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2 17:19:42
怎样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怎样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怎样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1、著名教育活动家、教育演讲家欧阳维建对“后进生”的定义:
(1)传统的定义:泛指在某方面有缺陷(如学习、道德表现等),又叫“差生”.定义视角是着眼于现在,是“挑毛病”和“与别人比较”的结果.
(2)赏识的定义:泛指在某方面暂时落后,但有进步的潜力,所以叫“后进生”.定义视角是着眼于未来,是“找光明”和“跟自己比较”的结果.
2、接受赏识层面定义的观念:
赏识教育的观念与教育目的是相符合的.学生来学校是接受教育的,而不是遭受排斥甚至是挤兑的,这就决定我们这些教育者对待后进生的态度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后进生往好的方向转化,这不仅是对学生本人的负责,也是对班风、校风建设负责的表现,毕竟一个班级管理的好差、一个学校管理的好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后进生的管理.
二、后进生的分类
后进生主要有四类:学习成绩差的后进生,纪律差的后进生,学习成绩和纪律都差的“双差”后进生,学习或纪律时好时差的准后进生.
三、转化后进生要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这种心理准备应该包括教师和学生两者的心理准备.
1、教师作好坚定的转化心理准备:接受赏识教育就是要端正转化后进生的态度,有了这个正确的态度之后还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因为这一转化工作是非常艰巨的.
(1)与好生相比,后进生的自尊心更强.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外表又套有一层硬壳,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谅解和信任.因此,一旦他们犯错,班主任一定要做到心平气和,以诚相见,以诚对待,切忌动不动当众批评、挖苦,或者变相体罚,否则必定会刺伤他们的自尊心,增加转化工作的难度.
(2)后进生意志薄弱,自控力差,行为极易反复无常,所以做后进生的思想工作不要简单地认为通过一次谈心他们就能彻底改好.遇到后进生不良行为出现反复的情况,班主任一定要有耐心客观分析不良行为反复出现的原因,要及时发现、及时抓住、及时诱导,做到防微杜渐.班主任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发掘其身上的潜能,充分肯定,千万不要吝惜“好话”,积极的评价能使学生的进取之火燃得更旺,使后进生重新找回自我,获取克服缺点的勇气和信心.
2、强化学生接受老师管理的观念:经常性的明确或暗示老师跟学生是统一的关系而不是对立的关系,老师对学生的管理是对学生负责的表现,当“好好先生”的老师不是好老师.当他们有了这样的心理基础就会较容易接受老师的教导.有的学生很顽固,自以为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愿接受老师的管理,那可以用较为强硬的手段对付,例如陶力同学,他已经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就在教室坐不住了,又坐在最后一排,经常性的溜出去,就是在教室也是说话、睡觉,我找他谈了很多次,没效果,他还写纸条说他若不想读的话谁也劝不了.但我知道他到现在都不肯离开学校的原因就是他父母希望他读书,而他又较有孝心,不想让父母伤心.最后我实在不能忍下去了,就在有天晚自习他又一次逃课时叫他母亲连夜赶到学校,抓了个正着,并把他的情况都一一告之,第二天他跟我讲:“我不是跟你说了吗?我不想读书,谁劝我都不行的.”还叫我以后别把他的事告诉他父母,我很生气,就说他其实是个不孝子,还说如果你想自由,那请你父母来跟我签张协议,允许你的放纵.我也表现的很固执,口气很坚定,让他们明白老师管他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使他在潜意识里面接受.对待这种顽固的学生用比他更坚定的态度对待效果会很好.
四、转化的方法
1、激励法.熊先新是个固执、好斗的学生,有些自闭.我通过与他父亲的接触,知道他父亲很爱他,而他也很在乎父亲对他的看法,很想用好的表现引起父亲的重视、回报父亲对他的爱,而他读高中之前学习一直很优异,只是到了高中有些不适应才使得成绩下降,而成绩一下降就很着急,以致恶性循环.我得知这些后就跟他父亲合作,用父爱、小学初中不如他而现在表现、成绩都比他好的的同学激励他,现在他的表现真的很出色,甚至很多同学都感到惊讶.
2、表扬法.人都爱听好话,都喜欢在自己有一定成绩时得到别人的关注、表扬学生还是孩子,尤其爱听老师的表扬.在适当的时候老师就应该尽量的满足他们的这种心态.孙孟周以前表现不好,迟到、上课睡觉等,在几次谈话以及其他因素的激励下成绩进步很大,但有一次突然有较大的退步,我问及原因,他说他连续三次考试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我一次都没表扬他,他就觉得没劲了.可见表扬的作用.
3、反复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老师不断地做反复教育工作.要做好反复教育工作,必须要有“马拉松式”的耐心,耐心地与后进生交谈,耐心地帮助,使学生在这种转变过程中学到老师那种“持之以恒”的精神.他们很容易犯同样的错误,但老师应认识到这对于他们而言是正常的,所以你得耐心地心平气和地对待他们.时间观念不强是后进生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为了抓好考勤我坚持每天每道预备铃响时都按时到教室.老师都能每天每道预备铃响时到教室,作为学生还有什么借口迟到呢?这对学生是个很好的促动因素,对他们也是一种鼓励、一种榜样.这样就慢慢的杜绝了迟到现象,他们的时间观念也就强了些,时间观念强了其它事情就好办了.
4、开发家长资源.合理的利用家长资源对于转化后进生很重要.家长的素质也是有高有低的,所以开发家长资源之前要对家长有个了解,有的家长可以很好的与之合作,有的家长只能是作为吓唬学生的力量,没有必要请他亲自来校的.还要注意对家长说的话也要有技巧,很多家长都有种“敝帚自珍”的心理,他的小孩在别人眼里再不好,他也认为是好的,甚至只相信孩子的话而不相信老师的话.所以这里就要注意一个原则:让家长充分相信老师并且在无论情况如何不好、小孩犯了再大的错误时都要使家长看到孩子的希望,没有希望的事有谁愿意做呢?坚持认为老师要与家长一同转化孩子而不是打击孩子.如杨进的父亲几次被孩子气得要放弃甚至有一次还叫来孩子的爷爷一起硬要把孩子抓回家不让他再读书,我知道孩子还是想呆在学校读书的,家长也是在气头上才出此下策,还是我多次给他做不能放弃孩子的工作,才走向与我较好的合作的,后来我与该家长、孩子合作的都挺愉快.
5、哄骗法.有人认为现在的教育制度允许学生可以对老师无礼,却不允许老师对学生无礼,所以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我们确是无可奈何.成年人有法律可以制裁,学生却没有任何的约束,我们找不到坚强的后盾,若他们执意不听,你能把他们怎样呢?在当班主任的实践中我似乎也有同感.没办法,我只好采用哄骗法了.骗一骗、吓一吓,多少有一点效果,开除什么的我都不讲了,因为吓不到他们,后来我就用一种他们看不见的东西吓他们——档案.我说学校设立教务处、政教处、保卫科有个作用,那就是把好的表现记入档案中也把坏的表现记入档案中,每次张贴出来的红榜白榜上的内容都会一辈子跟着你,这样既激励了表现好的同学也吓到了那些表现不好的同学.例如熊心波性格暴躁爱惹是非,有一次被保卫科记过处分,我就对他讲了上面的话,他后来真的有所改变甚至很主动的当了劳动委员想拿到优秀班干的称号将功补过.当然,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有很多的哄骗他们的办法,相信他们能原谅老师这些善意的谎言的,当然这些话都得有一定的根据,否则会使得学生失去对老师的信任,那就不好了,所以一定得拿准了6、冷落法.有些学生实在是不听话,似乎你的话对他也没作用了,你可以有几天故意对他置之不理,任其所为,让他有个错觉——老师对他失望了、懒得理他了,这时你得坚信他们其实是非常在乎老师对他们的管束的,非常想得到老师对他的信任的,一般而言他们会自己找老师认个错,或者老师可以找个机会主动与他搭讪,相信他们不会拒绝且会有所触动.
7、集体影响法.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且很多人都有从众心理,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后进生更是较易受环境影响的人.带好班级不能完全把精力耗在几个后进生身上,要注意把整个班风搞好,以便对他们有个好的影响.
五、转化后进生应掌握的原则1、粗与细在班级管理上,班主任宜提出整体要求,不宜太多、太细,这叫做粗.一方面这种粗是集体中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得到的基本要求,它有益于形成班集体.另一方面也给全体学生在形成班集体过程中留有创造与发挥的余地,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把班集体当作他们除了学习文化知识之外的培养各种能力的实验场所.但“粗”并不是撒手不管,放任自流,而是抽出更多的精力,细心地观察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特点、思想和需要,从而激发学生对某一方面活动的兴趣,使其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细,正是在粗的框架下对粗的完善与丰富,也是因材施教、造就个性化不可缺少的.后进生往往都是较有个性的人,你若认识到了他的某个特点,就会便于与他们沟通,你若帮助他们把优势发挥出来,有可能会塑造出个在某方面对社会有价值的人才.
2、想与干教育有法,法无定法.作为班主任,不要拘于传统的管理模式,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像实行班干部轮流制、根据后进生特长大胆使用后进生等,都可以促进良好班集体的形成.要抓住现象、分析本质、对症下药、寻找规律.想对头了之后就要做,要脚踏实地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当然,做的过程也同时要思考原方案的利弊,随时调整、丰富和完善.转化后进生可以说是个与后进生“斗智斗勇”的过程,没有一定的方法,是很难取得成绩的,有了办法后还要坚持用于实践,做个长远的打算.
3、严与活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是一种爱,严格要求学生也是一种爱,一种深沉的爱.所以班主任对学生要严格要求,一丝不苟,不迁就,不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并不是指教师提出要求时要有严厉的面孔,而是指要求应严格,并做到切实可行,坚持不渝地贯彻到底,而且要严在理中,严中有爱.但在管理方法上要活.这是因为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他们的心理、生理等都存在个性差异,即使是同一个学生,由于环境与自身条件的变化,也不会“不变速”前进.所以班主任在工作方法上要灵活变通,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4、缓与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班主任在处理问题时如果能针对学生的心态,做到缓得适时,急得恰当,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对个性倔强、自尊心强的学生应采劝延长教育法,循序渐进,让他们自我思索、自我对比、自我反省,以达到激发他们“内在驱动力”的目的.如果操之过急往往会使他们丧失学习和生活的信心.但强调缓的作用,并不是说时时处处以缓为好.相反,急的重要性同样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