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庸是一种美德?从孔子、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考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02 23:47:36
为什么中庸是一种美德?从孔子、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考虑
为什么中庸是一种美德?从孔子、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考虑
为什么中庸是一种美德?从孔子、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考虑
孔子的哲学思想方法论即为中庸,它即使儒家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普遍方法论原则.中指的是适中,中和,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标准.庸有三义,一是平常 二是不易三是用.在论语当中处处可以体现孔子的中庸之道.例如: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是文质关系上的中庸.孔子评论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是哀乐情感表达的中庸.中庸之道不是无原则地迎合所有人,绝不是滑头主义的乡愿.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
另外孔子的中庸有"时中"的含义.引孔子的话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这里"时中"要求与时偕行与时代的要求相符合.孔子还提出了"权"即通达权变的思想,强调动态的平衡统一,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孔子有扣其两端而揭焉的方法,即从两个不同方面去启发问题,又提倡"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在两端之间寻求一个动态的平衡,具体分析,灵活处理.这些都是孔子中庸方法的具体应用呢!当然,孔子最先提出了这个是作为儒家伦理思想和方法论原则,后来被提高到世界观的高度: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庸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然后是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亚里士多德将实践智慧选择德行的标准概括为中道.他说"德性是牵涉到选择时的一种性格状况,一种适中,一种相对于我们而言的适中,它为一种合理原则所规定,这就是那些具有实践智慧的人用来规定德性的原则."亚里士多德说相对于我们而言的适中,是指既不太多也不太少的东西.他对于不同的人是不同的,而不是对一切人都是相同的,这种适中不是按算数比例上的适中,相对于我们而言的适中是相对于人的情感和行为而言的适中,由实践智慧规定.
亚里士多德认为,任何一种技艺都需要避免过多或不足而寻求适中,而美德比任何技艺都能更精确,更好,所以美德一定有以适中为目的的兴致.因此亚里士多德把中道作为德性的标准,德性的对立面是两个极端,过分和不足.过分是主动的恶,不足是被动的恶.虽然德性是相对于两个邪恶的极端而言的中道,但相对于各种不同程度的恶而言,德性本身也是一个极端即善.德性与主动的恶和被动的恶的区别不是程度上的区别,德性不是程度上的适中,它是与一切邪恶相分离的善.中道却表示德性的特质和独一无二的品格.亚里士多德引用一句诗说:人们行善只有一途,作恶的道路却有多条.形象的说明了中道标准的唯一性和邪恶程度的多样性.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的欲 望、情感和行为都存在三种可能,即过度、不及和适中,德性的目的就 是根据理性的原则来处理欲望、情感和行为.过度和不及都不对,惟有 适中才合适:“在应该的时间,据应该的情况,对应该的人,为应该的 目的,以应该的方式来感受这些情况,那就是中道,是最好的,它属于 德性.”(《尼各马科伦理学》)人人都有欲望,个个皆具感情,谁都 有行动,它们都存在着过度、不及和适度的可能,这里过度和不及会犯 错误,只有中道才会受到称赞,达到成功.受称赞和成功就是德性的标志.所以德性就是中道.
以上都是我一个个字打出来的,前一个号儿由于很多问题未处理经验过低废了,这是新号的第一此发言.希望对你有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