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翻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5 16:47:49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翻译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翻译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翻译《齐安郡中偶题》前两句诗“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纯写景物,但从诗人所选中的落日、烟柳之景,读者自会感到: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翻译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翻译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翻译
《齐安郡中偶题 》
前两句诗“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纯写景物,但从诗人所选中的落日、烟柳之景,读者自会感到:画面的景色不是那么明快,而是略带暗淡的;诗篇的情调不是那么开朗,而是略带感伤的.这是为引逗出下半首的绿荷之“恨”而安排的合色的环境气氛.
后两句“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表达一种芳时不再、美人迟暮之恨.杜牧是一个有政治抱负和主张的人,而不幸生在唐王朝的没落时期,平生志事,百无一酬,这时又受到排挤,出为外官,怀着壮志难酬的隐痛,所以在他的眼底、笔下,连眼前无情的绿荷,也仿佛充满哀愁了.
其中根据作者的境遇揣测其诗的主旨的做法,我个人认为不妥.还是着意在体会其心境吧.齐安郡中偶题
其一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译文:站在溪桥远眺,落日西斜,距地两竿,对岸杨柳含烟,淡影朦胧.水面上,荷叶亭亭、相簇相拥,一阵西风吹过,满溪荷叶随风翻转,似含无限愁情.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这首诗标明“偶题”,应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诗人在秋风乍起的季节、日已偏西的时光,把偶然进入视线的溪桥上、柳岸边、荷池中的景物,加以艺术剪裁和点染,组合成一幅意象清幽、情思蕴结的画图.在作者的妙笔下,画意与诗情是完美地融为一体的.
  诗的首句“两竿落日溪桥上”,点明时间和地点.时间是“两竿落日”,则既非在红日高照之下,也非在暮色苍茫之中.在读者眼前展开的这幅画中的光线和亮度是柔和宜目的.地点是“溪桥上”,则说明诗人行吟之际,既非漫步岸边,也非泛舟溪面,这为后三句远眺岸上柳影、俯视水上绿荷定了方位.
  诗的次句“半缕轻烟柳影中”,写从溪桥上所见的岸柳含烟之景.诗人的观察极其细微,用词也极其精确.这一句中的“半缕轻烟”与上句中的“两竿落日”,不仅在字面上属对工整,而且在理路上有其内在联系.正因日已西斜,望中的岸柳才会含烟;又因落日究竟还有两竿之高,就不可能是朦胧弥漫的一片浓烟,只可能是若有若无的“半缕轻烟”;而且,这“半缕轻烟”不可能浮现在日光照到之处,只可能飘荡在“柳影”笼罩之中.
  这前两句诗纯写景物,但从诗人所选中的落日、烟柳之景,读者自会感到:画面的景色不是那么明快,而是略带暗淡的;诗篇的情调不是那么开朗,而是略带感伤的.这是为引逗出下半首的绿荷之“恨”而安排的合色的环境气氛.
  诗的三、四两句“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写从溪桥上所见的荷叶受风之状.这两句诗,除以问语“多少”两字领起,使诗句呈现与所写内容相表里的风神摇曳之美外,上句用“相倚”两字托出了青盖亭亭、簇拥在水面上的形态,而下句则在“回首”前用了“一时”两字,传神入妙地摄取了阵风吹来、满溪荷叶随风翻转这一刹那间的动态.在古典诗词中,可以摘举不少写风荷的句子,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是周邦彦《苏幕遮》词“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几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赞这几句词是“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而如果只取其一点来比较,应当说,杜牧的这两句诗把风荷的形态写得更为飞动,不仅笔下传神,而且字里含情.
  这里,诗人既在写景之时“随物以宛转”(《文心雕龙.物色篇》),刻画入微地曲尽风荷的形态、动态;又在感物之际“与心而徘徊”(同上),别有所会地写出风荷的神态、情态.当然,风荷原本无情,不应有恨.风荷之恨是从诗人的心目中呈现的.诗人把自己的感情贯注到无生命的风荷之中,带着自己感情色彩去看风荷“相倚”、“回首”之状,觉得它们似若有情,心怀恨事,因而把对外界物态的描摹与自我内情的表露,不期而然地融合为一.这里,表面写的是绿荷之恨,实则物中见我,写的是诗人之恨.
  那么,这首诗中的诗人之恨是什么呢?
  南唐中主李璟有首《摊破浣溪沙》词,下半阕换头两句“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历来为人所传诵.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却认为,这两句不如它的上半阕开头两句“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并赞赏其“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而原词接下来还有两句是:“还与韶光共顦顇,不堪看.”这几句词以及王国维的赞语,正可以作杜牧这两句诗的注脚.联系杜牧的遭遇来看,其所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芳时不再、美人迟暮之恨.杜牧是一个有政治抱负和主张的人,而不幸生在唐王朝的没落时期,平生志事,百无一酬,这时又受到排挤,出为外官,怀着壮志难酬的隐痛,所以在他的眼底、笔下,连眼前无情的绿荷,也仿佛充满哀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