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秋水一.1.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 2.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3.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二.1.(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 2.而吾未尝(以)此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2/07 01:53:52
庄子秋水一.1.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 2.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3.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二.1.(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 2.而吾未尝(以)此
庄子秋水
一.
1.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
2.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3.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二.
1.(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
2.而吾未尝(以)此自多
3.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三.
1.顺流(而)东行,至於北海
2.不知何时止(而)不盈
3.自以此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
四.
1.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2.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
3.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庄子秋水一.1.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 2.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3.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二.1.(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 2.而吾未尝(以)此
一、
1、连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
2、代词,指代下文所指的野语的内容.
3、连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使主谓两部分结成短语或形成分句.现代汉语中没有和它相当的词.如“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二、
1、介词,和后面的词组构成一个介宾词组充当句子的状语.
2、介词,介绍动作的有关原因,译为“因此”.
3、介词,表示动作的有关条件,凭借,这里表示自多的条件,可译为“凭”“以此”.
三、
1、连词,表示修饰关系,顺流修饰东行.
2、连词,表转折关系,可译为“却”.
3、连词,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又”.
四、
1、介词,前一个介绍比较的对象.后一个表示被动.
2、介词,介绍动作的有关地点,可译为“从”、“到”.
3、介词,介绍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