的长江流域江面上成功地用定点围网的方式成功地捕捉到了一对白鱀豚,一雌一雄.这两头白鱀豚用同样的干运方式迁运至中科院水生所内的室外水池中,作为它们暂时的家.一开始并没有把它们放进白公馆是怕淇淇一时不适应,因为淇淇被捕时年仅两岁,而在白公馆被人工饲养了六年从未“见”(用声纳探听)过另一头白鱀豚. 中科院水生所的人员随后给它们作了测定,并起了名字.雌的称叫“珍珍”,雄的称叫“连连”,并发现连连是珍珍的父豚.珍珍和连连被搬进中科院水生所后一时不习惯人工饲养的环境,进行了绝食.其中院中的工作者不久便发现珍珍出水呼吸有困难,甚至有几天,它已经没有力气游出水面呼吸了.连连尽管自己也在绝食,却还是用尽力气把珍珍的头托出水面,让它呼吸,以防被憋死.情景感动了院中的科学家们.他们便开始在白公馆扩建一池,供珍珍、连连父女两豚居住. 1986年6月14日连连还没有搬进白公馆的新水池就不幸去世了.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仅仅活存了76天.珍珍为它过世的父亲尤其伤悲.搬进了白公馆内新修成的水池后便开始断断续续地绝食.中科院的专家们用人工灌喂特制的鱼浆来维持珍珍的健康.新修建的水池与淇淇的水池由一面水泥墙隔离,这是因为一开始怕淇淇会不适应珍珍侵犯它的住所.但是在修建珍珍的水池时,中间留了一个足够一头白鱀豚宽长的水渠道.珍珍或淇淇愿意的情况下,可以随时游进另一只白鱀豚的水池.珍珍搬进白公馆的一星期后,发现常常在那条水渠道的开口处游来游去.淇淇也是颇具好奇地在水渠道的另一开口处环绕着.一天,专家们把水听仪器置入水渠道的中间,结果听到了豚与豚之间交流的6千赫啸叫声.又过了几日,专家们发现珍珍游进了淇淇的水池,淇淇显得有些害怕,躲在一角环绕.这样持续了一星期,珍珍与淇淇逐渐地熟悉起来了.只是当时珍珍在被捕捉时还未性成熟,所以没能怀孕,不过专家们发现珍珍自从进入淇淇的水池中居住后,性特征开始出现了.淇淇与珍珍在次年的发情期,常做过性交,但因珍珍终究未能达到性成熟,所以一直没有怀孕.1988年9月27日珍珍突然急病发作,不幸死亡.人工饲养了2.5年,它是继淇淇后在人工饲养的迁位保护环境下生存最久的一头白暨豚. 1995年底,在湖北省长江石首流域捕捉到了一雌性白暨豚.专家们还没有来得及把它运至白公馆让它与“淇淇”配对,还临时放养于石首天鹅洲长江故道里的雌豚,不幸在次年夏天的大洪水中触网遇难. 1999年初,当地的民工在上海市长江口崇明岛西部的海滩上发现了被搁浅的一头体长2米多、体重100多公斤的雌豚.因为那些民工当时不知道这就是中国珍稀的“水中大熊猫”白暨豚,所以致使它身陷池塘长达七日.最终通知了有关部门.第十日,专家们赶到了现场,但因它已七日绝食而导致心力衰竭,用干运的方法刚刚运抵至上海,便不治身亡. 水生学家们为淇淇寻找配偶捕到的三只雌兽,均在能够与淇淇在白公馆交配前去世,这三次失败,可以说是砸定了白暨豚人工繁殖工作的最终失败.已经性成熟的淇淇单独在白公馆生存,尤为孤独,据专家们说,它每逢4至6月的发情期,总是“躁动不安,常常用身体撞击池壁.” 内分泌失调并发感染肝炎和糖尿病.它的肝损伤导致它发高血脂、高血糖症.GPT指标高达1500单位,这是正常值的150倍;甘油三脂指标高达1,1000单位,这是正常值的100倍;血糖指标高达900单位,这是正常值的9倍.经中外专家的一番救治才得转危为安.1997年春,它又开始了短期的绝食,赵庆中等专家只好给它灌食鱼浆.2002年7月14日早晨6点多钟,中科院水生所的科研人员像以往一样地去中科院水生所的白暨豚馆巡视,看到淇淇在水池中游动,没有什么异常.前一天的工作记录上记载:晚上喂食,进食正常.8点钟,当工作人员再次走进“白公馆”时发现,淇淇躺在水下不动了.经过一番抢救后,未能救活,全世界唯一一头人工饲养的白暨豚就这样去世了.死时淇淇的年龄约为25岁,相当于人类70多岁的高龄.被人工饲养了22年半,淇淇是人类用近代水生科学手段第一头被人工饲养的白暨豚,人工饲养环境下最为成功的一头白暨豚,也是全世界最后一头人工饲养下的白暨豚.
编辑本段命名
白鱀,白暨,白鳍——白鱀豚如何写,曾是一个问题. 鱀,可考.《尔雅》:“鱀,是鱁.”据白鱀豚研究权威周开亚的论述,白暨豚,白鳍豚,都属白鱀豚为数众多的别名.但在“2006长江淡水豚类考察”结束后,媒体上称呼仍然各异.国人常用的智能ABC拼音输入法中,只有相对不那么规范的别名“白鳍豚”,是成词,所以最多,其次是“白暨豚”,“鱀”则根本打不出来,以“白鱀豚”命名的,寥若晨星

动物

一种水生哺乳动物。

在长江里大约生活了2500万年的白暨豚,是中新世及上新世延存 白鳍豚
至今的白豚古老孑遗生物。白暨豚是鲸类家族中小个体成员,是世界上现有5种淡水豚(拉河豚、亚河豚、恒河豚、印河豚、白暨豚)中存活头数最少的一种。 由于数量奇少,白暨豚不仅被列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12种最濒危动物之一。原属淡水豚科,20世纪70年代末,根据中国科学家周开亚教授的建议,单独设立了白暨豚科。鲸目白暨豚...

全部展开

在长江里大约生活了2500万年的白暨豚,是中新世及上新世延存 白鳍豚
至今的白豚古老孑遗生物。白暨豚是鲸类家族中小个体成员,是世界上现有5种淡水豚(拉河豚、亚河豚、恒河豚、印河豚、白暨豚)中存活头数最少的一种。 由于数量奇少,白暨豚不仅被列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12种最濒危动物之一。原属淡水豚科,20世纪70年代末,根据中国科学家周开亚教授的建议,单独设立了白暨豚科。鲸目白暨豚科白暨豚属的唯一种。 体长2米,体重100~200千克。嘴部狭长,约有30厘米,上下颔两边密排着130多颗圆锥形的牙齿,前额呈圆形隆起。皮肤细腻光滑,背面是浅灰蓝色,腹面是洁白色,体表呈流线形,前肢为鳍肢,背鳍呈三角形。后肢退化,尾部未端左右平展,分成两叶,呈新月形。有一个长园形凹穴状的鼻子或呼吸孔长在头顶的左上方。眼睛只有绿豆粒一般大小,已经退化,位于嘴角的后上方。耳朵只有一个针眼大小的洞,位于眼的后方,外耳道已经消失。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