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有什么纸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5 03:33:30
历史有什么纸
历史有什么纸
历史有什么纸
中国古代著名的纸张种类
汉代:子邑纸.
唐代:硬黄纸,以黄蘖染成,薛涛纸,
宋代:余杭山由拳村藤纸,富阳小井纸,赤亭山赤亭纸[1];澄心纸,匹纸,长三至五丈,藤白纸,鹄白纸,蚕茧纸.
元代:绍兴彩色粉笺,蜡笺,黄笺花笺,罗纹笺,江西观音纸,清江纸.
明代:连七纸,观音纸,榜纸,大内细密洒金五色粉笺,印金花五色笺,瓷青纸,吴中洒金纸,松江谭笺,泾县连四纸,高丽蚕茧纸等.
清代:竹料连四纸,倭子纸,毛边倭子纸,清水连四纸,古色连四,纸本色毛边纸,各色毛边纸,香色兰边连四纸,连四抄纸,方白挛纸,锦纸,蜡花纸,呈文纸,山西纸,西青纸,青纸,裱料纸,白榜纸,红黄色榜纸,方高纸,官青纸,宫笺纸,粉笺纸, 桑皮纸,翠白榜纸,衢红纸,朱沙笺纸,小青纸,台连纸.
唐宋以后的名纸
1、宣纸:因产于宣州而得名.唐以前开始制造,开始以檀树皮为原料.宋元以后又用楮,桑,竹,麻等十数种原料制作.宣纸质地绵韧,纹理美观,洁白细密,搓折无损,利于书写绘画,墨韵层次清晰,有独特的渗透,润墨和一次吸附性能,落墨着色,能呈现出明显的书画虚实相同的独特风格,写字骨神兼备,作画墨韵生动.另外它还耐老化,防虫蛀,耐热耐光,适合长期保存,有“千年年美纸”,“纸中之王”的美称.宣纸根据其加工不同可分为生宣,熟宣和半生不熟宣.生宣纸又叫生纸,生产后直接使用,吸水性,润墨性强,强用于泼墨画,写意画.笔触层次清晰,干,湿,浓,淡,变幻多端.熟宣纸,以生宣纸经过矾水浸制者叫做熟宣或矾宣.经过加矾,砑光,拖浆,填粉,深色,洒金,加蜡,施胶等工序而制成,作书画不易走墨晕染,适宜于画工整细致的工笔画和写楷隶书.此纸久 后会漏矾脆裂.唐朝写经的硬黄纸,五代北宋的澄心堂纸都是熟宣纸.半生不熟宣即半熟宣,是用生宣浸以各种植物汁液而成,具有微弱的抗水力,用以写字或作画,墨色洇,散较缓,适用于书写小幅屏条,册页或用作兼工带写的绘画. 宣纸又按用皮料的不同比重分为棉料,净皮,特种净皮三大类;按尺寸分为二尺,三尺,四尺,五尺,六尺,七尺,八尺,丈二,丈六,尺四,尺六,尺八等规格;按厚度分有单宣,夹宣,二层,三层,四层几种.最薄型的宣纸是特制的,主要用于拓片,拷贝,印刷古籍,装帧印谱;品名有棉连,扎花,罗纹,龟背纹,蝉翼等.
2、薛涛笺:唐末五代名纸.是一种加工染色纸,因为由薛涛创制,所以得名.薛涛,唐长安人,幼年随父亲宦居四川,后父逝,沦落风尘成为乐妓.她善作诗填词,感当时纸幅太大,亲自指导工人改制小幅纸.因用薛涛宅旁浣花溪水制成,因而又称“浣花笺”.相传薛涛曾把植物花瓣撒在纸面上加工制成彩笺.这种纸色彩斑谰,精致玲珑,又称“松花笺”.后历代有仿制.
3、水纹纸:唐代名纸,又名“花帘纸”.这种纸迎光看时能显示除帘纹外的透亮的线纹或图案,目的在于增添纸的潜在美.制法有二:一为在纸帘上用线编纹理或图案, 出于帘面,抄纸时此处浆薄,故纹理透亮而呈现于纸上;其二为将雕有纹理或图案的木制或其他材料制的模子,用强子压在纸面上,犹如现在通用的证卷纸,货币纸的水印纹.明杨慎《丹铅总录》云:“唐世有蠲纸,一名‘衍波笺’,盖纸纹如水纹也.”
4、澄心堂纸:南唐时徽州地区所产宣纸,薄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有的五十尺为一幅,从头到尾,匀薄如.南唐后主李煜特别喜爱这种纸,特意用自己读书批阅奏章的处所——澄心常来贮藏,供宫中长期使用,所以称“澄心堂纸”,后世视为艺术瑰宝.
5、谢公笺:这是一种经过加工的染色纸,为宋初谢景初(1019-1084)创制,因而得名.谢氏受薛涛造纸笺的启发,在益州设计制造出“十样蛮笺”,即十种色彩的书信专用纸.这种纸色彩艳丽新颖,雅致有趣,有深红,粉红,杏红,明黄,深青,浅青,深绿,浅绿,铜绿,浅云十种 色,与薛涛笺齐名.
6、高丽纸:又名韩纸,高丽贡纸.古代高丽国(又称高句丽,朝鲜)所产之纸.北宋陈 《负暄野录》云:“高丽纸以棉,茧造成,色白如绫,坚韧如帛,用以书写,发墨可爱.此中国所无,亦奇品也.”此纸多为粗条帘纹,纸纹距大又厚于白皮纸,经近人研究,宋元明清时我国书写所用高丽纸,大部分是桑皮纸.清乾隆时我国有仿制的高丽纸.
7、金粟笺纸:宋太祖赵匡胤提倡佛教,全国印经之风盛行,为适应这种需要,当时歙州专门生产一种具有浓淡斑纹的 经纸——硬黄纸,又名蜡黄经纸,或称金粟笺.金粟寺在浙江海盐金粟山下,因寺内抄经需纸特多,故纸名“金粟笺”.它的特点是质地硬密,光亮呈半透明,防蛀抗水, 色美丽,寿命很长,虽历千年,犹如新制.
8、白鹿纸:古纸名.《至正直纪》:“世传白鹿纸乃虎山写 之纸也.有碧,黄,白三品,白者莹泽光净可爱,且坚韧胜江西之纸.赵松雪用以写字作画,阔幅而长者称白 ,后以白 不雅,更名白鹿.”
9、玉版纸:古代名纸.一种洁白坚致的精良笺纸.宋黄庭坚《豫章集,次韵王炳之惠玉版纸》诗:“古田小笺惠我百,信知溪翁能解玉.”元费著《蜀笺谱》:“今天下皆以木肤为纸,而蜀中乃尽用蔡伦法,笺纸有玉版,有贡余,有经屑,有表光.”《绍兴府志》:“玉版纸莹润如玉.” 元,明,清以来,造纸原料及生产技术都有了很大突破和发展,出现了许多精品,成为可供人观赏珍藏的艺术品. 明代生产的“宣德贡笺”,在制作技艺上较为湛.这种加工纸有许多品种,如五色粉笺,金花五色笺,五色大帘纸,磁青纸等.明代还仿制了唐代“薛涛笺”和宋代“金粟经笺”.这种仿制纸中加云母粉,纸面露出光亮耀眼的颗粒,这是明代人的创新.明代江苏苏州一带有一种洒金笺也名重一时. 清代以来仿制加工的纸品种更多,尤其康熙,乾隆年间(17-18世纪)的制品最为精细,且有传世纸品留存.乾隆年间仿制的“澄心堂纸”,这种纸多为斗方式,纸质较厚,可分层揭开,多为彩色粉笺,还绘以泥金山水,花鸟等图案,纸上均有长方形隶书小朱印,印文为“乾隆年仿澄心堂纸”,纸料为皮料.清仿“薛涛笺”,是一种长方形粉红小笺,印有长方形小印,印文“薛涛笺”,多用于信纸.乾隆年间又仿制“金粟 经纸”,乾隆帝喜用此纸写字,又用此纸印《波罗蜜多心经》.有些内府的名画也用此纸做“引首”,故宫博物院尚有保存.乾隆时期还仿制元代名纸“明仁殿纸”,如“清仿明仁殿画如意纹粉蜡笺”,纸上用泥金如意云纹,纸厚,表面平滑,纸质匀细,纤维束甚少,属桑皮纸.这种纸两面均有精细的加工,背面有黄粉加蜡,且以金片洒之,纸的正面右下角阳文“乾隆年仿明仁殿纸”隶书朱印.此纸为内府库 品,造价极高,有很高的工艺水平.清代除仿制古名纸外,还有一些创新的产品.如保存在故宫博物院内的“梅花玉版笺”,纸为斗方式,皮纸,纸表加以粉蜡,再用泥金或泥银绘以冰梅图案,有方形“梅花玉版笺”朱印.这种纸创于清康熙年间,乾隆年间复制盛行,薄于仿明仁殿纸. 清代还新创“五色粉蜡笺”.这种粉蜡笺始于唐代,是以魏晋南北朝时的填粉和唐代的加蜡纸合二成一的加工纸,成为多层粘合的一种宣纸,具备粉纸及蜡纸的优点.底料的皮纸,施以粉加染蓝,白,粉红,淡绿,黄等五色.加蜡以手工捶轧砑光,称为“五色蜡笺”.有的在纸面上用胶粉施以细金银粉或金银箔,使之在彩色粉蜡笺上呈金银粉或金银箔的光彩,称“洒金银五色蜡笺”;有原用泥金描绘山水,云龙,花鸟,折枝花等图案,称“描金五色蜡笺”.此纸防水强,表面光滑,透明度好,具有防虫蛀的功能,可以长久张挂.书写绘画后,墨色易凝聚在纸的表面,使书法黑亮如漆.由于制作精细价高,故多用于宫廷殿堂书写宜春贴子诗词,供补壁用或作书画手卷引首,室内屏风,多见于宫廷内府殿堂的书写匾额及壁贴等,民间很少流传.乾隆内府制作最精,也称“库蜡笺”.
明清以来还有一种新的加工纸,为砑花纸.纸料为上等较坚韧的皮纸,有厚有薄,图案多以山水,花鸟,鱼虫,龙凤,云纹或水纹,也有人物故事或文字.此纸透光一看,能显示一幅美丽的暗纹图画.故宫保存的“砑花蜡印故事笺”,用的是细帘纹皮纸,纤维交结匀细,纸厚,色以土黄为多,纸上砑有《赤壁赋》,《卢仝烹茶》等人物故事图案的暗纹.绘画风格均受宫廷绘画的影响.纸的表面施粉,非常精细,很适于笔墨书写.此纸加工方法为加粉染色,再把画稿刻在硬模上,再以蜡砑纸,模上 示的花纹因压力作用而呈现光亮透明的画面.明清以来还制造罗纹纸,发笺,白云母笺,各色雕板印花壁纸等.纸的加工工艺创造了染色,加蜡,砑光,施粉,描金,洒金银和加矾胶等各种技术,人们以“片纸非容易,措手七十二”来形容工艺的繁杂及艰苦.
明清时期我国造纸业在各方面都达到了很高水平,安徽的“宣纸”,江苏的“粉蜡笺”,福建,浙江,陕西的“竹纸”,均为当时著名品种,并流传到国外,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和交流作出了很大贡献.
下面介绍几种明清时期的书画和习字用纸:
1、毛边纸:这是一种竹纸.明末江西出产竹纸,纸质细腻,托墨吸水性能好, 适宜于写字,又可用于印刷古籍.因明代大 书家毛晋嗜书如命,好用竹纸印刷书籍,曾到江西大量订购稍厚实的竹纸,并在纸边上盖一篆书“毛”字印章,人们习惯称这种纸为“毛边纸”,并沿用至今.现在我国南方产竹的地方均有生产,以嫩竹作原料,用石灰沤烂发酵,捣碎成浆,再添加适当的黄色染料,不施胶,手工竹帘抄造而成.毛边纸质地细嫩,柔软,韧性好,略带蛋黄色,吸水性强,用于书写,印刷,容易吸干墨水,字迹经久不变.较重的毛边纸又称为“玉扣纸”.江西横江出产的仿毛边纸又称为“重纸”.现在有些地方如浙江一带用碱法制浆,在竹帘丝网的圆网造纸机上造出,称“机制毛边纸”,这种纸的质地,外观与手工造的毛边纸均有较大差别.
2、元书纸:产于浙江省富阳县一带.用竹浆抄造.纸质较差,但吸水性好,呈蛋黄色.多用作小学生写大小楷毛笔字练习本,有时也用作农村糊窗纸和加工成卫生纸.
3、连史纸:又叫“连四纸”,“连泗纸”,纸质较厚者又称为“海月纸”.原产于福建省邵武,以及闽北地区和江西省铅山县一带.采用嫩竹做原料,碱法蒸煮,漂白制浆,手工竹帘抄造.纸质薄而均匀,洁白如羊脂玉,书写图画均宜,多用来制作高级手工印刷品,如碑帖,信笺,扇面原纸等.相传是福建邵武连姓兄弟二人经过多年研制,精工抄造而成,因他们排行“老三”,“老四”而得名.